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自杀预防与干预对策

来源 :广东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pywps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杀作为主体蓄意或自愿采取各种手段以结束自身生命的行为,已成为目前青少年非正常死亡的重要原因 。青少年自杀,会给家庭、学校和社会造成很大的伤痛和人力资源损失,这些伤痛可能会持续影响十余年甚至几十年。本文分析了青少年自杀的现状及原因,阐述了如何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方面对青少年自杀现象进行预防与干预。
  一、青少年自杀现状分析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14年发布的《全球青少年健康问题》报告,在全球10~19岁的青少年中,自杀是全球青少年死亡的“三大杀手”之一,抑郁症则是这个年龄组中致病和致残的头号原因。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每年有80多万人死于自杀,全世界每40秒就有一人死于自杀,每4秒就有1人企图自杀,相关议题值得重视。一些研究表明,所有患有精神障碍的人中,有半数是在14岁以前出现首次症状。如果有精神卫生问题的青少年获得所需的护理,可以防止死亡并避免终生受苦。
  据统计:我国每年有25~28万人死于自杀,平均每天约有750人因自杀而走向毁灭。我国每年的自杀概率为十万分之二十三,即每10万个中国人里,有23人自杀身亡。20世纪90年代,在15~34岁的青少年死亡人数中,约有1/4为自杀死亡。近年来,在报刊、杂志、电视、网络媒体都有报道青少年自杀事件。
  二、青少年自杀的成因分析
  曹梅静在《青少年生命教育》一书中认为,现在青少年自杀的原因虽然很复杂,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不懂得生命的意义,找不到自我的生命价值观,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活着,缺乏精神寄托,因而难以忍受生活磨难,不能承受人生的各种挫折或失败。学生缺乏对自己生命价值的正确认识,认为死亡既可以解决自己的痛苦,又可以解决父母和老师的痛苦,是一种很好的解决方法。选择自杀这条不归路是一种特别痛苦的抉择,是维护生命尊严的最后尝试。“导致自杀最深层原因是自杀者的自我价值受到了严重伤害,他们由于找不到别的途径来维护这种价值,不得不做出如此激烈的反应,采取最极端的方式——自杀来进行最后的抗议”。
  美国自杀学协会主席希尼亚·帕佛认为,“防止自杀的最好办法不是注意自杀本身,而是应该更广泛地注意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自杀行为的发生……”。青少年自杀行为是有规律的,预防青少年自杀是可能的。
  三、青少年自杀预防与干预对策
  心理专家雷明说:“每一个角色责任意识都是孩子长大后拴在其身上的一根保险绳。”笔者认为,由于青少年自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预防青少年自杀最佳措施应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密切配合,通力协作 。
  (一)学校的预防及干预是预防青少年自杀的重中之重
  首先,学校可以参照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来设置自杀危机干预机构,让领导、班主任和心理教师共同来关注和研究自杀问题。应对教师和学生进行有关自杀预防和干预的培训教育,增强他们自杀预防的思想意识和应急能力。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的重要性和意义是预防自杀的关键,教会学生辨别同学间有自杀危险的信号。青少年自杀前的预兆包括曾经企图自杀、对生活失去兴趣、常有无助绝望感、突然有饮酒吸毒的行为、生活习惯改变、最近面临重大的失落、把有纪念性的物品送人、情绪不稳定、常提起死亡有关的话题或在语言上表现希望自己死亡等。对于这些情况,要告诉学生可向有关机构求助。学校要通过生命教育,让学生懂得生命的意义,能对生命价值有正确认识,对死亡有正确的认识等。
  寻找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法。“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如何减轻强大的心理压力?”“如何应对巨大的心理刺激?”这些都是心理测试常用的问题。但心理测验只能反映一段时间的心理状况,心理会变化,建立的心理档案是“不耐用”的。因为心理测验后没有发现问题的学生,但过一段时间后,也有可能会自杀。所以教师和心理委员要主动经常与学生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心理教师要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展开有效的疏导。
  其次,心理咨询和生命热线电话具有让其自杀之前有倾诉内心苦痛的场所,又符合尊重个人隐私的特点,并能起到及时有效疏导的作用。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和生命热线服务。可以通过发挥教师、班干部、心理委员、甚至宿舍舍长的作用,或通过微信、微博、QQ、手机短信等方式来发现学生的自杀念头和征兆。此外教师在批改作业和周记时要多留心眼,因为在字里行间也有可能发现学生的自杀念头和征兆。对有自杀念头或自杀倾向的学生,在通知家长的同时,可建议当事人给自己亲人留遗嘱,让其发泄不满和悲伤,同时使其从中感到有值得自己留恋的事物。也可用“转移”的方法,建议其做一次娱乐、体育活动或外出旅游等,转移注意力,调节心境感受。鼓励学生用积极的方式面对困难,帮助他们看到希望。
  (二)家长的正确教养是预防青少年自杀的必要手段
  首先,现在许多独生子女从小生活无忧无虑,大多经不起一点挫折。因此,父母要多给孩子一些锻炼机会,让孩子从小养成吃苦耐劳的精神,经受生活磨练。
  例如父母要让孩子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体力活,如做家务。鼓励孩子多与人交往,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体验生活有酸甜,也有苦辣;认识到人有美好的一面,也有丑陋的一面;知道社会有真善美,也有假恶丑。体验真实的世界,洞察社会的真相,这就可以填补现行的教育中普遍倾向于教育孩子世界是美好的,并没有告知孩子这个世界上也存在着丑与恶,以及相应的处理方法的空白。这能让孩子面对人生的突变时有相应的心理准备和应对措施。
  其次,家长不要对孩子提过高的要求,应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保持合理的期望水平。父母在繁忙的工作中,应尽量抽时间多与孩子进行交流,对孩子碰到的所有问题,包括死亡,都应该科学认真地解答,抛弃封建迷信意识,不恐吓、不误导。这是长辈、教育者的责任和义务。当孩子面临挫折,产生轻生念头时,家长的帮助教育和引导非常重要,要引导他们正确地对待挫折。
  例如告诉孩子:不论你遇到什么困难挫折,父母都是你最强大的后盾和依靠,我们一起来想办法解决;对于一时解决不了的苦恼,允许留在心中自己认为合适的位置,当自己准备好之后再来解决;父母永远不会背叛你,父母需要你,很多人需要你,你不能选择轻生。这就会让孩子重新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并养成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式,使孩子真正感到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理解,重燃生活的希望。
  (三)社会营造以人为本的环境是预防青少年自杀的有力保障
  迪尔凯姆在《自杀论》中提出,自杀行为与社会集团和个人之间的结合度有关,社会整合能力的强弱是自杀的重要影响因素。迪尔凯姆还认为榜样的感染力足以引起自杀。一些新闻媒体,影视作品中对自杀行为的细致描述,对悲观厌世情绪的大肆渲染,都可能引起自杀。有些网络游戏中的人是死后可再生的,认为现实中死是可逆的,这是对自杀的误导,也可能引起自杀。青少年心理成长离不开社会环境,社会对青少年应负起必要的责任。
  例如,建立自杀预防中心,处理潜在的自杀事件。规范媒体对自杀的报道,限制有关自杀的媒体传播,对于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杀人游戏进行“封杀”,倡导开展“绿色网吧”活动;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吸毒、不酗酒、不滥用药物。对于有精神障碍的人,特别是有抑郁症状的青少年,社会要给予救济治疗。努力建设公平、和谐、便民的社会,让学生看到即使学习压力大,就业竞争激烈,也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好工作,让学生感受到现在的努力付出值得,遇到的困难都能寻找出解决的办法。
  总之,青少年自杀预防与干预是一项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密切配合,形成教育的合力。
  本栏责任编辑 罗 峰
其他文献
作文与快乐在学生的眼里是很难共处的两个词。倘若一定要从技术层面加以分析,尽可以从中拎出一大串“难”字来:题材难找、过程难设、情境难创、习作难改、效果难堪。很多时候是老师们总用成人化的作文标准去苛求学生,脱离学生实际,急于求成,作文教学设计生搬硬套优秀教案,重习作轻感受,重程式轻创造,重指导轻修改。由此导致“起点高难,过程高速,教学目标一刀切”的弊病。结果,教师们呕心沥血地教,学生们叫苦连天地学,恶
一、问题的提出一位骨干教师要成为优秀教师乃至成为卓越教师,一定需要经历专业的二次成长。在专业二次成长的过程中,教师除了要参加高端培训以获得高层次专家的理论和实践指
有幸聆听了著名特级教师钱守旺老师执教的“认识中位数和众数”一课,钱老师以自己独特的教学特色演绎课堂,引发了我对高效课堂的思考。正像钱老师所指出:“教好小学数学并不难,教关键在于倾听,学关键在于言说。”“一节高效的课堂主要体现在新、趣、活、实、美‘五字诀’上。”基于对钱老师教学观点的理解,笔者试从这节课出发,从“激活——让学——学会”三个方面来阐述“高效课堂”教学。  一、激活——唤起学习的“兴趣点
为了引领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地发现,在主动建构中学会探究、合作,有效展示个性,笔者尝试开展了微型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以下简称“微活动”)。微活动以学生自主学习和直接体验为基本形式,以精、小为主,以学生个性发展、知识面的扩大、有意识的行为能力养成为基本目标。  一、微活动的内容  (一)与语文教材相结合的课外阅读微活动  语文教材本身提供了很多丰富多彩的内容,可以根据每个单元教学的整体目标,创造性地使用教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一所学校的主题校园文化,从某种意义来说可以称作是学校的“魂”。当在这个“校魂”附上与之适配的“肉体、血液” ——使之有效融合到学校整个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之中,学校就能在主题校园文化的引领下得到健康、特色、优质、可持续的良性发展。反之,如果学校对校园文化的主题抓得不准、口号喊得过大、细节做得不实,只是挂在墙上、贴在宣传栏上或放在网站上,也就成了真正的“假大空”,当然也无法借力校园文化建设来引领学校的优
近日,东莞市第七届初中青年教师英语教学基本功大赛复赛在我校举行。八位老师围绕“校规”这个主题展开听说课、读写课的教学。初中英语听说课一直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要做到创新、高效和实用不容易。本文试分析三个同课异构教学案例,教学内容为人教版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 12 “Don’t eat in class”Section A。内容主要是谈论校规和制定校则。本课的教学目标是:1)语言能力目标:学生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虽然众多学者对数学能力的表述有所不同,但对于数学能力本质上的要求基本一致,在日常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需要培养的重要数学能力主要体现在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上。  一、运算能力  数学运算能力是指能根据运算法则和性质,合理、简捷、灵活、正确地完成数学运算的能力。运算能力表现为:会根据法则、公式进行正确运算、变形和数据处理;能根据问题的条件,寻找与设计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
一、“3H”智慧课程核心概念  智慧  所谓智慧,主要是指人们运用知识、经验、能力、技巧等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的本领,同时它更是人们对于历史和现实中个人生存、发展状态的积极审视、观照和洞察,以及对于当下和未来存在着的、事物发展的多种可能性进行明智、果断、勇敢地判断与选择的综合素养和生存方式。  智慧课程  智慧课程是在智慧教育实践基础上设计的。智慧教育则是以美德为支撑、以能力为核心、以提升学习、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