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先崇拜及其社会价值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yanli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祖先崇拜在中国的发展最为普遍、繁细,是具有宗教性的一种民俗文化现象。其根源于人类惧死向生的生命观,展衍于“香火”绵延的家族意识,表现为对祖先的尊崇、敬奉和祭祀,具有祈福昌顺、缓和精神冲击、整合世代子孙、强化宗族意识和深化民族认同的社会价值。
  【关键词】 祖先崇拜;惧死向生;宗族意识;民族认同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15-0044-02
  死亡是人一生中最具破坏的事,是生命发展的最终形式和最终归宿。求生是人的本能,渴望生命不朽是人类朴素的生命观。对死亡的恐惧、对生的渴望,形成了中国人格外重视“香火”延续和祭祀祖先的风俗习惯。在费孝通先生著写的《江村经济》一书中,第三章——家,就谈到了“香火”绵续。组建家庭更重要的因素是传宗接代。家庭中更重要的关系是父母与子女。“妇女在生育了孩子之后,她的社会地位才得到完全确认。同样,姻亲关系只有在她生育孩子以后才开始有效。”[1]可见“香火”对于中国传统家庭的重要性。费老先生也谈到,“香火”绵续意味着家族要一直有人祭奉先祖,用以偿还父母生前对子女的抚育之恩。而今,祖先崇拜的意蕴繁密深远,具有原始宗教的特色,在追溯共同祖先,整合万世子孙的基础之上,形成了同宗同源的大宗族意识,对进一步深化民族认同具有现实意义。
  一、永生信仰:追求生命无限延续
  自然生命只有一次,是人类从事一切活动的现实依托。死亡会撕毁个人情感、解组家族结构,惧死向生便上升为人类崇尚永生的价值观念。祖先崇拜即是一种对死亡的自然反对,认为人死后还有灵魂得以永生,是对生命永续存在的一种心理补偿。“父死子继”即为生,追求子孙的绵延不绝,是对自然生命的超越,是生命不朽的象征。
  (一)惧死向生的生命观。人类在长期的生存活动中,不断感受因部族、亲人离世带来的悲伤与痛苦,巨大的死亡恐惧迫使人们寻求一种摆脱途径——相信灵魂永生。灵魂观念的产生是人类精神世界追求永生的结果。不愿相信生命的消逝,不愿接受与亲人死别的痛苦事实。繁复的丧葬仪式和虔诚的祖先崇拜应运而生,使人相信死后灵魂不灭,会去到另外一个世界继续生活,以避免“死人归天后,遭逢此绝大损失的生人,便堕入方寸皆乱的情绪中,这种情绪对于个人或社区都是很危险的。”[2]在各大宗教信仰中我们可以发现,丧葬仪式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宗教形式。人死后衣着、入棺、守尸、仪式、葬地选择、下葬时间、祭祀祭品、守孝规矩都有严格规定,作为生人对死者离魂的帮助,是生人与死人之间的一种精神上的互助,表现着人死后灵魂不灭的精神信仰。隆重的丧葬仪式在很大层面上给人以巨大心理暗示,让人相信灵魂的存在,从而有坦然接受死亡到来的心理准备。如在一些地區,八九十岁的老人会为自己准备好棺木、遗像、遗嘱、祭文,甚至是寿衣、冥衣,安静地等待死亡的到来。这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人们对于死亡的恐惧,使其缓解死亡带来的精神冲突,避免个人与社会陷入瓦解的状态。
  (二)“香火”绵延的家族意识。中国人自古就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孟子·离娄上》),“父死子继曰生”[3]3的说法,讲究“香火”传承不灭,代代家传有人,成为中国人尽孝道的根本基点。
  在费孝通先生的《江村经济》中,费老也谈到了婚姻中的重点—— “香火”绵续。婚姻家庭的组建多为父母之命,媳妇的挑选皆由父母做主。挑选条件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能否孕育后代,且必须要能够生育男孩。如果妇女没有顺利诞育男孩,就会被视为没能完成她作为媳妇的职责,“夫家就有很充足的理由将她遗弃而无需任何赔偿。”[4 ]20这种以传承香火为目的的组建家庭,在中国由来已久。中国人重视“香火”继承,人丁兴旺就是家族兴旺。生命的意义已超出个人的范畴,转化为关系家族宗族兴旺发达的责任。所以人们惧怕无人继后,这将意味着代际传承的重任将在自己的手中断层,辜负祖宗基业、隔断祖先血脉,将会被视为背祖弃宗的不肖子孙。
  二、祭奉形式:祖先崇拜的表现
  传统中国的祖先崇拜包括两种不同的形式,那即是牌位崇拜与坟墓崇拜。虽然崇拜的形式有所不同,但都包含着对祖先的尊崇、敬奉和祭祀三方面的内容。
  (一)尊崇。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尊老、敬老的传统。在中国的乡土社会中,尊老是一种道德品质。因为,乡土社会住着世世代代的同乡人,经过世世代代的生产劳作,长辈们已积累下丰富的生产生活经验,后世子孙只需要根据祖先们留下的生产生活经验便可以确保正常生活的运转。一代代人经过勤劳的双手传承与积累家族财富,感恩祖辈的付出。为了弄清和纪念对家族做出巨大贡献的祖先,人们会确认自己的祖先,然后在自己祖先的名字后加上“公”这样的尊称。这就是对祖先的尊崇,也是世代子孙祭奉先祖的开始。在众多家谱中我们可以看到,家谱总是从一个祖先开始记录、编写,以血缘关系为依据,世世代代记录传承下去。每一代人都会对该家族的祖先报以最崇高的敬意。
  (二)敬奉。敬奉是在确认祖先之后开始的。人们在确认祖先之后,便会将祖先的名字刻于牌位上加以供奉,这便是敬奉。敬奉又分为牌位敬奉和祠堂敬奉。一般的家族大多会选择牌位敬奉,将祖先的牌位奉于家中,按时上香、祭拜、洒扫。有些家族或宗族则选择建立祠堂或宗庙,将自己祖先或本宗族祖先敬奉起来。祠堂和宗庙规模有大有小,依据自家族人或宗族族人的重视程度修建。对于祖先的敬奉不仅仅局限于自家祖先。如在福建、广州地区,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许多家庭会在大门处敬奉门神、财神。有些店铺会在店铺里供奉财神爷。有些工匠手艺人也会在家里或店面供奉行业本行业的祖师爷。还有一些地方政府会修女娲庙、伏羲庙、炎帝陵、妈祖庙等,来敬奉民族祖先。
  (三)祭祀。祭祀是敬奉祖先的一种重要方式。祭祀一般包括燃点香烛、焚烧冥币、燃放礼炮、叩拜祷告、摆放供品、敬奉花圈、宣读祭文、配奏礼乐等。有些重要的祭祀场合,还配有与之对应的祭祀品,祭祀规格各有差异。如祭祀民族祖先,一般用生食、整畜,如生猪头、生羊;祭祀家族祖先,一般白水熟食,如刀头肉。我国将每年的4月5日定为国定假日清明节,用以祭祀祖先、民族英雄、烈士。每年清明,前去祭祀民族祖先的人络绎不绝,各有所求。   三、社会功能:祖先崇拜的当代价值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祖先崇拜的民俗习惯,其历史悠久、根脉深远、形式多样。中国人“深信祖先的灵魂仍然存在,并能够以不同的方式对后代的生活产生影响”,已成为中国人普遍信守的灵魂慰藉。蕴含于其中的精神信仰已上升为社会心理的一部分,在中国人代际相承的信念中,逐渐融入现代社会生活,并以独特的社会功能彰显其当代价值。
  (一)祈福昌顺、尊老敬长。祖先崇拜具有一定的功利性质,在某种程度上能够使人安神定心,在精神上得到慰藉,在不顺中获得心灵上的解脱。世代以来,人们因为惧怕死亡,对于人死后去到哪里的问题总是向着美好,不愿承认人死后就是毁灭、消逝、不存在,而是认为人死后灵魂不灭。灵魂观念认为人死后会去到到另一个和生前相同的世界,继续生前的生活,且记忆永存,还具有了祈福降灾的神秘力量,可以在另一个世界关照或督促着后世子孙。子孙可在遇到危难、逆境、困苦的时候向祖先祷告,祈福昌顺。当家族或宗族有不肖子孙出现,还会降下灾祸,对其处以责罚。但只剩灵魂留存于另一个世界的祖先要靠子孙供奉,没有经济来源,“这就是定时的烧纸钱、纸衣服和其他纸扎的模拟品。”[5]20生人与死人之间依然保持着一定的互助关系。人们通常认为祖先具有赐福和降灾的权力,所以子孙对祖先怀有尊敬、敬畏、顺从、依赖和信任的心理。辱骂、得罪、不祭奉祖先会被认为是大逆不道的行为,受家族惩罚,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强化了社会道德规范。追溯我国祖先崇拜蕴含的伦理精神与价值旨向,可发现其蕴含着孝亲敬长、长幼有序、尊老敬贤等观念。这些观念发端于儒家思想,彰显于宗教。每逢重要的祭祖仪式,家族推选的主持者必为族内年长且声望高的老者,以示对长者的尊重。这一习俗经过千百年的沿袭,成为不变的定律,也传递着“尊老敬长”的伦理观念。
  (二)调适作用:缓和精神冲击。祖先崇拜具有的宗教性质使其具有一定的调适和引导的作用。出于对祖先的尊崇和信仰,祖先崇拜能够焕发出宗教的独特性质,在某种程度上能夠救赎人的内心、缓和精神冲击,平复心绪。当人的生活、精神受到严重冲击的时候,祖先崇拜可以在人的思想观念、心理活动上进行调适,以解救处于精神压迫下得人本身。祖先崇拜以其蕴含的人文关怀和对生命价值的肯定,对人的负面情绪进行缓解调适。不仅如此,祖先崇拜对漠视生命的现象进行批判,倡导生命依属,要珍视生命。祖先崇拜源于对生命的传承与坚守,讲究生命的无限传承性。人的生命源自祖先、父母,珍视生命、呵护生命不仅是自己对个体生命价值的肯定,也是祖先的训诫与期许,是为人子孙所应承的责任与义务。这就让人们将对生命的珍视与呵护放置于族群去延续个体生命的无线价值,减少社会对生命漠视的现象。通过与祖先灵魂的互助交流,人们获得心灵慰藉,缓和精神冲击,寻求祖先赐福,使这看似虚无的慰藉产生真实的治疗效果。
  (三)追本溯源:寻根问祖,整合万世子孙。祖先崇拜以血缘为纽带,具有整合功能,在民族认同的层面无疑起着重要的作用。血缘纽带作为社会关系最广泛的构成组件,在民族认同中产生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是完善海峡两岸关系的精神桥梁和价值纽带。寻根问祖、宗教交流是近几年海峡两岸同胞相聚交流的重要活动。一股“祭祖”热潮也在不断加深海峡两岸的同胞情谊。不仅如此,两岸同胞还开展了家谱修缮和对接活动,以此追根溯源,认祖归宗。中国人历来讲究落叶归根,而“根”就是“祖”。祖先崇拜强调的敦亲睦族、尊贤敬长、祭祀先祖成为海峡两岸普遍的社会心理,成为维系宗族谱系的强力纽带。从人类学民族学的角度来说,一个民族必定包含普遍的社会认同、共同的祖先认同、相同的文化认同,才会视为同一民族。寻根问祖,找寻共同的祖先,是连接海峡两岸血亲手足的血缘纽带,这将极大地增强民族凝聚力,对深化海峡两岸合作交流、最终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参考文献:
  [1]费孝通.江村经济[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
  [2](英)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M].费孝通译.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2.
  [3](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
  [4](清)孙希旦著,王星贤,沈啸寰点校礼记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9.
  [5]王国轩,王秀梅.孔子家语[M].北京:中华书局,2009.
其他文献
【摘要】 莫言在《蛙》中对妇产科医生姑姑投射了大量的目光,通过讲述其在计划生育时代浪潮下由迎接生命的“送子观音”到扼杀生命的波澜起伏的经历,揭示了姑姑对于生命的拯救、毁灭与救赎的三个阶段,表达了她对于生命的敬畏以及时代和人性的反思,全文闪烁着对于生命强烈的人道主义关怀。  【关键词】 蛙;生命;忏悔;人性;反思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
期刊
【摘要】 如果说儿童文学是正在蓬勃生长的一棵树,那么儿童诗歌就是这棵树长势最喜人的那根枝丫,在抗击新冠肺炎期间创作的儿童诗歌,就像是这根枝丫在凛冽寒冬肆虐的恶劣天气中不畏严寒冒出的新芽,带着寒风中的点点露珠,但只要接收到一丝丝的阳光,便会透出闪闪的新绿光芒,迸射出熠熠闪光的清澈力量。  【关键词】 抗疫;儿童诗集;童真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
期刊
【摘要】 明中叶三大传奇戏剧之一的《宝剑记》以《水浒传》中林冲故事为题材,在继承的基础上,又有流变。一方面是沿袭了其故事框架、忠义思想和人神文化等因素;另一方面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渗透了改编者的思想意志,在文体转化的过程中有所发展创新,使林冲的形象发生嬗变、内在的女性形象更加丰满、故事的结局也发生了由悲剧向“大团圆”喜剧的转换,满足了民族喜好以及民众心理的期待。  【关键词】 《宝剑记》;《水浒传》
期刊
【摘要】 本文探析托马斯·曼中篇小说《死于威尼斯》中嵌入的希腊神话典故与死亡隐喻,探究其对于小说创作手法与意蕴内涵的影响。联系资本主义和工业化高度发展的时代背景,透过阐释主人公阿申巴赫所认同的“弱者”的悲剧英雄主义,管窥作者对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文坛所弥漫的“颓废”主义呈现的态度。  【关键词】 《死于威尼斯》;阿申巴赫;古希腊神话;“弱者”英雄主义  【中图分类号】I516 【文献标识
期刊
【摘要】《巨翅白鸟》是洛阳青年作家维摩的第一部小说集。小说中呈现了不同叙事手法,其中同名小说代表了这部小说集的精神内核。“白鸟”是一个显而易见的象征意象。闭环式写作具有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统一。小说中,作者的文学故乡洛阳如一角红檐在丛林掩映中若隐若现,但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空间形象。多篇小说开头和结尾别具匠心。这些不同风格和叙事手法的小说,体现了作者在小说创作之路上的不断求索。  【关键词】 叙事;精神内
期刊
【摘要】 文学作为一种以语言文字为工具载体充分表现作家丰富心灵世界的艺术,其具有社会性、真实性以及民族性等特征。在经典外国文学作品中塑造出了众多极具个人魅力的女性人物形象,这些形形色色的女性人物形象影响了一代代的人,作者通过对这些女性形象的科学有效描绘,充分展现出了不同时代背景下社会女性的个性特色与精神风貌,同时也让更多人关注到女性个体的发展,促使女性群体在社会范围内获取到更多的自由与尊重。本文将
期刊
【摘要】 杜甫被称为“诗圣”,一生创作了上千首诗歌,我们可以通过杜甫的诗歌窥探他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感情。他的诗歌和思想也对后世的诗人、画家、文学家等都有着深刻的影响。本文从绘画的角度,以杜甫的题画诗歌为研究对象,感受杜甫诗歌中所描绘出唐代绘画的精神面貌,概括总结他在绘画理论方面的见解,进而分析杜甫通过诗歌所传递出的审美观。  【关键词】 杜甫题画诗唐代绘画美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
期刊
【摘要】 存在主义作为20世纪最为重要的哲学流派之一,深刻地影响了包括文学和文化在内的当时西方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本文从20世纪20至30年代美国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迷惘的一代”作家中选取了海明威的中篇小说《乞力马扎罗的雪》作为研究文本,通过研究探寻了存在主义与“迷惘的一代”作家创作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分析了文中故事情节发展如何反映了存在主义哲学中对人们处于压抑、困惑的环境中而选择自欺和逃避等观点
期刊
【摘要】 《渔父》是语文教材中的经典课文,文本中屈原与渔父的对话,展示了中国传统文人在现实和理想中挣扎的矛盾心理。屈原和渔父的相遇,一定是争锋相对的吗?其实未必。他们之间更像是一场“和而不同”的对话。作为一篇真实反映屈原流放生活和感情的作品,“渔父”的形象可以理解为“分身立言”艺术手法所幻化的人物,与屈原形象合二为一。通过《渔父》能走近更真实的屈原,也能更加理解屈原彻骨的痛楚和坚定的执著。  【关
期刊
【摘要】 “女扮男装”是中外文学作品中一个经典而独特的母题,它是指作品中女性人物乔装成男性的情节,此外,乔装后通常还伴有一系列社会活动。关注这一话题时,除了情节设置外,更需要注意其背后的性别意识。本文以英国作家莎士比亚和明代作家徐渭的剧作进行比较,以此来管窥不同文化背景下对于两性关系的认知与思考。  【关键词】 女扮男装;性别意识;两性关系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