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与诗共生的试航

来源 :特区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dddm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待你辽阔——东荡子诗歌奖·广东高校奖获奖诗人作品选(2016-2018)》收录了东荡子诗歌奖自2016年增设“广东高校诗歌奖”以来,颁出的三届获奖高校学生作品,主编陈培浩、世宾。“东荡子诗歌奖·广东高校奖”,旨在鼓励广东在校大学生的诗歌创作,扶掖广东的新生诗歌力量,奖掖校园诗人。已获该奖的广东高校诗人有郑智杰、叶由疆、蔡其新、南巫、黎子、谭雅尹、陈坤浩、戴建浩、谢洋、杨曾宇、吴子璇、郭云玉、李文巧、刘舒蔚、许夏帆、张伟南、周宏鑫等人。这些获奖者无疑是广东青年诗人的代表,他们的创作起点都比较高,从本书可以看到他们的诗歌才华,看到他们对于语言、技巧的掌握力,看到他们对世界的理解力和体验力。他们能从众多的参赛者里脱颖而出,也充分证实了这一点。
  不少诗人忽视甚至否定批评对创作的影响,这是过度强调创作的绝对自主性的一种不自觉的误解。一个最简单同时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事实是,阅读就是进入批评并领受一定的批评,除了六祖禅师,谁都不可能未经任何阅读就能凭空写作。此外,恐怕谁都无法否认,任何一名诗人自始至终都在充当自己的首席批评家,他者的意见和自己的意见有异并不足以否定批评本身的价值及其功能。诗人总是在批评语境中成长的,是杂交式地在脑袋塞满了别人的东西后,才有可能形成自己的私货。当我们把目光转向《待你辽阔》这一诗人群体时,情形亦然。
  这本诗集里的高校诗人是一个年轻得令人欣喜的群体。17人中最早的出生于1993年,最晚的1999年,典型的90后。欣喜的是看到他们身处某种反成长的生态,仍能歪歪斜斜地拱出来,扭成一朵花;而像我这样60后的一辈人—或者只限于我自己—几乎是临近中年之际,才幡然发觉自身逆生长的阴影如芒在背,难以驱除。也许,他们的成长优势是通过自发地驾驭那匹时间的野马而获得的。这匹马能让他们常常逸出课堂或教科书以外,真切地阅读世界,在此过程中彼此不断交换纷繁复杂的观念,逐步辟出一个与诗有关的区域,然后以笔作犁,深深浅浅地来回耕耘。眼下,在他们各自的一亩三分地,已见光影交错的斑斓景象。
  浪尖上的白鸟
  双双跃起
  宣告我的新生
  —谭雅尹《大海的幻觉》
  可以预期,随着他们今后与世界的进一步杂交,将相应地迎来无数次新生。因为,对诗人与时空的互文关系无论怎样认定和强调都不为过。世界是大文本,诗人是小文本。前者总是隐含着对后者的预表。而当诗人对前者做了某次阅读后,就等于把大文本的一页撕下来夹进自己的小文本里。新生就发生在这样的持续演练过程中。世界之于诗人,尽管有各自的表征,但终将聚焦于诗本身,包括透过诗这个据点,凝视和拉扯这个世界。因而,诗人与诗同时也是一种共生关系。诗提供新知,让获得新生的诗人回过头来为诗注入新生的元素。其情形犹如彼此同栖于一棵树,参与抽芽吐蕊,共享花开花落的命运。通读这部诗集,不难发现,这一诗群里任一诗人都已程度不同地在这一命运的浅滩登陆,并狐疑满腹地拥抱它,质询它。
  杀死一切符号
  树木呵,是夜晚的假象
  困住一个游荡的精灵
  —蔡其新《哇,哇,哇》
  有的人早已烧成灰烬
  有的人
  却仍未归来
  —郑志杰《铁轨》
  在金色的大地,没有什么会被责备
  也没有什么注定消失
  —陈坤浩《童谣》
  这些表述充斥着戒备性的思考,也令人欣慰。显然,他们虽然在认知上从一定的传统庶出但没有囿于其樊,作茧自缚。这种识力和勇气,在我们今天浩浩荡荡的诗人大军中尚属稀缺。我们看到,他们已触碰到横亘在存在之域中那个已知与未知之间的深渊,已听到时空中的黑暗与光明的交替生成及流逝,已陷于大范围的悖论处境而忙于挣扎,已为善恶难断而进退失据……总之,他们已具有诗人必需的思想储备及其相当的进入性,并尝试发出自己的声音。
  也许,他们的这种叛逆的强度还远未足以摧枯拉朽,但用以试航仍是可嘉的。年轻,意味着可塑,意味着从更多的困惑中获益及随时蜕变。再说,虽说诗是存域的镜像,但也并非机械地对称。比如,面对发疯的时代及人性,诗就应该一头扎进汹涌的潮汐里替无助的灵魂抛锚。
  诗的传统和现实,从来不会为诗人提供一个顺势而为的立场,除非诗人自甘平庸沉湎其中。叛逆,除诉诸新生的冲动外,也是摆脱媚俗和战胜平庸的一种高尚情操。事件及事物总是惰性的,在大众心目中尤甚。因而,世貌无论是色彩纷呈还是静如止水,内里总是岩层般坚硬而幽暗。界面的这种虚假性及迷惑性,需要诗来打破,需要诗人的预先勘探并架起钻台。不妨说,在诗人的情怀里首先要有这一先知般的目光和去蔽求真的内在力量,藉此给生存以本真还原。我们同样欣喜地看到,这个诗群正立足于钻台上,共同亮出自己蓄力已久的锋利钻头。
  我们有着不一样的决绝
  请从我的生活中除去这些东西
  此后,我的武器都丢弃于此
  我将收敛铠甲
  留给这世的是
  一无所有的
  铮铮铁骨
  —郭云玉《我们有着不一样的决绝》
  也許,他们在诗艺上还有一些稚嫩之处。比如,题材较窄,结构欠紧,有一定的模仿痕迹等。然而,相信这些历练性的问题也将通过往后的历练得到解决,道成术通。他们既然在诗学上已立足于一个难能可贵的知性起点,今后只要坚持不懈,就会迅速成器,大放异彩。
  随着时间的逝去
  技艺越发精湛
  你仍不免于担忧
  你的虎再次沦为黄毛狗的厄运
  —张伟南《处女作》
  在艾略特的批评观念中,曾有过关于评论二流诗人将会面对失败风险的有趣提示。意为批评家选取最好的诗人来建立批评声誉是较为稳妥的,舍此则难以保证,容易阴沟翻船。这一道理似乎也部分地适用于这部或者是非一流的诗选本。然而,在诗道上总是需要有人非功利地甘冒这一风险的。这部诗集体现出评选者和出版者有所必为的识见和魄力,令人肃然起敬。诗道是辽阔的,待之以前行中的诗人也同等辽阔。
其他文献
陈培浩:让我们来探讨一下作为大湾区文学重要版块的珠海文学,我们先从作家聊起吧。珠海作家,小说方面为外界熟知的有陈继明、曾维浩等,诗歌方面则有卢卫平、唐不遇、谢小灵等。你对他们的写作有什么观察?  王威廉:对我个人来说,阅读过陈继明、曾维浩、韦驰的小说,还有卢卫平和唐不遇的诗歌,耿立的散文等,我跟他们也是很好的朋友。陈继明原来是宁夏人,来到了珠海,跟我的迁徙路线接近,也是从西北到华南,我觉得他的作品
期刊
秦汝璧,1991年出生于扬州,现居南京。有作品见于各文学期刊。  一  她记得她母亲的一袭天丝竹节绉半长筒裙还是那年去北京相会她父亲时订做的。约略的裁工,齐肘齐膝,又都是离形神似的大渲大染,一笔笔相缪勾搭,使人看久了要犯昏的。闭上了眼,定一定,那影子还在眼睛里,聚拢起来沉淀到心子里去。也是因为底子淡,看上去确是富贵清庄相,也只有她母亲以为漂亮的衣服非裙子莫属。她母亲年轻的时候也送过一件淡粉红的雪纺
期刊
虹晓,原名高小弘,女,副教授,博士,硕导。1976年生人,汉族,内蒙古乌海人,2006年博士毕业于河南大学文学院。现供职于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主要从事女性文学研究。出版专著《成长如蜕—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女性成长小说研究》,发表学术论文近50篇,CSSCI期刊论文7篇。  倒啤酒的时候,魏刚提着一口气,他让啤酒瓶慢慢歪倒,他控制着速度。魏刚连着倒了三杯,每一杯酒都没有沫子,都服服帖帖,漾漾
期刊
袁凯军:1961年出生。毕业于内蒙古大学新闻系。1978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在《星星》诗刊、《青年文学》《当代中国》《草原》等各级报刊杂志发表诗歌、散文六百余首(篇),并多次获奖。已出版个人诗集《西拉沐沦神》《纯情部落》。现为赤峰市作家协会副秘书长、赤峰市青年诗人协会副会长、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力作协会员。  袁凯军是作为“60后”诗人在上世纪80年代成长起来的,是当年内蒙古崛起的诗群中的重
期刊
婚姻  憩 园  像梦里,悬崖到处都是。  你不断跳悬崖(或类似悬崖),跳入光亮。  它有轮廓,因为亮着,不能确定其深度。  每次跳完,你又从里面升上来  继续跳,变换姿势跳。跳过来跳过去,  死不了,跳崖的恐惧明显如初夜。  现实中,你不该这样操作,即便二楼,你都颤抖  如某种临危的小动物。有人不信,在桥上,在楼顶  在树上,跳下去,死了,我为这些死难过。那么难过。  比较梦境和现实是没意义的。
期刊
慕明,本名顾从云。生于1988年,现居美国。程序员,2016年开始创作中短篇幻想小说。文章散见于各网络平台、选集、杂志等。部分作品被译为英文、意大利文。曾获2017年 - 2019年豆瓣阅读征文大赛科幻奇幻组数个奖项、2018年未来科幻大师征文一等奖、2019年第十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年度新星奖。  一  资质认证,审批手续,专家的评估意见,包括前期结果,家长反馈,都在这里。请问你还想要什么?  
期刊
宋雯:张主席好,很高兴有机会和您聊聊江门文学这个话题,您是个土生土长的江门作家,又是江门作协主席,一直活跃在江门文学现场,对江门文学的历史、现状肯定比一般人更加了解。但我想先从您个人的创作情况谈起,因为我认为您是非常有代表性的一位江门作家。从您发表第一篇作品到现在,已经有几十年了吧?能否谈谈您的人生经历和您的文学创作之间的关系?比如您的童年经验、家庭环境、经历过的历史事件,有没有对您的文学创作产生
期刊
警察先生,我对卢喆的行踪一无所知。我和他分开之后再没联系,算起来也有一年。  不不,我们并非情侣,甚至没有过身体接触,只是纯粹的同事关系。他是个怎样的人,我可以告诉你,这里也许有一二条值得继续探寻的线索,也许什么都没有,你想听就听,不想听就打断,语言会像河上流舟,载到哪里算哪里。  前年—那一整年,我一直坐在他那辆灰色尼桑的副驾,跟着他在城市游荡,从浦东到浦西,再从浦西到浦东,一次次跨越黄浦江,很
期刊
陈培浩:在《特区文学》开设这个“大湾区文学地理”栏目希望能借助对大湾区文学的梳理,回溯历史,开启新知。在正式进入对某个城市的讨论之前,我们不妨来看看“大湾区文学”这个概念。我一直这样认为:“大湾区文学”是一个“待完成”的概念,它还不是一种文学实体,因此存在着一个将大湾区社会经验转变成一种审美的过程,这就是它的待完成性。今天我们该怎么理解“大湾区文学”这个概念呢?可能会有两个思路,一个是存量的思路,
期刊
一、有传统写作学,为什么  还需要一个创意写作学?  经过十余年的努力,创意写作学科在中国高校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从最初少数几个高校的尝试性引进,到近年数百所高校的齐头并进式共享共建。从当初的充满争议,到如今基本形成共识并促成中国特色创意写作学科建设热潮,创意写作学科在高校正发挥着创意教育的排头兵作用,已经逐步成为大学生写作者创意创业教育的先锋。  创意写作学科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是一个已经拥有百年历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