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香味在古代中国人的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在郑重其事的行事前往往要焚香沐浴。到明清之际用香已经普及到百姓生活的很多方面。细读《红楼梦》里的一些细节,随处可见香意缭绕。
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中,宝玉刚至秦氏房中便有一股细细的甜香袭人而来,是不知此为何种香品。古人最著名的香有“沉檀龙麝”之称,沉为沉香,乃香中极品。檀为檀香,以印度盛产之白檀最为出名。龙一说为龙涎香,乃抹香鲸吞食章鱼后的受刺激而产生的排泄物,一说为龙脑香,龙脑香是龙脑香科树提取物。麝则是大家都熟悉不过的麝香。
而此回宝玉梦游仙境时更是闻到了一缕幽香,仙子告知此乃仙境各种宝材珠树之油合成,名“群芳谱”。听起来已然像是精油制品了。此香虽为虚幻,但古人除好熏各种单香外,也喜好合成出各种的香品。许多传习下来的药书都有详尽的香料配伍的方子。此外更有各种香谱传世,遂有了“茶经香传”之说,品茗与闻香成了古代中国文人生活的重要部分。
第七回《送宫花贾琏戏熙凤•宴宁府宝玉会秦钟》一出中,薛宝钗那著名的“冷香丸”更是以香入药,在第八回《比通灵金莺微露意•探宝钗黛玉半含酸》中更是被用来衬托宝钗的不同流俗:宝玉此时与宝钗就近,只闻一阵阵凉森森甜丝丝的幽香,竟不知系何香气,遂问:“姐姐熏的是什么香?我竟从未闻见过这味儿。”宝钗笑道:“我最怕熏香,好好的衣服,熏的烟燎火气的。”由此看来,香药入体后产生的香气比熏香要来的更为清幽。呵呵,此处当然是笑谈,至于这“冷香丸”服入后是不是能生出幽香就不得而知了。毕竟我们现代人是没有条件尝试这味烦琐死人的药了。
第十八回《隔珠帘父女勉忠勤•搦湘管姊弟裁题咏》中说到:至十五日五鼓,自贾母等有爵者,皆按品服大妆。园内各处,帐舞蟠龙,帘飞彩凤,金银焕彩,珠宝争辉,鼎焚百合之香,瓶插长春之蕊,静悄无人咳嗽。鼎焚百合之香一句给我们提供了两个信息,一是古时焚香的器具,二则说的是古时流行和合各味香品。
数千年的用香文化,流传下来最为人熟知的香炉一为博山炉,一为宣德炉。
据传汉武帝嗜香且好道,闻的东方海上有仙山名曰“博山”,汉武帝便命人以想象中的博山景象制博山炉。博山炉炉盖雕有嵯峨的山峦之形,山间点缀青龙、白虎、玄武、朱雀等灵禽瑞兽及各种神仙人物。博山炉下设承盘以注热水,因为热水升腾的水汽可将香气溶于其间,留香更久。焚香时,烟雾从嵯峨的山峰间升腾并水汽一起产生仙山云雾缭绕的效果。想象一下都觉得于香于形都是种至美的享受。
明朝宣德年间,暹罗向明朝廷进贡了数万斤黄铜,宣宗命名匠以此为料制作了大量精美的黄铜香炉。宣德炉样式多仿夏商周时期名器及宋代名窑样式,古朴洗练。而后世人大量仿制此类型铜炉,使得宣德炉成为这类铜炉的通名。
当然数千年的流变使中国古代香炉种类繁杂,这里再说两个我觉得有趣的样式。
一为鹊尾炉,“法苑珠林云香炉有柄可执者曰鹊尾炉”。其中以莲花鹊尾炉最是好看,以荷叶做底,页上擎出亭亭莲花为炉,又一枝待放的花蕾做宝子(储香盒),三枝和而为一束成香柄,意趣盎然,生动可爱。此香炉多用于佛事,盖因莲花在佛教中有着非常的地位。
一为香兽,即以动物造型为炉身,麒麟、狻猊、狮子、凫鸭、仙鹤皆有。开兽口以散发香烟,取其身态活泼之意。如今市面上多见脚踏长蛇的狻猊取其辟邪之意。
到了元明之际,香炉、香盒、箸瓶渐成一体出现,合称“炉瓶三事”,并成了文人书房及闺阁中必备之清玩。
今人多用线香,线香出现于元代,在此之前,古人的合香多为香饼及香丸。合香的种类多至不可计数,盖因古时文人的爱好之一便是自己配制香品。与工业时代的我们买惯了制成品而缺乏了动手能力不同,古人以好亲力亲为为风雅,熟读医书而自己配比药方,日日浸淫于各色香气中而体味出自己独到的合香配方。
第十九回《情切切良宵花解语•意绵绵静日玉生香》中,宝玉前去探望归家的袭人,在袭人为宝玉的一整忙碌中的一个小细节:“一面将自己的坐褥拿了铺在一个炕上,宝玉坐了,用自己的脚炉垫了脚,向荷包内取出两个梅花香饼儿来,又将自己的手炉掀开焚上,仍盖好,放于宝玉怀内,然后将自己的茶杯斟了茶,送与宝玉。”这梅花香饼儿便是一味著名的合香。暖手炉里投上几块香饼,暖意浓浓间有香气旖旎,嗯,果是冬日别样暖香滋味也。
最妙还是女儿香
“意绵绵静日玉生香”一段是整部红楼梦最打动我的地方之一。那种鲜活可爱的小儿女情态,值得一看再看。牡丹亭中杜丽娘悠悠然唱到:可知我一生儿爱好是天然。虽然现今我对此句有了全然不同的理解,不过我还是很愿意将它解读为古人对天然去雕饰的热爱。世间万千花香也比不得青春少女的天然美好。少女身上的天然芬芳才是最令人销魂的所在,这才有了德国小说《香水》中众人嗅得主人公身上泼洒的少女体香所提炼的香水而至神魂癫狂的情状。
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中,曹公通过宝玉之口道出对矫饰的厌弃,宝玉道:“却又来!此处置一田庄,分明见得人力穿凿扭捏而成。远无邻村,近不负郭,背山山无脉,临水水无源,高无隐寺之塔,下无通市之桥,峭然孤出,似非大观。争似先处有自然之理,得自然之气,虽种竹引泉,亦不伤于穿凿。古人云‘天然图画’四字,正畏非其地而强为地,非其山而强为山,虽百般精而终不相宜……”
与西方人不同的是中国古时文人从来不将香味作为妆点自己的饰物,香味绝不是芬芳自己的道具,香味乃是与苍莽,与自我的一种对答。点缀自己的荷包香囊多为村姑妇人所佩。
而今的科学家也研究出爱情的一大根源是各人身上的体味,现代人如此喜爱用香水喷射自己,只怕要让爱也乱了方寸。
别致不过香篆炉
第七十六回凹晶馆联诗悲寂寞一段又是另一处我最爱读的段落。黛玉的孤冷,湘云的娇憨,都甚是好看,二人在皓月碧波下的联诗,清雅中更见寂寥。到妙玉出场以“香篆销金鼎,脂冰腻玉盆。”来续诗,孤寒之意更浓。此处我们不表其他,单说说这“香篆销金鼎”。香篆乃是用香中的独特一例,宋洪刍《香谱•香篆》云:镂木以为之,以范香尘为篆文,然於饮席或佛像前,往往有至二三尺径者。
香篆其实就是将木头镂空成各种图案,再将香粉印制成各种形状。这既可以解决香粉成堆燃烧过快的问题,盘旋回绕的印香还可在燃烧的过程中计度时间。古时寺庙也多用香篆来测知时间。只是香粉压制成印香的过称甚是艰难,稍不注意就香粉就会断续,导致燃烧时无法连续。不知那本书上看来的小窍门,在香粉内和上杏仁粉可仿制压印是容易断开的问题。杏仁粉已经购得,下次还得好好尝试粉的配比方能判断此诀窍的对错。
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中,宝玉刚至秦氏房中便有一股细细的甜香袭人而来,是不知此为何种香品。古人最著名的香有“沉檀龙麝”之称,沉为沉香,乃香中极品。檀为檀香,以印度盛产之白檀最为出名。龙一说为龙涎香,乃抹香鲸吞食章鱼后的受刺激而产生的排泄物,一说为龙脑香,龙脑香是龙脑香科树提取物。麝则是大家都熟悉不过的麝香。
而此回宝玉梦游仙境时更是闻到了一缕幽香,仙子告知此乃仙境各种宝材珠树之油合成,名“群芳谱”。听起来已然像是精油制品了。此香虽为虚幻,但古人除好熏各种单香外,也喜好合成出各种的香品。许多传习下来的药书都有详尽的香料配伍的方子。此外更有各种香谱传世,遂有了“茶经香传”之说,品茗与闻香成了古代中国文人生活的重要部分。
第七回《送宫花贾琏戏熙凤•宴宁府宝玉会秦钟》一出中,薛宝钗那著名的“冷香丸”更是以香入药,在第八回《比通灵金莺微露意•探宝钗黛玉半含酸》中更是被用来衬托宝钗的不同流俗:宝玉此时与宝钗就近,只闻一阵阵凉森森甜丝丝的幽香,竟不知系何香气,遂问:“姐姐熏的是什么香?我竟从未闻见过这味儿。”宝钗笑道:“我最怕熏香,好好的衣服,熏的烟燎火气的。”由此看来,香药入体后产生的香气比熏香要来的更为清幽。呵呵,此处当然是笑谈,至于这“冷香丸”服入后是不是能生出幽香就不得而知了。毕竟我们现代人是没有条件尝试这味烦琐死人的药了。
第十八回《隔珠帘父女勉忠勤•搦湘管姊弟裁题咏》中说到:至十五日五鼓,自贾母等有爵者,皆按品服大妆。园内各处,帐舞蟠龙,帘飞彩凤,金银焕彩,珠宝争辉,鼎焚百合之香,瓶插长春之蕊,静悄无人咳嗽。鼎焚百合之香一句给我们提供了两个信息,一是古时焚香的器具,二则说的是古时流行和合各味香品。
数千年的用香文化,流传下来最为人熟知的香炉一为博山炉,一为宣德炉。
据传汉武帝嗜香且好道,闻的东方海上有仙山名曰“博山”,汉武帝便命人以想象中的博山景象制博山炉。博山炉炉盖雕有嵯峨的山峦之形,山间点缀青龙、白虎、玄武、朱雀等灵禽瑞兽及各种神仙人物。博山炉下设承盘以注热水,因为热水升腾的水汽可将香气溶于其间,留香更久。焚香时,烟雾从嵯峨的山峰间升腾并水汽一起产生仙山云雾缭绕的效果。想象一下都觉得于香于形都是种至美的享受。
明朝宣德年间,暹罗向明朝廷进贡了数万斤黄铜,宣宗命名匠以此为料制作了大量精美的黄铜香炉。宣德炉样式多仿夏商周时期名器及宋代名窑样式,古朴洗练。而后世人大量仿制此类型铜炉,使得宣德炉成为这类铜炉的通名。
当然数千年的流变使中国古代香炉种类繁杂,这里再说两个我觉得有趣的样式。
一为鹊尾炉,“法苑珠林云香炉有柄可执者曰鹊尾炉”。其中以莲花鹊尾炉最是好看,以荷叶做底,页上擎出亭亭莲花为炉,又一枝待放的花蕾做宝子(储香盒),三枝和而为一束成香柄,意趣盎然,生动可爱。此香炉多用于佛事,盖因莲花在佛教中有着非常的地位。
一为香兽,即以动物造型为炉身,麒麟、狻猊、狮子、凫鸭、仙鹤皆有。开兽口以散发香烟,取其身态活泼之意。如今市面上多见脚踏长蛇的狻猊取其辟邪之意。
到了元明之际,香炉、香盒、箸瓶渐成一体出现,合称“炉瓶三事”,并成了文人书房及闺阁中必备之清玩。
今人多用线香,线香出现于元代,在此之前,古人的合香多为香饼及香丸。合香的种类多至不可计数,盖因古时文人的爱好之一便是自己配制香品。与工业时代的我们买惯了制成品而缺乏了动手能力不同,古人以好亲力亲为为风雅,熟读医书而自己配比药方,日日浸淫于各色香气中而体味出自己独到的合香配方。
第十九回《情切切良宵花解语•意绵绵静日玉生香》中,宝玉前去探望归家的袭人,在袭人为宝玉的一整忙碌中的一个小细节:“一面将自己的坐褥拿了铺在一个炕上,宝玉坐了,用自己的脚炉垫了脚,向荷包内取出两个梅花香饼儿来,又将自己的手炉掀开焚上,仍盖好,放于宝玉怀内,然后将自己的茶杯斟了茶,送与宝玉。”这梅花香饼儿便是一味著名的合香。暖手炉里投上几块香饼,暖意浓浓间有香气旖旎,嗯,果是冬日别样暖香滋味也。
最妙还是女儿香
“意绵绵静日玉生香”一段是整部红楼梦最打动我的地方之一。那种鲜活可爱的小儿女情态,值得一看再看。牡丹亭中杜丽娘悠悠然唱到:可知我一生儿爱好是天然。虽然现今我对此句有了全然不同的理解,不过我还是很愿意将它解读为古人对天然去雕饰的热爱。世间万千花香也比不得青春少女的天然美好。少女身上的天然芬芳才是最令人销魂的所在,这才有了德国小说《香水》中众人嗅得主人公身上泼洒的少女体香所提炼的香水而至神魂癫狂的情状。
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中,曹公通过宝玉之口道出对矫饰的厌弃,宝玉道:“却又来!此处置一田庄,分明见得人力穿凿扭捏而成。远无邻村,近不负郭,背山山无脉,临水水无源,高无隐寺之塔,下无通市之桥,峭然孤出,似非大观。争似先处有自然之理,得自然之气,虽种竹引泉,亦不伤于穿凿。古人云‘天然图画’四字,正畏非其地而强为地,非其山而强为山,虽百般精而终不相宜……”
与西方人不同的是中国古时文人从来不将香味作为妆点自己的饰物,香味绝不是芬芳自己的道具,香味乃是与苍莽,与自我的一种对答。点缀自己的荷包香囊多为村姑妇人所佩。
而今的科学家也研究出爱情的一大根源是各人身上的体味,现代人如此喜爱用香水喷射自己,只怕要让爱也乱了方寸。
别致不过香篆炉
第七十六回凹晶馆联诗悲寂寞一段又是另一处我最爱读的段落。黛玉的孤冷,湘云的娇憨,都甚是好看,二人在皓月碧波下的联诗,清雅中更见寂寥。到妙玉出场以“香篆销金鼎,脂冰腻玉盆。”来续诗,孤寒之意更浓。此处我们不表其他,单说说这“香篆销金鼎”。香篆乃是用香中的独特一例,宋洪刍《香谱•香篆》云:镂木以为之,以范香尘为篆文,然於饮席或佛像前,往往有至二三尺径者。
香篆其实就是将木头镂空成各种图案,再将香粉印制成各种形状。这既可以解决香粉成堆燃烧过快的问题,盘旋回绕的印香还可在燃烧的过程中计度时间。古时寺庙也多用香篆来测知时间。只是香粉压制成印香的过称甚是艰难,稍不注意就香粉就会断续,导致燃烧时无法连续。不知那本书上看来的小窍门,在香粉内和上杏仁粉可仿制压印是容易断开的问题。杏仁粉已经购得,下次还得好好尝试粉的配比方能判断此诀窍的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