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力培养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来源 :广东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oh__52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个人良好习惯的培养,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这个时期,青少年正处在身心迅速发展又极具可塑性的阶段,是形成思想、铸造灵魂的最佳时期。错过该年龄段,再加以培养,往往事倍功半,难以奏效。
  一、重视养成教育,充分体现德育在行动
  教师是学校德育的一线工作者,直接承担着大量的德育工作,其队伍的质量和素质直接决定着学生的德育接收质量和状况。因此,要加强德育教师队伍特别是班主任队伍建设,一方面,要加强德育教师队伍思想教育和工作培训,不断提高教师对德育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另一方面,要通过积极组织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和德育工作的评比、表彰活动,激励先进,鞭策后进,提高教师德育教育的整体素质。同时,要进一步提高班主任抓德育工作的能力,通过坚持开好主题班会、班主任会议、班主任经验交流会、班主任例会等四种会,让班主任在实践中互学互进,共同提高,充分发挥他们在德育工作中的主导作用,从而带动学校整体德育工作的开展。
  二、强化制度约束,引导学生变习惯成自然
  学校要不断完善行之有效的德育工作制度,坚持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和“国旗下讲话”制度、“创先进班集体”评比制度、以重大节日或纪念日为主题的活动制度等;研究制定学生思想品德考核和常规管理考核方案、学生违规违纪处理程序,以使德育工作经常化、制度化。另一方面,要加强中学生对相关规章制度的学习,重视考核结果的运用,切实把学生表现情况及班级相关考核情况落实到对学生、班集体等的实际评比考核中,切实实现用规章制度约束、规范中学生的日常行为的目的。
  新生入学意味着一个新的学业阶段的开始,学生面对新的学习环境,自然会约束自己的言行,这正是我们培养学生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因此,要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政教处可以印发《致新生家长的一封信》给每位学生家长,从仪容仪表、安全、使用手机等方面做出明确的规定,争取家长的支持,配合学校做好入学前的教育工作,减轻学生入校后接受的教育阻力和压力。学校还可组织军训,通过操练,培养严谨作风;通过读书,使学生熟悉了解《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及校规校纪等规章制度,使规定牢记于脑,让荣辱牢记于心;通过对照检查,让学生清楚纪律的严肃性和违反纪律的严重性;通过军训考核,引导树立学生积极进取、争当先进的意识。
  三、以示范为榜样,强化良好行为习惯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是孩子学习模仿的榜样。孩子是否诚实、文明、谦虚等等,无不与家庭的熏陶和父母的潜移默化有关。因此,作为父母,既要为孩子提供必要的学习生活条件,购置必要的书籍、学习用具等,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更重要的是在言谈、行为、思想、信仰、习惯、爱好等方面为孩子提供优良的示范,要求子女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才能把子女教育得更好。
  教师是学生的师表,班主任更是学生的楷模,班主任平时的一言一行都会被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班主任教育学生,首先要牢记言谈笑语之中有教育,举手投足之际做榜样,坚持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不断提高自己的品行,修身养性;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讲粗话;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开展结对子、献爱心、做好事等活动,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引导学生。
  四、构建“三位一体”德育网络,巩固教育成果
  在学校里,老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增强教育工作的严肃性;在家里,家长对孩子也要严格要求,与学校步调一致,形成合力,不断督促和强化他们的良好行为习惯,防止坏习惯的滋长。我们可以让家长监督学生完成“五个一”活动:在家里做一天家务、为父母洗一次脚、陪父母聊天一小时、看一本好书、看一部好电影。研究制定“自评-家长评-师评”的评价制度,进行评比考核,这样,家长和教师在行为习惯教育方面就能目标一致。
  学校要结合每一个时期学生的特点和教育教学工作新形势新要求,借助现代化和信息化的工具,探索研究教育教学方法,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联系,形成共同管理的良好局面。可以探索推广定期家访、召开家长会、建立家长委员会、举办家长学校等多种方式,与家长保持沟通联系,及时向家长反映学生的学习和日常行为情况。此外,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和力量,建立校外教育实践基地和社会实践基地,与社区精神文明共建,组织开展志愿文明活动,开展护绿、助残、国防教育和社会服务等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
  本栏责任编辑 魏文琦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一所学校的主题校园文化,从某种意义来说可以称作是学校的“魂”。当在这个“校魂”附上与之适配的“肉体、血液” ——使之有效融合到学校整个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之中,学校就能在主题校园文化的引领下得到健康、特色、优质、可持续的良性发展。反之,如果学校对校园文化的主题抓得不准、口号喊得过大、细节做得不实,只是挂在墙上、贴在宣传栏上或放在网站上,也就成了真正的“假大空”,当然也无法借力校园文化建设来引领学校的优
近日,东莞市第七届初中青年教师英语教学基本功大赛复赛在我校举行。八位老师围绕“校规”这个主题展开听说课、读写课的教学。初中英语听说课一直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要做到创新、高效和实用不容易。本文试分析三个同课异构教学案例,教学内容为人教版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 12 “Don’t eat in class”Section A。内容主要是谈论校规和制定校则。本课的教学目标是:1)语言能力目标:学生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虽然众多学者对数学能力的表述有所不同,但对于数学能力本质上的要求基本一致,在日常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需要培养的重要数学能力主要体现在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上。  一、运算能力  数学运算能力是指能根据运算法则和性质,合理、简捷、灵活、正确地完成数学运算的能力。运算能力表现为:会根据法则、公式进行正确运算、变形和数据处理;能根据问题的条件,寻找与设计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
一、“3H”智慧课程核心概念  智慧  所谓智慧,主要是指人们运用知识、经验、能力、技巧等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的本领,同时它更是人们对于历史和现实中个人生存、发展状态的积极审视、观照和洞察,以及对于当下和未来存在着的、事物发展的多种可能性进行明智、果断、勇敢地判断与选择的综合素养和生存方式。  智慧课程  智慧课程是在智慧教育实践基础上设计的。智慧教育则是以美德为支撑、以能力为核心、以提升学习、审美
自杀作为主体蓄意或自愿采取各种手段以结束自身生命的行为,已成为目前青少年非正常死亡的重要原因 。青少年自杀,会给家庭、学校和社会造成很大的伤痛和人力资源损失,这些伤痛可能会持续影响十余年甚至几十年。本文分析了青少年自杀的现状及原因,阐述了如何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方面对青少年自杀现象进行预防与干预。  一、青少年自杀现状分析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14年发布的《全球青少年健康问题》报告,在全球1
“床前明月光,李白睡得香。举头望明月,我爸是李刚。”河北大学车祸“李刚门”事件后,因肇事者李启铭恰好与我班一学生同名,便有学生改诗取笑这个学生。  第二天的数学课堂上,两个学生异口同声回答了一个考查能力的问题后,我赞许了他们的敏锐观察力,顺口说了一句“心有灵犀一点通”,马上有人接口“心有芫荽一棵葱”,说完还一副洋洋自得的模样,嘻哈大笑。直至我用凌厉的目光扫射过去,躁动才止住。  这种窜改诗词自以为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已经不止一次有值班老师跟我说了,每次考试结束后的那几个晚自修,学生很容易放松,或前后桌有一句没一句地交头接耳,或偷吃零食或发呆,或对着小镜子捋弄头发,甚至还有个别学生借书本的掩护偷偷把玩手机……我找学生问一问想法,惊讶地发现不少同学觉得反正现在不是高三,到时再充分利用时间发力冲刺高考就行了。怎么隐隐觉得他们的潜台词是“反正高考远着呢,时间充裕,小小任性一下随心所欲挥霍一把也没什么”?如果说时间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