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民族声乐的开山之作

来源 :人民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drong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中国民族声乐领域有不少论著,其中较有影响的包括:管林著的《声乐艺术的民族风格》(1984)和《中国民族声乐史》(1998)、傅雪漪著的《戏曲传统声乐艺术》(1985)、顾旭光著的《中国民族声乐论》(2000)、金明春著的《民族声乐艺术》(2000)、李晓贰著的《民族声乐演唱艺术》(2001)、郭建民等著的《20世纪中国民族声乐文化引论》(2004)、刘雅丽编著的《民族声乐概论》(2007)等。和已出版的民族声乐论著不同的是,李萍的《中国现代民族声乐论》(2006)是对“现代”民族声乐的历史发展、艺术特征、艺术表现特征、教学实践等的系统研究,构建出了“现代民族声乐”学科的基本理论框架。
  作者李萍现为湖南师范大学教授,从事民族声乐教学多年。分别于1996年和2001年出版著作《跟我学唱歌·民族唱法卷》、《民族唱法名师指点》两部;主持省级课题两项:曾在《音乐研究》、《中国音乐》等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近二十篇,其中较有影响的有:《重视现代民族声乐理论的建设与发展》、《对民族声乐多样性发展的思考》、《论民族唱法教学的基本结构》、《论民族唱法声音形态及其表现形态的美》等。所教学生多人在国家级、省级声乐比赛中获奖。
  本书是作者完成“社会转型期民族声乐发展问题研究”省级课题的成果,历时两年多,在对现代民族声乐已取得的成功经验、前人研究成果和同时代学者研究材料的基础上,结合多年积累的教学经验写成。全书分为四章:第一章,现代民族声乐的历史发展及其界定;第二章,现代民族声乐的艺术特征;第三章,现代民族声乐的艺术表现特征;第四章,现代民族声乐的教学实践与教学体系的初步形成。李萍的这本专著对“现代民族声乐”进行了明确的界定和全面的概述,立场客观,研究深入,多有创新和突破之处,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定位清晰,宏观把握现代民族声乐的界定及历史发展。作者采用了纵向和横向相结合的方式,对“现代民族声乐”进行了准确的界定和概述,并针对一些普遍存在的现象进行评述,具有精确性、概括性和客观性。
  其一,精确性,突出体现在有关其“界定”。作者认为现代民族声乐在重要工具书中没有完整的界定,在各种刊物没有一致的说法,但还是需要去了解其基本性质,研究其时代差异。秉承这一理念,作者层层深入、逐步推出其论点。第一步,提出了前人关于“民族音乐”、“民间音乐”、“中国歌唱艺术”的定义。第二步,分析了“民间音乐”和“西方音乐”的区别,即前者属于“集体创作,不断衍变”,后者属于专业音乐。第三步,介绍了汤雪耕、周小燕等人对现代民族声乐的看法,并对其进行了归纳和比较。在此基础上,作者得出自己的创见,将民族声乐概念界定如下:“现代民族声乐是一门独立的、具有专业音乐性质的歌唱艺术形式。它的本质特征与传统民族声乐一脉相承,具有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审美习惯和艺术特征。它的演唱继承了传统精华,又融合了西方声乐元素,形成了有别于传统的、新的民族歌唱形式。它以民族语言为演唱基础,以字正腔圆、声情并茂为演唱原则。它的演唱丰富多彩,包括各民族的风格和各地方的色彩,是中华民族喜闻乐见的、新的歌唱形式。”
  其二,概括性,突出体现在有关其“历史发展”。作者以时代发展为主线,以各组成因素为内容,对现代民族声乐的历史发展进行了研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科学的体系。从时间上来看,作者将其概括为三个发展时期,脉络清晰,逻辑结构严密。首先,“新音乐运动”推动了现代民族声乐的发展。“新音乐运动”是指20世纪30年代兴起的、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左翼音乐运动,以及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音乐运动”。然后,“新中国唱法”大讨论,促进了现代民族声乐的成熟。1949年底,中华全国音乐工作者协会与筹建中的中央音乐学院合办的音乐问题通讯部提出并开展的“新中国唱法”大讨论(俗称“土洋之争”)。最后,西方声乐影响了现代民族声乐的发展。从内容上来看,作者大线条地概括了三个不同时期的历史背景、音乐家、声乐作品、声乐教育及歌唱家对民族声乐演唱方法的探索等情况,语言凝炼,说理明确。
  其三,客观性,突出体现在有关音乐院校声乐教育理念中某些问题的分析。民族声乐教学的理论方面,发表的论文多如牛毛。有人提出要创立民族声乐学派,重视民族声乐的演唱和教学i有人试图从文献学、美学、文化学、哲学等学科的角度,探索民族声乐演唱及教学中的普遍规律;有人通过对某个声乐教育家或歌唱家的研究,寻找某些可以借鉴的规律和方法……民族声乐教学的实践方面,存在的争议层出不穷。有人认为民族声乐在演唱上越来越忽视传统、崇媚西方,失去原本的民族特色,形成“千人一面,千歌一腔”的局面;有人认为培养美声唱法歌手参加国际比赛并获奖,比培养民族唱法歌手更加重要;有人认为音乐院校应着手调整教学体系,改变教学理念……本书既没有对现代民族声乐的培养方式全盘否定和批判,也没有一味地为学院派的民族声乐唱颂歌,而是从正反两面来看待。一方面,音乐院校对现代民族歌唱人才的培养起到重要作用,成绩突出,不可忽视。另一方面,由于考试政策、课程设置和教学理念等方面的原因,造成民族风格单一、演唱风格雷同的现象。这些问题所引发的“冲突”,显露了现代民族声乐发展过程中的弊端,但同时也促进了它的发展。作者以自己精湛的学术修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基础,以辩证而独特的眼光来分析问题,相比一些重“批判”而轻“肯定”的论述,更具有哲学深度和学术高度。
  二、重点突出,科学分析现代民族声乐的艺术特征及艺术表现特征。作者认为现代民族声乐的艺术特征是:明亮圆润的嗓音,清晰准确的歌唱语言;艺术表现特征有:民歌、曲艺、戏曲等。论述既全面又深入,不仅涵盖了各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渗透了各方面的演唱和教学经验,还不乏对某一问题的细致分析。
  以往的相关文献多是对某一方面的单一的研究,如歌唱医学、咽音、十三辙、声乐美学、唱腔研究等,没有进行多元整合、综合研究。而本书的第二章从生理、语言、美学、润腔等进行论述,为我们编织了一个知识网,有利于我们更加全面地来看待现代民族声乐的艺术特征。书中第三章,作者对传统民族声乐的三种表现形式进行归纳总结,有对其形成与发展、类型与特征进行宏观上的归纳,也有对其具体类别、相关曲目进行微观上的分析。
  关于发声,作者在第二章第一节举出学生常见错误观念的例子,即误解了民族声乐发音的特点,把“较多地使用声带振动”错认为是“较多使用喉部”来发音;因而产生用紧、白、挤、直的声音来唱的坏毛病。关于吐字,作者详细介绍了普通话的字音结构、吐字发音的一般规律,并结合很多谱例进行分析。关于润腔,作者一共归纳了六种润腔法,分别是装饰性润腔法、断音润腔法、音色变化润腔法、声音形态润腔法、节奏节拍润腔法、强弱变化润腔法。第三章第三节共有二十多个细目和四十多个例曲,例曲涉及艺术歌曲、民歌、歌剧选曲、京剧、评弹、山东琴书等。在现代民族声乐论著中,《中国现代民族声乐论》是对润腔艺术研究最全面的一本专著。关于表演,作者侧重论述“声情并茂”的表演原则。讲到对歌情的把握,作者具体到《梅娘曲》、《玫瑰三愿》这两首30年代的艺术歌曲。很多人在演唱这一类艺术歌曲时容易走入重技巧而轻情感的误区。这两首歌曲的举例,既典型又直观,很容易让读者联想到自己的演唱体验,深刻了解到分析歌曲和表达情感的重要性。
  三、搜罗全面,系统研究现代民族声乐的教学实践及教学体系。现代民族声乐从诞生时就开始了其教学的探索,全国召开的重要学术性会议有:1957年的声乐教学会议、戏曲院校声乐教学会议;1986年的部分高等艺术院校民族声乐教学会议;1996年的高师声乐教学研讨会;2005年的民族声乐教学会议等。传统声乐和西方声乐的对立与统一始终是讨论的焦点。管林的《中国民族声乐史》和尚家骧的《欧洲声乐发展史》分别是研究传统声乐与西方声乐的代表性论著。两者都注重于对历史的研究,以时间的发展顺序为主要体例。而本书更注重于对教学的研究,总结出一系列普遍的教学原则、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等,这是以往的论著中没有系统归纳的。之后,作者又陈述了现代民族声乐教学已有的探索成果,对以传统声乐与西方声乐两者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教学实践与教学体系进行总结、归纳和提升。这一部分融合了作者很多来之不易的经验之谈,对我们的演唱和教学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中国现代民族声乐论》一书的出版标志着中国现代民族声乐理论研究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是一部开山之作。美中不足的是,书中对“文革”期间民族声乐的发展情况描述过少。事实上,目前已经有学者将目光投入到这一领域,如对“文革”期间知青歌曲、样板戏、语录歌曲等的研究。就现代民族声乐近八十年的发展历史来说,“文革”十年是不短的时间,虽然这一期间民族声乐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但也不能说毫无成果,对其进行更加客观、细致的研究也是必要的。总的来说,《中国现代民族声乐论》一书推动了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为后人的进一步研究铺平了道路,指引了方向,具有深远的意义。
  
  责任编辑 金兆钧
其他文献
2007年人民音乐出版社编译发行了德国罗沃尔特出版社?穴Rowohlt-Verlag)的“罗沃尔特音乐家传记丛书”系列,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反响。该丛书是罗沃尔特出版社推出的“罗沃尔特名人传记丛书”的一部分。所谓传记,一般应以纪实性为基本准则,所以通常难以另辟蹊径,也难以成为经典,然而这部丛书却格外的与众不同,它在全德国乃至所有德语国家都享誉盛名,而且已经几乎成为人们经常查阅的工具性参考书。埃弗雷特赫
08年12月11至14日晚,年青的旅法钢琴家吴牧野连续在东莞玉兰大剧院、武汉琴台大剧院、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河南艺术中心举办了四场独奏音乐会。笔者在北京聆听了他的演奏,被深深地感动和震撼。吴牧野的演奏浑然天成,注重音色、层次与分寸感,技巧卓越却毫无炫技之嫌,细腻与热情兼容,给人以音乐的礼遇,正如他予人的第一印象。  吴牧野1985年出生于一个音乐家庭。5岁起学习音乐,曾就读于中央音乐学院,师从钟慧
所周知,艺术审美的主观性和艺术价值判断的多元性是艺术的特有属性之一,也是构成艺术教育特殊性的重要方面。但是,作为一门教育科学,艺术教育不仅要尊重艺术规律,还应主动对接并适应教育规律的一般性要求。就高等专业音乐教育而言,实现音乐艺术规律与高等教育规律的辩证统一始终是优秀人才培养的关键。  自20世纪初叶至今,现代意义的中国高等专业音乐教育走过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现已形成学科体系完整、办学形式多样
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理论作曲学术委员会第十届年会于2012年9月25至29日在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隆重召开。本届年会由四川师范大学和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理论作曲学术委员会联合主办,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承办。来自全国103所高校的230位理论作曲界的专家、学者及研究生参加了会议。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理事长杨瑞敏出席会议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会议包括专家讲学、学术研讨、论文与音乐作品评奖、获奖论
一  “笛奏龙吟水,箫鸣凤下空。”中国源远流长的笛乐文化从河南舞阳的贾湖骨笛、浙江余姚河姆渡的骨哨等考古发现,中国的笛管类乐器已有八九千年的历史。东晋桓伊奏柯亭笛,唐代李謩擅吹笛,笛管乐器在宫廷雅乐和燕乐里都不可或缺。宋代戏曲兴起,明清时期昆曲、京剧、丝竹乐也相继盛行,竹笛一直都作为戏曲伴奏和乐队领奏,真正在舞台意义上的独奏形式在上世纪50年代才开始形成。中国笛乐艺术一路走来,经历了多个重要阶段,
21世纪20年代,在北京曾先后出现北大音乐研究会(1922年改称北大音乐传习所)、师大西乐社、爱美乐社以及国乐改进社等重要的音乐组织,对推动近代北京乃至中国近代音乐文化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进入30年代后,就在这些曾显赫一时的音乐组织渐渐销声匿迹之时,以柯政和为会长的中国教育音乐促进会(以下简称“中促会”)出现了。该会是以“联合热心及爱好音乐的人们,共同促进音乐的发展与普遍”为主要发展目的的
黄飞立教授65年后再排“祖国大合唱”  2012年12月28日晚,天空飘起了晶莹的雪花,湿滑的路面丝毫没有阻挡住人们汇聚在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厅的脚步,大家满怀敬仰和感恩之情到此聆听“纪念马思聪、江定仙百年诞辰独唱、合唱音乐会”。  这份敬仰和感恩,是给予在马思聪、江定仙百年诞辰之际,倾情演唱两位作曲家声乐作品的育英·贝满老校友合唱团的。育英中学和与其相邻的贝满女中是两所有近150年历史的名校,成立于
“绿色吴起·温馨家园”征歌活动启动    为了纪念中央红军在吴起镇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宣传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吴起人民取得的巨大成就,由陕西省音乐家协会、中共吴起县委、县政府共同主办的“绿色吴起·温馨家园”征歌活动启动。  本次活动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征歌及采风创作阶段,采取面向全国各阶层专业、业余词曲作家征集歌曲和向国内知名词曲作家约稿两种方式推进,截稿日期为2009年4月30日。第二阶段为
独幕歌剧《夕鹤》是木下顺二编剧,取材于柳田国男的《左渡民话》,由日本作曲家团伊玖磨(1924--2001)于1950-1951年完成。这部歌剧是因为它在日本对西方歌剧艺术探索的过程中具有划时代的典型意义:代表了日本对舶来艺术通过早期的模仿移植,到中期的交融借鉴,再到最后与本民族文化艺术特点高度融合之后的歌剧创作水平。同时,它也是其第一部在本土之外上演并获得相当影响力的歌剧。    一、团伊久磨与《
引 子  进入新世纪以来,对教育界的造假、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尽管国家教育部三令五申,从2002、2004、2006到2009年接连四次下发一系列加强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的文件①,虽起到了一定作用;但由于多种社会原因,成效并不显著,不端学风仍不断出现,且在某种程度上正悄悄地发展着。在如今的高科技时代,一种经相关教育部门批准的、须在网络上进行公开教学的“精品课程”应运而生;而学术不端行为这个怪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