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小学生习作个性方法研究

来源 :祖国·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t_8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小学生来说,习作的个性,是童真、观察、巧思、积酝的综合表现。孩子就是孩子,千万不可成人化,不能用大人的眼光,用成人的思维,去对待他们、教育他们、要求他们。如果孩子们的童真丢失了,那么个性是很难找回来的。让生活进入习作,让习作进入生活。从儿童生活入手研究作文教法,加强作文与生活的联系,把作文课堂变成鲜活生命的活动场所,努力实现从关注作文教法到关注儿童的转变,这是提高小学作文教学效率的重要策略。我们知道:学生的个性习作,不是教出来的,而是教师用真情真爱和有个性的教学环境育出来的。
  【关键词】小学生;习作;个性;培育
  对小学生来说,习作的个性,是童真、观察、巧思、积酝的综合表现。如果儿童的习作视角是真实的、独特的、充满幻想的,那么它就是有个性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怎样才能提高小学生的习作能力,让小学生写出个性呢?
  一、教育的核心要"求真"
  "求真",是返璞归真,是让儿童心灵保持原有的天真与纯洁。由于社会风气的影响,现在的儿童不愿或不敢说真话。这个结果很多是我们老师的责任。孩子就是孩子,千万不可成人化,不能用大人的眼光,用成人的思维,去对待他们。如果孩子们的童真丢失了,那么个性是很难找回来的。
  我们现在的社会太多地散发了"庸俗"教育,我们现在的教师太多地实施了"高等"教育,我们现在的家长太多地注入了"成才"教育,使教育进入数以万计的"批量生产"之中。学生的天性没了,个性没了,教育仅在一个模式里铸造,学生成为了做题的机器。上大学的信念从小就笼罩了孩子们的整个精神世界。倘若不成功,就会使孩子的整个精神跨塌。教育尚且如此,那么习作教学这个涓涓细流里又能有几丝鲜活的泉水呢?学生的习作动机多是为考试写作,为教师写作,哪有"我要写"的心境和愿望?习作课上,技巧训练,内容指导,条条框框,比比皆是,很难有学生个性萌发的机会和缝隙。
  二、教学中从“关注作文教法”转到“关注儿童生活”
  让生活进入习作,让习作进入生活。多年来,小学习作教学在研究教给学生写作知识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由于对儿童认识周围世界的主体活动研究不够,对儿童已有的认识向文章的转化过程缺乏探讨,对儿童的主导生活及情感特征没有系统的把握,小学习作教学存在着脱离儿童情感实际,远离现实生活,机械依纲据本,指导评讲脱节等诸多现实问题。为了彻底扭转小学作文教学投入多,收效低的局面,我们应以小学作文与生活的教学研究为突破口,切实改进小学作文教学。
  作文教学必须遵循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和儿童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孩子们有他们自己的生活,有他们独特的认识生活的方法,也有他们独特的表达手段”(杨再隋)。因此,关注儿童,了解学生生活的主导活动,从儿童生活入手研究习作教法,加强习作与生活的联系,把习作课堂变成鲜活生命的活动场所,努力实现从关注习作教法到关注儿童的转变,这是提高小学习作教学效率的重要策略。
  在习作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努力做到:
  1.敏锐地洞悉小学生的生活及情感变化
  从关注习作教法向关注儿童生活的转变是习作教学的方法问题,是习作教学思想的更新问题。习作教学只有抓住“生活”与“儿童”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真正把习作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生活的涓涓细流才会在学生笔下汩汩地流淌,生活进入习作课堂才有了最基本的条件。
  习作是生活的反映,学生习作又以他们已有的生活经历、情感體验及一定的习作水平为前提。语文教师要始终怀着一颗童心去认识学生,去了解学生的生活,用儿童的眼光去审视他们的喜、怒、哀、乐,用学生已有的习作基础及实际的表达能力去看待那一篇篇稚嫩的习作。只有这样,语文教师才会知晓学生有哪些熟悉的人、事、景、物可写,才会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的能激发学生习作动机的习作训练题目,习作指导才会诱发学生对生活再认识、再思考的激情,才能拓宽习作的思路。
  2.善于引导学生认识周围的世界
  首先是给学生明确的观察要求和交给正确的观察方法。对于小学生来说,根据他们的生理特征和认知特点,明确观察要求,交给一定的观察方法非常重要。他们经历的大多是些平凡小事,而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又是处于幼稚的发育期,是“自然人”逐渐过渡到“社会人”的成长时期,认识生活的能力还比较弱,知识也不丰富。我们在习作教学中,针对这一特点,要多引导学生去观察小题材。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美、表现美的能力。
  引导学生认识生活、热爱生活,做生活的主人,这是贯穿小学习作教学始终的主线。在整个习作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观察,以丰富生活,积累情感;多思考,以获取灵感,提高认识;多阅读,以积累语言,拓宽视野;多练笔,以表达意愿,巩固技法。在小学习作教学中,语文教师要不断拓宽学生生活的领域,“引导学生从‘我’的世界走向‘周围’的世界,从‘我’的生活走向‘社会群体’的生活’”(杨再隋语),从习作课堂走向社会大课堂。做到了这一点,小学生就能绘童心、露童趣、讲童事、叙童乐,就能写实在的事物,写丰富的想像,能做“真人”。
  能做“真人”。
  习作个性来源于什么?来源于个体生命的鸣响。每个个体生命都是有特质的。铸造这个个体生命最有价值的后天因素是情感和价值观,是独特的体验。
  细腻才可真切;真切,方能触动真情。情感真起来,眼睛亮起来,视野大起来,这样,儿童的作文个性才会时时处处闪射出光芒。实现“生活”向“习作”的转化,让习作成为儿童生活的有趣部分
  毫无疑问,小学习作教学必须解决好“认识的表达”问题。生活是一回事,用语言文字表达生活又是一回事。然而,小学习作教学并不把 “习作”与“生活”割裂开来,而是创造性地解决了学生已有认识(生活的积累)向习作转化的难题。其主要作法可以是:
  1.创设生活情景,实现由物及意、由意而文的自然转化   在课堂习作训练中,语文教师根据各年级学生的主导活动,找准小学生生活的热点、焦点,创设一定的生活情景,精心设计有利于学生自由表达的训练项目,让学生见题生意,自由为文,使训练性习作与有感而作合拍,缩小课堂习作与学生平时写生活作文的距离,消除学生厌倦作文的心理负担。让学生创造性劳动。
  2.重视生活信息的相互传递,引导学生构想习作内容
  习作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对生活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准确传递的过程,是引导小学生构想习作内容的过程。在课堂中,学生生活信息传递的面越大,速度越快,构想习作内容的时间越短,习作教学效率越高。因此,小学习作教学十分重视在课堂上挖掘学生已有的认识,创设广泛交流、自由交流的氛围,努力让小学生回忆生活的情境,还原生活的细节,找出事物的特征,疏理习作的脉络,综合习作的素材。教师的作用在于找准生活信息的增长点,增加新的信息源,提供信息交流的自由场,引导学生进入生活领域去寻找习作的材料,拨动学生感情的琴弦,让学生产生习作的欲望得到满足。
  3.鼓励学生自由写生活习作,巩固习作技法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语文教师为学生创设一种自由倾吐的习作氛围,让他们有事便写,有情便抒,文章长短不拘,格式不限,久而久之,习作便进入了儿童的生活,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且是最愉快的一部分,这是小学作文教学追求的一种教学境界。
  鼓励学生在课外写生活习作是生活向習作转化的重要途径。让学生对习作本身感兴趣,在习作的实践活动中产生快乐感、成就感,这是习作进入儿童生活的关键。当学生有了“作文就是生活”这一感受之后,生活转化为习作便水到渠成。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习作习惯
  古人说:“习惯如自然”,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小学生习作习惯的培养尤为重要。
  第一,要求学生把观察与思考结合起来。
  观察虽然主要是一种感知活动,但它不只是单纯的感知。我们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地观察,要边观察边动脑思考,注意每一个细节,能透过现象看本质,使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从平常现象中发现不平常的东西。
  第二,作好观察日记,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对观察结果和所获得的认识,及时记录下来,把自己的看法和认识等随时写下来。长期坚持,养成良好的习惯,就会受益匪浅。
  第三,广泛阅读,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积累,帮助学生丰富语言材料。
  学生提高书面表达的能力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学生习作需要生活积累和语言积累,我们不难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素材,但仍然表达不好,或者表达不够准确,甚至思路紊乱,这就是积累不够和运用语言的能力不强。所以,我们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积累。
  广泛阅读,有“水”可饮。把阅读教学作为主渠道。语文教材中许多文章感情真挚、文质兼美。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不同的方式让学生多积累,养成自觉积累的习惯,还要鼓励学生平时多看课外刊物,开阔学生视野。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还要注意多样化的阅读形式。要求学生大量阅读并做读书笔记,积少成多。
  四、灵活的思维和幻想的情怀。
  孩子们应富于幻想,有丰富的情感,懂得怎样去爱:对自然的爱,对生活的爱。只有有了这种思维和情感基础,才能写出有个性的文章。美国《情感论》作者诺尔曼·丹森说:"没有情感,日常生活将是一种毫无生气,缺乏内在价值,缺乏道德意义,空虚乏味的生活。"对于小学生来 说,文章即生活,生活即文章。无论想象作文还是写实文章,都是其生活和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学生灵活的思维,在习作中的体现主要是思路问题。他们在习作时,倘若能积极地唤醒积存,调动情感,能恰切地组织语言,通畅地表情达意,就算得上是写作能力较强的学生,他们的这种能力是慢慢培养起来的,是在轻松和谐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多读、多说、多写训练出来的。写作时的心情轻松了,思路就会相应地灵活一些,信心和乐趣也会多起来,因此,在学生写作时,老师的要求、框框要尽量少一点,让学生尽情地述说,不拘形式的叙述,这样个性的东西就会多一些。先不要操心他们写的象不象文章,而要看他们一句一句的话,有没有真情实意,是不是散发了自己的个性。
  我们知道:学生的个性习作,不是教出来的,而是教师用真情真爱和有个性的教学环境育出来的。
  参考文献:
  [1] 《小学生写作能力研究》【D】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02年西南师范大学周 泓
  [2] 《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三种途径》【J】《广西教育》2006年16期赫会玲
  [3] 《作文来源于生活积累》【J】《作文教学研究》2010年5期吴 洁
其他文献
苏笑嫣的诗  如果暴雨始终不来  预告的那场暴雨并没有来  尽管一个城市的人都在等待  這是傍晚,秋夜如马穿过缺失的站台  火漆一样的夕阳封闭我们独坐的生活之岸  如果暴雨始终不来,什么可以松动生活的包围圈?  你将日子的线团缠绕又解开  电灯将固定房屋,如果黑暗再下降一些  而合乎礼仪的理性亦如冰块不可分解  有时你饮酒,就像为身体里的风暴灼烧一个出口  有时你怀疑眼前的景象,不过是单薄的一张幕
期刊
【摘 要】教师被认为是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作为一名教师不是一生下来,或者一从学校毕业就能成功的当好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的。本文结合作者的工作实际,对职中教师职业成长,特别是角色转换进行了简析,指出抓好备课关,上好每一堂课是切实可行的方法。  【关键词】教师;成长; 角色转变  学期伊始,新教师将走上工作岗位。尽管知道要尽快完成由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但笔者在工作中体验了从最初的明显不适到逐渐的应对自
期刊
长期以来,应用题教学在小学数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数学课程标准》把应用题确定为“发展性领域”中的“解决问题”,相应地,新教材中已经不再单独设立应用题教学的章节,却将应用题与数学意义的运算一起出现,这说明教材并不是取消“应用题”,而是更加强调通过应用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应用题教学仍然是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的重点,也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难点。目前,小学数学应用题教
期刊
【摘 要】《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英语教学中,应努力倡导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建构知识、提高语言能力,而且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探究等活动方式,完成任务和实现目标。”本文提出,在英语教学中,要将体验式学习融合于小学英语教学中,让孩子们用心灵去感受英语,在不露痕迹的体验氛围中提高英语综合素质,让英语教学成为学生的心灵之旅。  【关键词】英语教学;体验式学习;文化体验;
期刊
【摘 要】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的整合,能有效地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在具体实践上,本文也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离不开信息技术,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的整合,是一个长期的课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一些探究,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优势。  1、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学习,优化学习过
期刊
现代数学教育的发展,已从单纯的以数学知识技能为目标导向转变成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一体为目标导向,以此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现代数学教育的这种深层发展迫切需要研究如何打磨细节。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切实打磨数学教育中的细节,已成为我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  一、学生的数学素养要在细节中累积  《新课标》指出:“数学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说明了数学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也反映出
期刊
【摘 要】现代信息技术在近年发展迅猛,辅助于教育教学的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更是日新月异,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高效性,教师都在努力以现代信息技术理念,把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融入课堂,不断地进行实验探究,形成了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结合我校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情况和个人教学实践,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探究,深有感悟。  【关键字】信息技术;教学模式;
期刊
【摘 要】思想品德课,把信息技术引入课堂。我们今天的用心雕琢,能为教育创设一个完美的学习平台,将在明天走向辉煌。  【关键词】常教常新;精品;入兴;入胜;良性互动;研究性学习  思想品德课,把信息技术引入课堂,让人有一种“全新”的别样感受,极大地拓宽了学习渠道,拓展了学习视野。昨天的艰辛记忆,使我们学会坚强,变得成熟;今天的用心雕琢,能为教育创设一个完美的学习平台,打造出更多的使用信息技术教育教学
期刊
【摘 要】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要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以自身的人格力量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怎样做人。首先要以教师的人格为榜样,在教育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其次教师怎样以自已的人格培养人格的做法:教师要真诚待人,教师的人格要合格直至优秀,教师在各方面都要以身作则,教师要全面发展,做多才多艺的师长。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担负着教书育人,传播文明,培养合格人才,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重要使命,教师的知识储备,思想
期刊
【摘 要】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多种策略,指导学生领悟语言内涵,增强语感。那么学生的语感能力形成就一定会水到渠成。  【关键词】诵读潜思;培养语感  所谓语感,就是人们对语言文字的正确、敏锐、丰富的感受力,是由语言活动引起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和认知活动的过程,是人们直接地感受、领悟、把握语言文字的一种能力。叶圣陶先生说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