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人有着无限的发展可能,需要自己去探索,根据自身的兴趣、能力,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将立体的生命本身活成丰满的自我的样子。人的生命不是一维的平面的,而是多维的立体的,教育场所应成为学生充分展现自我,充分发掘自我的理想舞台。在这里,个人的自我价值得到重视。教育面前,人人平等。在教育生态中,每个人都是独特的自我,都应有发挥自身特长的空间,教育应是师生主体间的灵肉交流,充满生命的灵动。
[关键词]教育潜能;过程公平;可教育性
人本身蕴藏了巨大的潜力才能,有着无限的挖掘可能。人们缺少的不是潜力和智慧,而是善于发掘这些潜力智慧的智者。人的待开发性注定了人的一生是孜孜以求的一生,学习无终点站,只有下一站。这个过程是能动的、互动的,既需要自己的主动参与和能动发挥,也需要引导者的恰切指引和因材施教。人是可教育的,从哪里进行教育,怎么教育,教些什么,这些问题的答案是在真正地了解到每个学生的内在需要,自身潜力,个体差异后才能发现和实现的。
一、发掘人的可教育性
1.甄别人的差异性
人生来就有差异。而这些差异从性质上来看,可分为内在差异和外在差异。内在差异主要指人的兴趣、天赋、动机、态度等存在于人自身的因素;而外在差异则主要指家庭背景、社会经历等来自于外界的影响。在教育中,能够进行教育的是人的内在差异。甄别出具有可教育性的内在差异,因异施教,才能真正做到事半功倍。实现教育过程公平不是对每个学生平均用力,而是应考虑以平等为基础的各种不同方式来对待每个学生,真正体现因材施教。 对学习效率高的学生,可以对其进行适当的拔高训练,对相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则应当进行更多的基本练习。只有真正被学生需要的教育才是有效的教育。反之,或者无视学生的这些内在差异,只会浇灭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丧失信心,影响教学质量。
2.激发人的创造性
人拥有着创新意识,不仅仅是可以被动接受知识的受动者,更是能主动创造知识的能动者,不仅是被动地依赖自然生存,更是创造性地进行人为的和为人的活动。教育在这过程中,应促发学生们进行能动的创新活动,让学生们的创造性被充分释放,使其成才和成功。教师应尊重生命的灵动性, 让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不断地接近他想成为的人,让教育的熏陶和启发跟学生的内在潜能形成共振,让创造源泉川流不息,让教育场域变成学生展现自我的舞台,自由而又愉快地投入创造智慧的活动中去。在这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发言权,让其创造潜能最大程度地释放,并真诚而又及时地跟其互动,形成良性互动式创新学习循环模式。教师和学生不应是输入模式,而应是双向的平等对话模式,教学相长,让教育活动充满生命的灵动,迸发创造的智慧光芒。
3.拓展人的丰富性
每个人都是沿着合自身发展的道路走出自己的人生路。教育应当在其中扮演指引和铺垫的角色,在最适合学生发展的可能性上施力,帮助学生实现自己想要的发展。现今的教育场域,天秤偏向了“知识型教育”,似乎学生们只有通过考入高等学府,才会拥有广阔的未来,而考入高职院校就没了未来一样。学生无限的能力被分数野蛮量化,为了追逐高分,教师学生们疯狂地投入应试浪潮,乐此不疲,无暇顾及其他,学生的发展道路被人为收窄,千军万马涌向那条唯一的“成功之路”。在“庸俗的成功哲学”麻痹下,学生们的丰富性被野蛮阻断。
4.促进人的开放性
人生活在一个多维度的世界,可以接受相同的事物,也可以接受相异的事物,人身处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中,需要从其周围环境汲取相应的能量。人应该接受开放的、互动的和合作的教育,在这样的教育中充分而自由地接受他人的智慧并传递自己的正能量。学习不应当是一个人的独角戏,不应该是独居一隅的闭门造车。我们身处在一个全球化时代,生活节奏加快,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各地区、各民族以及各国之间的交流合作更是时代的刚性需求。教育场域更应是一个开放的、合作的和互助的场所,为所有创想者提供展现的舞台,为所有不同的文化提供交流的平台,为一切先进技术提供栖身的场所。教育过程中,促进学生的开放性,鼓励并引导学生大胆创新,勇于突破,实现自身的不断开放,更好地融入不断开放的世界。
二.发展人的可教育性
1.尊重差異而非忽视差异
每个人有着不同的个性特点,各异的天赋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挖掘自身潜力,让每个人实现充分发展,这是教育过程公平最本质的需求。要做到这一点,接纳并尊重每个人的差异,便是其内在要求。 人的能力、天赋、态度等等均属于“有效差异”,这些差异对于学生的个人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而民族、性别、年龄等则属于“非相关差异”,这些差异对于学生的个人发展相对来说无足轻重。教育者更应该尊重和接纳的应是人身上的“有效差异”,通过这些差异去把握每个学生的发展需求,以引导者的身份量身定制每个学生的发展套餐。然而在某种功利倾向的影响下,教育过程中常常出现倾向于“非相关差异”的奇怪现象,“拼爹妈”“走后门”等等扭曲了的暗箱操作行为已经见怪不怪,挤破脑袋购置“学区房”等等疯狂行径已经充分暴露出教育内部的不公平现象,个人的“非相关差异”被无限放大,而“有效差异”却长期坐着冷板凳。教育这辆马车超负荷载重了各种非相关人为因素, 造成个性泯灭,教育异化。
2.差异教学而非差别教学
差异教学是在充分了解了学生个人特性的基础之上的有针对性教学,以求实现学生的天赋和潜力的充分挖掘和发展。没有缺乏才能的学生,只有缺乏发现其才能的眼睛,无视学生的差异的施教行为只能事倍功半。与差异教学不同,差别教学则更多地带有偏心色彩,教师过多地关注“优等生”,放弃“差等生”,长期忽视“中等生”,让教育蒙上了“阶层”色彩,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忽视其他,人为地催生了教育内部的不平等,否决了学生的发展具有的无限可能性, 将学生这一立体的对象平面化,抹杀了学生的天性。造成教学生态失衡,教育过程不公平加剧。
3.给予自由而非剥夺自由
在教育场域里,知识和信息的交流、思维和能力的培养,是其生生不息的保障。知识和信息的交流应是畅通无阻的,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应是自然愉快的,在这个过程中,不应有丝毫的阻碍。教育场域应是传承和生产自由的场域,应是思维火花灿若星辰的场域,应是奇思妙想的创想圣地。这里允许来自不同思想的碰撞,这样培养出的学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会学习和会生存的灵动的人。当代课堂,填鸭式的灌输似乎略有改善,但究其本质,是换汤不换药,各种现代技术的出场,弥补的不是自由创想的空缺,而是实现了灌输知识的效率化。学生在这庞杂的知识世界里麻木、迷失,偶尔闪现的灵感也不再有勇气与教师进行交流,怕成为那“另类”。这种压抑感倍增的教学生态环境,造成的是学生创新能力的日渐委顿,自由和创新灵魂缺失。
[关键词]教育潜能;过程公平;可教育性
人本身蕴藏了巨大的潜力才能,有着无限的挖掘可能。人们缺少的不是潜力和智慧,而是善于发掘这些潜力智慧的智者。人的待开发性注定了人的一生是孜孜以求的一生,学习无终点站,只有下一站。这个过程是能动的、互动的,既需要自己的主动参与和能动发挥,也需要引导者的恰切指引和因材施教。人是可教育的,从哪里进行教育,怎么教育,教些什么,这些问题的答案是在真正地了解到每个学生的内在需要,自身潜力,个体差异后才能发现和实现的。
一、发掘人的可教育性
1.甄别人的差异性
人生来就有差异。而这些差异从性质上来看,可分为内在差异和外在差异。内在差异主要指人的兴趣、天赋、动机、态度等存在于人自身的因素;而外在差异则主要指家庭背景、社会经历等来自于外界的影响。在教育中,能够进行教育的是人的内在差异。甄别出具有可教育性的内在差异,因异施教,才能真正做到事半功倍。实现教育过程公平不是对每个学生平均用力,而是应考虑以平等为基础的各种不同方式来对待每个学生,真正体现因材施教。 对学习效率高的学生,可以对其进行适当的拔高训练,对相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则应当进行更多的基本练习。只有真正被学生需要的教育才是有效的教育。反之,或者无视学生的这些内在差异,只会浇灭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丧失信心,影响教学质量。
2.激发人的创造性
人拥有着创新意识,不仅仅是可以被动接受知识的受动者,更是能主动创造知识的能动者,不仅是被动地依赖自然生存,更是创造性地进行人为的和为人的活动。教育在这过程中,应促发学生们进行能动的创新活动,让学生们的创造性被充分释放,使其成才和成功。教师应尊重生命的灵动性, 让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不断地接近他想成为的人,让教育的熏陶和启发跟学生的内在潜能形成共振,让创造源泉川流不息,让教育场域变成学生展现自我的舞台,自由而又愉快地投入创造智慧的活动中去。在这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发言权,让其创造潜能最大程度地释放,并真诚而又及时地跟其互动,形成良性互动式创新学习循环模式。教师和学生不应是输入模式,而应是双向的平等对话模式,教学相长,让教育活动充满生命的灵动,迸发创造的智慧光芒。
3.拓展人的丰富性
每个人都是沿着合自身发展的道路走出自己的人生路。教育应当在其中扮演指引和铺垫的角色,在最适合学生发展的可能性上施力,帮助学生实现自己想要的发展。现今的教育场域,天秤偏向了“知识型教育”,似乎学生们只有通过考入高等学府,才会拥有广阔的未来,而考入高职院校就没了未来一样。学生无限的能力被分数野蛮量化,为了追逐高分,教师学生们疯狂地投入应试浪潮,乐此不疲,无暇顾及其他,学生的发展道路被人为收窄,千军万马涌向那条唯一的“成功之路”。在“庸俗的成功哲学”麻痹下,学生们的丰富性被野蛮阻断。
4.促进人的开放性
人生活在一个多维度的世界,可以接受相同的事物,也可以接受相异的事物,人身处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中,需要从其周围环境汲取相应的能量。人应该接受开放的、互动的和合作的教育,在这样的教育中充分而自由地接受他人的智慧并传递自己的正能量。学习不应当是一个人的独角戏,不应该是独居一隅的闭门造车。我们身处在一个全球化时代,生活节奏加快,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各地区、各民族以及各国之间的交流合作更是时代的刚性需求。教育场域更应是一个开放的、合作的和互助的场所,为所有创想者提供展现的舞台,为所有不同的文化提供交流的平台,为一切先进技术提供栖身的场所。教育过程中,促进学生的开放性,鼓励并引导学生大胆创新,勇于突破,实现自身的不断开放,更好地融入不断开放的世界。
二.发展人的可教育性
1.尊重差異而非忽视差异
每个人有着不同的个性特点,各异的天赋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挖掘自身潜力,让每个人实现充分发展,这是教育过程公平最本质的需求。要做到这一点,接纳并尊重每个人的差异,便是其内在要求。 人的能力、天赋、态度等等均属于“有效差异”,这些差异对于学生的个人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而民族、性别、年龄等则属于“非相关差异”,这些差异对于学生的个人发展相对来说无足轻重。教育者更应该尊重和接纳的应是人身上的“有效差异”,通过这些差异去把握每个学生的发展需求,以引导者的身份量身定制每个学生的发展套餐。然而在某种功利倾向的影响下,教育过程中常常出现倾向于“非相关差异”的奇怪现象,“拼爹妈”“走后门”等等扭曲了的暗箱操作行为已经见怪不怪,挤破脑袋购置“学区房”等等疯狂行径已经充分暴露出教育内部的不公平现象,个人的“非相关差异”被无限放大,而“有效差异”却长期坐着冷板凳。教育这辆马车超负荷载重了各种非相关人为因素, 造成个性泯灭,教育异化。
2.差异教学而非差别教学
差异教学是在充分了解了学生个人特性的基础之上的有针对性教学,以求实现学生的天赋和潜力的充分挖掘和发展。没有缺乏才能的学生,只有缺乏发现其才能的眼睛,无视学生的差异的施教行为只能事倍功半。与差异教学不同,差别教学则更多地带有偏心色彩,教师过多地关注“优等生”,放弃“差等生”,长期忽视“中等生”,让教育蒙上了“阶层”色彩,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忽视其他,人为地催生了教育内部的不平等,否决了学生的发展具有的无限可能性, 将学生这一立体的对象平面化,抹杀了学生的天性。造成教学生态失衡,教育过程不公平加剧。
3.给予自由而非剥夺自由
在教育场域里,知识和信息的交流、思维和能力的培养,是其生生不息的保障。知识和信息的交流应是畅通无阻的,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应是自然愉快的,在这个过程中,不应有丝毫的阻碍。教育场域应是传承和生产自由的场域,应是思维火花灿若星辰的场域,应是奇思妙想的创想圣地。这里允许来自不同思想的碰撞,这样培养出的学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会学习和会生存的灵动的人。当代课堂,填鸭式的灌输似乎略有改善,但究其本质,是换汤不换药,各种现代技术的出场,弥补的不是自由创想的空缺,而是实现了灌输知识的效率化。学生在这庞杂的知识世界里麻木、迷失,偶尔闪现的灵感也不再有勇气与教师进行交流,怕成为那“另类”。这种压抑感倍增的教学生态环境,造成的是学生创新能力的日渐委顿,自由和创新灵魂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