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雾霾浅谈新时代防治雾霾的路径

来源 :青年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jun_x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近些年来雾霾成为我国环境问题中最为突出的一部分。大范围的被雾霾袭击,带来的巨大伤害是不可估量的,包括对人身体、社会、生产生活。国家主席习近平曾在全国生态保护大会强调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臺阶。在会议上习近平主席强调了“要保护好生态环境,推动经济、社会、环境办调发展,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文章通过对雾霾的形成的生态伦理原因,指出雾霾给社会生活及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并解析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与方法。
  关键词:雾霾;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是中国梦内容的核心组成部分,环境状况与地球上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如果抛开环境不谈,人类的生存恐怕是无处谈起。近几年来,我国几乎所有的经济发达区都被大范围的雾霾笼罩了,并且呈现持续发酵的态势,生态环境局势异常的严峻,每个国人也为当前的情况忧心忡忡,严重阻碍了新时代共筑美丽中国的伟大进程,毫无疑问,生态环境的逐步恶化与新时代的步伐是完全相违背的。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在创造更多物质财高和精神财富的同时又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除此之外还要提供更多健康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治理和预防雾霾是人民追求美好物质生活的必要行为。雾霾表现在生态失衡、环境污染等方面。雾霾的出现是现代化发展进程中人与自然关系异化的结果。雾霾的危害不言自明,我们要追问的是,新时代中国的发展究竟是否可以排除万难,解决过去西方国家在发展历程中所出现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这一过程。雾霾的爆发有主观和客观因素,深人探讨和分析这些因素,对治理和预防雾霾。避免“先污染,后治理”,推动当代中国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价值。
  一、雾霾的形成的生态伦理原因
  中国自进入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呈现爆发式的增长,工业和科技产业齐头并进,展现出强大的中国式发展活力。然而发展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经济迅猛发展的势头趋高不下,另一方面是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因而,我们可以简单总结:人们过度的追逐经济利益,不断开发开垦,没有兼顾环境的承载能力是导致雾霾形成的直接原因。
  1.1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占主导地位
  在社会经验中,总是把人类中心主义作为一种价值和价值尺度而被采用,它是把人类的利益作为价值原点和道德评价的依据,有且只有人类才是价值判断的主体。人类自恃在自然界所有物种中出于核心地位,高高在上属于支配地位,在食物链最顶端看似可以为所欲为,无所不能。视自己为最有价值的物种,是由于此种认知,人类完全忽视生态的错误观念,环境才对人类进行了巨大的报复。详细的来讲,人类中心主义,作为一种伦理原则仅仅通用于人类,追求利益和物质的满足对于人们是最重要的,人的需求和利益驱使人们只关注大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的资源或者说是非人类存在物。这种思想普遍存在,直接体现于个人私德远远超越了公共道德。
  1.2公民公共道德的缺失
   基于对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解,笔者认为雾霾的持续发酵是公民的公共道德缺失引起的。事实上人与自然的矛盾与环境的矛盾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人们为了各自的利益,可以不惜环境问题向大自然索取。
   “公地悲剧”的发生原因其中就包括公共道德的缺失。“公地”的意思说白了就是有许多拥有者的个体。每个人都有“公地”使用权,并且其他人没有权利妨碍人们去行使自己的使用权。资源的缺乏和枯竭的原因离不开人们对“公地”的过渡利用或滥用。类似“公地悲剧”的典型例子很多,如媒体曝光的癌症村就是人们忽视大自然的报复行为,不断做出危害环境的问题,“食品安全”问题也是与环境有千丝万缕的关系。生活在自然环境中的每一个人都知道资源是有限的,人们的乱砍滥伐,大肆索取终将会呈现大灾难,但问题出在每一个人都感觉事不关己或者是对于制止伤害大自然的行为而无能为力,每个人都抱有同样的态度,都是极力的向大自然索取,毫无节制,产生环境的破坏是必然的结果。
  二、新时代防治雾霾的路径选择
  2.1确立和合共生理念
  新时代预防和治理雾霾必须遵循人与自然的和合共生。“和”是“合"的前提,只有实现“共生”才能出现“和合”,即在人类与自然互惠共生的基础上实现长期可持续的发展,这种和合具有共生性和包容性,“人类中心主义”在当前人们思想中盛行,人们普遍具有“人类至上主义”的思想,因此坚持人与自然的命运共同体思想,成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合共生至关重要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来讲,雾霾大范围的爆发的原因是人们在发展的过程中仅仅关注经济的迅速发展却忽视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把人与自然的和合共生性忽略了。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角度来看,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周围事物有着普遍联系,人同样也是,人不但与其周围的其他人产生关系,而且与自身所生存的环境也息息相关。从生物多样性的不断丧失这个问题,人类就应该有所警觉,这是大自然对人类的警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复杂多样的事物在差异中相互协调并进,从而实现万物的共同发展,如果仅仅同一类事物聚合,就很难实现长久可持续的发展。防治雾霾同样如此,人们只有放弃市场经济的过分逐利倾向,坚持人与自然的和合共生,追寻自然规律的发展,而不是一味的强调GDP增长,只有如此才能逐渐走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
  3.2确立敬畏生命理念
  新时代防治雾霾,逐渐消除市场经济逐利驱动的影响,要把敬畏生命作为行为的先导,融入保护环境,共建美丽中国的理念。习近平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们工作和生活中过度的发挥了主观能动性作用,恣意妄为,盲目被利益的趋势忽略环境的自我调节有一定的限度,进而导致雾霾的的爆发。恩格斯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 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人们跟风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被扭曲的发展经济理念所诱惑,忽略生态环境,蔑视其他生物体的存在,甚至还对自然界的其他生物也大肆伤害,自身行为严重违背了自然发展规律。雾霾的爆发应是自然界对贪婪的人类进行的报复。有追求的人生体验,必定像敬畏自己的生命意志一样敬畏其他所有生命意志,他在自己的生命中,同时体验到其他生命。如果人们在经验生活中能够把换位思考纳入自己的思想体系里,既敬畏自己的生命意志,又敬畏所有生命的意志时,我们便会意识到,对其他生命的保护与敬畏就是对人自身生命的保护与敬畏。人属于所有生命的核心位置,敬畏其他生命的前提是对自身生命的尊重与保护。治理雾霾,既是对现在威胁人的生命健康的环境污染问题的解决,更是对以人为核心的所有生命体的敬畏。人与自然是生命的共同体,面对雾霾带来的危害,人与-切生命同呼吸、共命运。意识到人与自然生命的共同体属性,是树立敬畏生命理念、防治雾强的关键步骤。   3.3确立美丽中国理念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主要突出问题是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求逐步增长。在这种背景下人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通过雾霾的防治,必须逐步实现新时代经济社会平衡而充分的发展,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持续保持平衡状态,建设美丽中国。习近平指出:“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达成美丽中国这一目标,必须确立并贯彻落实美丽中国理念,关切与回应人们对生态优美、清洁的追求与向往。在坚持经济发展核心推动作用的同时把握质量互变规律,实现经济发展与雾霾防治的相互促进。雾霾的爆发一定程度上是因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是新时代建设美丽强国的必备条件,是人类社会向更高级形态演进、实现人类相对自由和全面发展的物質基础。更为重要的是,加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动态平衡,是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的新要求。新时代防霾治霾必须以树立建设美丽中国理念为前提,不断把握好保持经济发展稳步、快速发展的同时又与雾和霾防护与治理的动态平衡,从而不断实现人与自然长期的动态平衡。
  防治雾霾是全民参与的过程,人类应把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放在心中不能为了发展,盲目忽略生态环境问题。建设美丽新中国进程中必须广泛地,充分地调动全体民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具体到个人,对于雾霾的治理也可以做出应有的贡献,遵循规律,确立和合共生、敬畏生命、美丽中国的雾霾防治理念,并充分将人民群众防治雾霾的积极性真正调动起来,才能从根本上防治雾霾,免除西方国家在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加大推动美丽中国的建设进程,有利于促进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参考文献
  [1]赵玉春、王仁养,做好灾害性天气总蠕的几点思考[U].第四届全国突害性天气预报技术研讨会论文集。2007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75.
  [3]吴江生,苏玉菊.论大学生公失精神的培育[M].海南: 2009
  [4]习近平出席全国环保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创造2018年05期》
其他文献
摘要:作为京派文学的代表作者,沈从文是独一无二的。现代文学里,能疏政治而亲人性,在作品中表现一种原始的健全的人性,带给我们一个诗意世界的,那一定非沈从文莫属。本文从沈从文的生平、创作道路以及代表作《边城》的分析,来探究其文学世界。  关键词:沈从文;京派;诗意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曾说“人类应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中国的作家王小波在《红拂夜奔》的结尾中也写到:“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
期刊
摘要: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也开启新征程。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一代又一代大学生做出努力,因此,培育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阐释文化自信的内涵后,进一步分析了新时代下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性以及现实困境,并就此提出了培育与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具体途径。  关键词:新时代;文化自信;大学生;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
期刊
摘要:现今萨克斯音乐发展过程中,其发展前景、发展方向,萨克斯音乐怎样与现代音乐发展趋势相融合,它的音乐作品的创作等一系列问题已经成为了萨克斯音乐研究的关键。在萨克斯音乐的发展日益壮大的今天,萨克斯音乐的发展将起到关键性作用。  关键词:萨克斯音乐;发展;人才培养  在现在的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逐渐得到了稳定,因此,人们越来越重视精神世界的丰富,所以,音乐在如今的社会上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其中萨克斯音
期刊
每个人比昨天更加明白理想和现实之间那不可逾越的鸿沟,同时也比昨天更加拼命地努力挣扎。逼着自己埋进去,埋进书本,埋进试卷里,埋进密不透风的黑茧,为的只是有朝一日破茧成蝶。——贺舒婷《你凭什么上北大》。五年之后,詹姆斯32岁了,小时代拍了一部又一部,就连夏至未至都拍成电视剧热播了,可我还是没有上北大。今年的高考已经结束了,而我早就过了吃饭是为了学习,跑步是为了学习,睡觉是为了学习的年纪。甚至有很多情节
期刊
摘要:自2006年《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事件发生以来,滑稽模仿作品作为一种备受争议的作品种类引起了我国学界的集中研究讨论。而后,网络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数字新媒体的广泛使用,使得滑稽模仿作品发展势头更为迅猛。滑稽模仿作品的合法性探讨,不仅关乎滑稽模仿作者、被模范作品的著作权人的权利保护,也涉及到公众利益与公民表达自由的相关问题。在我国著作权法对滑稽模仿尚无明确规定的情形下,讨论我国滑稽模仿作品的
期刊
摘要:民间传说在流传过程中被不断的改写,增补或删减,但固定的内核仍被完好的留存下来,其中蕴含的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对于民间文学研究具有重大的的意义。产生于南宋民间的中国四大传说之一白蛇传,经过几千年的流变,以民间和文界为养料,不断被丰富和发展,至今仍然受到人们的欣赏和喜爱。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不能单纯地把白蛇传当成一个文学作品来解读,也要关注它所蕴含的丰富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这样才能全方位深层次
期刊
摘要:工艺美术运动是对传统手工艺行业的一种复归,它的本质在于对“崇尚自然、文化复归“为本质的要求,今天笔者将从19世纪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入手,论述其成就,探讨其意义和价值,阐述其留给当代的借鉴的意义  关键词:工艺美术运动;设计;借鉴和价值  一、工艺美术运动的源与流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下,机械化逐渐替代了手工业的制造,导致英国进入了完全的工业化商品时代。但是由于当时的工业化进展仍不成熟导致了
期刊
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欣赏能力的显著提高,电影艺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电影音乐作为电影艺术诸多组成部分之一,逐渐变为了电影艺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中国电影中出现了许多民族乐器,例如琵琶。琵琶在电影中运用的非常广泛,它紧贴电影中的情节,为电影添彩不少。  关键词:琵琶;电影音乐;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欣赏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影艺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电影音乐作为电影艺术诸多组成部分
期刊
摘要:本论文是有关刘文西的水墨人物画的个案研究。刘文西笔下的人物画是中国民族文化和历史情感精神的寄托,他的艺术人生反映的执著精神具有社会的责任感和时代的使命感,他是 20 世纪当代人物画开拓前行的实践者,也是西北地区“黄土画派”的领军人。刘文西是当代中国画坛开宗立派的人物,他的绘画,代表着中国画写实风格的发展方向,他的艺术精神,就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他是中国现代美术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期刊
前言:  在视觉技术的发明和演变过程中,古典主义时代,图像的绘制需要画家长期积累,所以制作时间长,图像非常有限;而现代生活中各种新媒体的帮助使得图像的制作,图像的采集和图像的传播非常快速便捷,因此导致图像泛滥,所以过去是接近于图像,现在是被图像困住。从广义上讲,图像已经成为我们阅读的主要领域。从狭义上讲,所谓的阅读图片意味着印刷品本身的图像趋势正在改变我们的阅读习惯。“拯救”了费时费力解读抽象文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