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检查辐射量有多高?

来源 :科技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dz4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网友质疑做一次PET-CT全身检查相当于身处自然环境中30年受到的辐射量。但事实上,随着技术的进步,CT、PET-CT等医学影像检查的辐射量正在不断减少,一次PET-CT检查带给患者的辐射量在安全范围内。而且只要经过18个小时20分钟的时间,患者体内的放射性物质就会完全消散。
  PET-CT暗藏辐射“魔影”?
  近日,有一则关于PET-CT检查的微博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关注。这则微博中说,PET-CT检查能不做就不做,因为一次PET-CT全身检查,会让人承受相当于身处自然环境中30年受到的辐射量,这相当于在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的第二天,到核电站站了一天。因此,这样的检查对身体健康有极大的危害。
  但事实果真有这么可怕吗?在形形色色的高端体检“套餐”里,我们时常能看到CT项目的身影;而对于一些非常重视健康、怀疑自己患上癌症的人,甚至会主动跑到大医院,要求进行CT乃至PET-CT检查。也正是由于使用PET-CT的人越来越多,而它又不像普通的体检项目一样,人人皆可为之。而一些对PET-CT一知半解的人,则因为它属于“核医学”的范畴,而对它是否会引发伤害心有疑虑。针对出于“技术崇拜”而“迷信”PET-CT,以及担心PET-CT“核辐射伤人”这两种网络上常见的观点,记者采访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的两位专家。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核医学科教授徐白萱告诉记者:“现在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PET-CT的辐射问题。因为它是PET和CT检查两者的叠加,又属于新技术,其安全性自然会让人感到疑虑。PET是‘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检查’的缩写,其原理是将生命代谢中必需的物质,标记上半衰期较短的放射性同位素,再注入人体,以观察代谢活动的情况。简而言之,PET检查一定会使用放射性药物,这通常是放射性同位素氟-18。另一方面,CT检查也有放射性。这两部分放射性之和,便是PET-CT检查带给受检者的辐射量。”
  不过,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比如检查设备精度的提高,PET-CT的辐射量正逐渐呈下降趋势。徐白萱说:“由于设备精度、新旧程度等差异,一次PET-CT检查带给受检者的辐射量也有差异,但总体上是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下降的。举例而言,在数年前需要注射给受检者的放射性同位素,其剂量是每公斤体重0.12毫居里,现在则减少为0.08毫居里。”(1居里是1克铼-226的放射性强度,1居里=1000毫居里。)而且PET检查的辐射量也和患者的体重有关。体重越重,所受到的辐射量也就越大。
  徐白萱说,“使用目前比较新的设备来做一次PET-CT检查,一个人受到的辐射量是大约10毫西弗。目前,国家尚未规定患者在医学检查中接受的辐射量的上限,但有医护人员的标准,也就是每年不得超过20毫西弗可供参照。如果以此计算,一次PET-CT检查带给患者的辐射量,仍在安全范围内。”
  对于网上流传的“做过PET-CT检查的人会成为辐射源”的说法,徐白萱认为这毫无根据。她说:“对一部分癌症患者进行检查的时候,国家规定只要患者体内的辐射量小于30毫西弗,就可以进入公共场合。这个限额,远超过一次PET-CT的全部辐射量。而且只要经过18个小时20分钟的时间,患者体内的放射性物质就会完全消散,更不要说给周围的人带来影响了。”
  影像检查无法替代彼此
  当您前往医院,特别是设备齐全的大型医院看病的时候,名目繁多的医学影像检查科室,或许会让您有些头昏脑涨。但是,这些医学影像也有着明确的“谱系”,在医院里扮演着各自的重要角色。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放射科主任、教授杨立介绍说:“在现代医院中,影像检查科室已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即使是非常小规模的医院,也必须配备影像科室。甚至,在一些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内科、外科的医院,比如儿童医院和妇产医院,影像科室仍是不可或缺的。医学影像检查可以分为3 个大的谱系,即放射影像、超声波影像和核医学影像。在放射影像中又可以细分为CT、普通X 射线放射影像和核磁共振成像。在提升诊断准确性的同时,一部分医学影像检查的辐射问题,也引起了公众的关注。随着医学影像技术和材料、计算机系统的进步,这些检查给患者带来的辐射量都呈下降趋势。”
  杨立告诉记者,在医学影像的放射影像这一支里,核磁共振不会产生辐射,拍摄X光片所受的辐射量也完全可以忽略不计。CT是辐射量较高的项目,如果以做胸部检查来对比,那么,在照射部位相同的情况下,CT的辐射量要比X光片高大约100倍,一个成年人每年做2~3次CT 检查,受到的辐射量也仍在20毫西弗的安全范围内,但个别检查范围较大和检查程序较复杂的情况下,接受到的辐射剂量也会增加,应引起注意。
  “在医院里,每种医学影像检查都有其存在的价值,无法替代彼此。”徐白萱说,“我们当然清楚一部分影像检查存在放射性的事实;但如果害怕遭到辐射,就不让患者去做CT检查,导致病情延误,显然是更糟的选择。所以,如果医生认为某种影像检查是必须的,而且患者确实已经表现出了症状,那么最好的选择还是要遵照医嘱做各项检查。至于降低辐射量,医学上普遍认可‘时间、距离、屏蔽’这‘防辐射三原则’。其中,距离防护是最好的防护,因为辐射量与人和辐射源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在此基础上,针对孕妇和儿童这两个特殊的群体,其保护措施也会升级,尽可能不做高辐射量的检查项目仍是必须的。”
  重复检查导致“辐射叠加”
  尽管目前的技术可以充分保证医学影像检查的安全性,使患者不必担忧辐射问题,但这方面的流言仍然在网络上蔓延。这种现象背后,究竟隐藏了怎样的本质?
  杨立坦言:“目前,国内的医院常常出现一种现象:患者在某个医院做影像检查,由于技术和水平差异,片子成像质量不佳,或者说具体负责影像检查的人员技艺不精,导致成像质量欠佳。当患者决定换一家医院看病的时候,低质量的影像,会让接手的医生一头雾水看不懂,不得不重新拍摄。这样的现象并不鲜见,而由于CT的操作要求更高,‘拍虚了’的CT 影像也可能更多些。”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时常接收从外地来看病的患者,或者接到外院发来的会诊请求。“但有些时候,这些患者随身携带的影像质量太糟糕,或者拍摄得不规范,就导致了患者第二次接受同样的影像检查。另一种导致重复检查的情况,则是接手患者的门诊医生无法通过外院提供的影像得出判断。由于放射科目前会诊权限不普及,使得转院、会诊的患者只能先拿着影像片子到门诊,而不能直接到医学影像科室要求出具报告,从而增加了重复检查的可能性。”杨立说,“现在,外地患者来北京看病已是非常常见的现象,如果赋予放射科会诊权限,那么我们就可以为其他医院拍摄的影像出具报告。但这样做也会形成另一种漏洞,那就是其他医院可以收取检查费用,却又不承担阅片和出具报告的责任,形成‘他们偷懒,我们义务劳动’的局面。这样做成本太高,对医生也不公平。一种可取的方案,或许是要求各家医院都将自己的医学影像传送到指定的数据库,医院之间可以彼此调阅和认可,从而降低重复检查的几率。”
  滥用检查手段不可取
  如前文所言, 随着技术的进步,CT、PET-CT等医学影像检查的辐射量正在不断减少。但另一方面,一部分对这些检查手段不甚了解的公众,出于体检目的要求做这类检查,以及其他一些人为因素,却导致了CT乃至PET-CT被滥用,使一些人受到不必要的检查,乃至接受的辐射量超标。目前,在北京市做一次PET-CT检查,其费用是全身9000~10000 元。可谓价格高昂。尽管如此,仍然有一些人抱着“PET-CT 可以确保早期发现癌症”的想法,为了确保身体健康而设法进行PET-CT 检查。而为这部分人接受PET-CT 检查“牵线搭桥”,已经成为一种服务业。
  记者在网上搜索“体检”,搜索结果首页就出现了若干条宣称可以帮人办理PET-CT预约业务的广告。其中一条这样写道:“无需中介费,无需提前付款,只要拨打一个全国免费的电话,你就可以轻松地完成一次‘21世纪最给力防癌设备’的体检预约。”
  记者在这个网站上留下手机号码,一分钟后就接到了自称是“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和肿瘤防治救助专项基金会”工作人员的回电。在电话中,此人承诺可以提供全国所有的三级甲等医院的免费PET-CT预约,也就是可以凭预约号直接到医院接受体检,不需要医生提前问诊。而这家网站,只是网上众多PET-CT体检预约服务的提供者之一。在它之外,派康网、中国高端体检网、PET-CT检查协作网、医生在线·全国PET-CT中心等提供类似服务的网站不胜枚举。
  徐白萱告诉记者:“ 我不建议在没有(门诊)医生问诊的情况下,把PET-CT当成常规的体检列入定期检查之中。PET-CT的功用,主要是在于肿瘤诊疗中的疾病分期、疗效评价、预后监测、治疗评估等方面。也就是说,病人应该先去门诊,让医生来判断应该做哪项检查。有些病人因为担心身体状况,会主动向医生提出要做某种检查。因此,由专业人士给公众解释清楚这些检查方法背后的科学,就显得很重要。”
  “即使是在一些医疗非常发达的国家,比如日本和韩国,PET-CT检查也仅仅用于高危人群的癌症筛查。”杨立说,“这是因为,从卫生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如果人人都去做PET-CT检查,其成本是国家的医疗体系无法承受的。无论是从降低辐射的角度,还是从经济的角度,我们都不提倡非高危人群来做这种检查。”
  另一方面,一部分医院对经济效益的追求,也使CT和PET-CT检查被滥用。杨立告诉记者,目前,国内的绝大多数CT机和其他一些重要的医学影像设备需要依靠进口,价格高昂。随着时间的流逝,它们的成像效果会变差,必须更新。一般来说,一台设备的理论寿命是6年,但在中国,考虑到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国情,它们通常会在保证安全和服务质量的前提下,服役10年方才退役。如果有的医院的机器设备空闲率高,医院领导就有可能为收回设备成本,而给各个科室定出检查的数量或者比例指标,从而导致不必要的检查。“因此,我和徐教授要在此呼吁供职于各个医院的同行们,请合理地、有节制地使用医学影像检查手段。毕竟,少一分检查,患者就少一分辐射,就多一分安全。”
其他文献
在南极,有一个“大家伙”在从事科考工作,它长1.8米,高1.2米,宽1.6米,重300公斤,可在风能发电驱动下不间断地昼夜行走,还能跨越高度半米以上的障碍物,并能在冰盖复杂的地形下进行自主导航控制,在国内通过卫星线路可对它进行遥控。它就是2 月份随雪龙号科学考察船一起到达南极的“极地漫游者”,虽说是“漫游”,但它的目标却很明确,它非常懂得自己在这里的任务就是检验自身对大气观测、冰雪取样、冰盖移动等
期刊
GE公司全球董事长  兼首席执行官  很高兴跟大家一起探讨“工业互联网——当智慧遇到机器”这样一个令人激动的话题。简单来说,工业互联网就是把那些智能的机器,加上传感器,再加上分析的工具,用一种分布式的、移动的方式来操作。  GE《工业互联网:打破智慧与机器的边界》白皮书指出:工业革命是第一次创新变革浪潮。以互联网革命为标志的第二次浪潮,对生产力的影响更为强烈,但是大约在2005年就失去了上升势头。
期刊
如果有人问你:在拍摄一张照片前,你首先会考虑什么?人们的回答也许各不相同,但作为一名摄影师,通常都会说:考虑光线。在大多数手拿相机和手机的业余者看来,相机会搞定一切,他们只负责按快门。但相机只是一台机器,它即使设计得再先进,也无法读懂光线的价值内涵,也无法体会光线在造型中的内在力量。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养成了一种惰性,当我们观察时,看到的是一个个物体最直接的外观,随后我们就收回了目光,认为已经
期刊
天然气汽车是以天然气为燃料的一种气体燃料汽车。2000年以来至今,天然气被世界公认为是最为现实和技术上比较成熟的车用汽油、柴油的代用燃料,这些年天然气汽车已在世界和我国各省市得到了推广应用。  燃气汽车每公里PM2.5排放比燃油低93%  北京市燃气集团副总经理许彤表示,与传统燃油汽车相比,天然气汽车具有良好的环保效果,燃气集团曾委托清华大学做过一个测试,一辆国四标准汽车,用燃油的车与燃气的车相比
期刊
超过500亿次下载、总数破100万的应用一直是苹果引以为豪和赖以生存的筹码。但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尽管提交的应用数量的四分之一会被苹果公司删除,但在App Store里依旧有着不少应用仍在“逍遥法外”、招摇撞骗。特别是在中国大陆地区,刷榜横行、监管不严,审核机制形同虚设,更需要我们来警惕这些骗子应用。  ●电话黑名单系列  坑爹指数:★★★★★★★★★★  相关应用:来电归属地+ 黑名单、来
期刊
6月中旬,神舟十号飞船将会携带3名航天员再次奔赴太空,进一步实验和验证与天宫一号的交会对接。随着空间实验室的趋于成熟,中国将一步步迈入空间站时代。  首次太空讲课将天地连线  目前,即将执行神十任务的航天员乘组,已入住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航天员公寓“问天阁”。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杨利伟此前则透露,神十或仍将有女航天员参与,可以肯定的是,太空任务的执行仍以老一批航天员为主。这意味着,王亚平很可
期刊
一种叫做“力比多”(Lybrido)的新型药物被称为“女性伟哥”,它结合了睾丸素和一种类似伟哥的药物,能够显著增强女性性欲,并提高性生活满意度。据称,女性伟哥有望在三年内上市销售。近年来,科学家们致力于研制适用女性的伟哥药物,然而,由于伟哥仅对男性产生生理反应,增强女性性欲主要取决于心理因素。荷兰“情绪大脑”(Emotional Brain) 公司声称通过结合睾丸素和类似伟哥药物的方法,现已研制一
期刊
目前国内在售的洋奶粉品牌中,有80%是国内企业贴牌生产的“假洋鬼子”,这些境内企业到境外注册或购买授权给奶粉“镀金”,再以高价回销。  “100%新西兰奶源”、“纯荷兰奶源”、“国外奶源国内罐装”、“纯正国外生产”,如今走进超市的奶粉专柜,你就会看到婴儿奶粉都在主打“国外”牌。而销售的奶粉中半数以上都是冠以“洋”身份的洋奶粉。但是,业内人士透露,这些洋奶粉中大多数都是贴牌生产的“中国特供”。国内市
期刊
6月14日,北京市“中学生英才计划”办公室第一次会议在京召开。办公室主任、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周立军,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陈光巨等参加了会议。  周立军表示,此次计划要求各院校发现有科学潜质的人才,促进科技创新后备人才的储备,更要求建立科研机构、高校和中学共同培养的人才机制。各院校领导均表示将全力支持“英才计划”。  据了解,“英才计划”虽首次在京实施,但北京市此前有13年“后备人才”培养的经验
期刊
联合国粮农组织一份报告称,食用昆虫有助于人类应对世界饥荒,还可提高营养水平、减少污染。已有20多亿人用昆虫来补充食谱,但黄蜂 、甲虫等昆虫资源仍未得到充分使用,在许多西方国家,人们对食用昆虫仍有不适感。  ——美国《华盛顿邮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