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职院校校园和谐消费文化建设

来源 :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lu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在对金华职业技术学院600多名学生消费情况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学生消费理念、消费方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高职院校创建校园和谐消费文化环境的路径,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 高职院校;和谐文化;消费文化;建设
  
   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与其自身的思想品格、道德修养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更是与校园和谐的消费文化环境相辅相成。因此,创建校园和谐消费文化环境,对倡导科学消费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推动高职院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都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在调查金华职业技术学院600多名学生消费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学生消费理念、消费方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创建校园和谐消费文化环境的几点建议与同行磋商。
  
  一、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消费文化现状
  
  大学生的消费文化发展,一定程度上映射着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趋势。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学生在经济上的承受能力和支付能力也不断加强,消费欲望也渐趋强烈,与此同时,在消费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不和谐的消费现象。就高职院校学生而言,主要表现在消费观念不健康,消费质量不高,消费方式不科学等方面。
  
  (一)消费观念不健康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学生的消费水平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其消费观念也产生了很大变化,表现为从以前的温饱型、节约型、实惠型消费转变为现在的享受型、攀比型、时尚型消费。这种消费观念的产生和形成,无疑会对学生的生活方式、道德人格产生较大影响,也与我国构建节约型社会的主流文化相背离。在调查对象中,我们发现占总数21.4%的学生认为,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就应该好好享受,吃、穿、用都追求名牌、舒服,殊不知这种消费观念会使他们的消费开支大幅度地增加,不仅加重父母的经济负担,还容易养成一种好逸恶劳的个性品格,减弱其独立性,增强其依赖性等。
  同样,攀比型的消费观念也会对大学生的道德品格产生不良影响,并且比享受型更为严重。学生属于消费者群体,就一般情况而言,他们是依靠父母提供的经济进行生活。我们知道,因为各个家庭的经济条件是不同的,所以,他们为孩子提供的每月生活费数量也是不同的。但是进入高职院校的部分学生,占我们调查总数28.9%的学生,当他们看到自己周围的同学,在吃、穿、用等方面的消费都超过自己时,就会产生一种自卑感,因此为了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他们明知家里经济条件不怎么好,但还是伸手向父母要钱买这买那。可怜天下父母心,“只可家穷,不可路穷”的传统观念使得大多数做父母的宁愿自己勒紧腰带,也要挤出一点钱来给孩子寄去。有的甚至是不惜向亲朋好友借钱给孩子寄去。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有的学生甚至巧立名目、弄虚作假,变着法子向家里要钱。这种攀比型的消费观念对大学生道德品格所产生的不良影响,比享受型更为严重。尤其是以欺骗的手段向家里索要钱财,这更是一个大学生所不应该的。一个学生,在学校不与周围同学比学习,比工作能力,却要去比消费,这不是本末倒置吗?
  
  (二)消费质量不高
  如果是在20年前,人们注重吃、穿、用的物质消费,应该说是正常的,我们不能因此说这是消费质量不高;如果是对一些落后农村、偏远地区的农民而言,他们注重吃、穿、用的物质消费,我们也不能说他们的消费质量不高,但对于21世纪具有较高知识水平的大学生来说,如果只注重物质消费,我们认为这是一种消费质量不高的表现。在我们调查的对象中,占70%以上的学生重物质消费,轻精神消费。可见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物质消费增长很快,但与其形成鲜明反差的是精神消费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增长。即使在现有的精神消费方面如唱歌、跳舞、绘画、摄影、学习、阅读、休闲、娱乐等方面,也是注重娱乐休闲者多,注重学习、阅读者少。根据我们的调查,有近30%的学生一学期来在购买学习用品,或购买书籍等精神消费方面,不曾花过一分钱,还有近33%的学生在这方面每月消费5-10元不等。由此可见,大学生的精神消费与物质消费的不平衡是显然的,而重物质消费,轻精神消费的消费质量是不可能高的。
  
  (三)消费方式不科学
  科学的消费方式不仅能提高消费的质量和价值,还有利于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有利于营造和谐的消费环境。现实中的大学生由于年轻气盛,自控能力差,容易冲动,在消费活动中很少重视消费方式的科学性,这主要表现在过渡消费、浪费消费等方面。过度消费以喝酒为例。就喝酒这一消费活动来说,本身并不存在好与不好的问题。周末三五同学聚餐,或某同学过生日,或某同学获得学校什么奖励,或亲朋好友来校招待等,高兴喝点酒助兴,活跃一下气氛,这都是无可厚非的,但如果是为了比个高低,不醉不罢休,喝得呕吐、不省人事、甚至是酒精中毒,这就是过度消费。这种情况在学生中时有发生。再如上网玩游戏,如果是平时学习忙,到了周末适当放松调节一下,去玩一下网络游戏,这并没有什么不好,但是如果因为游戏好玩,就忘了时间,玩到天亮,或者干脆晚上玩网络游戏,白天上课睡觉。这也属于过度消费。调查中我们还发现有的学生一个月的信息费电话费高达三百多元,每天要发两三百条短信,不仅是课外时间在发短信,即使在课内也经常发短信。原本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发短信不仅具有快捷方便的功能,而且消费也十分便宜,是件好事情,但如果每天要发几百条短信,且不说有多少作用,就是占用的时间肯定也很多。如果因为要发大量的没有多少作用的短信而影响学习,那更是不合算。这种过度消费不仅会影响学生正常的学习,还会严重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其消费价值又从何体现呢?
  浪费消费可说是过度消费的另一个方面,虽然不一定会对人的身心健康带来直接影响,但也属于一种不良的消费现象。如学生的水电消费。虽然学生寝室都装有水表和电表,虽然学生都知道“节约用水,从点滴做起”,“节约用电,人人方便”的道理,但在具体消费时却认为浪费一吨水才两三块钱。在这里,学生计算的是钱,而不是水。有的学生洗衣服,人离开时照样开着水龙头;也有学生去浴室洗澡时,干脆连带把衣服也在里面洗了,还自我安慰,我是付过钱的。又如学生去教室晚自修,有时教室里只剩一两个人,但电灯仍然全部亮着;有的学生最后一个离开教室时,电灯照样亮着,而他还会认为反正又不要自己买单。这种消费方式同样会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对此,我们要予以重视才好。
  
  二、校园不和谐消费文化产生的原因
  
  高职院校学生在消费文化方面之所以会产生以上不和谐的消费现象,其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间接地对学生消费产生的影响,二是校园消费文化环境对学生消费产生的影响,三是家长的不健康消费观念对学生消费产生的影响,四是从众心理和攀比心理对学生消费产生的影响。
  
  (一)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间接地对学生消费产生的影响
  社会经济文化包含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有和谐的,也有不和谐的,它对学生的渗透和影响自然也是多方面的。社会整体消费结构和消费理念是导致大学生过度消费的一个重要原因。虽然按照经济规律可以将消费分为高、中、低若干个等级,但对于绝大多数大学生的经济实力而言,他们毕竟是依靠父母提供的生活费进行消费的,与高消费的距离还很远。“花明天的钱,办今天的事”是当今社会有职业、有稳定收入群体的典型消费理念,贷款买房、买车则是这种消费理念的具体表现。显然,这对于没有固定收入来源,只靠家庭提供有限生活费的大学生来说是不合适的。与普通高校的本科生相比,高职院校学生对社会上超前消费理念的抵御能力相对要差一些,超前消费理念对其所产生的影响自然也大一些。
  
  (二)校园消费文化环境对学生消费产生的影响
  与社会经济文化对学生消费文化所产生的间接影响相比,校园不和谐的消费文化则显得更为直接,影响也更大。高职院校对学生消费观教育的缺失是引发学生过度消费的又一重要原因。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对校园和谐消费文化环境的营造未能引起高度重视,对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的研究更是缺乏。对如何倡导学生继承中华民族艰苦朴素的传统美德,树立勤俭节约的消费观等方面做的工作则是少之又少。如果学校注重和谐消费文化环境的营造,那么,新生进校时,虽然他从社会上带进了一些不和谐的消费文化,但是他会自觉不自觉地摒弃原有不良的消费文化,而融入到学校和谐的消费文化中去。相反,学校不重视和谐消费文化的建设,认为学生的消费,花的是他们自己的钱,学校不便予以干涉。这样学生从社会上带进学校的那些不和谐的消费文化不但得不到抑制,还会扩散蔓延开来,影响其他同学。由于高职院校学生的是非辨别能力和自控能力要比普通高校的本科生差,因而校园和谐的消费文化环境对其所产生的积极影响也就显得更为重要。
  
  (三)家长的不健康消费观念对学生消费产生的影响
  许多家长的不健康消费观念也是引发学生攀比消费、过度消费的主要原因。每年下半年新生入学之时,我们都可以看到大多数父母都是亲自送孩子来校报到的,有的甚至是五六人、七八人送一个学生。孩子考上大学,的确是一件大事,也是好事,做父母的在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为孩子买一些名牌消费品,这也是自然的。但是我们看到一些家庭经济条件并不怎么好,做父母的却倾其所有,甚至借钱为孩子购买名牌消费品,如名牌运动鞋、名牌服装、带摄像头的时尚手机等。用他们的话说:虽然我们家的经济条件不怎么好,但我们绝不能因为钱的原因让孩子被人看不起,所以即使是砸锅卖铁,我们也要让孩子在大学里过得体面、风光一些。这是父母亲对自己的孩子在学习上输给其他同龄人的本科生以后所做的一种弥补,殊不知这会不同程度地引发孩子盲目消费、攀比消费和过度消费行为的产生。
  
  (四)从众心理和攀比心理对大学生消费产生的影响。
  从众心理和攀比心理也是引发大学生盲目消费和过度消费的重要原因。在消费活动中,这种从众心理和攀比心理会主宰着大学生的消费方式、消费行为和消费内容。当同学清客时出手都很阔绰,花费三五百元,轮到自己请客时,为了面子不得不咬牙硬撑,因为人都有自尊心,受不了“已不如人”的白眼。尽管为还请客这笔钱,可能要吃较长时间的粗茶淡饭。
  为了面子,有的学生不好意思再向家里要钱,只得节衣缩食,甚至以牺牲必要的生活开支为代价;有的学生没办法只得向同学借钱,拆东墙补西墙,在负债中生活;有的学生不仅欺骗父母亲,而且还欺骗学校,干脆将原本应该交给学校的学杂费放到口袋里,来满足自己过度的消费欲,等等。可见,这种攀比消费、过度消费不仅会加重家庭的经济负担,而且也很容易使大学生养成贪图享乐、攀比炫耀的坏习惯。
  
  三、创建校园和谐消费文化的途径
  
  如何有效地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理念,引导大学生确立科学的消费方式,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是营造校园和谐消费文化环境的主要内容。我们认为高职院校创建校园和谐消费文化环境,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努力:
  
  (一)倡导价值型、节约型的消费理念
  大学生消费的价值,除了满足作为一个社会人的吃、穿、用的需要外,其重点在于提高大学生的文化修养、知识修养和道德修养。虽然,大学生的消费活动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也由于每个家庭的经济条件,每个人的经历、体验和个性的差异,在具体消费过程中呈现出多样性的消费特征,但是在实现消费过程中,人类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崇俭思想,已成为我国传统消费文化的核心,从这一消费基础看,大学生的消费理念又有着相对的同一性。作为高职院校的学生,也同样有着崇俭的思想,但在处理学习与消费孰轻孰重的问题上,则要向那些已经考上大学本科的同龄人学习。当然,我们这里说的“节俭”,并非要学生象古人那样,消费仅仅满足于对生命的维持,在衣可蔽体、食可饱腹之外就无所欲求。这种过度节俭不是我们所需要的。我们所倡导的价值型、节约型的消费理念,是指要求学生的消费既是物有所值,又是以节约为基础的一种消费活动。因为,学生是一个消费者群体,他们的消费主要由家庭提供,还不能自食其力,在这样的情况下,追求有价值的且是节俭的消费,应该是他们的首选。作为“准成人”的大学生,其人生观、道德观并没有完全成熟和定型,难免会受到不良消费文化的影响,与主流文化产生某些矛盾或冲突,所以,在新生入校后,学校有责任有义务要积极地倡导价值型、节约型的消费理念,教育学生积极响应国家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的号召,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重塑校园生活消费新模式,引导学生树立和谐消费理念,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二)强化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引导
  强化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引导,就是要引导学生将其消费重心,慢慢地从物质生活消费转移到精神文化消费上来。让他们明白盲目消费、攀比消费和过度消费行为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客观上会人为地增加家庭和自身的经济负担,主观上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也会产生负面影响。
  大学生的消费具有自主性特点。表现在在学校,父母亲不在身边,老师只有在上课时见面,因而学习之余,个人支配的自由时间很多。学生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可自主地选择各种消费方式和消费项目进行消费。与此同时,在自主性的消费中,大学生消费行为又会或多或少地受到社会、家庭和学校消费文化环境的影响,自觉不自觉地会陷入到攀比消费、过度消费的等不良消费行为中去。在这一方面,由于高职院校学生的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控能力等要比本科院校学生差一些,因而受其影响自然要严重一些。因此,学校要重视校园和谐消费文化环境的营造,有意识地引导大学生将消费的重心从物质消费转移到精神文化消费上来。在精神文化消费方面,也要引导大学生将消费的重心从娱乐转移到学习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上来。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社会兼职,这不仅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有利于检验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而且还能使学生体验到凭借自己的劳动获取合理报酬的乐趣,从而使学生在娱乐及物质方面过度消费的时间受到限制,消费的自主性得到正确引导。
  
  (三)加强对大学生“理财”意识的培养
  大学生的盲目过度消费现象表现为大多数学生用占每月总支出的60-70%或用于人际交往消费,或用于恋爱消费,或用于娱乐消费、名牌消费、通讯消费等。由于各种消费名目繁多,所以到后半月生活捉襟见肘、举债度日的学生不在少数,尽管他们把保证“温饱”的日常生活消费控制在总支出的30%以内。产生这一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大多数学生缺乏理财意识和理财能力。对此,学校和家长有责任、有义务要为学生补上“理财”这一课。针对学生花钱大手大脚,缺乏计划,盲目过度消费的现象,可强调有计划花钱的重要性和责任性,除了正常的吃、穿、用生活消费外,重点消费应放在学业所需的正当消费上,比如学习第二专业、报考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等级证书,学习所需要的相关用品等,而不是放在出于虚荣,过度地社交、娱乐和盲目追求时尚等不正当消费上。比如在请客吃饭这一消费上,学校可以引导学生提倡AA制。学校要让学生明白,怎样恰当与合理的消费是学校积极倡导的,怎样不合理的消费是学校坚决反对的。必要时,学校可制定相关的措施,对学生的一些过度消费项目加以限制。
  
  参考文献
  [1]候玲,王洪斌.从大学生文化消费看大学园文化建设[J].高等农业教育.2004,(7).
  [2]马卫东.直击大学生过度消费[N].江城日报·星期天.2006-09-06.
  [3]关成华.北京大学校园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9.
  
  作者简介:陈桂良(1956-),男,浙江兰溪人,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中文系教授,企业文化研究所所长,研究方向:文化学。
其他文献
摘要 普通中小学的音乐创作实践不是专业音乐创作,而是重在学生的参与,重在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不能按照专业音乐院校的教学标准来要求学生,对创作结果不能要求太高。对有音乐特长、具有音乐天赋的学生要多加关注,必要时可以提出更高要求和标准,使他们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从而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与发展不同个性的因材施教有机结合起来,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表现能力。  关键词 音乐创作;想象力;创造力 
期刊
摘要词汇量不足是影响学生英语水平提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依据记忆模型中的加工水平模型理论, 通过对英语词汇规律性的认识,提出了通过对词汇的加工来增加英语词汇量的几种有效途径。  关键词 词汇加工;词汇记忆;有效途径  AbstractThe insufficient vocabulary is one ofthemain blockages for Chinese students to make
期刊
摘要本文从美的形态入手,分析了朱自清先生的散文《绿》中形象传神的自然美、“言于见外”的艺术美与和谐统一的形式美。  关键词 《绿》;美学意蕴;赏析    郁达夫说过:“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满贮着那一种诗意。”读朱自清先生的散文《绿》,精美凝炼的语言给人以赏心悦目,沁人心脾的诗意美感。人们较多的从语言及结构方面对此文进行分析,本文从美学的角度对其美学意蕴加以赏析,分析了《绿》在美的
期刊
摘要 市场经济体制下,中职学校德育低效的客观现实不容忽视。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德育过程与社会环境发展不适应,学校对德育定位存在偏差,德育工作者认识上有偏差。要增强德育的实效性,必须构建“以人为本”和多元化的德育理念,促进社会和人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 德育低效;原因剖析;对策    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再次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优先”, 在党的教育方针中,也把“德”放在培养
期刊
摘要 为了完成国家教育部下达的《新世纪教改工程项目》,笔者对所讲授的《大学语文》、《中国文学》和《中国现当代文学》等三门课程,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和试验,成功地将朗诵、吟唱这两种表演形式引进课堂教学之中,并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这对于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朗诵;吟唱;教学;大学语文;中国文学     为了适应未来世纪教育目标的转变,全面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期刊
摘要 台湾建教合作顺利实施的保障条件有法律保障、制度保障、组织保障和经费保障。分析其制度保障的特色与不足,以为我国大陆落实“职业教育法”提出的“产教结合”原则、进行制度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 建教合作;保障条件;制度建设;台湾     一、台湾的“建教合作”与大陆所称的“产学合作”、“校企合作”的含义相近。    广义的建教合作系指一种思想、一种策略、一种原则,用来指导政府制定经济与教育发展的
期刊
摘要 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经营、生态农业的推行、农村工业的发展、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等多方面的农村现代化进程中,对高等教育产生了新的需求。数量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要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必须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技术和职业素质、教育文化素质和修养,高等教育担负着为农村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的双重使命。  关键词 农村现代化;高等教育    对现代化一词的释义,一是从社会
期刊
摘要 教师尊重学生人格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高的表现,是教师的职业要求。宽容是一种教育艺术,是指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过程中的一种策略,尊重和宽容是一座桥梁,搭建起师生之间的沟通心灵之路;尊重和宽容是一缕和煦的春风,能吹开师生之间健康的情感之花。   关键词 理解;尊重;宽容;和谐    在教学生涯中我们教师的职业就是教书育人,社会上已经确认了教师的地位,把教师的职业说成是太阳底下最崇高、最灿烂的职业,为
期刊
摘要 根据我校实验及实验室现状,论述了实验室中污染物的产生种类,提出了污染物分类处理措施,指出应当把实验废物的处理作为实验室管理核心任务为建设现代化绿色实验室而努力。  关键词 生物实验室;废物处理;核心任务     高校实验室污染物较多,按不同性质和形态进行分类与防治是科学有效的。可将操作、收集、运输、处理及处置废弃物的危险减至最小,同时对环境的有害作用也减至最少[1]。特别是要区分废物的性质,
期刊
摘要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  关键词 多媒体;兴趣     在小学数学中,几何教学是一个小学生重要内容。但由于小学生年龄小,空间观念还不强,学习起来自然有困难。而多媒体的运用,就能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众所周知,多媒体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它能使抽象的数学具体化,枯燥的数学趣味化,静止的问题动态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其教学效果是别的教学手段所无法相比拟的。    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