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影》在民国时已选入语文教科书,是“父子之爱”教化和“语体文”学习的范本,新中国成立之初因不能实现“思想教育的任务”而被逐离教科书,改革开放后再度成为课文,并实现了主题的回归。《背影》作为朱自清先生一篇经典散文,它在教学史上去留的变化足可见此文得到历史的考验,它在滋润读者心灵、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上都拥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用一双摄像的眼睛,记录下父亲舐犊情深的背影,用一个凝望的眼神,诠释一段慈父孝子的深情。
《背影》写于1925年10月,是对1917年父子的一次分别情景的回忆。作者写祖母丧事、父亲的失业、家庭的惨淡如同流水一样,平平淡淡写下来,不见任何修饰。这实际上是写了父亲生活担子的沉重,内心的郁闷。但听父亲的话又分外达观:“事己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话语中包含有父辈对爱子的宽慰。他甘愿承受家庭中的全部重负,愿儿子能够轻松愉快地享受他的天真生活。同时,父亲的话也含蓄地道出了家境之坏:“试想,如果不是生活在难以挣扎的窘迫境遇,怎么会想到使用这么重分量的话来宽慰亲人呢?”
丧事办完以后,父亲又回南京谋事,作者又返北京上学,父子同行,在浦口車站分手,心情凄冷,境遇惨淡。分别时,父亲那深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给作者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买橘子是作品中的一个特写镜头,是全篇中的精彩之笔。儿子已经上了车,送的事应该算完结了。但当父亲发现对面站台上有人卖橘子时,他便毫不犹豫地去买。临走,对儿子叮嘱再三,宛如保护两三岁的娃娃。当父亲走去时,儿子看到的正是父亲胖胖的背影,他“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穿过铁道”,“爬上那边月台”,“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作者用白描手法,写了一连串的动作,父亲的背影打动了儿子的心。这泪,既是感动的泪,也是自责的泪。这一段买橘子的描写,把父亲的认真仔细,一怀温情,儿子的心理变化合盘托出,真称得上生花之笔。
当告别父亲时,作者含蓄地写: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这说明儿子一直目送着自己慈爱的父亲。直到再也看不见时,他仍然伫立凝望、思绪万千。
在整个作品中,我们感到许多地方都闪动着作者那一双眼睛,作为孙子,作者是噙着泪水送走逝去的祖母;作为儿子,作者享受着父爱,徜徉在温暖中,在南京勾留数日。正是在南京浦口车站,父亲那难忘的背影再次通过这双眼睛摄了下来。
父爱行胜于言,滋润无声;父爱铭刻于心,交织汇集成一种超越时空的大爱。
《背影》开门见山,直接点题,犹如黑夜里一盏明灯,点亮读者心灵,照亮回忆之门。文本围绕“背影”展开回忆,描画出一系列父子之爱的细节,每每读之总是令人唏嘘,回味久远。
一、安慰激励是一种爱
面对祖母去世,父亲失业以及为了作者的学业,父亲偿还亏空变卖典质,一系列打击,作为家庭顶梁柱的父亲,家庭唯一的经济来源,他强忍悲痛,抑制住自己泪水。俗话说男人有泪不轻弹,但在看见“我”伤心流泪时,父亲及时安慰了作者。我想父亲安慰作者同时也是激励自己,在惨淡的境况下不能让自己倒掉。他那一句“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看似简单的话就是一句发自内心慰藉,能让儿子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产生巨大的前进动力;每一个字都会让读者心痛,我想更会令作者心灵触动,充满向上的动力,因为作者背后有一个强大的精神支柱——父爱。
二、陪伴尽责是一种爱
为了能让作者旅途安全舒适,父亲做得真是无微不至。本来说让熟识的茶房照看“我”,不送“我”上车北上,但是父亲最后还是决定亲自送作者。看行李,拣座位,买橘子等,作为一个父亲能想到的,他都为作者想到做到了!用的、吃的、穿的、坐的以及路上安全事项一一巨细令读者感慨。令读者惊叹的是,在如此惨淡的家境下,父亲真的竭尽他自己的所能。想到父亲的深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再想想作者的紫毛皮大衣生活上的安排,形成鲜明的比对。当时已经20岁的“我”,父亲还要为“我”亲力亲为,这是什么,这就是陪伴,这就是尽责,陪伴尽责就是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深深无言的父爱。
三、送别依恋是一种爱
南京浦口车站,面对徐徐开启的列车,面对淹没在人群中的父亲,作者的泪又来了,前面为了祖母流的是伤心的泪水,此时此刻作者无法遏制住心底对父亲的依恋。平时在教学中,我每次带领学生学习到此处,我都会让学生去想,作为父亲此时此刻会怎样想呢?父亲为什么先走,而没有看着我一点一点远去呢?特别是近几年,我每次教到此处,我就会想起我的父亲三十多年前,送我二哥去新疆的情景。父亲那时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狠心将二哥送往遥远的新疆,买票、挑行礼以及安排二哥的座位,样样做得都是那么精细,样样都是令我那么熟悉。在火车远去后,我父亲就像孩子一样蹲在地上哭了起来。这事已过了三十多年,每读到此文,我总觉得这事就在眼前,心中充满酸楚和难过。
至此,文中的父亲为什么先走,我想更主要的原因是他不想让儿子看到自己泪流满面的样子,他想让儿子始终记住一个坚强的父亲。前文说到,作者想起祖母簌簌地落泪,我想那是一种“死别”,此时此刻这就是一种“生离”。所以,本文写了一段至爱,同时也写了一种至痛啊!
四、理解思念更是一种爱
朱自清先生是怀着羞愧、伤悲、感恩等复杂的情感写作《背影》的,作者写《背影》其实用情极深、用力极猛。短短一篇《背影》里有悠长的朱自清先生的生活史、情感史、思想史。《背影》背后的故事更让我们看到了人性中真实的一面。作者的忏悔是很沉重的,沉重到每念及此,就流下眼泪。
1915年,朱自清父亲包办朱自清先生婚姻,朱自清先生有怨言。父子生隙。1916年,朱自清先生上北大后想减轻家里负担,自作主张改“朱自华“为“朱自清”提前参加北大考试,父亲很生气。1917年,父亲失业,祖母去世,家庭经济陷入困顿。朱自清先生二弟几乎失学。《背影》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一年。 1921年,朱自清先生北大毕业参加工作,父亲为了缓解家庭经济紧张私自扣留了朱自清先生工资,父子发生剧烈矛盾。从此,父子之间的感情越来越淡,后来他把自己的夫人、孩子接出来,形成了两个独立的家庭。甚至有几年朱自清先生与父亲音信全无,基本不再来往。从这个地方我们可以看到,朱自清先生其实这几年真的没有尽到一个儿子的责任。所以,朱自清先生承认“我的不好”。当朱自清先生1925年接到清华大学的聘书,从浙江到了北京之后,父亲又担心他了。儿子只身一人又回到北京,举目无亲!担心儿子,所以父亲主动给他写信。“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父亲不与儿子斤斤计较,他的心怀多么宽大啊! 1925年,朱自清先生看着父亲的来信,在泪水中完成了《背影》这篇经典回忆散文。
原来父亲来信的背后,隐藏着父子之间的一场“情感战争”。这场战争没有胜者和败者。作为儿子,作者读到此信时泪如泉涌,这是一种什么情感呢?这就是父子之间经历岁月考验后的理解以及深深的思念和牵挂。
于白描之中见真情,于拙朴之中见情怀,于平淡之中见神奇。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风格,总的来说是清新婉约。就具体作品来说,有的玲珑剔透,如《绿》;有的淡雅清隽,如《荷塘月色》;有的朴质无华,蕴藉醇厚,如《儿女》,《背影》也是其一。在《背影》中,显词怪句绝对找不到,形容成分也极少,连他最喜用的叠字也不用了。正是“豪华落尽见真纯”。作者追求用词的老实、口语化,这正如他的为人,不虚伪、不浮华,不讲排场和客套。他曾说“用笔如舌”是文章极境,“文章能到这种境界的,简至当以说话论,不再是文章了,但这是怎样一个不易到的境界!” 他说富有“说话风”的作品“读了亲切有味”。《背影》中父亲的几句话,不仅简洁,甚至朴拙,但被捉到纸上,格外生动传情。开头“事己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揉进生活谚语,把父亲内心世界很好地表现出来。父亲决定送儿子上车,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告别时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去吧,里边没人。”话语极为简短,但我们容易把他的言和行加以联系,更显出了作为父亲那种“爱子如天”的情怀。后来当朱自清先生父亲阅读此文时,他更是老泪纵横。
最后,我想化用法国作家雨果的一句话来结束本文: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父亲的胸怀。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223001)
用一双摄像的眼睛,记录下父亲舐犊情深的背影,用一个凝望的眼神,诠释一段慈父孝子的深情。
《背影》写于1925年10月,是对1917年父子的一次分别情景的回忆。作者写祖母丧事、父亲的失业、家庭的惨淡如同流水一样,平平淡淡写下来,不见任何修饰。这实际上是写了父亲生活担子的沉重,内心的郁闷。但听父亲的话又分外达观:“事己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话语中包含有父辈对爱子的宽慰。他甘愿承受家庭中的全部重负,愿儿子能够轻松愉快地享受他的天真生活。同时,父亲的话也含蓄地道出了家境之坏:“试想,如果不是生活在难以挣扎的窘迫境遇,怎么会想到使用这么重分量的话来宽慰亲人呢?”
丧事办完以后,父亲又回南京谋事,作者又返北京上学,父子同行,在浦口車站分手,心情凄冷,境遇惨淡。分别时,父亲那深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给作者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买橘子是作品中的一个特写镜头,是全篇中的精彩之笔。儿子已经上了车,送的事应该算完结了。但当父亲发现对面站台上有人卖橘子时,他便毫不犹豫地去买。临走,对儿子叮嘱再三,宛如保护两三岁的娃娃。当父亲走去时,儿子看到的正是父亲胖胖的背影,他“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穿过铁道”,“爬上那边月台”,“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作者用白描手法,写了一连串的动作,父亲的背影打动了儿子的心。这泪,既是感动的泪,也是自责的泪。这一段买橘子的描写,把父亲的认真仔细,一怀温情,儿子的心理变化合盘托出,真称得上生花之笔。
当告别父亲时,作者含蓄地写: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这说明儿子一直目送着自己慈爱的父亲。直到再也看不见时,他仍然伫立凝望、思绪万千。
在整个作品中,我们感到许多地方都闪动着作者那一双眼睛,作为孙子,作者是噙着泪水送走逝去的祖母;作为儿子,作者享受着父爱,徜徉在温暖中,在南京勾留数日。正是在南京浦口车站,父亲那难忘的背影再次通过这双眼睛摄了下来。
父爱行胜于言,滋润无声;父爱铭刻于心,交织汇集成一种超越时空的大爱。
《背影》开门见山,直接点题,犹如黑夜里一盏明灯,点亮读者心灵,照亮回忆之门。文本围绕“背影”展开回忆,描画出一系列父子之爱的细节,每每读之总是令人唏嘘,回味久远。
一、安慰激励是一种爱
面对祖母去世,父亲失业以及为了作者的学业,父亲偿还亏空变卖典质,一系列打击,作为家庭顶梁柱的父亲,家庭唯一的经济来源,他强忍悲痛,抑制住自己泪水。俗话说男人有泪不轻弹,但在看见“我”伤心流泪时,父亲及时安慰了作者。我想父亲安慰作者同时也是激励自己,在惨淡的境况下不能让自己倒掉。他那一句“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看似简单的话就是一句发自内心慰藉,能让儿子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产生巨大的前进动力;每一个字都会让读者心痛,我想更会令作者心灵触动,充满向上的动力,因为作者背后有一个强大的精神支柱——父爱。
二、陪伴尽责是一种爱
为了能让作者旅途安全舒适,父亲做得真是无微不至。本来说让熟识的茶房照看“我”,不送“我”上车北上,但是父亲最后还是决定亲自送作者。看行李,拣座位,买橘子等,作为一个父亲能想到的,他都为作者想到做到了!用的、吃的、穿的、坐的以及路上安全事项一一巨细令读者感慨。令读者惊叹的是,在如此惨淡的家境下,父亲真的竭尽他自己的所能。想到父亲的深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再想想作者的紫毛皮大衣生活上的安排,形成鲜明的比对。当时已经20岁的“我”,父亲还要为“我”亲力亲为,这是什么,这就是陪伴,这就是尽责,陪伴尽责就是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深深无言的父爱。
三、送别依恋是一种爱
南京浦口车站,面对徐徐开启的列车,面对淹没在人群中的父亲,作者的泪又来了,前面为了祖母流的是伤心的泪水,此时此刻作者无法遏制住心底对父亲的依恋。平时在教学中,我每次带领学生学习到此处,我都会让学生去想,作为父亲此时此刻会怎样想呢?父亲为什么先走,而没有看着我一点一点远去呢?特别是近几年,我每次教到此处,我就会想起我的父亲三十多年前,送我二哥去新疆的情景。父亲那时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狠心将二哥送往遥远的新疆,买票、挑行礼以及安排二哥的座位,样样做得都是那么精细,样样都是令我那么熟悉。在火车远去后,我父亲就像孩子一样蹲在地上哭了起来。这事已过了三十多年,每读到此文,我总觉得这事就在眼前,心中充满酸楚和难过。
至此,文中的父亲为什么先走,我想更主要的原因是他不想让儿子看到自己泪流满面的样子,他想让儿子始终记住一个坚强的父亲。前文说到,作者想起祖母簌簌地落泪,我想那是一种“死别”,此时此刻这就是一种“生离”。所以,本文写了一段至爱,同时也写了一种至痛啊!
四、理解思念更是一种爱
朱自清先生是怀着羞愧、伤悲、感恩等复杂的情感写作《背影》的,作者写《背影》其实用情极深、用力极猛。短短一篇《背影》里有悠长的朱自清先生的生活史、情感史、思想史。《背影》背后的故事更让我们看到了人性中真实的一面。作者的忏悔是很沉重的,沉重到每念及此,就流下眼泪。
1915年,朱自清父亲包办朱自清先生婚姻,朱自清先生有怨言。父子生隙。1916年,朱自清先生上北大后想减轻家里负担,自作主张改“朱自华“为“朱自清”提前参加北大考试,父亲很生气。1917年,父亲失业,祖母去世,家庭经济陷入困顿。朱自清先生二弟几乎失学。《背影》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一年。 1921年,朱自清先生北大毕业参加工作,父亲为了缓解家庭经济紧张私自扣留了朱自清先生工资,父子发生剧烈矛盾。从此,父子之间的感情越来越淡,后来他把自己的夫人、孩子接出来,形成了两个独立的家庭。甚至有几年朱自清先生与父亲音信全无,基本不再来往。从这个地方我们可以看到,朱自清先生其实这几年真的没有尽到一个儿子的责任。所以,朱自清先生承认“我的不好”。当朱自清先生1925年接到清华大学的聘书,从浙江到了北京之后,父亲又担心他了。儿子只身一人又回到北京,举目无亲!担心儿子,所以父亲主动给他写信。“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父亲不与儿子斤斤计较,他的心怀多么宽大啊! 1925年,朱自清先生看着父亲的来信,在泪水中完成了《背影》这篇经典回忆散文。
原来父亲来信的背后,隐藏着父子之间的一场“情感战争”。这场战争没有胜者和败者。作为儿子,作者读到此信时泪如泉涌,这是一种什么情感呢?这就是父子之间经历岁月考验后的理解以及深深的思念和牵挂。
于白描之中见真情,于拙朴之中见情怀,于平淡之中见神奇。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风格,总的来说是清新婉约。就具体作品来说,有的玲珑剔透,如《绿》;有的淡雅清隽,如《荷塘月色》;有的朴质无华,蕴藉醇厚,如《儿女》,《背影》也是其一。在《背影》中,显词怪句绝对找不到,形容成分也极少,连他最喜用的叠字也不用了。正是“豪华落尽见真纯”。作者追求用词的老实、口语化,这正如他的为人,不虚伪、不浮华,不讲排场和客套。他曾说“用笔如舌”是文章极境,“文章能到这种境界的,简至当以说话论,不再是文章了,但这是怎样一个不易到的境界!” 他说富有“说话风”的作品“读了亲切有味”。《背影》中父亲的几句话,不仅简洁,甚至朴拙,但被捉到纸上,格外生动传情。开头“事己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揉进生活谚语,把父亲内心世界很好地表现出来。父亲决定送儿子上车,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告别时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去吧,里边没人。”话语极为简短,但我们容易把他的言和行加以联系,更显出了作为父亲那种“爱子如天”的情怀。后来当朱自清先生父亲阅读此文时,他更是老泪纵横。
最后,我想化用法国作家雨果的一句话来结束本文: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父亲的胸怀。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223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