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脑科学教育应用研究现状与展望

来源 :教育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h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脑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教育实质上是在建构人脑。脑科学的发展不断更新人们对于教育的认识。例如,神经和认知科学对注意、记忆、情绪、创造力、运动、睡眠和练习等脑高级功能的研究成果,对于指导教育实践具有重要价值。如何正确地认识脑发展的规律,并在教育实践中遵循脑发展的规律,开展“因脑施教”,是当前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较为关注的问题。
  中小学脑科学教育应用的实践探索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已经开始将脑科学的研究成果吸收和运用到中小学教育之中,面向一线中小学教师提供具体、直接的理论与指导。1997年,美国开始探讨脑科学对于早期教育的启示,以期推动早期教育质量的提升。美国以凯因夫妇为代表的研究者专注于研究“基于脑的学习”(brain-based learning),深入开展脑科学与教育教学的“联结”研究。他们认为,在教学实践中创设丰富多彩、动态发展、对儿童构成智力挑战的环境,有利于开发儿童的潜能,促进儿童的成长发展。美国玛丽亚·哈迪曼博士出版了《脑研究与有效教学的联结:以脑为导向的教学模式》,运用关于注意、记忆、创造力、执行功能、睡眠等来自神经和认知科学的成果,精心设计了一个完整的教学指导框架——以脑为导向的教学模式(BTT),帮助教师科学地计划、执行、评估教学程序,帮助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并关注情感气氛和物理环境对学习过程的影响。该模式已经在部分学校应用,例如,Roland Park小学、中学应用此模式后,学校获得巨大进步,成为美国著名的蓝带学校。
  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韦钰院士为代表的研究者呼吁重视在脑科学与教育科学之间架设桥梁,以北京大学认知神经学沈政教授为代表的研究者和以杨雄里院士为代表的研究者从脑科学的角度研究素质教育,华东师范大学从事脑科学研究的周加仙教授等人则不遗余力地翻译、介绍国际脑科学与教育研究进展,这些都有力地推动了脑科学在中小学的应用。香港研究者较早开展脑科学教学应用。例如,香港中文大学等院校于2000年组织“脑神经科学与教育:中英语文教学教学研究计划”,历经4年,香港23所幼儿园、小学及中学的812名学生参与实验,获得了223个功能核磁共振显像个案和26个脑电图个案,形成了脑科学教育应有的科学数据库。香港研究小组所做的实验是基于教育情境,研究者从实验室走向教室,学生的学习是真正在课堂中发生的。这项研究,成为脑科学应用于中小学实践的开拓性研究范例。
  中小学脑科学教育应用存在的问题
  国际上对于脑科学应用于教育一直存在争议。支持者认为,理解脑的运行规律有助于设计适合每一个人的教育,教师应该利用脑科学去解决课堂中的教育问题。学生的学习都是以脑为本,但并非所有的课程和教学都能起到良好的效果。虽然已有部分研究结果显示,基于脑科学的课程和教学有利于提升教学效果,但从整体上看,将脑科学研究成果应用于中小学教育实践显得不尽如人意。
  第一,教师、家长和学生对于脑科学知识了解不多,甚至可能受到伪“脑科学”理念或者教育产品的误导,从而对脑科学产生很多误解。目前,市场上有些所谓基于脑科学开发的教育产品,并非真正基于脑科学研究成果,其错误地引导学校、教师和学生开展教学和学习。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对于脑科学的理论知之甚少,甚至产生很多误解,就更加谈不上将脑科学应用于教育实践。
  第二,脑科学研究成果未能获得深刻理解,教师只是粗线条的了解,有些脑科学研究成果与教师教学经验极为吻合而被认为是常识,教师对能够从脑科学研究中获得支持表示怀疑。对提高学生学习力教师有多种方法,而且在实践中也确实行之有效,从基于问题解决的角度看,需要脑科学研究成果进行支持的必要性似乎也不大,脑科学究竟能够在教育实践中发挥何种作用,还缺乏丰富的支持。当前,在脑科学与教育研究领域,脑科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基础研究层面,例如北京师范大学在阅读方面的认知研究成果,但整个教育领域应用层面的研究还是有些欠缺。
  第三,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因为受到考试“指挥棒”的影响,学生的学习往往还局限在考什么学什么,而不是更关心学生是如何学习的,尤其是对于学生批判性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地应用知识的能力关注不够。例如,通过题海战术能够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和学习成绩,但是,这种解题能力也许是学生对于题目熟悉之后依靠记忆来解题的能力,而非真正提高了创造性应用知识的能力。 不仅如此,老师对于不同学生的学习方法缺少关注,每个孩子的脑不同,学习方法也会存在差异,需要根据孩子脑的发育基礎实施“因脑施教”。
  中小学脑科学教育应用的探索方向
  通过脑科学专家的努力,人类对于脑的认识逐步加深,给教育实践带来重要的依据与参考。但是,脑科学与教育之间仍然存在鸿沟,脑科学研究者难以给一线教育实践者提供课程与教学的现成答案,他们认为自己只能告诉教育实践者,科学已经证明了哪些理论,哪些可以用于教育实践。教育实践者则要去深入学习和理解脑科学的研究成果,避免陷入对于脑的错误理解从而误导教育实践。但是,教育实践者难以从教学中去了解学生的脑究竟是如何学习的,学习在学生的脑中发生了什么,这些需要脑科学研究者与教育实践者共同研究,脑科学研究者需要将实验室搬到课堂,与一线的教育实践者共同制定方案,开展基于教育情境下的脑科学研究。
  中小学脑科学教育应用并非易事。当前关注脑科学教育应用的研究人员重点放在脑科学的普及上,正在通过多种渠道,尽可能地创设多种条件,宣传和普及脑科学的知识及其研究成果。一方面是高校和科研机构研究者,通过翻译国外脑科学与教育相关的著作、论文、访谈专家、举办论坛等形式,大力介绍国外关于脑科学与教育的最新研究动向和成果,并促进脑科学成果应用于教育实践。另一方面是以国内知名高校、全国大城市教科院联盟为代表的教科研机构,开展了一系列全国性脑科学与教育论坛,汇聚脑科学相关学科研究专家、教育研究者、教育实践者共同探讨脑科学基础研究成果及其在教育领域内的应用。
  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作为地方教科研机构和地方教育智库,正着眼于未来教育发展的需要,开展脑科学与中小学课程、教学实践课题研究,研究目标有两个:
  第一,普及脑科学知识,避免教育领域对于脑的误解。通过梳理脑科学基础知识,编制脑科学科普读本,让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准确了解人脑的构造、作用机制以及与学习的关系。科普读本内容将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脑的结构与功能。教育实践者不需要高深的脑科学理论,但需要了解关于脑的结构与功能的基本知识,才能将脑科学的成果运用到课程整合与教学实践之中。另一方面是与教育密切相关的脑科学研究结论。目前,对于脑与教育的相关研究成果不断更新我们对于大脑的认识,包括可塑性、神经生成、情绪与压力、注意、执行功能、运动、艺术等,需要将这些研究成果纳入普及范围。
  第二,将脑科学研究成果应用于中小学课程和教学。脑科学与教育相结合的最终目的是形成基于脑的课程和教学,走向基于脑的教育决策。根据脑科学研究成果,整合的学科比单科教学具有多方面的优势:一是更能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开放、多元的知识与环境更能激发学习者的兴趣;二是更会提高学生的高层次思维能力。人脑是通过建立联系、创建意义来进行学习的,整合课程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考;三是学习分割更少,因此学生对过程与内容有更完整的认识和感受;四是跨学科课程提供真实世界的应用,有助于学生通过主动和自觉的学习,运用多元观点、从多学科角度分析问题,从而提升他们的学习迁移能力。未来,我们将与一线教师一起,通过行动研究法,开展以脑为导向的课程整合与教学研究。
  本文为深圳市教育科学2019年度规划课题“以脑为导向的中小学课程整合与教学研究”(课题号:zdzz19044)的研究成果。
其他文献
焦虑的概念与评定  我们处在一个焦虑时代。焦虑障碍是我国患病率最高的精神障碍,最近有一项调查,认为焦虑的终身患病率为7.6%。这个比例看似不高,但如果乘以14亿,就是一个很大的数据了。焦虑可以分多类,比较常见的有三类:广泛性焦虑、惊恐、社交焦虑。  英国曾经启动了一个国家级的前瞻性研究计划,把提升国民的精神财富,实际上就是心理健康作为其中一个主要的研究内容。在2012年,我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启动
期刊
大脑是人类思维的重要物质基础,它直接影响和决定着人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对青少年群体的大脑资源保护、开发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育的未来。这次以“让脑科学从实验室走进教室”为主题的论坛,正是为了找到将脑科学从小样本“原型机”的实验室,渐进式常态化地走进教室的有效途径,以此真实改变教育现状,提升教育效能。成都教育在此做了一些有益探索,希望有助于脑科学与教学场景的深度融合,为
期刊
抽动症是一种常常首发于儿童期的疾病,全球患病率在0.3%-0.8%。患病男女比例大概是在2-4:1。抽动症的患病高峰期是8-10岁,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与抽动症相关的发病相关机制有基因、A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免疫反应,还有皮质纹状体丘脑环路异常,感觉运动皮层厚度降低,尾状和前额叶灰质体积减少,胼胝体体积增大等脑结构与功能异常。通过实时的核磁共振可以发现,抽动症患者原本活跃的脑区
期刊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俗称多动症,学龄儿童的患病率5%-10%,男女比例约3:1。其三大核心症状是注意缺陷、多动、冲动,伴发症状比较多,包括情绪障碍、学习困难、抽动等等。ADHD不及时治疗,常导致学业困难、家庭关系紧张、伙伴关系紧张等问题,约有1/3延续到成年,成年之后多动症状不明显,而主要表现为注意缺陷,车祸比例比较高。儿童青少年ADHD是一个集临床医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多学科研究问题。
期刊
学习障碍  美国精神医学学会2013年出版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指出,特定的学习障碍是指一种具有生物学起源的神经发育障碍,它表现为学习和学术性技能习得上的困难。生物因素是特定学习障碍认知层面的异常及其相关障碍行为表现的底层因素。其生物起源包括遗传、表观遗传和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它影响大脑准确有效地觉察或加工言语或非言语信息。据此可知,学习障碍的特异性强调的是个体认知加工机制的异常,
期刊
青少年抑郁症的现状  近几年,青少年自杀事件频发。国家卫健委2018年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17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中,至少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障碍的困扰,每年接受精神心理疾病治疗的人群中,青少年占1/4。2019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一组令人担忧的数据:10至19岁青少年中约15%曾有过自杀念头:在15至19岁的青少年群体中,自杀已经成为第二大死亡原因。青少年精神卫生有
期刊
儿童青少年期是人类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儿童青少年的生理与心理尚不成熟,情绪不稳定,更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约有一半的成人精神心理问题始于儿童青少年阶段,如能早发现、早干预将极大减少精神疾病的发生。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现状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全球10%-20%的儿童青少年存在精神心理问题。我国儿童精神疾病患病率约为8%-17%,其中最常见的精神疾病包括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
期刊
焦虑、抑郁可能的大脑机制  从个体的角度看,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会遇到焦虑、抑郁以及相关情绪问题。例如紧张、冲动、易怒便是典型的焦虑表现,而抑郁则通常表现为低落、悲观、退缩。这些表现不仅体现了心理行为层面的影响,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高级脑认知功能层面的损伤。例如,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情境下,偶尔会出现学生调皮激怒老师或孩子叛逆惹怒家长的现象,即所谓的负面情绪事件。这些事件通过视觉、听觉等系统
期刊
现在的学生很早熟,他们的心理、行为已经超越了他们的年龄段,这种拔苗助长的培养,对大脑的发育、成年后能力的展示,都会产生不良影响。不同年龄段应该让他做他不同年龄段该做的事情,不能让孩子失去了童真,或者失去他这个年龄段应该具备的特质。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特别是心理健康以及生长和发育,最后达到生命的完整,人格的完善,能够很好地适应社会,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焦虑抑郁  很多人把青少年
期刊
非自杀性自伤,顾名思义,是不以自杀为目的、直接或者故意损伤自己的身体组织,而且不被社会和文化所认可的一种行为。如果一个女生的一只耳朵打了9个孔,戴了9个铆钉式耳环,这是文化可接受的,不叫非自杀性自伤。  非自杀性自伤英文缩写是NSSI,乍一看和“NASA(美国宇航局)”有相似之处。我比较喜欢这样的解读方式:比如,我临床碰到一个孩子出现这种行为时,会跟孩子说“你这个在医学上叫NASA(NSSI)”。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