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昭明寺千年名刹响梵音

来源 :海峡摄影时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1983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昭明寺为福鼎闻名海内外的千年古刹之一,建于南朝梁大通元年(公元527年),相传为昭明太子萧统所敕建,题有匾额,故而得名。寺中的“七级浮屠”昭明古塔为福建省最早寺塔之一。
  福鼎,地处闽浙交界的闽东地界,毗邻浙江温州,历来为闽越和瓯越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中原文化的传入也比较早,自秦汉以来,便是闽浙之间的重要城镇。深厚的儒释道三家文化以及独具民族特色的畲族文化、独具地方特色的饮食文化与闽东老区的革命精神共同构筑现代福鼎多元的文化体系。
  佛教传入福鼎时间有史可考者,始于昭明寺。据《福宁府志》记载:“梁大通元年(公元527年),昭明太子萧统敕建寺宇赐额并造七级浮屠以镇温麻。”1983年,昭明寺出土的“梁大通元年”古砖可证实此据。昭明寺,这座历经千载的皇家寺院,与福建省最古老之一的昭明宝塔相依相伴,他曾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历尽盛衰沉浮,但依然屹立在高耸云端的鳌峰山上,作为福鼎佛教的第一古刹,给无数寻求人生信仰的芸芸众生营造了精神家园,为和谐社会净化心灵,也为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探秘昭明寺皇家寺院
  昭明寺是闽东最早出现的佛教寺院之一。《福宁府志》记载:“寺为昭明太子萧统避乱隐居福鼎时所敕建,有1983年出土之古砖为证,且题有匾额,因以命名。”南北朝至隋唐年间,连遭焚毁;至宋代,有惟精禅师重建,千年宝塔传承至今,乃以人物命寺名之千年皇家寺院也。
  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住持僧广性协同福宁州十七都桐山信士募得重修彩妆圣像及古塔后,复建禅堂五间等。清代王作谟与王作宾两兄弟在《昭明寺志》中记载:“昭明寺始自梁大通元年,昭明太子赐建额并造浮屠以镇温麻。长兄贯岭始祖小回公复舍山场并田产,而昭明寺大振焉。其山内更育一二小寺今已废毁。开山住持僧惟精,先则栖林后入寺。(宋)宣和二年庚子(1120年),有信女潘六娘砌筑寺内开井街一所,荐夫王十郎即浮柳洋小敬公之世孙也。明天顺六年壬午(1462年),僧宗昂宗孚改建佛殿。(明)成化十年甲午(1474年),僧了净重修焉,及清朝康熙元年壬寅(1662年),福宁州吴总镇大人讳万福公捐俸重修,并塑大人像于藏经阁偏殿。康熙三十八年已卯(1699年),僧真一又募缘重修佛殿。乾隆元年丙辰(1736年),塔寺并修。吾族捐银壹百两付与住持僧二羲、真玉。同治十年辛末(1871年),住持僧博询系西园高姓人,兴工改建佛殿。及拆散,因事管押县署。越二年,北关外李中壁、叶际肠等出而重建。贯岭宗叔祖兰汀公监收寺租以助建费。阅年余告成功。吾族捐钱贰拾余两,招僧天寿为主持以事香灯。光绪四年甲寅(1878年),募缘修塔。兹将碑志;场田亩统录列于后……
  近现代中兴之祖释青芝禅师在《昭明寺重兴记》中载道:“县西五里外,有座鳌峰山,巍然独立,峭拔云霄。山岭磴道盘曲(俗称十八折),逶迤而上,山顶树木葱茏,石径通幽,内中有座古刹曰‘昭明寺’,殿宇巍峨壮丽,乃县内之名胜古迹也。寺建于梁大通元年(527年),乃由昭明太子所敕建,历今千有余载。大殿之后有座纯砖古塔耸入云表,亦建于萧梁时代,尚建有‘飞翠亭’和‘太子读书台’,今虽不复存在,但遗趾犹依稀可辨。”
  千百年来,寺和塔几经沧桑,解放后,昭明寺在文革中殿宇被毁,寺僧星散,香火殆绝。无几,政府拨乱反正,佛日仍而重放光明。青芝长老经营20余年,才恢复一新。1983年秋,有一位来自星州的侨僧,法号广平,为因念其先师祖会泉老法师生前与昭明寺有一段未了因缘,特赴昭明寺,见千年古塔势欲倾圯,遂将是况归凛其师宏船长老,幸得欣然赞资,那未经一年,全部竣工。
  船老拈持昭明太子以《金刚经》分32份的出处渊源,由是逐署曰:“金刚宝塔”。同年向泰国清奉33尊铜佛像置塔龛内供人瞻仰,礼敬培植善因。迩建盖稍可,游士墨客登是寺者,俯视曰:“维众山岗峦起伏,双溪萦绕与两海映照,尤其阳山,天光塔影,绿树碧湫,交相晖摇,斯时收罗眼底之中,宛若置身于云端之上,真乃心悦神畅矣。”
  昭明太子与昭明寺之因缘
  提起昭明太子,人们不禁想到《昭明文选》,这是一部在中国文学史上占具重要地位的文选。后世人称萧统为编撰文选之鼻祖,盖由文选之功。据《梁书列传第二昭明太子》中记载:萧统(501年~531年) ,字德施,小字维摩,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梁武帝萧衍长子,母亲为萧衍的贵嫔丁令光,又称丁贵嫔。齐中兴元年(501年),生于襄阳。萧衍时任雍州刺史,镇守襄阳,后乘齐内乱,起兵夺取帝位,在建康(今南京)建立梁朝。天监元年(502年)十一月,被立为皇太子。末年以蜡鹅厌祷事件与父亲有嫌隙,中大通三年(531年)三月,游后池,乘船摘芙蓉,姬人荡舟,落水后被救出,伤到大腿,未及即位而卒,谥昭明,世称昭明太子。葬安宁陵。有子萧欢、萧誉、萧詧、萧譬、萧鉴。主持编撰的《文选》又称《昭明文选》。萧统编有或著有《文集》20卷,典诰类的《正序》10卷,五言诗精华《英华集》20卷,历代诗文而成的总集《文选》30卷。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辑有《昭明太子集》。萧统笃信佛教,著名的佛教大乘经典《金刚经》,其中“三十二分则”的编辑,即为他所作。原本长篇连贯的经文,经过他整理成为容易传诵理解的32个分则,各段并补充浓缩精要的副标题。
  萧统少时即有才气,且深通礼仪,性情纯孝仁厚,喜愠不形于色。他16岁时,母亲病重,他就从东宫搬到永福省他母亲的住处,朝夕侍疾,衣不解带。母亲去世后,他悲切欲绝,饮食俱废。他父亲几次下旨劝逼,才勉强进食,但仍只肯吃水果、蔬食。他本来身材健壮,等守丧出服后已变得羸瘦不堪,官民们看了,无不感动落泪。
  萧统极富同情心。他12岁时,去观看审判犯人,他仔细研究案卷之后,说:“这人的过情有可原,我来判决可以吗?”刑官答应了,于是他就作了从轻的判决。事后,刑官向梁武帝萧衍汇报了情况,萧衍对他表示嘉许。
  梁普通年间,由于战争爆发,京城粮价大涨。萧统就命令东宫的人员减衣缩食,每逢雨雪天寒,就派人把省下来的衣食拿去救济难民。他在主管军服事务时,每年都要多做3000件衣服,冬天分发给贫民。当时世风好奢,萧统“欲以己率物,服御朴素,身衣浣衣,膳不兼肉。”
  萧统性爱山水,不好音乐。曾经泛舟后池,番禺侯轨盛称宜奏女乐。萧统不答,咏左思招隐诗:“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萧统酷爱读书,记忆力极强。5岁就读遍儒家的“五经”,读书时,“数行并下,过目皆忆”。他更喜欢“引纳才学之士,赏爱无倦”。所以他身边团结了一大批有学识的知识分子,经常在一起“讨论文籍,或与学士商榷古今,继以文章着述,率以为常。”《南史》本传称“于时东宫有书几三万卷,名才并集,文学之盛,晋、宋以来未之有也。”
  由于昭明太子信佛,且游乐于山水之间,故而诸大名山他都经常去游玩,浙江的天目山、雁荡山、以及福鼎的鳌峰山等等,史载:“昭明太子乃因避乱而隐居福鼎昭明寺,进而分《金刚经》等;以笔者看来,此乃托词,真正的原因乃是我们的这位太子“本是西方一衲子,为何生在帝王家”,其醉心于佛教与文学不亚于其父梁武帝。当他见到雁荡山之奇、天目山之险,以及鳌峰山之秀,必然为神奇之山水吸引。《广雁荡山志志余》称:“明天启年间,雁荡山罗汉寺重建,迁寺址于芙蓉峰下,僧卧云掘地得一古碑,高二尺,阔一尺,文曰:昭明太子肇基建号昭明禅寺及造宝塔一所,以奠温麻康盛者。大梁大通元年丁未岁上元志。”温州大南门旧有白马殿,又名英济庙,便是为纪念昭明太子萧统骑白马从福建到温州赈灾而建。由此可见,昭明太子的确到过福建,而且就在鳌峰山昭明寺建读书台、飞翠庭、分金刚经处等,其因缘之殊胜非一般寺院所能及。
  昭明寺近现代之中兴面貌
  经过20多年重建,昭明寺已初具规模,山门前有慧明舍利塔、飞翠亭、左边筑有放生池,右边设有盆景园等。全寺占地面积达1.5万平方米。在中兴之祖释青芝禅师和现任住持释界空法师的共同努力下,昭明寺的各项弘法事业走上一个新的台阶。现有大雄宝殿、地藏殿、天王殿、钟鼓楼、观音阁、藏经阁、弘法大楼和金刚宝塔等宏伟建筑物,另外经过多方筹资,建设了从栖林到昭明的“老人健身岭”,利益一方百姓。昭明寺于1989年1月被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如今“昭明寺金刚宝塔”已被定为省级物质文化遗产,正申报国家级物质文化遗产。
其他文献
麥酋,指干粮。《玉篇》:“麥酋,糗也。麨,同麥酋。”据《玉篇》所释,麥酋,即“糗”,又可写作“麨”。如《根本说一切有部苾刍尼戒经》:“有净信婆罗门居士,殷勤劝请与饼糗饭。”①慧琳《一切经音义》卷三十五释《一字奇特佛顶经》中卷食麥酋之麥酋:“尺沼反。《考声》云:熬米麦为粉。卫宏或作麨,俗字也。经中从米从少作粆,非也。《文字典说》从麦酋声也。” ②清桂馥《札朴·乡里旧闻·麨》云:“吾乡和蜜或盐作饼,切
期刊
福州西禅寺位于西郊怡山之麓,古刹大门坊柱上镌刻一副楹联:“荔树四朝传宋代,钟声千古响唐音。”这是清代周莲撰写的联句,点明西禅寺是唐朝的古寺。  相传南北朝时炼丹士王霸居此“炼丹成药,点石为丹”。每逢饥岁,便靠卖药卖金换米救济穷苦百姓。后来王霸“服药仙蜕”,人们便在他的故居建寺。隋末废圯。唐咸通八年(公元867年)重建,定名为“清禅寺”,后改“延寿寺”、“怡山西禅长庆寺”俗称“西禅寺”。寺内有天王殿
期刊
“中国占地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万佛寺,位于福州旗山之麓。“万顷石松围佛寺,一江闽水绕旗山”这是寺前的对联。万佛万玉也,寺中之佛,佛佛皆玉雕而成。万人法坛,万寿月湖等使该刹万尊玉佛归一寺,万人听法集一坛,万叠莲波荡一湖,万福祝愿为施主,万人谒寺赞旗山。  福州城四周青山耸翠,碧水环绕。西郊之旗山群峰旖旎,奇岩幽壑,飞泉流涧,景色佳绝,与鼓山隔江相峙,素有“左旗右鼓,八闽二绝”之誉。自古道:“天下
期刊
旗山万佛寺的前身石松寺亦名石嵩寺,在闽侯县南屿镇旗山东麓的灵凤山下,因此初名灵凤寺。  宋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建寺。绍兴四年(1134年),寺僧天石在大岩石上破石植松,幸而成活,称为异事,所以得名。绍兴十年(1140年),寺僧立碑保护。碑曰:“住山老祖天石,上植松三本,一与寺门立名实;二与山林为标致;三与一切人作阴凉。勿剪勿伐,永荫此山。”碑上并刻诗《法真松》一首:“偃盖覆岩石,岁寒傲霜雪。
期刊
涌泉寺为闽刹之冠,是全国重点寺庙之一。寺院建在海拔455米的鼓山山腰,占地约1.7公顷,前为香炉峰,后倚白云峰,有“进山不见寺,进寺不见山”的奇特建筑格局。  福建省福州市东南部的鼓山,海拔925米,以山巅有巨石如鼓,每逢风雨大作,颠簸激荡有声而得名。位于山腰海拔455米处的涌泉寺,前临香炉峰,背枕白云峰,风景秀美。  据清代黄任《鼓山志》记载,涌泉寺“其先为潭”。五代后梁开平二年(公元908)填
期刊
福州开元寺始建于南朝梁太清三年(公元549年),素有“萧梁古刹”之称。近1500年来,福州开元寺几经兴废,唯有寺中铁佛岿然屹立。  福州有着“三山藏”、“三山现”、“三山看不见”的说法,在福州鼓楼区开元路就是“三山看不见”之一的芝山所在地,芝山上有一座福州地区现存最古老的寺院——开元寺,至今已有近1500年的历史。  福州开元寺是福州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座寺院,其范围按现在的地名来说,东起井大路,西
期刊
吓退日本兵  据福州开元寺一位老僧人介绍,日本侵占福州时期,想把铁佛搬到日本去。一天,一伙日本兵在铁佛旁边搭起架子,想把铁佛的头部先割下来。想不到一个人刚爬上去,就从高高的架上摔下来,换一个人爬上去,还是摔下来。铁佛得以保存。  护殿免雹灾  1971年,福州遭遇了一场空前的雹灾,市区内许多瓦片屋顶都受到严重破坏。但令人惊奇的是,铁佛殿的范围内却没有下冰雹,殿堂由此得到完好的保护。  本为镇孽龙 
期刊
在福建省福州市北峰区瑞峰之麓,有一座唐代古刹林阳寺,为福州五大禅宗丛林之一。  林阳寺,古称林洋院、瑞峰院。据《三山志》记载:后唐长兴二年(公元931年),置林洋院。后晋天福元年(公元936年)创寺。开山祖师是志端禅师。志端(公元89l~公元969年),福州人,出家后拜安国弘王舀为师,后开创林阳寺,任住持。  明朝初年,林阳寺废驰。明末谢肇浙过寺时赋诗一首,描述了它的荒凉景象:  丛林一片掩垂藤,
期刊
福州圣泉寺,位于福州市(晋安区)鼓山镇园中村境内,始建于唐代景龙元年(公元707年),初名“法华寺”,传说僧人怀一苦于寺内用水困难,一日见两禽争斗,十分好奇,以杖拄地,顿时泉水涌出,故而在唐开元元年(713年),寺庙更名为“圣泉寺”。  说起鼓山“涌泉寺”,相信家喻户晓,可说起鼓山“圣泉寺”,却知者寥寥,孰不知“圣泉寺”不但也是一座与“泉”有关的寺庙,而且它的建寺时间比“涌泉寺”还早。  据《榕城
期刊
福州白塔寺,也称定光塔寺,坐落在于山西麓,为宫殿式建筑,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五代时,白塔寺是福州名寺之一,唐天祐二年(905年)创建,原为藏经之所,两年后,为祝贺朱温即位,改名为“万岁寺”(俗名塔寺)。明代嘉靖年间主要殿宇大多毁于倭患。现存寺庙是清道光年间重建。  白塔寺在福州于山脚下,因寺内白塔而得名,真正的“学名”为定光古寺、定光塔寺,于唐天祐二年(905年),由闽王王审知创建,是五代时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