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数学是锻炼学生理性思维与逻辑抽象思维的重要平台,在小学阶段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单元整合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策略,可以较好理顺单元的整体知识体系与脉络,帮助学生找到知识学习的框架与结构,对于学生从宏观上把握数学学习重点、难点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现在小学数学单元整合的教学现状出发,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对策,以期对于提高小学数学单元教学整体成效有所助益。
关键词:小学数学;单元整合;单元教学
引言
小学数学课堂的单元整合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师生间的共同合作才实现效果的最大化。单元整合既涉及到单元内知识点的衔接与联系,也涉及到课外知识的拓展,着力于学生数学举一反三能力的提高。为此,如何切实利用好小组合作教学方式,推进学生真正做到知其然并且知其所以然就成为现在值得关注的问题之一。
一、小学数学单元整合教学存在的问题
小学数学单元整合是指数学老师通过将单元内的教学内容做一个纵向的梳理,借助知识框架的绘画、经典例题的衔接,帮助学生从思想认识上把握数学单元的整体思维。但是,就目前来看,小学数学单元整合尚且存在许多问题。这其中数学老师忽视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是最大的问题。数学老师在做单元整合时,往往凭借自身的教学经验去设计整合思路、整合的重點与难点等等,并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这就导致老师在单元整合的总体方向上有所偏差。数学老师在整合过程中往往忽视小组合作与自主探究,一味地通过自己的讲授去灌输单元的体系脉络,并不考虑学生彼此间学习基础上的差异,后进生往往在这一过程中会丧失学习信心,长此以往学生间数学学习的差异会扩大,这反而不利于之后数学课堂秩序的有效开展。再者,单元整合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其成效的结束,数学老师往往忽视对学生学习成果、掌握程度的检测与评价,有的甚至对学生学习的反馈评价都是千篇一律的,这样缺乏针对性的整合只会额外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并不会减轻学生数学学习的畏惧、抵触及抗拒心理,长此以往学生在数学这门学科的偏科现象也会逐渐露出苗头。总的来看,单元整合在小学数学的运用尚待整顿与完善。
二、小学数学单元整合的教学策略
2.1单元整合要配置适宜的教学环境
小学的学生都喜欢玩一些游戏,制造一个与学生所学相关的单元整合教学环境,学生感到快乐的环境,能够让学生更好的学习,引发学生自发探索,使上课的质量更好、一石二鸟。如:在教学《概率的概念》时,老师和大家一起做一个摸球的活动。在盒子里装着标有数字1、2、3、4、5、6的球各一个,让学生闭眼用手摸一个球,会摸到几号球呢?学生1:摸到的是1号,学生2:可能摸到3号,也可能摸到4号,学生3:也可能摸到的是2号或5号或6号。让学生想,我们能先确定摸到几号球吗?学生都有自己的看法,说出了不同的想法,同时引出了概率的学习。在上课的时候进行游戏,让学生在玩中体验和理解“某一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在玩中解决疑惑,学到知识,激发了学生自发探索的兴趣。
教学的时候教师也可以根据整个单元的内容,设置一个与学过知识相连接的环境。学生看到问题的时候很想解决,但仅利用已学的知识,又无法解决,让学生具备想学习下去的思想,然后主动进行探索。例如:“概率”的学习中,可这样制造一个环境:教师展示2个黄球,4个白球,6个黑球,问:随机取一个球,拿到黄球的概率有多少?学生1说:拿到黄球的概率有二分之一;学生2说:可能拿不到黄球;学生3说:一下子就能够拿到黄球。师:你们说的有道理,但是不准确,此时讲述内容——概率。学生不知道内容的时候,产生了想知道“新内容”的思想,便可热情地投入到单元知识的探索中去。
2.2 重视数学单元整合与实践的有效结合
单元整合式的教学是一种实践性比较强的教学方法。因此,在小学的数学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对学习的内容进行大概的理解,拓宽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使得学生们都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去进行思考,练习。在课堂上,老师一定要引导学生把自己所学的整个单元的内容运用到自己的实际活动中去。整合过后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可以使得数学课堂气氛变得更加浓厚。使得学生通过直观的视频图像等内容可以能够更加灵活地掌握所学的知识,提高了学生对所有知识点的掌握能力与水平。比如在学习"认识图形"一个章节时。老师可以把单元中的所有内容进行整合,在授课的过程中加入一些简单的图形,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认识到这些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能够正确地进行区分。在学生经过观察和学习之后,就能够对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有一定的了解。这样的教学的方法能够丰富学生的直观体验,并且能够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来,在学生深入学习时候就能够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以及思维转变方式,极大的提升老师课堂教学的效率。
2.3 单元整合与层次教学相结合
在小学单元整合的教学之中,由于受到学生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以及数学基础的影响,学生在进行相关知识点内容学习的时候会出现差异。若是此时数学教师采用同样的教学方法来对学生进行教学,那么对于那些数学基础好,理解能力强的学生来说自然不成问题,但是对于一些数学基础差、理解能力弱的学生来说就会出现无法理解的情况,严重的拖慢了数学教学的节奏。那么怎么样才能对这两部分学生进行兼顾教学呢?这就要求相关的数学教师在给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之中采用层次教学法进行单元整合的教学,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以及数学基础来对学生进行分组。例如:数学教师在给学生讲解有关长方形面积的这一单元时,数学教师可以根据分组情况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对学生进行教学,对于那些数学学习能力较强的小组,数学教师可以在讲解完长方形的基础知识之后,让这些学生尝试对课后习题进行解答,对于那些数学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的小组,数学教师可以让这部分学生对熟悉并掌握相关长方形的基础知识点,如: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面积计算公式等,从而达到分层对学生进行教学的目的,实现更高效率的单元整合。
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课堂的单元整合涉及的内容较为宽广,数学老师要在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构建多元化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目光,使学生从内心上真正爱上数学课堂,勇于面对数学学习上的障碍与困难,不断提升自身的数学修养。
参考文献:
[1] 顾梦瑜.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单元整合”[J].知识文库,2020(11):20.
[2] 乔善娟.单元类别教学在课堂中的运用[J].小学科学,2019(07):02
关键词:小学数学;单元整合;单元教学
引言
小学数学课堂的单元整合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师生间的共同合作才实现效果的最大化。单元整合既涉及到单元内知识点的衔接与联系,也涉及到课外知识的拓展,着力于学生数学举一反三能力的提高。为此,如何切实利用好小组合作教学方式,推进学生真正做到知其然并且知其所以然就成为现在值得关注的问题之一。
一、小学数学单元整合教学存在的问题
小学数学单元整合是指数学老师通过将单元内的教学内容做一个纵向的梳理,借助知识框架的绘画、经典例题的衔接,帮助学生从思想认识上把握数学单元的整体思维。但是,就目前来看,小学数学单元整合尚且存在许多问题。这其中数学老师忽视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是最大的问题。数学老师在做单元整合时,往往凭借自身的教学经验去设计整合思路、整合的重點与难点等等,并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这就导致老师在单元整合的总体方向上有所偏差。数学老师在整合过程中往往忽视小组合作与自主探究,一味地通过自己的讲授去灌输单元的体系脉络,并不考虑学生彼此间学习基础上的差异,后进生往往在这一过程中会丧失学习信心,长此以往学生间数学学习的差异会扩大,这反而不利于之后数学课堂秩序的有效开展。再者,单元整合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其成效的结束,数学老师往往忽视对学生学习成果、掌握程度的检测与评价,有的甚至对学生学习的反馈评价都是千篇一律的,这样缺乏针对性的整合只会额外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并不会减轻学生数学学习的畏惧、抵触及抗拒心理,长此以往学生在数学这门学科的偏科现象也会逐渐露出苗头。总的来看,单元整合在小学数学的运用尚待整顿与完善。
二、小学数学单元整合的教学策略
2.1单元整合要配置适宜的教学环境
小学的学生都喜欢玩一些游戏,制造一个与学生所学相关的单元整合教学环境,学生感到快乐的环境,能够让学生更好的学习,引发学生自发探索,使上课的质量更好、一石二鸟。如:在教学《概率的概念》时,老师和大家一起做一个摸球的活动。在盒子里装着标有数字1、2、3、4、5、6的球各一个,让学生闭眼用手摸一个球,会摸到几号球呢?学生1:摸到的是1号,学生2:可能摸到3号,也可能摸到4号,学生3:也可能摸到的是2号或5号或6号。让学生想,我们能先确定摸到几号球吗?学生都有自己的看法,说出了不同的想法,同时引出了概率的学习。在上课的时候进行游戏,让学生在玩中体验和理解“某一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在玩中解决疑惑,学到知识,激发了学生自发探索的兴趣。
教学的时候教师也可以根据整个单元的内容,设置一个与学过知识相连接的环境。学生看到问题的时候很想解决,但仅利用已学的知识,又无法解决,让学生具备想学习下去的思想,然后主动进行探索。例如:“概率”的学习中,可这样制造一个环境:教师展示2个黄球,4个白球,6个黑球,问:随机取一个球,拿到黄球的概率有多少?学生1说:拿到黄球的概率有二分之一;学生2说:可能拿不到黄球;学生3说:一下子就能够拿到黄球。师:你们说的有道理,但是不准确,此时讲述内容——概率。学生不知道内容的时候,产生了想知道“新内容”的思想,便可热情地投入到单元知识的探索中去。
2.2 重视数学单元整合与实践的有效结合
单元整合式的教学是一种实践性比较强的教学方法。因此,在小学的数学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对学习的内容进行大概的理解,拓宽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使得学生们都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去进行思考,练习。在课堂上,老师一定要引导学生把自己所学的整个单元的内容运用到自己的实际活动中去。整合过后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可以使得数学课堂气氛变得更加浓厚。使得学生通过直观的视频图像等内容可以能够更加灵活地掌握所学的知识,提高了学生对所有知识点的掌握能力与水平。比如在学习"认识图形"一个章节时。老师可以把单元中的所有内容进行整合,在授课的过程中加入一些简单的图形,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认识到这些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能够正确地进行区分。在学生经过观察和学习之后,就能够对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有一定的了解。这样的教学的方法能够丰富学生的直观体验,并且能够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来,在学生深入学习时候就能够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以及思维转变方式,极大的提升老师课堂教学的效率。
2.3 单元整合与层次教学相结合
在小学单元整合的教学之中,由于受到学生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以及数学基础的影响,学生在进行相关知识点内容学习的时候会出现差异。若是此时数学教师采用同样的教学方法来对学生进行教学,那么对于那些数学基础好,理解能力强的学生来说自然不成问题,但是对于一些数学基础差、理解能力弱的学生来说就会出现无法理解的情况,严重的拖慢了数学教学的节奏。那么怎么样才能对这两部分学生进行兼顾教学呢?这就要求相关的数学教师在给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之中采用层次教学法进行单元整合的教学,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以及数学基础来对学生进行分组。例如:数学教师在给学生讲解有关长方形面积的这一单元时,数学教师可以根据分组情况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对学生进行教学,对于那些数学学习能力较强的小组,数学教师可以在讲解完长方形的基础知识之后,让这些学生尝试对课后习题进行解答,对于那些数学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的小组,数学教师可以让这部分学生对熟悉并掌握相关长方形的基础知识点,如: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面积计算公式等,从而达到分层对学生进行教学的目的,实现更高效率的单元整合。
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课堂的单元整合涉及的内容较为宽广,数学老师要在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构建多元化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目光,使学生从内心上真正爱上数学课堂,勇于面对数学学习上的障碍与困难,不断提升自身的数学修养。
参考文献:
[1] 顾梦瑜.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单元整合”[J].知识文库,2020(11):20.
[2] 乔善娟.单元类别教学在课堂中的运用[J].小学科学,2019(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