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标准(实验稿)》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数学活动”在数学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作为“四基”之一,并提出“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数学活动经验是需要在‘做’的过程和‘思考’的过程中积淀,是在数学学习活动过程中逐步积累的”。可见,设计好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成为小学数学教学之关键。
活动教学是活動教育思想在教学领域的具体化和实践化,它是指以在教学过程中建构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为基本特征,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发展为目的的一种新型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
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的教学,必须注重儿童的日常经验,从儿童的生活出发,在儿童充分活动的基础上,使其在具体情境中去体验、去认识、去建构“统计与概率”。因此,不能将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单纯当作统计量的计算、统计图表的制作以及概念识记等活动来组织。根据数学课程提出的要求,结合活动教学的特点,我们初步从激趣引疑、探究互动、深化拓展三个方面浅谈“活动教学”在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学习中的有效应用。
一、以学生生活经验为基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学习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学习的情感因素,教师能否通过积极引导诱发学生的好奇心,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数学教学是至关重要的。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能产生新奇感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生活情景中找到数学的原型,这样更容易使学生形成知识结构,有利于激发他们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如在教学统计量中,学习“平均数”的概念时,学生掌握平均数的计算并不难,所以如何来组织这个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它的意义就显得非常重要。教学中教师向学生呈现“小强所在的班级平均身高是1.5米,而小明所在的班级平均身高是1.4米,谁更高些”这一具有现实意义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在讨论、辨识活动中,理解“平均身高”的真实含义,从而让学生真正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二、以学生探究活动体验为重点,在互动交流中建构
按《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小学阶段的儿童学习概率知识,从数学活动看,主要应经历如下学习:对不确定现象有初步的体验;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小,并能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能在活动中计算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而统计知识,从数学活动看,主要应经历如下学习:对数据的统计活动有初步的体验;解读和制作简单的统计图表;在活动中获得对一些简单的统计量(如平均数、众数、中位数等)的意义理解,等等。因此,在教学这些知识时,组织过程不能将一些统计知识简单地当作对那些表示概念的词汇的识记,或者简单地将它当成一种程序性的技能来反复操练,而应该尽可能地用一些活动来组织,以增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从而渗透统计知识的数学思想。
1.强化数学活动、增强体验
新的课程理念认为:“每个学习者都不应等待知识的传递,而应基于自己与世界相互作用的独特经验去建构自己的知识并赋予经验以意义。”学生通过活动亲身经历数学的学习过程,在考查、操作、实验、探究等一系列活动中去发现并解决问题。积极引导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学习数学,让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既能主动获取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又可以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例如,统计图表的制作不是一个简单的数据堆砌的过程,而是一个对数据理解的过程。当向学生呈现“调查一下一至六年级学生对在学校综合表现满意的人数,每个年级人数变化的情况”这样一个问题时,对学生来说,就不是一个简单的数据获得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如何处理这些数据的问题。首先是让学生把调查收集的数据整理,最简单的方法是列成一张统计表,然而,这些数据被罗列后,只能反映一些事实,却还不能反映出某种具有规律性的趋势。于是,再让学生选择用统计图把数据呈现出来。学生可能将这些数据用条形统计图或折线统计图的方式呈现出来。最后,通过小组交流总结可以得到:条形统计图虽然直观地反映了每个年级的满意人数的不同,但还是不能反映某种变化的规律性趋势。而折线统计图能够明显地反映出从一年级到四年级满意人数较少,而到了五六年级满意人数较多,随着年级的升高,学习能力也提高了。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学生学习的变化情况以更加合适的方式呈现了出来。学生在这一连串的学习活动中,可以获得如何处理数据的问题体验,感受统计图的应用意义。
2.在游戏中学习
儿童以游戏为生命,游戏具有种种教育价值。把单调、重复、类同的数学知识游戏化是调动学生积极投入学习的好方法。例如,设计一个“摸球”游戏:预先在箱子中放人有色小球(如四红六白),让两组学生来做这种摸球的游戏。每组在地上划一条长10米的线,等分成10格,上面分别标上1到10。每组分别让一个儿童站在5上面。规则是两个组的参赛学生依次去摸一个球,并猜小球的颜色,猜对的,所在组的那个儿童就朝数字大的方向走一格,猜错的,所在组的那个儿童就朝数字小的方向走一格,看哪一组先到10。此外,让每一个组将每一次摸的颜色记录下来,到游戏结束后,再让各组猜袋子里各色小球的数目,猜对的再得奖。在这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明确游戏的目标,适当地引导学生对活动的结果进行思考、猜测、小结。在师生、生生的互动交流中,让学生体验和初步了解“可能事件”“必然事件”“机遇”等概念。
三、将知识运用于现实情境,深化拓展
学生对统计知识的学习,重点并不是能记住几个概念,能计算几个习题,能制作几个统计图表,关键是要学会一些初步的和简单的统计思想和统计方法,能将知识运用于现实情境。因为,一些普通的数学规则(知识)和特殊情境之间是有区别的,通常在特殊的情境中,有时不明确显示那些数学规则性的成分。所以,在现实情境中发展儿童的数学素养是一个重要的途径。如学生学习完数据统计、分析后,便要进行一些合理的判断、推测。如打球比赛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事件。甲、乙两队比赛结果如下:2比0、2比1、1比1、1比2、2比3。请预测哪个队获胜的可能性大一些?结果大部分学生推测甲队获胜的可能性大一些。这是学生根据赛果8比7推测出来的结果。这时教师也不要急于下结论,再让学生去观察数据,看看会发现有什么变化。学生发现甲队的入球数越来越少,而乙队的入球数越来越多,最后学生比较符合规律变化的推测结果。在实际的问题情境中,知识则得到深化拓展。
活动教学是活動教育思想在教学领域的具体化和实践化,它是指以在教学过程中建构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为基本特征,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发展为目的的一种新型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
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的教学,必须注重儿童的日常经验,从儿童的生活出发,在儿童充分活动的基础上,使其在具体情境中去体验、去认识、去建构“统计与概率”。因此,不能将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单纯当作统计量的计算、统计图表的制作以及概念识记等活动来组织。根据数学课程提出的要求,结合活动教学的特点,我们初步从激趣引疑、探究互动、深化拓展三个方面浅谈“活动教学”在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学习中的有效应用。
一、以学生生活经验为基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学习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学习的情感因素,教师能否通过积极引导诱发学生的好奇心,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数学教学是至关重要的。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能产生新奇感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生活情景中找到数学的原型,这样更容易使学生形成知识结构,有利于激发他们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如在教学统计量中,学习“平均数”的概念时,学生掌握平均数的计算并不难,所以如何来组织这个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它的意义就显得非常重要。教学中教师向学生呈现“小强所在的班级平均身高是1.5米,而小明所在的班级平均身高是1.4米,谁更高些”这一具有现实意义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在讨论、辨识活动中,理解“平均身高”的真实含义,从而让学生真正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二、以学生探究活动体验为重点,在互动交流中建构
按《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小学阶段的儿童学习概率知识,从数学活动看,主要应经历如下学习:对不确定现象有初步的体验;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小,并能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能在活动中计算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而统计知识,从数学活动看,主要应经历如下学习:对数据的统计活动有初步的体验;解读和制作简单的统计图表;在活动中获得对一些简单的统计量(如平均数、众数、中位数等)的意义理解,等等。因此,在教学这些知识时,组织过程不能将一些统计知识简单地当作对那些表示概念的词汇的识记,或者简单地将它当成一种程序性的技能来反复操练,而应该尽可能地用一些活动来组织,以增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从而渗透统计知识的数学思想。
1.强化数学活动、增强体验
新的课程理念认为:“每个学习者都不应等待知识的传递,而应基于自己与世界相互作用的独特经验去建构自己的知识并赋予经验以意义。”学生通过活动亲身经历数学的学习过程,在考查、操作、实验、探究等一系列活动中去发现并解决问题。积极引导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学习数学,让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既能主动获取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又可以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例如,统计图表的制作不是一个简单的数据堆砌的过程,而是一个对数据理解的过程。当向学生呈现“调查一下一至六年级学生对在学校综合表现满意的人数,每个年级人数变化的情况”这样一个问题时,对学生来说,就不是一个简单的数据获得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如何处理这些数据的问题。首先是让学生把调查收集的数据整理,最简单的方法是列成一张统计表,然而,这些数据被罗列后,只能反映一些事实,却还不能反映出某种具有规律性的趋势。于是,再让学生选择用统计图把数据呈现出来。学生可能将这些数据用条形统计图或折线统计图的方式呈现出来。最后,通过小组交流总结可以得到:条形统计图虽然直观地反映了每个年级的满意人数的不同,但还是不能反映某种变化的规律性趋势。而折线统计图能够明显地反映出从一年级到四年级满意人数较少,而到了五六年级满意人数较多,随着年级的升高,学习能力也提高了。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学生学习的变化情况以更加合适的方式呈现了出来。学生在这一连串的学习活动中,可以获得如何处理数据的问题体验,感受统计图的应用意义。
2.在游戏中学习
儿童以游戏为生命,游戏具有种种教育价值。把单调、重复、类同的数学知识游戏化是调动学生积极投入学习的好方法。例如,设计一个“摸球”游戏:预先在箱子中放人有色小球(如四红六白),让两组学生来做这种摸球的游戏。每组在地上划一条长10米的线,等分成10格,上面分别标上1到10。每组分别让一个儿童站在5上面。规则是两个组的参赛学生依次去摸一个球,并猜小球的颜色,猜对的,所在组的那个儿童就朝数字大的方向走一格,猜错的,所在组的那个儿童就朝数字小的方向走一格,看哪一组先到10。此外,让每一个组将每一次摸的颜色记录下来,到游戏结束后,再让各组猜袋子里各色小球的数目,猜对的再得奖。在这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明确游戏的目标,适当地引导学生对活动的结果进行思考、猜测、小结。在师生、生生的互动交流中,让学生体验和初步了解“可能事件”“必然事件”“机遇”等概念。
三、将知识运用于现实情境,深化拓展
学生对统计知识的学习,重点并不是能记住几个概念,能计算几个习题,能制作几个统计图表,关键是要学会一些初步的和简单的统计思想和统计方法,能将知识运用于现实情境。因为,一些普通的数学规则(知识)和特殊情境之间是有区别的,通常在特殊的情境中,有时不明确显示那些数学规则性的成分。所以,在现实情境中发展儿童的数学素养是一个重要的途径。如学生学习完数据统计、分析后,便要进行一些合理的判断、推测。如打球比赛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事件。甲、乙两队比赛结果如下:2比0、2比1、1比1、1比2、2比3。请预测哪个队获胜的可能性大一些?结果大部分学生推测甲队获胜的可能性大一些。这是学生根据赛果8比7推测出来的结果。这时教师也不要急于下结论,再让学生去观察数据,看看会发现有什么变化。学生发现甲队的入球数越来越少,而乙队的入球数越来越多,最后学生比较符合规律变化的推测结果。在实际的问题情境中,知识则得到深化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