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鸿:回到故乡,保卫家乡

来源 :农家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laniez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千里运尸,梁鸿以为这样的情节仅仅是电影里喜剧的、夸张的表达,但是当她去寻找外出打工的“梁庄人”时,她才意识到,这样的事件,居然就发生在她的身边。天气炎热,尸味浓烈,辗转几天到家后,袋子一揭,尸体发紫、变形,进来的人都被熏跑了。梁鸿不解,为什么不在异地火化?“火化在外地,不明不白的,悬在外处,非得回来才算落住根,要不然,魂也没个着落。”乡亲的这番解释,将梁鸿折服,“回家”这两个字,顿时变得沉重、厚实,也那么刺眼、心痛。她想到了雅罗斯拉夫·塞弗尔特《故乡之歌》中的话:“当生命的最后一刻来临,我们将长眠在她那苦涩的泥土之中。”
  梁鸿,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2008年的寒暑假,她回到故乡河南穰县梁庄,住了5个多月,写出《中国在梁庄》。但是,慢慢地,梁鸿发现,那并不是完整的梁庄,梁庄生命群体的另一部分——分布在中国各个城市的打工者,他们还没有被书写。他们是梁莊隐形的“在场者”,梁庄的房屋,梁庄的生存,梁庄的喜怒哀乐都因他们而起。于是,从2011年1月开始,她用了约一年时间,走访了不同的城市,寻访在外打工的梁庄子弟,最终写成《出梁庄记》。
  在采访写作的过程中,让梁鸿意外的是,他们生活在城市的不同空间,做着不同的职业,面临着不同的城市问题,梁鸿想听他们谈自己的生活,结果他们谈的都是梁庄。他们的精神兴奋点依然在梁庄,在城市只是讨生活,找不到精神依托。他们最开心的事就是下班之后找老乡一块喝喝酒,聊聊梁庄里面人和事,梁庄在他们心里是闪闪发光的。“他们也在外面制造着一个又一个小梁庄,比如说在外也会认干亲、走亲戚,然后去攀亲戚,他们每到一个地方,也在以村庄的模式、以传统的社会模式建构一个小环境,这样他们才能够活下去。”梁鸿说。
  关于故乡的联想
  《农家书屋》:现在一提到梁庄,首先想到的什么?
  梁鸿:那条河,湍水,那是我童年和少年时代,游泳玩耍的主要场所,还有她的辽阔、温柔和灵性,想着都美好。沿河而行,河鸟在天空中盘旋,有时路边还有长长的沟渠,青翠的小草和各色的小野花在沟渠边蔓延,随着沟渠的形状高高低低一直延伸到蓝天深处,有着难以形容的清新与柔美。村庄掩映在路边的树木里,安静朴素,仿佛永恒。可是现在,一切都不再了,看到的只是挖沙机在轰鸣,一堆堆沙高耸着,大型的运输卡车在来回奔忙,一派繁荣的建设图景。所以,现在一提到梁庄,除了我的亲人,脑中浮现的就是冬天特别萧条的场景,非常寒冷,村庄里全是干枯的树枝,让人冷得没有地方可钻,当然,这是记忆加上现实产生的叠加。
  《农家书屋》:每个人谈到故乡的变化时,用的词都不一样,如沦陷、衰败、颓废、消失等,您会用哪个词?为什么?
  梁鸿:我愿意用“颓败”这个词,不用“沦陷”。“沦陷”,说明已经成为现实,而“颓败”是在过程之中,也许有一天我们可能挽救过来。现在有些地方,这个村庄本身没有消失,但是她变成了一个到处都是新房,完全没有生机和人的存在。那你说这个村庄还在吗?好像还在,但是村庄的内在却不在了。
  《农家书屋》:您刚才说村庄的内在不见了,怎么理解“内在”这个词?是本原吗?
  梁鸿:村庄的本原,首先是对于个人而言的,比如说梁庄是我的家,我小时候的梁庄也并不美好,可能自然环境稍微好一点,但是梁庄也是非常贫穷的,每个人都在温饱线上挣扎,那么过了十几年后,她的温饱问题可能有所解决,但是我觉得内心那种千疮百孔的东西被强化了。人们习惯用一个进步来遮盖那些隐蔽甚至后退的东西,用物质上的富足来遮蔽甚至否定精神上的千疮百孔,我觉得这点是特别不对的。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自己情感上的故乡离我越来越远,我的亲人在城市奔走,不能回家,不能与孩子团聚,有各种各样的伤痛在里面。其次,作为一个学者,我所思考的,就是中国社会的本原是什么,或者说某一个层面的本原是什么,我们现在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这确实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这种不可避免是不是非要代替那一部分本原呢?我们在发展现代化的过程中,能不能保留那一部分呢?
  乡村的意义
  《农家书屋》:改变的不仅仅是乡村本身,现代人的乡愁也在发生变化,是吗?
  梁鸿:是的,乡愁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浓郁。乡愁已经不再是唐诗宋词里的乡愁,也不再是一枚邮票那样的乡愁,现在的乡愁已经是一个现代性的问题。现在我们的乡愁更加破碎了,更加无所归依了,原先的乡愁可能是梁庄,我的家还在,我回到家里面,尽管贫穷,但她是我们精神稳固的支撑,也有物质的可行的东西在那,但是现在我们想,就会非常焦虑,因为那个梁庄马上就要被拆了,然后我的家没有了,我去找所有的痕迹,小河没有了,村口的树没有了,那个老屋也没有了,所有的东西都没有了,你的寄托无处安放,你的乡愁也是无处安放的。
  《农家书屋》:也就是保护一种传统吗?
  梁鸿 :是,我们这样一个庞大的民族,一定要有历史的根源在里面。这种历史的根源是一个人生成、一个人美好、一个人有尊严的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而乡村恰恰代表这一部分。相当于你的传统、你的来由,如果我们的传统没有了,我们的来由没有了,我们就是一个当代人,只有当代,孤零零的,我们活得非常单薄,非常没有根,不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所以我们的生活空间非常小,我们的精神空间非常非常小,就像陈子昂那首诗,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农家书屋》:您用脚采访、用笔书写故乡,是表达自己乡愁的一种方式吗?还是想实现什么目标?
  梁鸿:非常复杂,不光是简单的乡愁。当然最直接最表面的原因是我想念梁庄了,然后我就回去了。但我觉得这不是最根本的原因,走出梁庄的人非常多,走出村庄的人也非常多,每个人都有一个梁庄,但是你有没有意识到你的家的存在,你的故乡的存在,以及她在现代化过程中的命运,这个是不一定的,对于我来说,除了情感上的原因外,当然还有一些理性的需求。就是我想知道梁庄到底发生了什么,梁庄的人到底在怎么生活,虽然他们是我的亲人,但我也并不知道他们是怎么生活的。我还想知道当代乡村的逻辑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我们的乡村到底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在发展,在断裂,从什么时候起,乡村成了民族的累赘,成了改革、发展与现代化追求的负担?从什么时候起,乡村成为底层、边缘、病症的代名词?又是从什么时候起,一想起那日渐荒凉、寂寞的乡村,想起那在城市黑暗边缘忙碌、在火车站奋力挤拼的无数的农民工,就有悲怆欲哭的感觉?这一切,都是什么时候发生的,又是如何发生的?
其他文献
孔融是东汉末年北海太守,字文举,鲁国曲阜人,孔子二十世孙子,泰山都尉孔宙之子,自幼聪明,人人敬仰。《三字经》上所载“融四岁,能让梨”就是指孔融。  孔融十六岁时,权势熏天的大宦官侯览追捕张俭。张俭逃亡到孔融哥哥孔褒门下,不巧孔褒外出不在家,孔融就把张俭藏了起来。后来事情泄露,孔褒、孔融二人都被抓捕入狱。孔融说:“窝藏张俭是我的事,哥哥不在家,应当坐罪的是我!”而孔褒说:“张俭是投奔我的,与弟弟无关
期刊
工业革命以来两个多世纪,人类文明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伴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人类文明发展将得到更大地飞跃。机器人作为一大亮点,已经走出了信息研究,进入了人类生活,从最初的简单对话、肢体动作,到可以代替人们独立完成一系列的工作,尤其是重复性的工作,不仅减轻了人们的工作负担,也缓解了重复、高强度工作对人们心理造成的痛苦。美国亚马逊公司投入巨资用于机器人技术研发,旨在让机器人技术发挥更大、更有意义的作用。
期刊
2013年1月,英国、瑞典、法国部分牛肉制品中发现了马肉,不久后,爱尔兰、荷兰、罗马尼亚等多个欧洲国家也相继卷入丑闻,引发消费者反感。事实上马肉并不危险,意大利美食家喜欢火腿,其中就有马肉火腿,中国人一年半要吃掉马肉一百吨。然而,贴上“牛肉”标签的却是马肉制品,不仅是一种商业欺诈,更为食品安全带来了新的挑战。上世纪一种致命的疯牛病爆发,90年代英国农民必须在奶牛护照上清楚地显示,它们从何而来、到何
期刊
2012年12月11日一早,和力天像往常一样到七河村委会上班,人在办公室,他的心里却一直惦记着上午即将在家门口召开的村民大会。  会场就在仁和村十字路口,可是通知10点半开始的村民大会,11点了,村民还稀稀拉拉未到齐。  老和的妻子已经感冒好几天了,还在输着液。她尽可能地将扎着点滴的左手压低,右手的树杈上高高挂着吊瓶,走进会场后,她找了面墙壁停了下来,在村民的帮助下,吊瓶被挂在她身后的土墙上,得以
期刊
今日中国,城镇人口首超农村人口。中国科学院《2012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称 :中国内地城市化达到了51.3%。2012年,生活家是一个热门词。城市的条件越来越好,但住在里面的人似乎都忘了怎么生活。我们拥挤在喧嚣的城市,背后的乡村却渐行渐远,然而氤氲在我们心头的乡愁、田园梦和重建乡村的愿望,浓郁成一团化不开的雾。回看2012年和乡村有关的那些事,重新审视乡村,在逆城市化的新潮中看看我们的生活之根,或
期刊
在这片广袤土地上生活的农民们有着一些共同的特质:  他们是最坚忍、勤劳的代表。他们靠着自己的双手劳作,用来养活一家老小,辛苦,却又知足常乐。在他们的字典里,有土有羊就是幸,一口薄田就是福。不管处在什么样的社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这种勤劳和坚忍是他们做一切事情的基础。  他们同时充满着生活的智慧。这种智慧体现在,他们永远能够在如何让自己生活得更好中,迅速地做出调整。这种调整呈现出灵活多变的特点,甚至
期刊
在城市接受教育,回农村搞建设,被认为是知识分子上山下乡的一种形式,大学生村官也因此被称为“新知青”。据不完全统计,自2008年全面实施大学生村官政策以来,截至目前在岗的大学生村官已有29万人。  展望过去的那一年,包括本刊曾采访过的白一彤、蒋正超等人,有村官获封“最浪漫乡镇干部”、“最年轻的女村官”、“正能量的‘小清新’”,或许网友们给的称号未必精准,但这些村官的确有着各自动人的一面。  一、村官
期刊
他从湘中山村走入黄河边的大学,又从偏远的西部前往满城冠盖的首都,从公务员、记者到历史研究爱好者和知名评论人,“十年砍柴”李勇,用十八年时间完成了进城的过程,铸就了一把属于他自己的钢筋水泥森林里的斧头。  于是,他持斧伐柯般从故纸堆里寻觅醒世恒言,在这个不断变幻的国度内寻觅普适价值,包括寻觅自己记忆中的故乡。2011年,他出版了半自传散文集《进城走了十八年:一个70后的乡村记忆》,在城乡结构巨变、农
期刊
1、大爱清尘:寻救中国尘肺病农民  时间:2011年6月  地点:四川甘洛  发起者:王克勤  目标:拯救600万尘肺病农民  2、免费午餐  时间:2011年4月  地点:贵州、河南和湖南三地  发起者:由邓飞等500多名记者和国内数十家媒体联合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发起  目标:倡议每天捐赠3元为贫困地区学童提供免费午餐,改善学校简陋的厨房条件。  3、爱飞翔·乡村教师培训  时间:2010年  
期刊
在过去的一年里,本刊记者行走在中国的乡村版图之上,在正常的采访工作之外,有诸多见闻,有诸多感触,现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记录时间:2012年1月  记录地点:河北定县翟城村  关联人物:晏阳初  关键词:乡村建设,他们“在场”  1927年7月,晏阳初带着自己的家属和“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总会”的成员,搬迁到河北定县翟城村定居下来,开始了“定县乡村试验”。他和李景汉、陈志潜、瞿世英等当时在各个学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