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广场文化在体现了城市建筑、文化、人群与活动这些显著特征的同时,也体现了人们对大自然的亲近与回归,在开展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活动的基础上,致力烘托广场的文化氛围,发挥广场文化载体的示范作用,大力弘扬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从而促动过去单纯的欣赏型演变为娱乐、欣赏、享受融为一体的需求方式。
【关键词】:文明广场;文化活动;广场文化
一、广场文化的内涵
广场是指面积广阔的场地,亦指城市的广阔场地,是高度密度人类聚居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场所,也是宝贵的公众活动场所。
所谓广场文化,可以概括为:建设和利用城市开阔的公共空间,进行城市特有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活动,从而形成富有特色的文化氛围,构成城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场文化集中体现为一个城市的发展理念,充分利用广场这个开阔的公共空间发展文化事业,培育现代社会文明精神,张扬现代文明生活方式,形成具有地方特色少数民族的文化氛围。广场文化活动,因其适应性强、群众基础好、广受群众欢迎而在群众文化建设中具有积极的示范作用。
二、锦屏广场文化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逐年提高,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由过去单纯的欣赏型演变为娱乐、欣赏、享受融为一体的需求方式。而群众性广场文化活动正顺应了群众的这种需求和追求,是一种综合自我参与、自我娱乐的最好载体。
随着锦屏县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广场文化活动呈现出勃勃生机,每年都要举办30场以上各类示范性大型广场文艺演出,加上各乡镇、村(居、社区)以及基层文艺团队组织的广场演出活动,平均每年举办各类广场文化活动不少于120场以上。在体委球场、飞山庙、风雨桥及各小区广场、社区空地等处,群众自行组织的文体活动更是不计其数。这些广场文化活动蓬勃开展,成为我县弘扬民族文化,开展精神文明建设,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大舞台的标志之一。
(一)、锦屏县群众性广场文化活动形式多样
1、自发式自娱自乐性广场文化。这种广场文化主要表现在群众以强身健体和自娱自乐为目的,自愿结伴,来去自由。在清晨、傍晚,县城赶集、以及少数民族节日时,一些中老年人几乎是不约而同地走到一起,唱山歌、跳交谊舞、扭秧歌、打太极拳、打腰鼓、做广播操、健美操等。由于这种活动日趋发展,出现了有组织的、常年活动的团体,带动效果明显。如:老年大学队、广场舞协会、退休职工队、追梦队、民乐队、腰鼓队等。
2、主题性广场活动。锦屏县目前已形成以全县业余文艺调演、元宵文化节以及各类广场文化活动为标志的文化支柱品牌。其中,以群众为主体每年举办一次的广场舞比赛、民歌比赛、合唱比赛,以其丰富多彩的内容,广泛的社会影响,一年比一年受到群众的欢迎和好评,在全县形成辐射带动效应,有力地营造出节庆期间热烈喜庆的氛围,充分展示出全县人民共建和谐文明新风尚的精神面貌。
3、示范性、指导性、宣传教育型群众广场活动。锦屏各乡镇也分别打造出一批具有自身特色的广场文化品牌。如:“尝新节”、瑶白的“摆古节”、“侗年”、“鞍瓦”、高坝“赶歌节”、茅坪“香橘节”、“赶歌节”“四十八寨歌会”等。这种乡镇广场文化活动中,乡土民族气息与现代广场文化相互交融,不仅具有实用功能,更多的是一种人文精神和当下文化的体现,展示着群众的精神风貌,积淀着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表现着现代气息,使群众从中感受到同步小康所拉近的城乡距离,也潜移默化中促进了群众文化素质的提高。
(二)、锦屏县广场文化活动两大特点比较明显
1、广场文化活动已成为中老年人生活的一部分。广场晨练已成为广大群众锻炼的常态。这些广场活动无人组织,参加活动的中老年人自觉自愿、和睦有序,活动形式多样,除较常见的健身操、广场舞蹈外,还有交谊舞、太极拳、打腰鼓、山歌对唱等多种形式,使传统民族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
2、全县性大型活动与民间活动相得益彰。全县性的大型广场文化活动尽管很受欢迎,群众参与度和积极性都很高,但是受每年举办次数的限制,难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锦屏县,当地群众自古以来就有很多节庆活动,但是由于组织度不高,这种节庆活动的带动和影响力有所欠缺。随着广场文化活动的深入推广,尤其是在全县性的大型广场文化活动影响带动下,如今,这些民间性的节庆活动也越来越朝着正规化方向发展,呈现出组织有序、精彩纷呈的局面,在乡镇、村举办的节庆活动不再是本地群众的自娱自乐,也吸引了其他乡镇的群众前往参加。这一方面让城乡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变得更加丰富,也是对传统节庆、民族文化一种很好的保护传承和发展。
三、现状和发展的趋势
充满勃勃生机的文化活动,提高了群众的生活质量,改善了文化氛围,优化了城乡软环境,提高了城乡综合竞争力。广场文化活动吸引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使他们在文化活动中获得文化知识提高,获得了精神上的娱乐和对美的综合体验。特别是少数民族节庆日为契机,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在广场文化活动中相互交融,在此过程中也打造和展示了富有少数民族气息个性化的锦屏精神。
成千上万的人在一起互动,广场文化重要特征是它的浩大声势,这种文化上的声势是许多剧场文化或其他一般意义上的校园文化、军营文化、社区文化难以取代的。由于影响巨大,受教育的面也就特别广,以这种寓教于乐的形式进行的一些政策、法规宣传也更加容易被群众所接受而深入人心。
由于广场文化具有空间的开放性、活动的综合性,演员们来自社会不同层面、来自城乡各行各业,因而也是考验组织实施者能力水平的练兵场,特别是宣传文化部门干部职工的组织能力和社会协调能力。通过组织实施大型广场文化活动,各部门之间得到了协调,增强了团结,促进了友谊,提高了组织者的素质。
锦屏县委县政府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广场文化活动吸引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激发人民群众爱祖国、爱人民,积极投身经济社会发展的热情。作为一种开放式、兼容性极强的社会文化形式,广场文化不仅在构建和谐社会、提高群众整体文化素质方面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而且在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满足人民业余文化活动需求、传承和发展民族民间文化等方面也作出了积极贡献。
四、繁荣发展广场文化应采取的举措
(一)、制定地方性广场法规,保证广场依法建设和依法使用。
(二)、搞好广场建设规划。锦屏县地理位置特殊,广阔的平地极为缺乏,更而应该搞好广场建设规划。
(三)、充分利用广场开展各种文化、社会、教育活动。广场是城乡廣大人民的精神文明展示、交流的舞台。作为规模最大的公众活动的空间,党和政府在组织群众、教育群众、团结群众时充分利用广场的文化形式是十分有效的,也是群众自娱自乐、自我教育的良好载体。
(四)、提高文艺演出的水平,营造良好的广场文化氛围。以少数民族文化为特色,使锦屏的少数民族特色成为广场文化品牌,不仅提高群众素质,更应成为人们向往的地方。
(五)、培养群众对文化消费的需求。各种规模、各种形式的广场文化活动的开展,必然使广大群众产生对文化产品的巨大需求,它有助于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产业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有需求就有文化产业的发展机遇,把本土文化打造出品牌,与国际性融合,是本土文化的复兴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文明广场;文化活动;广场文化
一、广场文化的内涵
广场是指面积广阔的场地,亦指城市的广阔场地,是高度密度人类聚居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场所,也是宝贵的公众活动场所。
所谓广场文化,可以概括为:建设和利用城市开阔的公共空间,进行城市特有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活动,从而形成富有特色的文化氛围,构成城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场文化集中体现为一个城市的发展理念,充分利用广场这个开阔的公共空间发展文化事业,培育现代社会文明精神,张扬现代文明生活方式,形成具有地方特色少数民族的文化氛围。广场文化活动,因其适应性强、群众基础好、广受群众欢迎而在群众文化建设中具有积极的示范作用。
二、锦屏广场文化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逐年提高,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由过去单纯的欣赏型演变为娱乐、欣赏、享受融为一体的需求方式。而群众性广场文化活动正顺应了群众的这种需求和追求,是一种综合自我参与、自我娱乐的最好载体。
随着锦屏县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广场文化活动呈现出勃勃生机,每年都要举办30场以上各类示范性大型广场文艺演出,加上各乡镇、村(居、社区)以及基层文艺团队组织的广场演出活动,平均每年举办各类广场文化活动不少于120场以上。在体委球场、飞山庙、风雨桥及各小区广场、社区空地等处,群众自行组织的文体活动更是不计其数。这些广场文化活动蓬勃开展,成为我县弘扬民族文化,开展精神文明建设,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大舞台的标志之一。
(一)、锦屏县群众性广场文化活动形式多样
1、自发式自娱自乐性广场文化。这种广场文化主要表现在群众以强身健体和自娱自乐为目的,自愿结伴,来去自由。在清晨、傍晚,县城赶集、以及少数民族节日时,一些中老年人几乎是不约而同地走到一起,唱山歌、跳交谊舞、扭秧歌、打太极拳、打腰鼓、做广播操、健美操等。由于这种活动日趋发展,出现了有组织的、常年活动的团体,带动效果明显。如:老年大学队、广场舞协会、退休职工队、追梦队、民乐队、腰鼓队等。
2、主题性广场活动。锦屏县目前已形成以全县业余文艺调演、元宵文化节以及各类广场文化活动为标志的文化支柱品牌。其中,以群众为主体每年举办一次的广场舞比赛、民歌比赛、合唱比赛,以其丰富多彩的内容,广泛的社会影响,一年比一年受到群众的欢迎和好评,在全县形成辐射带动效应,有力地营造出节庆期间热烈喜庆的氛围,充分展示出全县人民共建和谐文明新风尚的精神面貌。
3、示范性、指导性、宣传教育型群众广场活动。锦屏各乡镇也分别打造出一批具有自身特色的广场文化品牌。如:“尝新节”、瑶白的“摆古节”、“侗年”、“鞍瓦”、高坝“赶歌节”、茅坪“香橘节”、“赶歌节”“四十八寨歌会”等。这种乡镇广场文化活动中,乡土民族气息与现代广场文化相互交融,不仅具有实用功能,更多的是一种人文精神和当下文化的体现,展示着群众的精神风貌,积淀着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表现着现代气息,使群众从中感受到同步小康所拉近的城乡距离,也潜移默化中促进了群众文化素质的提高。
(二)、锦屏县广场文化活动两大特点比较明显
1、广场文化活动已成为中老年人生活的一部分。广场晨练已成为广大群众锻炼的常态。这些广场活动无人组织,参加活动的中老年人自觉自愿、和睦有序,活动形式多样,除较常见的健身操、广场舞蹈外,还有交谊舞、太极拳、打腰鼓、山歌对唱等多种形式,使传统民族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
2、全县性大型活动与民间活动相得益彰。全县性的大型广场文化活动尽管很受欢迎,群众参与度和积极性都很高,但是受每年举办次数的限制,难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锦屏县,当地群众自古以来就有很多节庆活动,但是由于组织度不高,这种节庆活动的带动和影响力有所欠缺。随着广场文化活动的深入推广,尤其是在全县性的大型广场文化活动影响带动下,如今,这些民间性的节庆活动也越来越朝着正规化方向发展,呈现出组织有序、精彩纷呈的局面,在乡镇、村举办的节庆活动不再是本地群众的自娱自乐,也吸引了其他乡镇的群众前往参加。这一方面让城乡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变得更加丰富,也是对传统节庆、民族文化一种很好的保护传承和发展。
三、现状和发展的趋势
充满勃勃生机的文化活动,提高了群众的生活质量,改善了文化氛围,优化了城乡软环境,提高了城乡综合竞争力。广场文化活动吸引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使他们在文化活动中获得文化知识提高,获得了精神上的娱乐和对美的综合体验。特别是少数民族节庆日为契机,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在广场文化活动中相互交融,在此过程中也打造和展示了富有少数民族气息个性化的锦屏精神。
成千上万的人在一起互动,广场文化重要特征是它的浩大声势,这种文化上的声势是许多剧场文化或其他一般意义上的校园文化、军营文化、社区文化难以取代的。由于影响巨大,受教育的面也就特别广,以这种寓教于乐的形式进行的一些政策、法规宣传也更加容易被群众所接受而深入人心。
由于广场文化具有空间的开放性、活动的综合性,演员们来自社会不同层面、来自城乡各行各业,因而也是考验组织实施者能力水平的练兵场,特别是宣传文化部门干部职工的组织能力和社会协调能力。通过组织实施大型广场文化活动,各部门之间得到了协调,增强了团结,促进了友谊,提高了组织者的素质。
锦屏县委县政府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广场文化活动吸引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激发人民群众爱祖国、爱人民,积极投身经济社会发展的热情。作为一种开放式、兼容性极强的社会文化形式,广场文化不仅在构建和谐社会、提高群众整体文化素质方面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而且在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满足人民业余文化活动需求、传承和发展民族民间文化等方面也作出了积极贡献。
四、繁荣发展广场文化应采取的举措
(一)、制定地方性广场法规,保证广场依法建设和依法使用。
(二)、搞好广场建设规划。锦屏县地理位置特殊,广阔的平地极为缺乏,更而应该搞好广场建设规划。
(三)、充分利用广场开展各种文化、社会、教育活动。广场是城乡廣大人民的精神文明展示、交流的舞台。作为规模最大的公众活动的空间,党和政府在组织群众、教育群众、团结群众时充分利用广场的文化形式是十分有效的,也是群众自娱自乐、自我教育的良好载体。
(四)、提高文艺演出的水平,营造良好的广场文化氛围。以少数民族文化为特色,使锦屏的少数民族特色成为广场文化品牌,不仅提高群众素质,更应成为人们向往的地方。
(五)、培养群众对文化消费的需求。各种规模、各种形式的广场文化活动的开展,必然使广大群众产生对文化产品的巨大需求,它有助于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产业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有需求就有文化产业的发展机遇,把本土文化打造出品牌,与国际性融合,是本土文化的复兴的有效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