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究即探求真理,研究问题,解决疑问。探究式教学,它的指导思想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觉地、主动地探索,掌握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研究客观事物的属性,发现事物发展的起因和事物内部的联系,从中找出规律,形成自己的概念。可见,在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自主探究能力都能得到加强。新课标明确提出“倡导探究性学习”,“科学探究作为发现科学事实、揭示科学规律的过程和方法,在科学教育中有重要的意义”,“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亲历思考和探究的过程,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而探究式教学的实施就是要构建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教学过程,这是一个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的主体实践活动为基础,以学生的探讨学习为主体,以学生素质整体发展为目标的教学过程,重视知识与能力的协调发展,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亲历探究过程,体验探究乐趣,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从目前的实际看,学生的探究能力还是需要逐步培养提高的,需要有一个教师“牵着走”到“放开手”的过程。教师适时的讲授、引导、点拨不仅不妨碍学生的成长,而且可以加速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可以帮助学生尽快地步入自主学习的轨道。下面谈谈新课程下高中生物探究式教学与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的做法与体会。
一、改变学习方式,引导学生探究,培养探究能力
提倡自主合作“先学后教、先做后讲”的探究式学习方式,逐步改变以教师、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造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发展,实现教育方法的转变,这是当前生物教学共同追求的目标。
“先学后教”是让学生对教学内容先尝试自我探究,教师在学生自我探究的基础上再进行指导,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将自我探究获得的信息,相互交流,共同讨论,一起完成,提高学生自我探究能力。例:在学习光合作用的过程是时,建议以探究式自主学习为主,让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和生活现象,如:温室大棚如何增产、连续阴雨天气造成减产、合理密植、低温减产等现象组织学生探索、讨论,最后教师归纳总结。学生能够凭借已有旧知识大胆地探究,通过自我探究、互相讨论,依靠自己的努力去尝试解决问题,加深对问题的理解,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学生在不断地探究中获得新知和能力,注重了培养他们试一试的精神,长此以往,便逐步形成了创新精神和能力,达到叶圣陶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为使学生尽快进入积极的探究状态,教师就要精心设计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情境的创设,不仅可以通过文字、图画、图表、模型等实物,还可以借助于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演示实验、随堂实验等多种方式来设置疑问,不论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情境,都不重要,关键是要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探究的动机,让学生感觉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之中学习不是累的而是快乐的。当学生发现问题之后,教师不要急于帮学生去解决问题,而要让学生启动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大胆假设去猜测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在实验教学中,给予独立自主的探究机会
传统的实验教学往往是老师讲,学生按照课本上和老师所讲的要求进行验证实验,由于学生事先已知晓实验结果,实验时大多按部就班,学生兴趣不高,这种机械化的效仿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思维。国内外许多研究资料表明,引导并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是中学生学习生物学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有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学到了科学知识,掌握了探究科学知识的方法,同时也培养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必修一中,我们学习了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所用的材料是紫色洋葱鳞片叶、0.3g/mL的蔗糖溶液、清水。紫色洋葱鳞片叶是作为观察材料,当滴加0.3g/mL的蔗糖溶液时,细胞就会渗透失水,从而发生质壁分离;几分钟后滴加清水,细胞又会渗透吸水,从而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针对这个实验,我们提出了许多问题,其中有比较具有代表性:蔗糖溶液的浓度为什么0.3g/mL是呢?能否用其它浓度的蔗糖溶液代替呢?这个问题,萌发了我们探究质壁分离和复原最佳材料选取的想法。根据能否用其它浓度的蔗糖溶液代替0.3g/mL的蔗糖溶液,我们选择了0.1g/mL、0.3g/mL、0.5g/mL、0.7g/mL的四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用0.1g/mL的蔗糖溶液时,细胞发生轻微的质壁分离,但现象不明显,几分钟后滴加清水,复原较慢。用0.3g/mL的蔗糖溶液时,分离较明显,有一部分细胞原生质层已经完全脱离细胞壁,几分钟后滴加清水,复原较快。用0.5g/mL的蔗糖溶液时,分离很明显,几分钟后滴加清水,不能发生质壁复原。用0.7g/mL的蔗糖溶液时,分离现象更加明显,几分钟后滴加清水,不能发生质壁复原。为什么前两种情况下可以发生复原,而后两种情况下即使滴加清水都不能复原呢?经我们小组分析讨论,得知是由于后两者浓度过高,导致细胞失水过多而死亡,从而不能复原。而前两者由于浓度不是太高,细胞失水不是太多,仍然存活。而换用KNO3溶液呢?探究实验的目的并不在于得到全班学生统一的结果,而重在使学生真正参与探究过程,在实践中获得具体的经验体会,让学生懂得科学的探究方法,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让他们的创新意识得到发挥,这可以让学生受益终身。本探究实验从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到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以及结论分析等,都是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一步一步亲自完成的。在这种过程式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探究与体验的多了,独立思考与相互间的思维碰撞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多了,学生克服困难、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受到了很好的磨炼,实验设计能力不断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了真正的提高。
四、重视评价方式,以形成反思习惯
一般来说学生非常希望把自己的探究过程推广给别人,并得到其他师生的评价。通过评价,学生可以知道别人是怎么完成实验探究的,有没有比自己更好的方法?学生都有被评价的需要,教师应抓住这一心理特点,适时地让学生把他们在实验探究过程中的体会以及实验后得到的结论进行相互交流、討论。让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甚至请专家来进行评价,其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参与评价的过程中学会反思,在反思中不断进步。
五、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探究能力的培养不能脱离教师的指导,应该是在教师指导下的有意义的探究,而不是无效探究。②在培养学生生物探究能力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独立或合作思考、解决问题,得出结论,表达交流探究成果。③应视具体教学内容的不同而不同,比如:有的教学内容比较简单,学生自己看书就能理解的简单概念就不需要进行探究,否则就会出现为了探究而探究的虚假繁荣,实际上无效的探究。④在培养学生生物探究能力的过程中,应注意学生是否掌握了生物探究方法运用的步骤、要领,从而培养学生可持续的探究能力。
总之,培养科学探究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灵魂,是时代赋予教师的光荣使命和历史责任。当然,学生的探究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也不是通过一、二次实验或活动就能培养起来。教师只有在每一节课、每一个实验、每一次活动中培养学生探究思想、不断激活学生探究性思维细胞,同时要尽可能多给学生创造一个动手、动脑、探索研究的平台,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学生的探究性智慧的火花必将迸发,对待科学探究的兴趣必将逐步产生,探究能力也必将得到提高。
从目前的实际看,学生的探究能力还是需要逐步培养提高的,需要有一个教师“牵着走”到“放开手”的过程。教师适时的讲授、引导、点拨不仅不妨碍学生的成长,而且可以加速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可以帮助学生尽快地步入自主学习的轨道。下面谈谈新课程下高中生物探究式教学与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的做法与体会。
一、改变学习方式,引导学生探究,培养探究能力
提倡自主合作“先学后教、先做后讲”的探究式学习方式,逐步改变以教师、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造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发展,实现教育方法的转变,这是当前生物教学共同追求的目标。
“先学后教”是让学生对教学内容先尝试自我探究,教师在学生自我探究的基础上再进行指导,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将自我探究获得的信息,相互交流,共同讨论,一起完成,提高学生自我探究能力。例:在学习光合作用的过程是时,建议以探究式自主学习为主,让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和生活现象,如:温室大棚如何增产、连续阴雨天气造成减产、合理密植、低温减产等现象组织学生探索、讨论,最后教师归纳总结。学生能够凭借已有旧知识大胆地探究,通过自我探究、互相讨论,依靠自己的努力去尝试解决问题,加深对问题的理解,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学生在不断地探究中获得新知和能力,注重了培养他们试一试的精神,长此以往,便逐步形成了创新精神和能力,达到叶圣陶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为使学生尽快进入积极的探究状态,教师就要精心设计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情境的创设,不仅可以通过文字、图画、图表、模型等实物,还可以借助于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演示实验、随堂实验等多种方式来设置疑问,不论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情境,都不重要,关键是要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探究的动机,让学生感觉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之中学习不是累的而是快乐的。当学生发现问题之后,教师不要急于帮学生去解决问题,而要让学生启动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大胆假设去猜测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在实验教学中,给予独立自主的探究机会
传统的实验教学往往是老师讲,学生按照课本上和老师所讲的要求进行验证实验,由于学生事先已知晓实验结果,实验时大多按部就班,学生兴趣不高,这种机械化的效仿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思维。国内外许多研究资料表明,引导并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是中学生学习生物学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有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学到了科学知识,掌握了探究科学知识的方法,同时也培养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必修一中,我们学习了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所用的材料是紫色洋葱鳞片叶、0.3g/mL的蔗糖溶液、清水。紫色洋葱鳞片叶是作为观察材料,当滴加0.3g/mL的蔗糖溶液时,细胞就会渗透失水,从而发生质壁分离;几分钟后滴加清水,细胞又会渗透吸水,从而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针对这个实验,我们提出了许多问题,其中有比较具有代表性:蔗糖溶液的浓度为什么0.3g/mL是呢?能否用其它浓度的蔗糖溶液代替呢?这个问题,萌发了我们探究质壁分离和复原最佳材料选取的想法。根据能否用其它浓度的蔗糖溶液代替0.3g/mL的蔗糖溶液,我们选择了0.1g/mL、0.3g/mL、0.5g/mL、0.7g/mL的四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用0.1g/mL的蔗糖溶液时,细胞发生轻微的质壁分离,但现象不明显,几分钟后滴加清水,复原较慢。用0.3g/mL的蔗糖溶液时,分离较明显,有一部分细胞原生质层已经完全脱离细胞壁,几分钟后滴加清水,复原较快。用0.5g/mL的蔗糖溶液时,分离很明显,几分钟后滴加清水,不能发生质壁复原。用0.7g/mL的蔗糖溶液时,分离现象更加明显,几分钟后滴加清水,不能发生质壁复原。为什么前两种情况下可以发生复原,而后两种情况下即使滴加清水都不能复原呢?经我们小组分析讨论,得知是由于后两者浓度过高,导致细胞失水过多而死亡,从而不能复原。而前两者由于浓度不是太高,细胞失水不是太多,仍然存活。而换用KNO3溶液呢?探究实验的目的并不在于得到全班学生统一的结果,而重在使学生真正参与探究过程,在实践中获得具体的经验体会,让学生懂得科学的探究方法,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让他们的创新意识得到发挥,这可以让学生受益终身。本探究实验从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到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以及结论分析等,都是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一步一步亲自完成的。在这种过程式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探究与体验的多了,独立思考与相互间的思维碰撞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多了,学生克服困难、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受到了很好的磨炼,实验设计能力不断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了真正的提高。
四、重视评价方式,以形成反思习惯
一般来说学生非常希望把自己的探究过程推广给别人,并得到其他师生的评价。通过评价,学生可以知道别人是怎么完成实验探究的,有没有比自己更好的方法?学生都有被评价的需要,教师应抓住这一心理特点,适时地让学生把他们在实验探究过程中的体会以及实验后得到的结论进行相互交流、討论。让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甚至请专家来进行评价,其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参与评价的过程中学会反思,在反思中不断进步。
五、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探究能力的培养不能脱离教师的指导,应该是在教师指导下的有意义的探究,而不是无效探究。②在培养学生生物探究能力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独立或合作思考、解决问题,得出结论,表达交流探究成果。③应视具体教学内容的不同而不同,比如:有的教学内容比较简单,学生自己看书就能理解的简单概念就不需要进行探究,否则就会出现为了探究而探究的虚假繁荣,实际上无效的探究。④在培养学生生物探究能力的过程中,应注意学生是否掌握了生物探究方法运用的步骤、要领,从而培养学生可持续的探究能力。
总之,培养科学探究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灵魂,是时代赋予教师的光荣使命和历史责任。当然,学生的探究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也不是通过一、二次实验或活动就能培养起来。教师只有在每一节课、每一个实验、每一次活动中培养学生探究思想、不断激活学生探究性思维细胞,同时要尽可能多给学生创造一个动手、动脑、探索研究的平台,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学生的探究性智慧的火花必将迸发,对待科学探究的兴趣必将逐步产生,探究能力也必将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