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对两个孩子间的冲突?

来源 :老年博览·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002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拥有两个孩子的生活,对于绝大多数家庭来说都是既陌生又未知的!未来的一切都不在我们的知识体系、经验体系之中,我们惶惶然地面对着一个全新的世界!特别对于新晋二孩妈妈来说,各种未知挑战扑面而来,真的有可能把我们打倒!
  椅子公约
  我们家有五把餐椅,一把带扶手,四把不带扶手。
  之前,带扶手的那把餐椅一直被杭杭霸占着,一开始大家觉得带扶手的比较安全,所以自打杭杭不坐宝宝椅开始,他就一直在这把椅子上吃饭。
  随着睿睿的长大,睿睿也开始不用宝宝椅了,可杭杭还是不愿意让出这把独一无二的椅子,睿睿就只能坐一把和爸爸妈妈一样的、不带扶手的餐椅。
  一开始,还算相安无事,当睿睿提意见时,妈妈还可以通过抱着他吃饭、安抚一下给糊弄过去。
  可现在,睿睿已经4岁半了,他不愿意再做那个委曲求全的小受气包了,他也想和哥哥平起平坐。所以,一到吃饭时间,他俩就要为了谁坐那把带扶手的餐椅吵闹一通。
  妈妈一开始提议,谁先坐上算谁的。
  可杭杭凭着身高、体力、速度优势,每次都率先占上。而睿睿呢,就算偶尔领先坐上扶手椅,也几乎每回都被杭杭一屁股挤下来。所以只能乘着哥哥偶尔不在家吃饭时,才能安心坐在扶手椅上吃饭。
  所以,妈妈的提议一直没能得到公平执行。每次抢椅子,都以睿睿失败而告終。
  这天早餐时间,睿睿率先坐在了扶手椅上,杭杭一看,也一屁股坐了上去。
  “我先坐上来的,今天该我坐!”睿睿当然不乐意啦,可他怎么推也没法把哥哥推下去,反倒被哥哥顶在了椅子的后半部分,够不着桌上的早餐。
  这下,睿睿终于提出了严重抗议:“妈妈,为什么每次都是杭杭坐扶手椅,这不公平!”
  好吧,妈妈一直都秉持着无为而治的原则,不求助不干预。这次宝贝求助了,那怎么也得干预一下吧:“你们看,家里就这一把扶手椅,你们俩都想坐,怎么办?”
  “这把椅子本来就是我的!”杭杭一直觉得椅子是他的,他打心眼里不同意妈妈提出的那个“谁先坐上算谁的”的建议!
  “你已经坐了好多次了,这次该我坐了!而且,今天是我先坐上来的!”睿睿觉得椅子是大家的,应该轮流坐。今天他先坐上,怎么也得算他的了!
  “杭杭,首先,这把椅子是我们大家的,虽然以前一直是你坐,但也不是你一个人的。”我先得和杭杭明确椅子的归属权属于大家。
  杭杭没说话,就算是默认了吧!
  “扶手椅只有一把,你们俩都想坐,那么我们就得想个办法了。妈妈之前的提议我也觉得不太合理,这样吧,你们俩一人出个主意,我们再来商量最后怎么办,好吗?”我把问题抛回给他们。
  两人别别扭扭地挤在一把椅子上,都一脸不高兴!但看得出来,都在动脑筋想办法。
  过了一会儿,杭杭说:“一、三、五、七我坐,二、四、六睿睿坐!”这对他来说已经是个很大的让步了。
  可睿睿不同意:“不行不行,那样还是他多坐一天!”
  “好,那你出个主意!”我就跟个辩论会主持人似的。
  睿睿说:“早饭我坐,中饭和晚饭杭杭坐!”
  妈妈一听乐了,那不更便宜杭杭了嘛,这下总该同意了吧!
  可出乎意料的是,杭杭坚决不同意:“不行!等开学了,睿睿的中饭和晚饭都是在学校吃的。他在家只吃一顿早饭,这不等于他在家的时候都是他坐嘛!”好吧,想得可真够远的,我实在是佩服!
  “你们都不同意对方的意见,那可怎么办?咱们再商量商量!”这下我可不轻易提意见了!
  我的本意是希望他俩自己商量出个结果,可一直在一边旁听的外婆忍不住了:“你们俩轮流做主嘛,一星期听杭杭的,一星期听睿睿的。”
  老妈让他俩自己提出这个建议多好啊!你怎么又按捺不住啊!我内心那个呐喊声啊!简直都快喷薄而出了!
  杭杭反应多快呀:“好!就这么办!”
  睿睿也同意!
  于是,我在A4纸上特别正式地写下了他俩人生的第一份合约。在落笔的过程中,睿睿也修改了自己的提议,在他的主导周也改成和杭杭同样的方案,于是就有了“椅子公约”!
  他俩特别正式地在合约上签下了自己的大名。妈妈、外公、外婆作为见证人,也煞有介事地签名做证!
  说实话,这公约的规则既不简洁也不明了,我也根本记不住哪周该谁做主。可他俩却奇迹般地良好默契地执行着这个公约,相安无事,再也不为扶手椅争吵了!
  不过,更多的原因也许是他们在合约商议和签订的过程中,得到了彼此的尊重,得到了公平的对待,所以“扶手椅”也就失去了权力斗争的象征意义,变得不那么重要了吧!
  直到昨天,睿睿突然发声说:“我不想再坐扶手椅了,都让杭杭坐吧!”
  看来,他俩对扶手椅都已经失去兴趣了!
  冲突,成长的必修课
  冲突,是二孩家庭的主题词,妈妈、好吃的、好玩的,任何你能想到或想不到的东西,都有可能成为两个孩子之间争抢的对象,甚至引发一场战争!据一份国外高校心理学研究数据显示:“3~7岁的兄弟姐妹平均每小时发生3.5次冲突。2~4岁的孩子之间发生冲突的频率最高,高达每小时6.3次,即每10分钟超过1次。”
  虽然“冲突”一词不讨人喜欢,它会让孩子们行为失控、让父母们情绪失控!但是,在它不那么美好的外表下,“冲突”却承载着孩子们丰富而又美好的成长!
  如果没有同伴冲突,孩子们不会接触到那么多与自己全然不同的同龄人。他们的想法、他们的经历、他们的个性、他们的处事方式,都是自己从来没有接触过的。在受到最初的冲击之后,孩子们会对自己的想法和认知产生怀疑。这种怀疑和自省是特别有意义的!在这种矛盾与冲突之中,孩子们原有的认知水平就发展升级了。这将成为他们不断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动力。
  如果没有同伴冲突,孩子们也没有机会体验到那么多种不同的情绪感受。在冲突过程中,孩子们会尝试着去学习适当控制自己的情绪状态,并且,他们会尝试着从同伴的表情、语气、动作中来辨别对方的情感状态。这将成为他们理解他人、体谅他人的源泉。
  如果没有同伴冲突,孩子们将丧失可贵的早期社会技能的学习机会。他们不清楚自己行为的后果将会是什么,不知道哪些行为会对自己解决问题有帮助,也不清楚哪些技能会让自己顺利实现目标。而这种行为预判能力和自我行为控制能力,对于每一个成年人来说是多么宝贵的经验啊!
  既然冲突有这么多的好处,并且它又如此无处不在,那么作为父母来说,我们又该如何面对这门让我们又爱又恨的“成长必修课”呢?
  Tips:冲突处理的有效回应
  1. 承认感受:表明已经了解孩子们对彼此的愤怒,承认孩子的感受。仅这一条就能够帮助他们冷静下来。
  2. 尊重倾听:以尊重的态度聆听每个孩子的解释,给孩子机会阐述自己的理解和立场。
  3. 认可难度:表示出对问题困难程度的认可。
  4. 表达信任:表达出对孩子们能力的信任,相信他们能够找出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5. 离开现场:让孩子们自己处理。对于低年龄孩子,父母可陪伴在旁,但请让孩子自己拿主意。
其他文献
常常有父母和老师抱怨:现在的孩子真的难以管教,明明自己苦口婆心,孩子却丝毫不为所动,甚至时常出现让人头疼的不端行为。久而久之,父母和老师变得心累不堪,与孩子的距离却越来越远。该怎么办呢?  台湾资深儿童心理咨询师黄锦敦老师在《陪孩子遇见美好的自己》一书中,讲了这样一个真实的小故事,或许值得我们思考:  有一次,我去一个机构带团队,对象是一群小学中年级的孩子。团队活动是一整天的,到了中午,我准备午休
期刊
休假前,李菲计划好和好友去泰国旅行,准备订机票时突然接到同事电话:“小菲,你假期有事嗎?不好意思又要麻烦你,我妈妈生病了,放假准备回家照顾她,我那两只猫能不能再拜托你照顾一下?”李菲犹豫了一下,想说自己已有出行安排,也想说室友很反对她养猫,但一想到同事妈妈生病,只好说了一句:“好吧……”同事马上笑着说:“谢谢你,小菲!就知道你最善良了!”挂断电话,李菲又急又恼,因为同事已经不是第一次用宠物来占用她
期刊
有研究发现,当气温超过35℃、日照超过12小时、湿度高于80%时,人的大脑灵敏度就会受到抑制,人就会出现情绪上的“中暑”表现。要想保持平和的心态,可以尝试以下几招。  呼吸法  找个绿树成荫的公园,傍晚时脱鞋站在地上,合上双眼,两臂自然下垂,然后深呼吸,缓慢地通过鼻子吸气,开始缓缓张开双臂,想象着气息充满胸膛。  扩展到极限后,让气下沉丹田(脐下1.5寸),再通过鼻子一点点往外呼气,并将双手慢慢放
期刊
日本研究人员研发出一种治疗人体角膜病的新疗法,将人工培育的眼角膜细胞移植给了多名角膜病患者。在日本,角膜病患者约有1万人,进行角膜移植是目前治疗该病唯一的方法,但供体角膜资源严重不足。因此,该研究小组研发了这种新的療法。  在试验过程中,研究小组对捐献者的角膜细胞进行人工培育,并用注射器将之注入多名患者眼中。至今为止,该研究小组已经对30多名患者进行了人工角膜移植,这些患者病情明显好转。
期刊
儿童行为专家发现,在6周岁之前,孩子劳动意识的萌生只与一件事有关:劳作本身的趣味性。也就是说,孩子觉得劳动更像是一种游戏。他洗碗,是因为洗涤剂产生的泡泡吸引了他;他帮妈妈晾衣服,是因为在晾衣绳下钻来钻去相当好玩。  但为什么,过了6岁之后,越来越多的孩子不再觉得劳动好玩?  那就得看看,你是否有以下3种错误认知,扑灭了他们的劳动积极性。  1.你是否认为做家务是一件“差事”?  家长日常处理家务时
期刊
据法国国际广播电台援引法新社报道,日前,科学家宣布,发现52个基因与人类智力有关。  由30名科学家组成的国际团队,仔细研究了此前针对7.8万名欧洲人进行的13项研究成果。这13项研究详述了遗传剖绘和根据智商测验所得到的智力评估的相关结果。研究团队负责人、荷兰阿姆斯特丹神经遗传学与认知研究中心研究員波斯杜马表示,这是他们首次发现智商会受大量遗传基因的影响,让他们深入了解了人类智力的生物学基础。
期刊
人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部位需要一定的压力,这个压力就是血压。高血压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为主要特征,可伴有心、腦、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时至今日,高血压已经成为全球化的疾病,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与重视。我国把每年的10月8日定为“全国高血压日”,以此来增强全民的自我保健意识。本期特别策划,就和您聊聊您所不知道的“高血压那些事儿”。
期刊
美国《高血压》杂志网络版刊登一项新研究发现,将收缩压降低至目前推荐指标以下的水平,可降低高血压最常见并发症左心室肥厚(LVH)的危险。  心脏主泵腔左心室肥厚与心脏衰竭、中风甚至心源性猝死风险增加密切相关。尽管医生已经知道,通过持久降低收缩压有益逆转左心室肥厚,然而,将收缩压降低至推荐标准以下是否是降低左心室肥厚的有效策略尚不得而知。  由美國维克森林大学流行病学心脏病学研究中心完成的这项研究结果
期刊
杓型血压最理想  根据夜间血压下降的情况,可将血压节律分为杓型血压、非杓型血压、超杓型血压、反杓型血压。夜间血压较白昼正常降低10% ~ 20%为杓型血压,这样的血压节律有益于适应机体活动规律,保护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若夜间血压较白昼下降不足10%称为非杓型血压;部分患者夜间血压较白昼不降反升,且超过5%,称为反杓型血压;还有的患者夜间血压明显下降,幅度超过白昼20%,称为超杓型血压。这几类血压
期刊
据美国《科技日报》报道,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学者发现,舒张压降得过低與心脏组织受损有一定关系。  研究团队从“动脉粥样硬化风险社区研究”中选取了1万余名病人的数据资料进行研究。21年间,研究者对参与者进行了5次访问,对其进行了量血压、血液检测等检查。从血液样本中,科学家进行了高灵敏度的心肌肌钙蛋白测试。当心肌受损时,肌钙蛋白含量会上升,血液中肌钙蛋白的值达到14纳克/升时,表明心脏受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