虐猫事件的背后,到底虐的是谁?

来源 :心理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fish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缘  起


  最近网络媒体上出现大学生或青少年虐猫、虐狗的事件,社会文化里充满着对这一行为的谴责,然而虐待事件依然时有发生。这真有点像精神分析学的鼻祖弗洛伊德说的: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不过,对于在正常、健康的境遇中成长起来的人来说,同情弱者是人们的本能。
  人天生有助人的动机,因为在我们的大脑里有个神奇的结构,叫镜像神经元。当我们看到孤苦无依的老人,看到骨瘦如柴的幼童,看到被虐的小猫、小狗,我们都能体会那种痛苦和挣扎的感受,揪心不已。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人都乐于帮助弱者,都愿意去救助和爱护小动物。比如为了保护青蛙,瑞士政府对全国公路做了普查,凡有青蛙穿过的重要路段要定期封闭,以确保它们通行无阻。德国的做法则是在公路旁边竖起绿色醒目的路标:“礼让青蛙!”

真正的弱者是施暴者自己


  既然我们从生物学上具备帮助弱者的功能,从行为上做出善助的举动也并不难,为什么还有虐待小动物的事件发生呢?可以这样講,在残忍和伤害小动物的背后,真正的弱者是施暴者自己。如果他们中有人走进心理咨询室,不难发现,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在成长过程中,都经历过各种挫折和生命之外的创伤。有的人甚至在小时候遭受过性侵、虐待、被遗弃等。这些越是发生在早年,我们的身体就记忆得越深刻。
  伤痕,有时就像一个生命体,不安分地在我们内心跳跃,影响着我们心理成长的每一个阶段。它好像在诉说着,即便抚下衣袖藏起淤青,即便岁月消长伤疤浅淡,依旧无法遮住心理的伤口,无法掩盖内在的创伤。这点点滴滴累积起来的怨恨总有一天,会在某一个点爆发出来。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他们会选择弱势群体,或者小动物来释放积压已久的危险能量。或者,在释放的那一刻,情绪上是撕裂而痛快的,但身体是僵硬而麻木的。也许事后,会有一种强烈的罪恶感,羞耻感折磨着他们;也有人可能并不认识当时扭曲的自己,事后恐惧就淹没了他们。不知他们能否意识到,他们真正无情伤害着的,是自己脆弱的心灵。如果不想再继续下去,寻找一位合适且专业的心理治疗师是最佳选择。

良好的家庭教育帮助孩子学会爱和坚强,并拥有善良的能力


  善良和真诚不是你愿不愿意的问题,而是有没有能力做到的问题。也就是说,不是意愿的问题,而是能力的问题,是需要掌握和习得的东西。老子云:吾有三宝,一者慈,二者俭,三者不敢为天下先。慈就是慈悲,俭是节俭,不敢为天下先是要我们谦逊。《道德经》里讲上善若水,“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这些都可以作为家庭教育的指导和借鉴。为人父母,都有着美好的愿望。希望孩子健康、平安,有个好前途,学会坚强和爱,幸福一生。为人父母,眼前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用心陪伴孩子,使其健全发展。



  以下两点建议仅是心理学的沧海一隅,不过值得爸爸妈妈们借鉴:

首先,给孩子提供正常的家庭环境。


  在所有的哺乳动物当中,只有人类的婴儿最为依赖父母,最不容易独立生活。我们身体上完全仰仗父母的照顾,在心理上也一样依赖。孩子的第一个家庭环境,是母亲的子宫。小小的羊膜囊是我们的安全港,既能感觉到生长的压力,也能感觉到被包裹。既能感受到浓浓的爱、被期盼着出生,当然也能感受到被拒绝、被排斥。
  出生之后,孩子面对的第二个家庭环境,就是父母。在出生后到六岁之前,父母的陪伴、游戏、无条件的爱和接纳,几乎给孩子一生的人格发展带来重要影响。英国发展心理学家约翰·鲍比在1950年就提出了他最著名的依恋理论。鲍比认为,婴儿对妈妈的依恋是一种源于生物性的、渴望接近的愿望,是进化原则的产物。个体心理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婴儿和儿童需要体验到与母亲的温暖、亲密和持续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获得满意和享受。他们在“陌生情景实验”中观察短暂分离后的母婴相互作用,发现了在陌生情景中与妈妈短暂分离的婴儿表现出的四种基本的依恋类型。如果妈妈对孩子的需求反应敏锐和及时应答,能够帮助孩子建立起安全的依恋模式:宝宝对妈妈短暂离去表示抗议,表现出痛苦并会去寻找。当妈妈回来了会高兴迎接。这类孩子更为积极,好奇,与陌生人互动良好。假如妈妈对孩子的反应不够敏锐,或者常常不应答婴儿的需求,或者具有控制性,强迫孩子顺从,那么孩子养成的就是不安全型的依恋模式:矛盾型、回避型以及回避矛盾型。不幸的是,婴幼儿和儿童期形成的不安全依恋模式对他个体成年后发生的各种形式的心理障碍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此,尽管我们没有合格父母的“上岗证”,尽管我们的事业即将提升和飞跃,尽管孩子的出生给我们带来新的挑战和无奈,我们都需要做一定顺应性的调整,好去全然接纳生命中最重要的礼物。有的父母会觉得,打骂孩子有时是出于好意,有时是无心之举,或许也就是一两分钟的事,但其“杀伤力”对年幼的孩子来说,是远远无法承受的,其伤害可能会伴随他一生。正如心理学普遍认同的,任何一种心理疾病,追根溯源,都是童年时的创伤。毋庸置疑,每个孩子都渴望被爱,那么此刻正当时,放下对孩子的粗暴,用爱去温暖他。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一方面有本能的爱,另一方面有理智的情。当夫妻双方“升级”成为父母,就更需要彼此间诚心相待,求同存异,柔顺敬爱。夫妻志趣相同的部分,要互相鼓励。夫妻之间习惯、兴趣不相同的部分,互相尊重,彼此欣赏。这样在孩子的教育上才可以互补,让孩子接触到不同的生活方式。如果夫妻间有不同的意见时,必须避开孩子,私底下沟通协调,不要在孩子面前争吵辱骂,以免孩子以为“这都是我的错,是我不乖,我不好”。现今时代,流行着“丧偶式婚姻”“父亲角色的缺失”之类的词汇,它们实际带给孩子的伤害,绝对比字面上理解的更为深刻。所以,我们需要努力为孩子营造一个正常的家庭环境。


其次,了解孩子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和孩子一起成长。


  很多中国家庭的父母,都是被“棍棒底下出孝子”管教出来的。有时一个大家族,时常以光宗耀祖作为祖训代代传承。也有的父母,用体罚孩子来继承旧有的教养模式,让孩子体会自己童年的滋味,再用没有边界的迁就来补偿。如果深究下去,这里的学问真的不少。实际上,孩子才真的是父母的老师,也给了父母一个疗愈内在自我的机会,就是和孩子一起成长。
  比如,对婴儿、幼童,父母采取协助、示范的方法比较好。在婴儿出生之后8-18个月期间妈妈是重要的因素。妈妈不但充分表达对婴儿的关爱,还要通过示范、协助的方式帮助孩子培养探索的好奇心。打骂,强迫顺从,会使孩子自信心建立不足,某些心理发育就会停滞。
  再比如,孩子到了青春期,想要慢慢独立,建立自我。但是孩子不可能一下子独立,这当中充满了矛盾。一方面想挣脱父母的管制,要“自由”,要“民主”,有时不惜用反抗的手段来向父母的权威挑战;另一方面他还是个孩子,心理上仍然需要父母的爱护和指导,受到委屈更需要父母的安慰和鼓励。所以,对于这个时期的孩子,父母要给与孩子自由与空间。既能面对孩子这种心理上的矛盾,又能顺应孩子要求自立、自主的趋势,阶段性地和孩子共同商量限制和许可的界限。尊重孩子成其为人的意愿,不蛮横粗暴地解决和孩子相关的问题。一个孩子健全人格的养成,少不了父母对孩子尊严的维护。

对已经形成的问题,如何干预?


  对于把攻击性转移向弱势群体,或者残害小动物的行为,我们可以界定它为严重的问题行为。如果实施者超过18岁,患有人格障碍的可能性不能排除。需要到专业医院的心理科,接受正规系统的长程心理治疗。通过心理治疗、个人成长、家庭教育相结合的方式,用积极建设性的方式舒缓心理压力,让来访者积压的愤怒情绪得以宣泄。也许经过治疗,我们能发现行为背后的问题所在,看到康复的曙光。
其他文献
“野狼disco”之手机里的白大衣  唉,怎么在家没精神呢;是不是担心这次疫情啊;快来,找个信号好的地方;我告诉你,你得听话啊;听好啦,我开唠啦:  心里的话,真想跟你说点啥;这次疫情来了,国家让咱宅在家;这真不是调侃,避免传播感染;安全伴随大家,你知道吗?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现代化时代;在家网络问诊这点儿事,真的不意外;下载软件“首知心”,手机里面“心连心”,问诊、开方、送药就是快,根本没有
期刊
我现在上班,站长老是凶我。而且一些电脑做账知识,他老是不教我。那个女加油员都会。上次我们经理来检查问我会么,我说不会,然后他就问是不是站长没教,我没有说话,站长也没有说话,然后经理就让站长教我。结果经理走后,我问站长,站长就说我不用学。我感觉自己老实人好欺负一样。我的应变能力差,为人处世太差了。现在那个女加油员仗着站长对她好,孤立我,对我说话颐指气使的。我不知道站长怎么想的,要说不要我呢,我又签合
期刊
来源:微信公众号“张德芬空间”(tefenchangpublic)  世界卫生组织去年公布了20个长寿秘诀(被称为新长寿秘诀排名),我注意到其中有一些我们中国人在不同国情下应该要注意的事项。  现在疫情在全世界肆虐,大家应该都已经认识到,健康的身心是多么的重要。以下是我自己的心得体会,特别发表出来,供有兴趣的朋友们参考。长寿秘诀排行  第一,居然是唱歌!!!  唱歌其实不仅仅限于“歌”,任何发声练
期刊
近年来关于青少年自残、自杀的案例报道时有出现,给多少家庭带来痛心疾首的悲惨结局。究其原因,与家长的情绪控制和沟通方式有直接关系。当孩子情绪出现问题时,作为家长如果能够及时帮助孩子疏解情绪,而不是火上浇油,就会大大避免许多极端事件的发生。  案例一 小明(化名)16岁,因与家长发生争执,采取跳楼的极端行为自杀身亡。  案例二 小东(化名)14岁,因认为老师冤枉自己,家长也指责自己,采取服毒自杀进行报
期刊
张女士从事与医疗有关的职业,大学学的是医学,今年35岁,女儿8岁,丈夫是某公司高管,一家人小日子其乐融融。然而,原本平静安逸的生活却突然被打破了。原来,张女士的丈夫近期因从外地返京,被要求集中隔离。从丈夫被隔离的第二天起,张女士突然出现入睡困难,吃饭不香,六神无主,焦躁不安等问题,但又说不清是怎么回事。  张女士自己觉得也很诧异,在家带着孩子,一遍一遍做家务,反复楼下遛弯,但还是无法安放她那颗慌乱
期刊
阿明被诊断为“焦虑障碍”,除了药物治疗,规律作息,医生还给他布置了一项家庭作业,那就是每天坚持半个小时左右的运动。阿明想,自己明明是心病,怎么医生让自己锻炼身体呢?阿明并未在意。但复诊时,医生居然开始检查家庭作业,这让阿明有点猝不及防。同时,阿明也有点困惑,锻炼身体和治疗焦虑障碍有什么关系呢?  其实,运动疗法近些年逐渐进入精神医学的研究和实践领域,并成为一类改善精神症状的新型治疗方法。从精神分裂
期刊
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每一位家长的精心呵护,而家庭教育也是重中之重,许多父母都是第一次做爸爸妈妈,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很容易出现误区,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这几种不良教育。  1予取予求 不管孩子要的只是小玩具还是价值不菲的高档游戏机,总是满足孩子提出的任何要求会惯坏他们。  很多家长认为拒绝孩子的要求使自己看起来像个敌人。然而,只要孩子一撒娇哭闹就交出你的钱包,会给他们造成金钱与物质比情感交流和有意义的
期刊
妙妙的危急时刻  5年前,妙妙从武汉考入北京的一所大学,在校期间顺风顺水,直到去年面临毕业,对于毕业后的去向感到彷徨无助,逐渐出现失眠、焦虑、情绪不稳定,甚至频繁和同学发生争执。一个本来性格温顺的小姑娘,变得暴躁易怒,让家人和同学都感到诧异,学校的心理辅导老师建议其到北京某三甲精神专科医院就诊。经过门诊医生的全面检查后,妙妙被确诊为双相情感障碍,经过系统的药物治疗,病情很快缓解,顺利毕业后回到武汉
期刊
有朋友问我:我满足孩子梦寐以求的物质需求了,但是为什么孩子还是不开心呢?  这个问题问得好!有些人小时候某些梦寐以求的愿望得到父母满足了,多年后他们也还记得,但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他们都没有很美好温暖的感觉,反而是很不舒服的感觉。  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认为导致孩子不开心的原因,不在于满足孩子需求本身,而在于父母满足孩子时的态度。爱孩子,却不爱自己,给孩子制造愧疚感。  一个朋友讲过一个故事,
期刊
据报道,在我国,跌倒是居民第四大伤害死亡原因,已经成为老年人群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造成老年人跌倒的因素较多,其中药物是引起跌倒的重要可调节因素。那么引起药物相关性跌倒的原因是什么?主要药物包括哪些?如何预防老年人药物相关性跌倒?  其实,药物的种类、剂量、多种药物联用均可使老年人跌倒风险增加。但老年人跌倒是多因素交互的结果,药物可引起老年人意识、精神、视觉、步态、平衡等方面出现异常而导致跌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