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困境中的人性展现

来源 :名作欣赏·评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ngror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范小青的小说《灭籍记》为我们展现了一段特殊历史时期下小人物的人生际遇。本文以小说中两位主要女性人物的人生轨迹和人格之变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生存困境和个人选择对人性和命运的影响,从而引发更多关于人性与命运相互关系与影响的反思。
  关键词:范小青 《灭籍记》 生存困境 人性展现
  《灭籍记》是苏州作家范小青近年出版的作品。这部作品采用现实与虚幻、真实与虚假相结合的叙事风格,用诙谐、戏谑、简练又冷静的笔调描述了城市普通小市民吴正好希冀通过寻找到证明自己是老宅继续人的证据,而牵扯出的各类人物故事。作为一名苏州区域作家,范小青的很多小说基本都围绕着苏州文化、苏州人物、苏州老宅展开。本篇故事虽然看似仍然围绕“老宅”而展开,即主人公是为了继承老宅而四处寻找能继续老宅的各种证据,但其本质内核却是通过“寻找”的过程,为我们展现了一段特殊历史时期下小人物的人生际遇。书中着力描述的两位女性 :一位是“真孙”吴正好的亲奶奶叶兰乡;另一位是被吴正好找到的仍然活着,名义上为“叶兰乡”,实际为叶兰乡小姑的郑见桃。这两个女性人物都曾经出身世家,学识丰富,但因为特殊时代环境的原因,两人都出现了生存困境。这种困境,使人物的人性出现了恶的一面,人物命运就此铺陈开来。
  周作人在《人的文学》中认为人是“从动物进化的人类”,人兼具兽性与灵性。人性的善与恶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在具体个人身上,哪面出现的概率或频次多些,往往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个人先天的人格特点、后天家庭教育、社会环境影响及个人生存处境等。每个人都具有多面性和复杂性,相对而言,在涉及个人利益尤其是面临生存困境之时,人性的真实面目往往会得到激发,人的负性一面往往会被展示得更为彻底,就像芥川龙之介的《罗生门》,善与恶就隔着一扇门,人们与恶的距离其实并不是那么远,端看处在什么样的情境中。
  一、人性恶在困境中的展现——郑见桃的欺骗人生
  作者采用郑见桃自述的形式描述了她的个人经历。小说没有对郑见桃性格转变之前的人物性格特点有过多描述,只交代她出生于大户人家,从女师毕业,在初中当语文老师,早已从家里搬出。书中描述她是矜持又自我约束的大家闺秀,但能从家里搬出也说明她具有独立和追求自由的一面。为了追求在师范中讲宋词讲得特别好的王立夫,她抛掉架子,穷追猛打,最终与他建立了恋爱关系,且开始谈婚论嫁。此时的她,虽已开始显露执着而勇敢的一面,但仍是单纯而美好的,对爱情有着憧憬。
  如果王立夫后来没被发配,两人结婚生子,郑见桃人性恶的一面也许会始终潜隐在冰山下,但王立夫的发配最终成为改变郑见桃命运的导火索。她对爱情的执着使她明知道追随王立夫会过什么日子,也愿意倾尽所有去追随。为了打听到王立夫被发配的地点,她冰山下的一面开始浮上来。她先是通过撒泼,逼迫领导告知她王立夫的行踪;接着,为能去追随他,她用謊言骗取了个人档案。书中描写中学校长得知她骗取档案追到长途车站时,车上的她看着校长哈哈大笑:“这一笑,把郑见桃的灵魂都笑出了窍,瞬时间,她感觉自己灵魂已经载上了另一个人,那个人冲着校长脱口而出:哼,跟我玩。”a此时的她,倔强、顽强、狡黠、敢作敢为,愿意为爱牺牲的一面表现得淋漓尽致,但其人格中潜意识下的恶的一面也开始慢慢发酵,并继而贯穿了她的一生。
  马斯洛认为,人类具有一些先天需求,人的需求越是低级的需求就越基本,越与动物相似;越是高级的需求就越为人类所特有。另外,各种基本需要的出现一般是按照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的顺序。b从寻找王立夫开始,她的衣食住行就开始出现问题。为满足她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她抛弃尊严,开始装疯卖傻。在被王立夫抛弃、失去爱情后,郑见桃曾有一段时间消沉,但生命力顽强的她没有就此妥协,就像作者描述她的那样:“哪里会万念俱灰,这郑见桃,真的成了灰,也不会万念俱灰的。”从爱情的失落中回到现实的她又继而发现了档案材料的丢失。这时,她的困境达到了极致。但为了活下去,她没有选择去权威机构找回身份,而是选择了冒充别人身份的行为,反映出她既惧怕权威又自私邪恶的一面。
  小说详细描述了郑见桃每段冒用她人名字的经历,她盗用过别人的介绍信,冒充过学生、男人,出卖过教自己做梳子的女人,甚至为了生存委身于没有任何文化的农村二娃,每段经历不是盗窃、欺骗,就是背叛、利用。这些经历都用郑见桃自己的口吻来讲述,语调诙谐、调侃,似乎表现了她本人聪明又游刃有余,但读者在字里行间却能强烈感觉到她在失去身份后生活上的窘迫与不安,以及每一次假冒他人后的忐忑与被人拆穿时的尴尬。尽管如此,她仍然坚持她的行为,并没有退缩,直到老了骗不动了,还是选择用叶兰乡的身份活着。最终她成了一名“泰山崩于前而脸不变心不跳的老江湖”。
  二、焦虑下的人性扭曲——叶兰乡的自欺人生
  叶兰乡的经历是借用她所“创造”的纸上的人——郑永梅的视角进行讲述的。“叶兰乡十八岁的时候,是女子师范的优等生,她能歌善舞,而且文采飞扬”c。那时候的叶兰乡走在路上经常被人喊手帕掉了,她明知是一种戏谑,但仍会回头莞尔一笑。这样的一位女性,多才多艺,性格纯良又美好。这时她遇见的郑见桥,也是才貌俱全、风流倜傥,两人可以说是才子佳人般的天作之合。虽然两人同为出生于大户的知识分子,但都有积极参与革命的决心,为了能上战场,两人把出生不久的孩子送走。此时的他们,愿意为了解放事业而放下一切束缚,做出最大的牺牲。
  但这一送孩子的举动,也成为改变他们命运的拐点。由于两人的出身,再加上送走孩子这一过分积极的举动,反而使他们遭受怀疑,没能顺利参加部队,而是转业回家。接着,经过多次运动,失去儿子又失去安全感的叶兰乡,很快地“从一个气质高贵、温文尔雅的淑女变成了一个神经兮兮、说话颠三倒四又尖刻无赖的泼妇”d。自此,那个回头能给人带来如沐春风般笑脸的叶兰乡已经消失殆尽。为了找回自己的孩子,夫妻俩盯上了全院的小孩,招致全院人的讨厌。后来想通过重生一个孩子来缓解失子之痛,却又不可得,生活渐渐变得无望而颓然。尽管如此,由于没有孩子,似乎与周边正常人不同,渐渐有了怀疑他们是“特务”的舆论。这一怀疑使原本就缺乏安全感、神经紧绷又敏感的叶兰乡感觉到了危机。在那个特殊年代,其特殊的知识分子身份与没有孩子的特异性,使其有了时刻被人怀疑、举报的可能性。为了摆脱他人的怀疑,叶兰乡绞尽脑汁,用虚构一个孩子的形式,打造了一个在外人看来正常的家庭,这个已经被他们送走的孩子就出现在了户口本上,这个孩子就是“郑永梅”。从此,她的人生只有一个目的,即让人们相信郑永梅的存在。
其他文献
摘 要: 中西方的爱情诗在创作背景上有相同之处,但是在诗歌内容和对待爱情的态度上有明显的不同,叶芝和徐志摩的诗都对爱情有独到的见解。分析叶芝的《当你老了》与徐志摩的《偶然》这两首诗中的爱情表达,可以看出中西方的爱情差异体现在感性和理性上。  关键词:爱情诗 比较 叶芝 徐志摩  无论是中国诗歌还是西方诗歌,无论是古代诗歌还是现代诗歌,都是在表达某一种情感,这种最基本的文学样式,在演变中也一直保持表
摘 要:鲁迅以自叙传性质的切身体验叙写儿时教育情状,由此延伸出传统而时新的教育命题。教师该如何施教?应具备怎样的品与学?施教效果该如何检验?这一系列教育命题都得以文学直感的方式做出或逆向或正向的回答,进而引发社会对于读书、教书、写书等时代问题的深切思考。  关键词:儿时教育 鲁迅叙写 教育与文学  鲁迅对儿时教育多有叙写。中国孩子认识鲁迅多自《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始。这篇写于1926年9月18日的
摘 要:自西蜀、南唐以来,词的香艳传统使它更多地带有女性化的特点,而词史上普遍出现的“男子而作闺音”的现象,说明词非常适合表现女性的生活及其思想感情。然而,清以前的女词人甚少,唯易安居士在中国古代词坛上一枝独秀。词坛上巾帼群体的形成是在清朝,其中较著名的有徐灿、顾太清、吴藻、吕碧城、熊琏等。本文将从吴藻和熊琏两位女词人的生平经历、词作感情、词作风格三方面来进行研究。  关键词:吴藻 熊琏 红颜薄命
摘 要:商晚筠是马来西亚华文文坛的一位重要女作家,她创作于留台时期的短篇小说《痴女阿莲》刻画了一位重要的女性形象——阿莲。她笔下的阿莲具有痴傻善良、倔强自卑、向往自由和找寻自我四个方面的特征。阿莲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与三个因素息息相关,即作者自身的经历、小说的时代因素和作者对女性命运的再认识。  关键词:商晚筠 《痴女阿莲》 阿莲  在马来西亚华文文坛上有一位重要的女作家——商晚筠,她是最早获得台湾
摘要:2005年豫剧版《红旗渠》与2011年话剧版《红旗渠》在戏剧矛盾特性、结构特征、艺术蕴藉等方面具有比较研究的价值。  关键词:《红旗渠》戏剧研究  豫剧版《红旗渠》与话剧版《红旗渠》是在河南省林县引漳河水造渠的真实事件上所进行的艺术改编。近年来,对红旗渠的研究常见于宣传红旗渠精神,而对红旗渠文学价值挖掘较少。笔者将基于文学价值的角度,从不同层面,对以上两个剧作做比较研究。戏剧与戏曲的界限一直
摘要:《诗经》中的“何”有本用和借用两种用法:“背负;承担”义是本用;“什么;怎么;为什么”等疑问代词,是假借。  关键词:诗经 何 动词 疑问代词  现代汉语中的“何”是疑问代词,没有“承担;背负”义,表示“承担;背负”这个意思用“荷”,如“负荷”“持枪荷弹”“电荷”,读作“he”。文言文中,读者更习惯于“荷”是“承担;背负”义,如“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论语·微子第十八》),在这
摘 要: 阿城的小说《棋王》作为“寻根文学”的先声,一方面代表着对传统文化的再发现,另一方面却又隐藏着一种“文化失落”的轨迹。从小说人物倪斌的形象切入,这种轨迹表现为“高雅文化”与“生存文化”在斗争中迈入命运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高雅文化”对自身特性的苦苦坚守;第二阶段是“高雅文化”对“生存文化”的妥协与融合;第三阶段是“高雅文化”被异化而遗弃。通过这三个阶段,斗争最终以“高雅文化”走向“文化失
摘 要:《台湾通史》是我国一部地区性的通史。著名爱国人士连横沿袭《史记》的体例,以纪传体的笔法,记载台湾自隋大业元年,到清光绪二十一年割台止。他以《台湾通史》保存中华民族的文化和精神,“略仿龙门之法”,承继祖国正史之通用体例,书写中国大陆、中国台湾一脉相承的华夏文化,将强烈的家国情怀浓缩在1290年史实的书写之中,因而被誉为“台湾的司马迁”。  关键词:连横 《台湾通史》 家国书写 正史 华夏文化
摘要:《试论蘑菇痴儿》是彼得·汉德克在2013年出版的新作。本文尝试通过分析《试论蘑菇痴儿》中“寻找”母题,认为寻找蘑菇这一过程,体现着自我的构建以及对自我与世界关系的反思。这种从理性地寻找蘑菇,到自我封闭与完美世界的建立,再到自我感知的不断加深,最后由“我”出发去感知世界的过程,正是自我渐进性成长的体现。  关键词:蘑菇 寻找 自我 感知  一、引言  “寻找”是汉德克作品中一个永恒的母题。从《
许多人对中国诗歌和诗人的记忆还停留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似乎到北岛、顾城、舒婷、海子那里就结束了。从80年代末到90年代,在普通大众的心目中,中国诗坛复归沉寂,诗人和诗歌好像从视野中消失了,失忆一般,成了一片空白。随之而来的碎片化、商品化和多元文化的气息,在影响人们生活和认识世界方式的同时,也导致了诗歌主流形态的松弛与崩塌。正是在那个诗歌秩序遭受冲击、毁坏与重建的时代,李尚朝开始了他的诗歌创作,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