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贪县官的“文化包装”术

来源 :中国检察官·经典案例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lyhuanh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 言
  
  铁窗、电网、高墙,远处依稀传来虎年元宵节迎春的鞭炮声。呆呆地望着囚室的天花板,已服刑近一年的他思绪翻滚,往事像电影镜头般不断闪过……
  一年前的2009年3月,山东省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对齐河县原县委书记李风臣职务犯罪一案作出一审判决:
  本院查明,自2001年春节至2006年10月间,李风臣利用职务便利,为有关单位和个人谋取利益,先后381次非法收受79人或单位给予的现金人民币646.4万元、银行卡计人民币10万元、美元1.8万元、港币2万元、黄金500.09克、电脑1台,共计折合人民币679万余元。此外,李风臣对708万余元的财产不能说明合法来源。
  以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数罪并罚,判处李风臣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财产30万元。
  一审判决后,涉案金额高达1400余万元的李风臣未提出上诉,此判决生效。
  李风臣,笔名耕夫、鲁枫,男,1956年4月生,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人。1975年11月参加工作,1976年7月入党,历任公社党委常委、地委组织部干事、科长、县委副书记、县长、书记,德州市政协秘书长,案发前在山东省政协供职。提起他的名字,许多人或许会感到陌生,然而由于他除了在官场善于经营外,还擅长用公款通过媒体包装、炒作自己,竟在国内文学、诗歌、经济理论界,大专院校和全国社团“建树非凡”、兼职头衔甚多且有“多种著作”问世,他在山东省乃至全国党政官员中却是个知名度较高的人物。
  但在另一方面,他又牵涉多起轰动全国的负面事件:大量非法批地、破坏农田建高尔夫球场和高档别墅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持假县委书记签名”主角和中心人物;向济南“7·9”爆炸案的始作俑者济南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段义和行贿,贪赃上千万……
  头上光环重重,家里赃款惊人,这是多么大的反差啊!
  
  “政绩卓著”的“杰出县官”
  
  齐河县属山东省德州市管辖,与省会济南市隔黄河而望,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属黄河泥沙沉积带,沙土成丘,粮食产量历来不高。全县60万人口,80%在农村。2001年3月3日,李风臣被齐河人代会选举为齐河县县长。从当年省级以及中央级媒体的新闻报道中,我们仍能看到其治齐“政绩”,领略到当年“挥斥方遒”的风采。
  “上任第一天,李风臣在全县人民面前说:县长是谁?是‘兴一方经济,建一方文明,富一方百姓,保一方平安’的人。”从此开始了他治理齐河的生涯。县长常被称为‘父母官’,李风臣把它理解为‘父母的官’,为父母们当好官。拿出儿女对父母般的忠心、诚心、爱心、孝心,情真意切地为人民群众办事情,而不是虚情假意地玩花架子,做表面文章。
  两年后,2003年,李风臣接任县委书记后,更是大张旗鼓地推行起他的施政方针:
  他“果敢地从乡镇选派800名干部组成‘抓后进村整顿工作队’;从县直部门选派200名干部组成‘抓小康示范村建设工作队’;从纪检监察、政法部门选派100名干部组成‘优化农村环境督导队’;从离退休干部中选派14名干部组成‘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顾问工作队’。‘四支队伍’进驻107个后进村,对70个战斗力和凝聚力差的村党支部班子进行调整,对32个工作环境差的村进行综合治理。在极短的时间内彻底解决了‘好人受气、坏人神气’和群众‘求安大于求富’的问题,同时,李风臣在全县贯彻‘有黑打黑、无黑打恶、无恶打霸、无霸治痞’的工作思路,进而整合各方力量,编织了一张‘天网’。在半年多的时间里,全县共查处农村恶霸势力团伙9个,‘霸’字号人物214名,治安案件156。广大群众奔走相告,拍手称快。群众再也不用怕‘走黑路,牛被盗’了,可以‘走安稳路,睡安稳觉’了……”
   “干部们说他长着一双鹰一样敏锐的眼睛,不放过每一个人思想中的细微波动。时时预防,天天矫正,把齐河的机关干部培养的个个成了活雷锋。”
  通过他的整顿吏治,“几年来,齐河没有出现一起因为干部服务不到位而影响发展的事情。从领导干部到一般干部,都是一心一意为经济发展服务……”
  “在农民增收问题上,李风臣大力发展种树,破解了国家取消农业税之后的乡镇机构改革难题,它不仅为乡镇机构‘消肿’探索出了一条有效的、难得的道路,而且为机构的正常运转和建设发展找到了财源……”
  在招商引资方面,“几年来,齐河为外商提供了7亿元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引进了380多亿元的项目投资。”
  从这些充满了溢美之词、歌功颂德式报道里我们很难分清到底哪些是李风臣实实在在的工作,哪些是虚假的“政绩工程”了。开始,李风臣确实为老百姓干了不少好事,但由于独断专行,大权独揽,也侵害了不少群众利益,不少人私下里骂他。李在主政齐河期间引进了不少外资,但到底有多少是以牺牲国家和百姓利益为代价,李风臣又从中捞取了多少好处?恐怕就只有天知道。
  和许多党政官员一样,李风臣个性张扬、好大喜功。自2001年以来,李风臣先后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县域经济发展理论文章400多篇,并多次获奖;在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理论专著两部。他的文章得到理论界人士高度赞同。因其“”突出的经济理论创新成果”,被国家科学技术部授予‘2001—2002年度全国市(县、区)科技进步先进个人’荣誉称号,被经济日社授予‘2003年度中国经济百名杰出人物’荣誉称号。此外,在2006年6月24日举行的中国林业经济论坛首届年会上,成立了中国林牧渔业学会林业经济专业委员会,决定常设会址定在齐河县,李风臣被推举为林业经济专业委员会名誉理事长。
  
  公款堆出的“旷世奇才”
  
  李风臣年轻时就喜爱写诗,在他任县长、县委书记期间诗作更是在全国一流文学刊物上遍地开花。他本人自诩为“县官诗人”,自称“在繁忙的工作间隙坚持用手机进行诗歌创作”。李风臣曾面对记者侃侃而谈做“优秀的县官”与“优秀的诗人”之间的区别:“不是说诗人感情丰富吗?我的感情就比较丰富。因为我数十年来喜欢写诗、坚持写诗,训练出比较细腻的感情,对农民的感觉比较细腻,对他们的甘苦从心眼里在乎,所以为农民办事的心情就比较强烈。我对下岗职工也有这种感情。”真是说的比唱的还好听。
  从2005年5月开始的16个月的时间里李风臣先后出版了7部诗集,还多次召集国内诗坛大家,在北京举办个人诗歌研讨会。2005年6月29日,由中国诗歌学会编辑,作家出版社出版的李风臣诗集《心底的烛光》首发式在中国作协会会议厅举行。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吉狄马加为该书作序,著名诗人、评论家雁西在品读该书时以“生命的亮光”为题,称赞李风臣“就像蜡烛一样点燃自己,照亮了别人”。“诗中依然能感受到他心系百姓,关爱天下的博大胸怀和境界,能够读到‘他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署’的价值观,而且他的‘当官要让民做主’的观念更为深刻和远大。”
  2006年,步入“知天命”之年的李风臣出版了他的新诗集,4月8日,由中国文联出版社、中国地区开发促进会主办的李风臣诗集《天命集》研讨会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中华读书报》在报道此事时称李风臣“创造了出版奇迹”、“诗歌模式引起当今诗坛关注”。
  李风臣不但当上了多家国家级文学期刊、诗刊的名誉社长、编委,副理事长,同时还是中央党校校刊社副理事长,中国林牧渔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兼职教授,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兼职教授,中国地区开发促进会研究室高级调研员,山东省青年作家协会名誉主席。李风臣不但“政绩卓著”,在教育界和学术界是“专家”,理论建树“颇丰”,俨然一位多学科、全面发展,极为难得的“旷世奇才”。他在不同领域创造的“奇迹”,令专业人员毕生奋斗都难以“望其项背”!
  那么,李风臣的诗作水平究竟有多高,能令一干诗坛大家“竞折腰”呢?我们不妨“欣赏”一下他引以为自豪的几首诗作:
  
  权力吟
  权系民心聚,姓公不姓私。
  本是双刃剑,伤人亦伤己。
  身为民之仆,必当明斯理。
  利为民所谋,权用民所需。
  雪
  雪如鹅毛普天来,千株万树梨花开。
  佳景应归诗家有,百姓灶前可有柴?
  午夜思
  车疏人稀夜阑干,辗转难寐伫镜前。
  忍看华发染双鬓,心系黎庶已忘年。
  
  平心而论,诗的语言平平,意境尚可。但是,李风臣越是在诗中把自己打扮成心灵高尚、造福桑梓的救世主,其道貌岸然的卑劣嘴脸才更暴露无遗!那叠叠摞摞的巨额赃款,林林总总的黄金、外币无言地控诉着他的罪恶行径;剥去他件件华丽的文化外衣:“心系百姓、勤政为民”是假,“口是心非、鱼肉乡里”才是真!
  更令人称奇的是,李风臣居然还是“国家一级作家”。按照我国评定职称办法规定,“作家”属于专业技术职务,评定对象是专业技术人员,公务员不在其内。县委书记不是专业作家,即使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可以被称为“作家”,但无论如何不可能成为文学艺术界的“国家一级作家”。
  即使专业文学创作人员,要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连续出版七本诗集,受到多位诗坛大家的盛赞并“引起当今诗坛关注”,也是很难做到的,而身为县委书记的李风臣却做到了,还匪夷所思地成了“国家一级作家”,他是否有什么成功的“秘诀”?从当时的一些新闻文化活动中,或许能寻找出答案。
  2005年8月5日——7日,应李风臣的邀请,中国诗歌学会、中国地区开发促进会在齐河县举行了“中国诗歌万里行”走进齐河——“齐河放歌”创作采风活动。国内22位著名诗人、作家聚首齐河,中国诗歌学会在山东的第一所“诗歌创作基地”也同时正式挂牌,多家新闻媒体和全国著名的文学期刊报道了这一当今诗坛和文学界的“盛事”。通过作家们的笔,李风臣不但作为“著名诗人、作家”广为人知,还博得文化兴县的好名声,其治所也成了歌舞升平的典范。
  李风臣落马后,2007年12月出版的《新周刊》杂志刊登文章《2007大盘点之十大有才》,以《“县官诗人”是贪官》为题,将李风臣列为“十大有才”之一。还有网友将这李风臣的事归纳为《2006年网络诗坛十大丑剧》,在网络上流传很广。有人把李风臣称为“史上最贪的国家一级作家”,还有人还就此评论说,李风臣能成为诗人、作家、教授、理论家,擅长写诗的他“功夫在诗外”,倒是再恰当不过了。
  人们不禁发问:诸多媒体对李凤臣所谓政绩的报道是否也沾染了铜臭?
  
  大权独揽导致仕途风波
  
  据齐河县的一些党政干部介绍,李风臣在位期间大权独揽、独断专行。记者注意到,有关媒体在报道其政绩时,曾用“铁腕书记”来称呼他办事有魄力,李风臣对这一称呼显然很受用,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说:“要治理一个县,没有铁腕是不行的。”李风臣组织起“四支队伍”,对全县农村环境进行综合整治,查处了一批农村恶霸势力团伙;总投资30多亿元的莱钢永锋钢铁有限公司在齐河施工过程中,因电力增容等问题与投资所在地发生分歧,公司因此准备离开齐河去外地落户,李风臣为了留住这个招商引资的大户,命令有关部门在一夜之间就清理了建设场地,用7天办完全部手续,8天解决了电力增容问题,使该企业仅用了12天时间就完成了落户开工;可见其工作魄力。
  说起独断专行,李风臣的名字又和一起轰动全国的非法占地新闻难脱干系。2003年11月17日,国土资源部公布了全国五起严重违反土地管理法规的大案,其中就有一起是他的杰作:齐河县政府涉及非法批准山东国际国科集团占用该县三个村的2800多亩耕地,兴建高尔夫球场和高档别墅,其中多数为基本农田。国土资源部的调查结果表明:经实地勘测,齐河县国科国际高尔夫球场共占用耕地1181.67亩,其中,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用地830亩,含基本农田487亩。李风臣因为非法批地建高尔夫球场、破坏农田487亩,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2006年11月,李风臣又陷入一起“持假县委书记签名33人进机关”的丑闻中。这件事颇具戏剧性:齐河县有一名叫时国祺的男子,曾当过两年兵,退役后吹牛说自己和县政府很多领导都认识。有人托他在政府机关里找个正式工作,时国祺满口应承。他找到个写得一手好字的老人,让他在事先打印好的“工作申请”上仿冒县委书记李风臣签名,写上“同意,李风臣”的字样,然后盖上私刻的印章,就拿到县人事局去办手续了。县人事局接到“工作申请”,见有李风臣的签名,又有印章,什么都没敢再问就让这个人到机关去上班了。时国祺随后收了这人两万元钱。
  时国祺找到一条发家致富的门路,又多次仿冒李风臣的签名,把只有小学二年级文化程度的自己“安排”在县审计局,把妻子“安排”到县劳动局。短短几个月,他先后“安排”了33人进入劳动局、交通局、审计局、物价局、公安局等政府机关工作。他按照单位好坏,收取3万元到14万元不等的费用,很快就聚敛了上百万元财富,在县城买了房、买了车。
  骗局被发现极为偶然。2006年10月中旬,县委书记李风臣到县政府办公室时无意中发现有一个工作人员很面生,就顺口问了一句。县府办公室主任说:“这人是您亲笔签字安排进来的。”
  打着县委书记的名义招摇撞骗,这还得了?!李风臣当即要求县公安局调查此事,公安局立即将时国祺逮捕归案。事实调查清楚后,李风臣提出清退当事人,变卖时国祺的房子、车子,向33名“受害人”退回赃款。
  这件事顿时成了齐河县的头号新闻,《新京报》记者随后对此进行采访。在接受记者的电话采访时,李风臣说:机关进人按程序应由行政一把手来签字,但基层比较复杂,有的地方是由县长签字,有的是由县委书记签字。齐河进人一直由我来负责签字,所以才有人假冒自己的签名。这并无不妥,“因为是党委负责制”。他还颇感委屈地向记者大倒苦水:“案发后,有传言说我三年安排了3000名公务员、收受数千万元贿款,这怎么可能?要真是那样我还敢接你电话,还会在换届前的敏感时期让公安查这个案子吗?”李风臣同时也承认:“这个案子也暴露了我们人事管理方面的漏洞。”
  记者采访完之后李风臣才意识到一旦曝光的不利后果,专门派人携巨款找到记者和报社,准备出资10万元钱让报社撤稿,但报社不为所动,随后见报。一时间国内众多报刊和网站纷纷转载,成了全国媒体关注的焦点,众多人士纷纷对此发表评论。不少人对“一把手”权力高度集中的不正常现象提出质疑:假如李风臣的签字不是假冒的,一切不都平安无事了吗?如果县委书记出于某种考虑,真的安排一批无业游民进审计局、劳动局工作,简直就是举手之劳的事。面对当今公务员考试竞争白热化、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形势,事件理所当然地引起社会與论极大愤慨。
  丑闻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但新闻媒体关注后逐渐降温,李风臣再次有惊无险地度过危机。此事最终以负有直接责任的齐河县人事局局长李振海被行政撤职,当事人被清退而收场。以后,李风臣调至德州市政协,担任党组成员、秘书长。
  
  嘴脸败露“7·9”爆炸案
  
  2007年8月,李风臣已从德州调至山东省政协研究室任理论研究处处长,开始了他清静悠闲的机关工作。就在他有了更多的时间可以从事理论研究和诗歌创作时,却万万没有想到,自己会因一起由副省级高官导演的恶性爆炸案件而被掀下马来。
  2007年7月9日下午5时30分,正是下班高峰时间,济南市建设路上车水马龙。突然一声巨响,接着火光冲天,浓烟滚滚。一辆挂着警用车牌、正常行驶的浅蓝色轿车须臾间发生爆炸!驾驶此车的漂亮年轻女子顿时被炸得骨肉横飞、内脏组织四溅!支离破碎的上半身连着头部飞出三四十米开外,“咚”地一声滚落在一位路过的妇女面前,顿时吓得她一屁股坐在地上,哭了起来。一辆碰巧路过的出租车受到爆炸冲击而起火,司机受伤;路边一个水果商也被炸飞的汽车碎钢片划伤了脖子,……现场顿时哭喊声、呼救声交集,路人乱作一团。
  这就是震惊全国的济南“7·9”爆炸案剪影。
  经过公安部门缜密调查,案件很快告破。死者柳海平,现年31岁,济南市国土资源局干部,系时任济南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段义和的情妇。柳海平要求段义和为自己购买了房屋,为多名亲属安排了工作,后仍不断向段义和索要钱财等,段义和逐渐对其厌烦准备分手。柳海平提出要100万元“青春补偿费”,否则就要去吿发段义和。段义和就与侄女婿陈志等人密谋用爆炸方法将柳海平杀死,于是制造了这起“建国58年来性质最恶劣、影响最坏、蓄意爆炸杀人涉嫌官员级别最高”的骇人听闻的爆炸案。
  段义和在被拘押期间为保住性命,积极检举揭发其他党政官员的违法犯罪行为,其中就包括李风臣。据段交代,2006年至2007年3月,李风臣为求升官及调动工作而向他行贿。
  段义和老家在齐河县农村,李风臣作为“县官”,对从自己所管辖的土地上走出的这位本省高官当然不会放过巴结的机会。段义和每次回老家李风臣都热情接待,为了升官及调动工作他先后三次送给段义和32万元。检察机关随即展开立案侦查,从他家里搜出款物共计1400多万元。顺着这一线索查下去,他多次受贿的贪官嘴脸得以原形毕露。据县里一知情人士透露,当地的高污染企业很多,每家送钱都不在少数。光是一家房地产老板一次就送给了李风臣80万元。
  
  案情之外的思索
  
  李风臣的犯罪行为主要发生在齐河县委书记任期。权力过大,却没有监督和制约,是他犯罪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了快出政绩,他派人出动推土机把丰收在望的麦田毁灭掉,调动公安干警打人抓人,干出许多侵犯老百姓利益的事来。对于他的这些违法乱纪行为,如果上级能及时进行制止和纠正,相信李风臣会有所收敛,然而,当地群众虽多次上访,上级有关部门仍听之任之、不予制止,致使其越发自我膨胀,“老子天下第一”,做事越发独断专行、为所欲为。
  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李风臣接触到了许多身家数千万甚至几亿数十亿元的企业家。这些老板们一掷千金,自己虽然是县委一把手,说一不二,可月工资还抵不上他们的一顿酒席钱,李风臣心理失衡了,开始利用职权捞钱。贪图物质享受的意识也潜移默化地在其头脑中生了根。人生观、世界观的改变开始驱使他频频出入高级酒店和娱乐场所。不少老板投其所好正是想用手中的金钱换取李风臣的权力,从而获得更多的财富;李风臣个人也划算:用出卖权力资源的快捷通道而迅速致富,自己不用花一分钱的投资,何乐而不为?双方一拍即合,企业老板以各种名义行贿,李风臣欣然笑纳,随后在项目审批、土地出让金等方面给予企业“关照”,帮助企业谋取不正当利益,逐渐堕落成了某些企业的代言人,并一步步滑向犯罪的渊薮。
  官员问责制落不到实处,对违法乱纪行为的处理“雷声大雨点小”,是促使李风臣深陷犯罪泥潭的又一个重要原因。兴建高尔夫球场,失地农民生活没有了保障,选出代表,怀揣按有全村老小手印的上访信和一点一滴凑起来的盘缠钱,多次去省里、北京上访,却一直没有结果。直到被国土资源部定性为“严重违法”,农民们才知道“中央终于过问我们的情况了”。他们一个个充满了期待。然而,眼巴巴等来的结果却是李风臣只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人家官照当。村民们因阻拦施工挨打被抓的事一直没有说法。更让百姓想不通的是国科高尔夫球场一直没停止过营业,经常有济南富人开着轿车来这里打球。球场一期的200多栋别墅则销售一空。售楼小姐竟直言不讳:“我们的土地征用手续已经补办完毕,只要你购房款到位,一个月内就能拿到房产证。说停掉是蒙外地那些傻瓜的。”此前,这里其他四个严重违法占地项目均也已经被允许以“先占后补”的方式拿到合法用地手续。轰轰烈烈的“土地风暴”依旧难以撼动地方政府违法占地的潜规则,至此,国科等五大严重违法占地项目全部重获“新生”。以致新华社记者也不由感叹:“处理结果虽落实到齐河,除了两个官员受处分之外,几乎连一点实际意义都没有……”
  查处力度太弱,政府官员违法乱纪的成本太低,导致有恃无恐、胡作非为。李风臣非法批地建高尔夫球场受处分对其仕途没有造成大的影响,没有哪个部门调查他的行为动机和收益,李风臣贿赂照样收。为了达到封锁“假签名门”丑闻的目的,李风臣竟以组织的名义动用公款去“摆平”新闻单位,却再次有惊无险地度过这场危机。无人过问李风臣该承担什么责任,有没有权钱交易行为。
  由于“上级监督太远,同级监督太软,事后监督太晚”,使得权倾一方的一把手贪官可以利用自己所掌握的公共权力资源在多个领域轻而易举地进行权力寻租,类似丑剧在现实生活中一再重演。
  近年来,附庸风雅的党政官员吟诗作画、写书、摄影、发论文、当教授用以沽名钓誉的报道时有所闻,但爱好一旦笼罩上权力的影子,与金钱结缘,立马就会成为助纣为虐的工具。
  春秋时期有“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的传说,齐河则有“县官好写诗,举县为诗忙”的盛况。李风臣为了沽名钓誉,动用巨额公款赞助文学期刊、办诗集首发式、研讨会,组织采风,设立“创作基地”……这一切都和民生毫无关联。每项活动少则上万元、多则十多万几十万元,花费的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钱!但因为这是县委书记确定的事,各级领导干部不但没人敢提出疑问,而且当成政治任务全力以赴,仅诗歌创作基地揭牌仪式就有上千人参加,巨额费用全部由政府买单。李风臣在京举办诗集首发式,作品研讨会,新闻发布会,一干随从进京差旅费以及吃住、邀请专家等费用,当然也由县财政出资。一位干部直言不讳地告诉记者:“什么作家、教授,还不都是用公家的钱买来的?!一个专门搞研究的大学教授,有谁能在六七年的时间发表400多篇理论文章?平均每年发表六七十篇,每月五六篇,还要得到理论界高度赞同,这可能吗?!还不是秘书代笔自己捞名誉?他要真有这个水平,还不成了神了!”
  李风臣出版印刷的费用从不用自己掏腰包,还有手下人替他忙活。诗集出来后许多单位纷纷用公款购买,销路通畅。他轻松地成为“著名诗人、国家一级作家、教授、理论家”,还挣了一大笔稿费、卖书发了财;博得了文化建县的好名声;结识了一批上层官员,为下一步的升迁铺了路,真可谓一举多得。至于这些诗集的最终下落就不好说了,记者在济南旧书市场就看到多本崭新的李风臣诗集,店主说是收购废品的小商贩送来的,每本两三元钱仍无人问津。
  这种利用职权举全县之力、花纳税人的钱往自己脸上贴金的行为和贪污没有什么本质区别,只是监守自盗的另一种演绎版本。它,更让人意识到没有监督的权力的可怕。
  在“假签字门”中,仅仅凭几张纸条,大批社会闲散人员便涌进党政机关工作,没有人敢多问一句“为什么”,更没有人敢说一个“不”字。和“李风臣”三个字相比,堂堂的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党政机关进人程序等等都成了摆设,这是多么绝妙的讽刺?个人签字竟高于党纪政规,这和封建时代“圣旨”、“上谕”的作用有何区别?这充分说明县委书记权力之大、不受制约现象之严重。
  李风臣的所作所为,再次印证了社会上广为流传的关于“一把手专政”的共识:开会一言堂,花钱一支笔,用人一句话!这种现象,说到底就是一种封建专制主义的“畸形政治”。李风臣落马再次证明了“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会导致腐败”这个真理。坊间热议:如果上级党政领导能认真推行党政监督制,恐怕他也不会在犯罪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还有一个官场上下级交往的“潜规则”——卖官鬻爵司空见惯问题尤其值得警惕。李风臣肆无忌惮地行贿,目的是为了换取更大号的纱帽,从而攫取更大的权力、更多的财富。只是由于结交的官员出了问题才断了他继续谋求高位的黄粱美梦。他万万没有想到乡党高官段义和会出人意料地制造了一起爆炸案,“拔出萝卜带出泥”,将自己也牵连了进去。李风臣“阴沟里翻船”,在最不可能出事的地方出了事。假如他没有向段义和行贿32万元;假如段义和没有导演策划这起爆炸案;假如段义和被拘捕后没有交代李风臣向他行贿的事;李风臣也许就不会受到牵连,并且还会在官场、理论界和诗坛续写风流。
  如何切实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防止公权力过分集中而必然导致的腐败现象的发生,各级纪检监察部门仍任重而道远。需要深刻反思的是,应该如何制约现行体制下官员手中高度集中的可交易的权力。权力如果没有边界,行为必然扭曲;权力不受约束,逢迎自然无奇不有。在市场化的名义下,权力已成为金钱最合适的猎取对象,权钱结合形成的腐败将从根本上阻滞中国社会发展的进程。在反腐制度设计中,应该多从约束权力、监督权力上着手,切断权钱结合的链条。这也是中央所倡导政治体制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
其他文献
一句话导读  石狮市人民检察院在执法办案过程中,灵活运用多种诉讼手段,融入检察官的人文情怀,把化解社会矛盾贯穿于侦查监督、公诉及监所检察等各个环节,既促进了犯罪嫌疑人悔过自新,又充分保障了被害人的合法权益,有效地修复了被破坏的社会关系,对促进社会和谐具有积极的意义。    石狮市地处改革开放前沿,市场经济发达,外来常住人口达40余万人,远超过本地人口。外来人员犯罪占全部犯罪人数的70%多。因外来犯
期刊
我国刑法理论的传统观点认为,盗窃是指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抢夺是指乘人不备公然夺取公私财物的行为。但是,根据这两个传统定义的字面含义,基本上不可能将盗窃罪与抢夺罪的本质特征区分开来,因为“秘密窃取”本就意味着“乘人不备”,反过来说,“乘人不备”同样也具有秘密性,所以“乘人不备”并不是抢夺罪的主要客观要件。正因如此,许多教科书删除了抢夺罪定义中的“乘人不备”一词,形成了如下定义:抢夺是指公然夺取公
期刊
编者按:矿难、空难、地震……这本是一个春暖花开、草长莺飞的季节,然而,世人却满怀悲伤。尤其令人心悸的是,最近发生在国内的一连串公共安全事件,几把罪恶的屠刀都不约而同地挥向了那些年幼无辜的孩子!这不得不引发我们的思考!为此,本期“热案聚焦”栏目特以南平血案和合浦惨案为引子,在反思血案背后的基础上,探索社会防控机制的建立与完善以及检察机关在社会矛盾化解工作中的作为。    本期焦点:  南平血案与合浦
期刊
一、案情回放    农村无业人员杨某、张某等人长期聚集,一起吃喝玩乐,常感囊中羞涩。2008年10月,犯罪嫌疑人杨某、张某等人合谋以“耍朋友”(谈恋爱)为由,将同村少女小丽(化名)带出去“上班”(卖淫)赚钱,经过精心策划,杨某以耍朋友为由,接近了小丽。10月一天,杨某、张某等三人来到小丽家,要带小丽出去耍,小丽不从,杨某等人便强行将小丽架上事先准备好的摩托车,带至县城某发廊(卖淫场所),要求小丽在
期刊
核心提示:殷国元案件案情复杂,作案手段掩蔽,且犯罪人具有一定的反侦察能力,取证工作难度很大。侦办此案的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反贪局,细心追踪案件的各种蛛丝马迹,从一些看似平常的细节中不断突破深入,重视再生证据的运用,成功地打破了犯罪人精心编织的攻守同盟。侦查人员在办案中讲究策略运用,始终把握案件侦办主动权,控制侦破方向,全局上下一心,经受住了挑战和考验,给国家和人民交出了一份高质量的工作答卷。 
期刊
贪污腐败是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政治发展的重大阻碍。担任公职、掌握公共资源的人员,为了金钱、美色、权力等私利,不惜利用所处的优势地位与手中的权力,滥用公共资源,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公益。特别在经济发展落后、自然资源匮乏的国家和地区,政府的贪污腐败通常是经济恶化、社会动荡、基本人权无法保障的重要原因,也对国际和平与安全造成了极大威胁。  在现代社会,无论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如何、文化传统如何,保持公职
期刊
编者按:非法经营罪是司法解释最多的一个罪,也是司法实践中很难认定的一个罪,并且实践中这个罪也日益成为一个“口袋罪”。认定某行为是否非法经营,首先需要认定经营的性质,其次要认定该种经营是否需要特许。第一个问题往往是实践中的难点。我国期货业务由于起步晚,立法不完善,导致实践中比较混乱。对于一些类似期货交易的行为能否认定为非法经营罪,关键还是看这些行为是否“期货”或“变相期货”。基于此,本刊由一则案例入
期刊
2009年9月28日,曾凭借《钢琴师》荣膺2003年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的导演罗曼·波兰斯基,在亲赴瑞士苏黎世电影节领取“终身成就奖”时,在苏黎世机场被瑞士警方逮捕。    红色通缉令的重罪之源    事实上,由于波兰斯基一直是国际刑警组织“红色通缉令”中的缉拿对象,瑞士警方根据美国司法当局的请求对其进行了羁押,并准备对其进行引渡。  “红色通缉令”是国际刑警组织最著名的一种国际通报,被公认为是一种可
期刊
[案情]陈某趁同事刘某家中无人之机,请来开锁师傅打开房门后进入室内,盗走现金900元和活期存折一个。离开现场后,陈某电话约王某见面,告知自己偷了一个存折,并叫王某用该存折从银行把钱取出来,自己得六成,王某得四成。因该存折没有设置密码,二人于当日将存折上的19200元取出,并按事先约定的比例分赃。  本案涉及的争议主要围绕定性方面是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盗窃罪还是无罪,以及行为完成
期刊
《中国检察官》总第89期刊登了王柯同志的《带有欺诈性质的窃财行为是盗窃还是诈骗》一文。文中对于盗窃罪和诈骗罪的区别和定性从法理上进行了深刻的研究,并结合具体案例做出了具体分析,从而得出了应当认定为盗窃罪的结论。我们拜读之后,认为这个结论言之有理,持之有据。沉思之余,觉得有进一步论证华某、蔡某、蒋某的犯罪行为应当认定为盗窃罪的必要性,希望将该结论论证得更圆满、更充分。  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