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创业意向,分析涉农专业创业教育特点,探讨创业教育的方法, 通过制定创业教育促进机制、引进和培养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必要的创业实践场地、构建多种形式创业实践平台等措施,增强学生创业认识,锻炼学生创业能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涉农专业创业教育工作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涉农专业;创业教育;实践平台
中图分类号S-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5)26-378-02
AbstractStudents’intention to starting a agriculturerelated business was investigated by questionnai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griculturerelated entrepreneurshipeducation were analyzed and the method was discussed.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entrepreneurship were enhanced, their ability to start a startup were trained, and some achievements were gained by developing mechanisms to promote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troducing and training teachers for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providing the necessary agriculturerelated business practice site, constructing business practice platforms and other forms of measures, which may taken for reference of agriculturerelate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Key wordsAgriculturerelated majors;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Practice platform
大学生创业是国家鼓励的发展方向,也是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党都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倾听青年心声,鼓励青年成长,支持青年创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完善扶持创业的优惠政策,形成政府激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劳动者勇于创业新机制。”高校作为大学生教育的主体,承担着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的主要工作,因此基于学科专业特点,研究大学生创业的教育方法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1涉农专业创业教育特点
1.1学生创业积极性高,专业认可度低 该研究以江汉大学为个案,做创业意向调查。共在江汉大学发放问卷4 000份,甄别有效问卷共计3 800份,其中生命科学学院学生问卷99份。调查结果表明:在你是否考虑创业这一问题上,学校平均有54.3%的学生表示考虑过,而涉农专业学生中有70.7%的学生表示考虑过,说明涉农专业学生具有较高的创业意愿;在希望从事的创业行业中,学生对从事农业行业的兴趣不高,仅有14.1%的学生希望开办农业企业。涉农专业是我国高等院校的传统专业,具有较强的实验性和实践性,然而受社会传统“轻农”思想的影响以及农业产业发展结构的制约[1],大学生对涉农专业就业存在认知误区,对专业的认可度较低。在实际的工作中笔者也发现涉农专业学生有一部分对专业的满意度不高,大一后选择转专业或者毕业后选择转行,忽视了运用专业知识创业的巨大潜力。在分析影响学生创业意向的因素中发现,有家人经商、参加社会活动、以及参加兼职工作经历的学生更多具有创业意向,说明学生容易受到家人、社会及校内实践活动的影响。与此同时也发现担任学生干部的同学创业积极性比较高,在有创业意向的学生中82.9%的同学有过学生干部经历,这可能与学生干部能够更加主动的接受创业教育有关,因此有家人经商的学生、学生干部是创业教育的重点人群之一。
1.2创业教育需求高,师资力量薄弱调查结果表明:中学生认为对创业最有帮助的依次是进行专业培训、予以资金扶持、提供管理咨询、提供市场开发、便利的政策服务和提供场地支持。在对“学校创业教育最关键应该是什么”的调查中,38%的同学希望学校提供创业实践指导,28.6%的同学认为是创业启蒙教育,还有28.6%的同学需要创业平台的提供,说明学生对学校的创业教育有较高的期待。
创业教育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相当成熟。在英国,大学的创业教育历经20余年發展历程,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大学创业教育整体发展框架,英国科学创业中心(UKSEC)和全国大学生创业委员会(NCGE)是英国创业教育管理的重要组织。在美国,创业教育非常发达,超过500家大学院校已经设立了毕业生自主创业的课程,涵盖了本科生和研究生两个教育阶段,课程体系也已细分为数十门课程。在我国,创业教育起步仍比较落后,反映为学校开设课程单一、且多为通识性课程,创业教育教师主要由辅导员或年轻教师担任,缺乏创业实践经历,这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以将创业这门实践性的课程讲深讲透,难以达到创业教育的目的。
1.3专业优势强,发展潜力巨大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村土地可以逐步流转,农业将要走产业化、现代化、标准化道路,因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一批具有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劳动者。这就要求高等农业院校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使涉农专业大学生通过四年的学习具备在农村就业创业的意识和能力,毕业后能够扎根基层,在农村就业创业,发展农业产业,实现农业的现代化,成为农民致富的带头人[2]。 2010年5月,教育部制定了《關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对如何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和实施办法。武汉市也出台了大学生创业优惠措施,多层次、多方面扶持帮助大学生创业,营造了良好的创业氛围。由于涉农专业专业往往具有起步快、带动广、门槛低的特点,因此适合从专业教育延伸到创业教育,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满足创业需求。随着我国农业产业化进程的推进,给希望利用农业知识创业的广大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天空。因此,利用学院的专业优势研究农学专业的创业教育方法有着重要的意义。
2涉农专业创业教育实践探索
2.1构建大学生创业激励机制涉农专业创业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吸引优秀的教师和企业人才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有必要建立适合涉农专业特点的激励机制。为此学校或学院可以根据国家和省市的相关方针政策,制定关于加强学生创业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并在学院行文,从制度上把创业教育做为学院重点工作,对成功创业的学生或者成功指导创业的教师给予奖励,建立齐抓共管、多渠道、多手段的创业教育方案。
为了鼓励学生参与到创业活动中来,学校可以通过设置创新学分的方式要求学生。以江汉大学为例,创新学分分为几大类别,其中学生必须在创业类至少达到1学分方能达到毕业要求。创新学分的设置和认定工作,可以从要求学生参与到创业活动中来,并对在创业比赛获奖、获得创业基金,以及成立公司、入驻创业园或者获得风险投资基金、地方创业基金的同学给予学分鼓励。
2.2引进和培养涉农专业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创业是艰苦的,也是有风险的,良好的师资队伍是高校创业教育的直接保障。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针,一方面学校可以聘请农学专业在校外有创业经验的专业导师参与到学生创业的指导工作中来,还可以聘请管理专业专门研究大学创业的专家担任创业导师。在校外,也可以聘请创业成功具备创业能力的校友为创业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开展创业工作。
学校应该让高校教师与基层专家、企业家学习和交流。农学专业教师可到种子公司、畜牧兽医公司以及其他农产品生产公司参观学习,从而了解涉农产业现状,用实际经验指导学生创业,还可派校内青年教师到基层挂职锻炼,不断提升校内师资队伍的素质[3]。
科学合理地设计课程体系是创业教育的基础,也关系到创业教育最终能否取得好的效果[4]。因此应结合学校双师型队伍建设要求,支持鼓励专业教师参与学生创业教育,在创业指导课中对学生进行创业通识教育,包括创业理论、创业政策、创业案例教育。学校还应该加强对创业教育课程教师的培训,鼓励创业指导教师、辅导参加教育部及省市级创业教育教师培训班,加强创业指导能力。
2.3为涉农专业大学生提供必要的创业场地大学生创业教育需要有必要的场地开展,特别对于农学专业学生来说,需要较大的空地来实施创业计划。为此学校可以利用教学楼顶楼、空闲的校园区域、实验室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种植场地、研究场地及研究设备。
学校可以利用校友和社会资源,选择本校的创业成功毕业生创办的企业成立涉农专业大学生的创就业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定期参观,组织有热情的学生协助基地工作人员工作或者直接参加到创业工作中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创业能力。
除此以外,学院还可开辟单独的办公室作为学生创业沙龙活动室,并提供一系列硬件设施,为学生开展小的创业活动提供场地支持。成立公司的学生也可以入驻学校的创业孵化园,开展相关工作。
2.4构建多种形式农业创业实践平台,锻炼学生创业能力
2.4.1将创业教育融入学校传统“第二课堂活动”,增强创业认识。在学校传统的“第二课堂”活动中也应该贯穿创业教育,如在学前教育、学长计划、榜样的力量报告会中邀请创业校友和同学分享创业的苦与乐,从而宣传创业典型,激发创业意识。还可以大学生社会实践为载体,鼓励并组织学生申报与创业相关的项目,通过调查研究、参观学习、顶岗实习等各种方式积累创业知识,增强创业能力,寻找创业项目。
2.4.2以创业社团,创业沙龙活动增强创业交流。为了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应围绕专业内容,设计课外创业活动,鼓励支持涉农类、创新创业类社团的建设,如开展创业沙龙活动,为有创业意向的同学提供相互交流的平台,指导学生成立园艺协会等社团,让更多的大学生参加到农学相关活动中。邀请企业总经理、创业专家、学者到学院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和学生分享他们的创业历程,使学生了解创业的艰辛,感悟创业的真谛,激发创业兴趣。
2.4.3以农学特色创业比赛为平台激发创业灵感。开展开放性实验、创业大赛也是锻炼学生创业能力的重要方式,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创业类活动。要求创业导师指导学生参赛,为参赛学生提供理论知识和创业模拟训练,切实锻炼参赛学生的创业能力。同时,鼓励专家教授将科研项目成果积极转化为创业项目,为参加创业大赛和选择自主创业的大学生提供优秀的创业项目来源,为大学生成功创业奠定基础。通过训练和选拔,选择优秀的学生参加学校和省市组织的一系列大学生创业大赛,锻炼创业能力。与此同时,也可以针对农学专业学生开展农业创业大赛,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
2.4.4以创业实践为平台,在实际工作中锻炼创业能力。创业的能力需要在实际的创业工作中锻炼,将中小企业研发需求与学生创业科研实践活动对接[5]是一种较好的锻炼方式,研发产品使学生具备了创业的核心能力,也回避了在校大学生创业资金、设备不足和抗风险能力差等弊端。与此同时,鉴于目前城市偏远城区已经有不少农业初创企业,因此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到创业的过程中来,从事农产品的生产、技术研发和销售工作,了解创业过程,从而为今后的创业打下基础。学生还可以到教师创建的农业公司中工作,这样能够更方便地参与到实际的创业工作中来。
3涉农专业创业教育成果
经过上述实践探索,江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形成了一套与专业相结合的“树立创新创业意识——学习创业技巧——打造创业团队——参加创业活动”的创业教育模式,涌现出一批校园创业先锋。学院现已与四家农业公司签订创业实践基地协议,学生中已有三个公司注册,一个农业项目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业实践项目资助,努力在院内营造 “人人了解创业、人人支持创业”的氛围,开创以政策激励创业、以典型引领创业、以创业促进就业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 陈潜,童建福. 农林专业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以福建农林大学为例[J].福建高教研究, 2009(5):59-61.
[2] 张志平. 涉农专业大学生农村创业能力培育的路径[J] 高等农业教育,2014,5(5):58-61.
[3] 何珊,曹海鹏,谭洪新.水产类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建设新模式探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2):16-17.
[4] 伍亚华,王永斌,许晖,等.地方应用型涉农院校大学生的创业教育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13):4148-4151.
[5] 熊富强,夏镇波,张亮亮. 农科专业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内涵解析和模式研究: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5,6(1):102-104.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of Anhui Agri. Sci.2015,43(26):382-383,385
关键词涉农专业;创业教育;实践平台
中图分类号S-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5)26-378-02
AbstractStudents’intention to starting a agriculturerelated business was investigated by questionnai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griculturerelated entrepreneurshipeducation were analyzed and the method was discussed.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entrepreneurship were enhanced, their ability to start a startup were trained, and some achievements were gained by developing mechanisms to promote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troducing and training teachers for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providing the necessary agriculturerelated business practice site, constructing business practice platforms and other forms of measures, which may taken for reference of agriculturerelate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Key wordsAgriculturerelated majors;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Practice platform
大学生创业是国家鼓励的发展方向,也是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党都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倾听青年心声,鼓励青年成长,支持青年创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完善扶持创业的优惠政策,形成政府激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劳动者勇于创业新机制。”高校作为大学生教育的主体,承担着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的主要工作,因此基于学科专业特点,研究大学生创业的教育方法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1涉农专业创业教育特点
1.1学生创业积极性高,专业认可度低 该研究以江汉大学为个案,做创业意向调查。共在江汉大学发放问卷4 000份,甄别有效问卷共计3 800份,其中生命科学学院学生问卷99份。调查结果表明:在你是否考虑创业这一问题上,学校平均有54.3%的学生表示考虑过,而涉农专业学生中有70.7%的学生表示考虑过,说明涉农专业学生具有较高的创业意愿;在希望从事的创业行业中,学生对从事农业行业的兴趣不高,仅有14.1%的学生希望开办农业企业。涉农专业是我国高等院校的传统专业,具有较强的实验性和实践性,然而受社会传统“轻农”思想的影响以及农业产业发展结构的制约[1],大学生对涉农专业就业存在认知误区,对专业的认可度较低。在实际的工作中笔者也发现涉农专业学生有一部分对专业的满意度不高,大一后选择转专业或者毕业后选择转行,忽视了运用专业知识创业的巨大潜力。在分析影响学生创业意向的因素中发现,有家人经商、参加社会活动、以及参加兼职工作经历的学生更多具有创业意向,说明学生容易受到家人、社会及校内实践活动的影响。与此同时也发现担任学生干部的同学创业积极性比较高,在有创业意向的学生中82.9%的同学有过学生干部经历,这可能与学生干部能够更加主动的接受创业教育有关,因此有家人经商的学生、学生干部是创业教育的重点人群之一。
1.2创业教育需求高,师资力量薄弱调查结果表明:中学生认为对创业最有帮助的依次是进行专业培训、予以资金扶持、提供管理咨询、提供市场开发、便利的政策服务和提供场地支持。在对“学校创业教育最关键应该是什么”的调查中,38%的同学希望学校提供创业实践指导,28.6%的同学认为是创业启蒙教育,还有28.6%的同学需要创业平台的提供,说明学生对学校的创业教育有较高的期待。
创业教育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相当成熟。在英国,大学的创业教育历经20余年發展历程,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大学创业教育整体发展框架,英国科学创业中心(UKSEC)和全国大学生创业委员会(NCGE)是英国创业教育管理的重要组织。在美国,创业教育非常发达,超过500家大学院校已经设立了毕业生自主创业的课程,涵盖了本科生和研究生两个教育阶段,课程体系也已细分为数十门课程。在我国,创业教育起步仍比较落后,反映为学校开设课程单一、且多为通识性课程,创业教育教师主要由辅导员或年轻教师担任,缺乏创业实践经历,这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以将创业这门实践性的课程讲深讲透,难以达到创业教育的目的。
1.3专业优势强,发展潜力巨大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村土地可以逐步流转,农业将要走产业化、现代化、标准化道路,因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一批具有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劳动者。这就要求高等农业院校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使涉农专业大学生通过四年的学习具备在农村就业创业的意识和能力,毕业后能够扎根基层,在农村就业创业,发展农业产业,实现农业的现代化,成为农民致富的带头人[2]。 2010年5月,教育部制定了《關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对如何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和实施办法。武汉市也出台了大学生创业优惠措施,多层次、多方面扶持帮助大学生创业,营造了良好的创业氛围。由于涉农专业专业往往具有起步快、带动广、门槛低的特点,因此适合从专业教育延伸到创业教育,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满足创业需求。随着我国农业产业化进程的推进,给希望利用农业知识创业的广大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天空。因此,利用学院的专业优势研究农学专业的创业教育方法有着重要的意义。
2涉农专业创业教育实践探索
2.1构建大学生创业激励机制涉农专业创业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吸引优秀的教师和企业人才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有必要建立适合涉农专业特点的激励机制。为此学校或学院可以根据国家和省市的相关方针政策,制定关于加强学生创业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并在学院行文,从制度上把创业教育做为学院重点工作,对成功创业的学生或者成功指导创业的教师给予奖励,建立齐抓共管、多渠道、多手段的创业教育方案。
为了鼓励学生参与到创业活动中来,学校可以通过设置创新学分的方式要求学生。以江汉大学为例,创新学分分为几大类别,其中学生必须在创业类至少达到1学分方能达到毕业要求。创新学分的设置和认定工作,可以从要求学生参与到创业活动中来,并对在创业比赛获奖、获得创业基金,以及成立公司、入驻创业园或者获得风险投资基金、地方创业基金的同学给予学分鼓励。
2.2引进和培养涉农专业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创业是艰苦的,也是有风险的,良好的师资队伍是高校创业教育的直接保障。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针,一方面学校可以聘请农学专业在校外有创业经验的专业导师参与到学生创业的指导工作中来,还可以聘请管理专业专门研究大学创业的专家担任创业导师。在校外,也可以聘请创业成功具备创业能力的校友为创业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开展创业工作。
学校应该让高校教师与基层专家、企业家学习和交流。农学专业教师可到种子公司、畜牧兽医公司以及其他农产品生产公司参观学习,从而了解涉农产业现状,用实际经验指导学生创业,还可派校内青年教师到基层挂职锻炼,不断提升校内师资队伍的素质[3]。
科学合理地设计课程体系是创业教育的基础,也关系到创业教育最终能否取得好的效果[4]。因此应结合学校双师型队伍建设要求,支持鼓励专业教师参与学生创业教育,在创业指导课中对学生进行创业通识教育,包括创业理论、创业政策、创业案例教育。学校还应该加强对创业教育课程教师的培训,鼓励创业指导教师、辅导参加教育部及省市级创业教育教师培训班,加强创业指导能力。
2.3为涉农专业大学生提供必要的创业场地大学生创业教育需要有必要的场地开展,特别对于农学专业学生来说,需要较大的空地来实施创业计划。为此学校可以利用教学楼顶楼、空闲的校园区域、实验室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种植场地、研究场地及研究设备。
学校可以利用校友和社会资源,选择本校的创业成功毕业生创办的企业成立涉农专业大学生的创就业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定期参观,组织有热情的学生协助基地工作人员工作或者直接参加到创业工作中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创业能力。
除此以外,学院还可开辟单独的办公室作为学生创业沙龙活动室,并提供一系列硬件设施,为学生开展小的创业活动提供场地支持。成立公司的学生也可以入驻学校的创业孵化园,开展相关工作。
2.4构建多种形式农业创业实践平台,锻炼学生创业能力
2.4.1将创业教育融入学校传统“第二课堂活动”,增强创业认识。在学校传统的“第二课堂”活动中也应该贯穿创业教育,如在学前教育、学长计划、榜样的力量报告会中邀请创业校友和同学分享创业的苦与乐,从而宣传创业典型,激发创业意识。还可以大学生社会实践为载体,鼓励并组织学生申报与创业相关的项目,通过调查研究、参观学习、顶岗实习等各种方式积累创业知识,增强创业能力,寻找创业项目。
2.4.2以创业社团,创业沙龙活动增强创业交流。为了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应围绕专业内容,设计课外创业活动,鼓励支持涉农类、创新创业类社团的建设,如开展创业沙龙活动,为有创业意向的同学提供相互交流的平台,指导学生成立园艺协会等社团,让更多的大学生参加到农学相关活动中。邀请企业总经理、创业专家、学者到学院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和学生分享他们的创业历程,使学生了解创业的艰辛,感悟创业的真谛,激发创业兴趣。
2.4.3以农学特色创业比赛为平台激发创业灵感。开展开放性实验、创业大赛也是锻炼学生创业能力的重要方式,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创业类活动。要求创业导师指导学生参赛,为参赛学生提供理论知识和创业模拟训练,切实锻炼参赛学生的创业能力。同时,鼓励专家教授将科研项目成果积极转化为创业项目,为参加创业大赛和选择自主创业的大学生提供优秀的创业项目来源,为大学生成功创业奠定基础。通过训练和选拔,选择优秀的学生参加学校和省市组织的一系列大学生创业大赛,锻炼创业能力。与此同时,也可以针对农学专业学生开展农业创业大赛,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
2.4.4以创业实践为平台,在实际工作中锻炼创业能力。创业的能力需要在实际的创业工作中锻炼,将中小企业研发需求与学生创业科研实践活动对接[5]是一种较好的锻炼方式,研发产品使学生具备了创业的核心能力,也回避了在校大学生创业资金、设备不足和抗风险能力差等弊端。与此同时,鉴于目前城市偏远城区已经有不少农业初创企业,因此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到创业的过程中来,从事农产品的生产、技术研发和销售工作,了解创业过程,从而为今后的创业打下基础。学生还可以到教师创建的农业公司中工作,这样能够更方便地参与到实际的创业工作中来。
3涉农专业创业教育成果
经过上述实践探索,江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形成了一套与专业相结合的“树立创新创业意识——学习创业技巧——打造创业团队——参加创业活动”的创业教育模式,涌现出一批校园创业先锋。学院现已与四家农业公司签订创业实践基地协议,学生中已有三个公司注册,一个农业项目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业实践项目资助,努力在院内营造 “人人了解创业、人人支持创业”的氛围,开创以政策激励创业、以典型引领创业、以创业促进就业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 陈潜,童建福. 农林专业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以福建农林大学为例[J].福建高教研究, 2009(5):59-61.
[2] 张志平. 涉农专业大学生农村创业能力培育的路径[J] 高等农业教育,2014,5(5):58-61.
[3] 何珊,曹海鹏,谭洪新.水产类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建设新模式探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2):16-17.
[4] 伍亚华,王永斌,许晖,等.地方应用型涉农院校大学生的创业教育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13):4148-4151.
[5] 熊富强,夏镇波,张亮亮. 农科专业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内涵解析和模式研究: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5,6(1):102-104.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of Anhui Agri. Sci.2015,43(26):382-383,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