解读灾难新闻中的传统文化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wj9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闻报道是一种文化活动,无论从文本的生成、传播,还是受众对新闻文本的解读,都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本文立足于舟曲泥石流灾难事件的报道,力图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切入新闻报道,探讨新闻报道之得失。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新闻报道 媒体
  
  随着西方价值观与中国传统价值观的不断冲突、对立和融合,中国的新闻报道和受众对新闻的解读正在发生一些变化。但从中国新闻身上,仍然可以发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浓厚色彩,而且这种冲突和融合的现状充分地体现在当前的新闻报道和受众对新闻的解读上。
  本文选取新华网、网易等网络媒体的舟曲泥石流事件专题报道作为研究对象,解读灾难新闻中的中国传统文化。通过新闻报道和新闻解读,我们也可以看到受众受中国传统文化及外来文化双重影响下产生的对新闻报道的态度。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以下特点:
  新闻报道中“大一统”思想可寻踪影
  “大一统”思想可谓封建统治坚实的理论基础。这种深入人心、世代相传的思想在维护国家统一、领土完整及促进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形成方面,无疑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我们传统文化中的“大一统”思想,其实“是一种中央拥有高度专权,诸侯和大臣谨于职守,干强枝弱,上下有序的政治”①。新中国成立后,不仅推翻了封建专制,摒弃了封建世袭制,而且吸纳各个党派,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呈现出一派新景观。然而,时至今日,不可否认的是,“大一统”的思想在国人心中仍然或多或少地存在着。
  在这次泥石流灾难中,对领导人和各部门的报道可谓非常及时、全面。在2010年8月7日晚上舟曲遭遇泥石流不久,新华网发表了《胡锦涛温家宝对甘肃舟曲抢险作指示 温家宝赴灾区》及《甘肃省委书记陆浩对舟曲特大泥石流事故做出批示》,交代了中央和省主要领导对事故的重视,接下来,从中央个别领导到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再到各部门为救灾作出的反应,对官方进行了大量报道,新华网则直接开辟了“高层关怀”专栏。
  可以说,对官方救灾行为的报道量之大,是任何国家的灾难事件中都不曾见到的。媒体起着上传下达的作用,记者之所以大篇幅报道官方行为,一方面是上级默许这样做,另一方面是大众潜意识里有这样的要求,可以说,从上至下,国人都在受“大一统”思想的影响。试想,如果灾难发生后,没有关于领导人的报道,也没有关于各部门的反应,且不说救灾能否进行,大众能接受得了吗?
  尽管“大一统”思想有其弊端,但在灾难报道中,我们不难发现,其优势的发挥是有目共睹的。正是有了领导人的关怀、有了国家的支持,行动才得到了统一,救灾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得到了保障,调度灵活,工作井然有序。
  挖掘民本思想的精华
  早在《尚书·五子之歌》中就有“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记载,战国时期孟子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②的表述,荀子的“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③的观点更是为世人所知。长期以来,心系人民成为衡量一个君主是否贤明的标志。在现代中国,民本思想被注入了新的内容和活力,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领导干部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④,进一步弘扬民本思想这一中国传统文化。
  由于历史的原因,长期以来,我国对灾难新闻的报道管得太严、太死,例如1976年唐山地震时,只有新华社发了一篇通稿,对地震进行了简单概括,而对于伤亡情况、损失情况却只字未提。⑤近年来,随着灾难报道的放宽和以人为本思想的提出,灾难新闻越来越人性化。
  泥石流发生后,国家领导人及时批示、赶赴灾区,新华网发布新华时评《把保护人民生命财产放在最突出位置》,甘肃省政府对应急安置的受灾群众15天内每人发放150元的生活补助,卫生部要求舟曲灾区重伤员全部转出救治,震后七天全国下半旗志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政治局常委和全国人民一起哀悼遇难同胞等,从这一系列的举措我们可以发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在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一段短暂寒冬之后再次回归。
  民本思想在灾难新闻报道中怎样运用才能被广大受众所接受,现在一个常见的现象是,媒体把报道作为一种程式化的东西来运用,举目望去,满篇皆是生硬的宣传语,而真正需要发掘的东西却没有报道出来。我们不妨把镜头更多地转移到灾难现场和普通灾民的生活中来,用新闻的“真”感化受众;同时,对领导人和有关部门的报道应多抽取一些实质性的东西,少些官腔、套话。在这方面,商业门户网站做得要比官方媒体好些,如网易在全国哀悼日制作了图片专题《不舍舟曲》,用一组幻灯片式的大图将残酷的灾难现场展现在受众面前,在泥水中挖刨亲人的双手、焦急等待亲人的灾民、清理遇难女儿辫子上泥水的灾民、坐在一大堆废墟前无助的男子等,不仅以“真”满足了受众迫切了解灾情的欲望,而且用“真”诠释了“善”,使人们在感化中获得人性的升华,在自发的同情和帮助中付诸“爱”。
  弘扬积极乐观的进取精神
  《周易》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它要求我们积极进取、奋发图强,在困难面前坚韧不拔、抗争到底。在这种精神的激励下,一代代的中国人战胜了许许多多的困难,迎来了现代化的今天。时至今日,每一次灾难来临,我们仍能看到这种坚韧的抗争精神。
  在舟曲泥石流报道中,这种积极乐观的进取精神亦多有体现。如新华网《冲锋,在人民最需要的时刻——子弟兵舟曲紧急救援七日回望》、网易《舟曲泥石流灾区8岁女孩背泉水为路人解渴》等。新华网舟曲泥石流专题的大标题就是《众志成城 抢险救灾 甘肃舟曲山洪泥石流灾害报道专题》,其评论《共同的苦难 共同的力量》、《舟曲:坚强在泥流中矗立》、《面对灾难,中国人在悲痛中坚强前行》,网易报道《中国网民心牵舟曲特大泥石流救灾:舟曲挺住!》、《舟曲母亲托举4岁儿子8小时获救》,把灾难中中国人的伟大抗争精神鲜明地描绘了出来,举国哀悼的当天,新华网的大字标题是《无尽的哀思,奋进的力量!——写在举国哀悼的时刻》,另一篇描写舟曲泥石流废墟现场哀悼活动的标题是《愿死者安息生者坚强——舟曲泥石流废墟现场为遇难者举行悼念活动》。标题如此,内容更是带着浓厚的抗争精神。
  在灾难报道中,勇于奉献的人物是不少的,只是他们显得过于平常而未被记者所看到罢了。所以,写这类新闻记者应该善于挖掘,让受众看到一个有血有肉的中国人形象。
  彰显“和合”思想
  “和合”,顾名思义,和气才能相合,协调才能达到统一。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中国的新闻报道一向是善于展现社会融洽、成绩骄人,表现在灾难事件中,往往是重救援而轻感受,弘扬“爱”而失却“真”。
  在这次泥石流报道中,我们看到的,大多是领导重视、开会研究、军队武警紧急救援、党员积极奋战一线、全国人民情系舟曲、一个个志愿者勇于奉献,总之,从上至下心连心,救助紧张有序,事迹感人至深。在这样全国一片“和”的氛围中,恐怕大多数人都难以相信这就是事实的全貌,对这些“和”难免会有质疑。如《实拍舟曲灾区最美护士为幼儿哺乳》这篇新闻,取材和汶川地震中女警为孤儿哺乳、玉树地震中护士哺乳几乎完全相同,从评论中我们看到并没有达到记者宣传典型感动人教育人的目的,反而有些人质疑:是在她哺乳的时候正好被记者看到还是事先有安排?记者录个侧面就行了,为什么离那么近,让她正对着镜头呢?甚至还有人说这下要升职了。当然这样的评论过于极端,我们也看到这个评论得到不少人批判。但是,相似的新闻一次次被重复,让人难免产生不真实的感觉。正如有人评论的那样,第一次看这样的新闻觉得感动,第二次就没什么感觉了,第三次就感到有些讨厌。其实,我们完全相信这个护士的哺乳是出于母爱、出于本性,没有其他的动机的,之所以带来这样的宣传效果,是因为记者的选材有问题。
  矛盾是时时存在的,尽管我们追求“和”,付诸爱,但“不和”的现象肯定是存在的。正如广东省委书记汪洋所说:“这是一个过程,客观上存在着很多不和谐的地方,所以才提出建设和谐社会。”⑥新闻报道反映的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尽管事实必定是经过作者的主观认知、再加工形成的文本,但最终的文本依然应该是现实状态的再现,而不能直接是作者主观价值标准的反映,作者一味追求“和”,这就必然使他戴着“和”的有色眼镜去寻找新闻,而另外一些“不和”的东西就会被淘汰,作者拿来这样的题材,再按照“和”的标准对这个事实再次加工,去除妨碍“和”的成分,这样得到的最终结果尽管是真实的,但绝非客观事实。
  吸收“含蓄文化”,充实新闻写作
  与直来直去的外国人相比,中国人一向显得委婉含蓄。“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⑦,对于一些不好当面说出的话就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了。
  含蓄的手法早已被文学作品吸收运用,在诗歌和小说中尤其常见。新闻讲究真实和客观,但这并不妨碍含蓄在新闻作品中的应用。事实上,随着受众文化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受众不只满足于一条简明的叙述性消息,他们更愿意接受“言有尽而意无穷”,自己去慢慢体味各种意境。
  这种“含蓄文化”的吸收运用可体现在标题中,也可用于正文中。新华网的《舟曲抢险救灾:共产党人托起生命之“舟”》,就运用了双关手法,表达了党员干部为舟曲人的生命提供有力的保障;《舟曲:坚强在泥流中矗立》则用象征手法,把人们在救灾中表现出来的精神化、形象化,巧妙地点出了“坚强”与“矗立”的关系;网易的新闻图集标题《不离不弃 故地祭奠》紧承图片内容,既充满了对死者家属骨肉分离、恋恋不舍的同情,也表达了志愿者与灾区人民患难与共、生死相依的情感;新华网《月圆村救援最后的冲刺 甘南舟曲泥石流重灾区直击》配了一幅图,下面仅有一行简短的说明:一名舟曲泥石流的遇难者遗体停放在废墟上,他手上的手表永远停留在了1时40分。不用记者去叙述,这一行暗示性的语言就足以令受众去想象泥石流来临那一刻的可怕景象。正文中还有这样一句话:“‘月圆’——这个中国文化中满含团圆之意的村名,竟见证了近百户人家的悲惨离别。”以月圆来反衬生离死别,无疑加重了文本的悲痛基调。
  当然,“含蓄文化”在新闻写作中的运用更适合于通讯、特写等文体中,消息就应该少用。正确地运用含蓄手法可以起到升华主旨,让人回味无穷的效果。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绝非用“良”或“莠”可以概括,也绝非三言两语可以诠释完整。本文所举的五点,只是在这次泥石流灾难报道中表现较为明显的部分。新闻报道中如何做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扬弃,达到较完美的“中西合璧”,是一个值得探索的话题。
  注释:
  ①张岂之:《中国思想文化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99页。
  ②《孟子·尽心下》。
  ③《荀子·王制篇》。
  ④《胡锦涛:领导干部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http://www.chinanews.com/n/2003-02-18/26/273898.html
  ⑤《佚名:唐山大地震时当时媒体的报道》,http://www.1a3.cn/cnnews/ylyx/200908/2763.html
  ⑥《汪洋:因为存在不和谐,才要建和谐社会》,《南方都市报》,2010年7月3日A04版,http://nf.nfdaily.cn/epaper/nfds/content/20100703/ArticelA04002FM.htm
  ⑦《庄子·天道》。
  (作者为广西师范学院新闻传播学院2009级硕士生)
  编校:张红玲
其他文献
语言的功能主要是建构思维以及简化认知。语言的编码一旦僵化,将会湮灭于潜意识。批评性话语分析的方法能使语篇消费者发掘语篇和权力的依存并自发地对语篇进行批判性的解读。  2009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期间,各利益集团博弈哥本哈根。世界媒体聚焦中国,对中国毁誉参半。如2009年12月20日,《卫报》刊载Ed Miliband: China tried to hijack Copenhagen climat
期刊
安全新闻报道是报纸宣传工作中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特别是企业报,可以说天天都有,好比一道天天要吃的“家常菜”。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在进行安全新闻报道时,最容易遇到旧闻多、不活泼、形式老、深度不够等问题。那么,究竟怎样才能做好这道“家常菜”,并常报常新呢?《中国平煤神马报》作为中平能化集团的机关党报,不断探索安全新闻报道的模式,在“亮”、“活”、“精”、“深”上下工夫。  “亮”——会议报道抓亮点  
期刊
接到任务后,我们四人的心里都是沉甸甸的:任务重、要求高自不必再说,“为民”这个老话题怎么能说出新意,“老树”如何开出新花,成为第八篇何平文章的最大难点。  这几年,《河南日报》涉及“为民”题材的社评、时评、本报评论员文章很多,其中不乏精品,因此,“立意高远、推陈出新、饶有别致”成为我们写这篇文章时孜孜以求的目标,写作期间经历的折腾和折磨基本上都源于此,尤其是交稿前那几天,真是吃饭不香、睡觉不稳,走
期刊
作为在河南日报采编一线工作了10多年的“老记者”,大活动、重头报道也参与了不知多少回。但是,当接到参加此次“何平九论”写作任务时,我们还是都有几分激动和忐忑。激动的是:我们有幸、有机会参与这样大型政论文章的写作。忐忑的是:能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高质量地完成这项任务。  回顾创作《站位全局才能大有作为》这半个月时间里,我们一次次凝神思索、一次次思想碰撞、一次次奋笔疾书、一次次自我否定、一次次重新再来
期刊
1月18日,《河南日报》一版刊发“何平文章”《不说空话 多干实事》,适逢全省“两会”召开之际。文章与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隆重开幕的消息同时刊发,在全省上下特别是与会代表中引发强烈反响。  “《河南日报》大型政论系列文章《论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对全省干部群众特别是领导干部具有极强的指导作用,建议全部文章刊发完毕后印成小册子,下发各级领导学习、领会。”省十一届人大代表、漯河市委书记靳克文
期刊
许多初学者写作消息时常常从写标题入手,其实在消息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这几个部分的写作中,导语是消息写作的关键,也是倒金字塔式消息结构写作的重点,有经验的记者大多是从写好导语入手来写作消息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教授麦尔文·曼切尔说:“我写新闻,有一半甚至更多的时间用于琢磨导语。”据说,许多资深记者大都用写整篇消息的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以上的时间来写导语,并且他们都认为写导语这样下工夫是非
期刊
摘要:网络文学和四大名著两者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有一定的可比性:内容上,两者都有多样性和大众性即草根性等特点;形式上,两者都有语言鲜活而富于文采、作者读者互动方便等特点。但是由于内容和形式上的巨大差距,网络文学要想成为四大名著那样的经典之作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  关键词:网络文学 四大名著 可比性    一  2010年6月25日,《河南日报》第11版的一篇题为《近九成人喜欢网络文学》的报道,
期刊
摘要:对腾讯网2009年女研究生新闻进行文本分析,结果表明媒体的报道重点多为突出女研究生的负面新闻,凸显其情感、心理等方面的活动,而忽略其在学业、事业上的成就等正面信息。媒体所呈现的女研究生是具有严重的情感困扰、极度的心理脆弱和道德观念淡薄的边缘性女性社会角色,通过社会从属角色、客体身份、职业身份的缺失三方面对女研究生进行象征性歼灭。  关键词:女研究生 象征性歼灭 文本分析    关于大众媒介“
期刊
如何改进、创新时政要闻报道,一直是摆在党报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厦门日报》努力在时政要闻报道上做好“加减法”,实现“浅阅读”,进一步提升传播力、影响力,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走出了一条富有特色的都市型党报的道路。本文将结合近一年来的《厦门日报》,分析地方党报在时政要闻报道方面的创新举措。  所谓做好“加减法”,实现“浅阅读”,就是要充分消化时政要闻报道的内容,综合运用多种报道手法、整合方
期刊
央视温哥华冬奥会报道特点  2010年2月13日至3月1日在加拿大温哥华举办了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中央电视台作为这届冬奥会在中国境内的独家电视与网络视频转播机构,对17天的赛事进行了全方位的报道。  构建“3+1”的播出模式,提供互动平台。为了能够全方位呈现冬奥会的盛况,央视构建了一个“3+1”的播出模式,安排了三个频道进行赛事节目的播出,中国网络电视台(CNTV)作为网络互动播出平台,节目的播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