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本”在最深层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sidedotN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围绕如何利用如激发兴趣、唤醒期待、放飞想象等方式,促使学生更好更快更深地阅读文本,培养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和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读;想象;兴趣;进入文本
  
  一、 问题的端倪
  
  很多老师上完一篇课文之后,往往怒气冲冲地回到办公室,向同事倾诉:我辛辛苦苦备了一天课,激情澎湃地讲了好几节课,结果,要求学生阅读文本,说出文章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可往往被叫起来的学生不是答非所问,就是沉默不语。看着这些学生的眼睛,我心凉了,做了好几天无用功!到底该怎么办?
  我们只会把责任推给学生吗?记得魏书生老师说过:老师是个服务者,学生不明白,那就是我们的责任,我们要多找找自己的原因,寻找更好的渠道让学生明白课文内容。而从学生没法进入文本这个现象来看,无疑学生和老师都各有话说。
  从学生层面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文本太旧。课文的作者离我们太远,课文内容老土。2.进程太快。老师讲课太快,让我们理解课文也太快,根本跟不上老师的节奏。3.文本太难。中学生已经远离文言文的氛围,硬叫我们喜欢文言文是天方夜谭。
  从教师层面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应试指向。老师关注中考指挥棒,它挥向哪,老师的讲解内容就偏向哪。2.故弄玄虚。有些老师为卖弄手段,明明可以清晰讲解的题目,非要绕好几个圈,使学生一头雾水。3.自我陶醉。有些老师很容易被文本感动,可是不善于感动学生。
  
  二、 认识
  
  1. 进入文本的概念。进入文本,就是让学生接触文本、体验文本,凭借自己的生活和经验与文本对话,共同建构起文本的意义,并获得精神的提升。进入文本的结果,一方面读出并体验作者在文章中所传达的情感、意志、观念,品味负载这一内容的外在言语形式;另一方面读出自己,以文本来关照自身,从中受到情操和趣味的熏陶,从而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2. 进入文本的实质。①进入文本就是理解文本的基础。进入文本,就要把阅读真正视为“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以老师的权威性分析替代学生的阅读对话,要引领学生亲历阅读过程,走进文本深处去触摸语言,体验情感,在咀嚼语言、品味语言中感悟文本、感悟生命。②进入文本是一个重新建构的过程。文本阅读实质上就是读者在头脑中建构起关于文本内容、层次及主题的心理表征的过程。③进入文本实质上就是再创造。“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读者进入文本后,实际上都有一个再创造的过程。这个再创造的好坏关乎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学生通过自己的创造活动而获得知识,才能真正掌握知识和灵活运用知识。
  3. 进入文本的意义。
  ①进入文本,与文本产生对话,有助于学生了解作品的内涵。②进入文本,深入阅读文本,有利于进入文本的深层结构,揭示作者的创作意图。③进入文本,知人论世,贯通古今,做有意义的重建。不同内容、不同风格的文本,刻画了形象丰富的人物,提供了角度多维、价值多元的心灵视线。文本中深厚的人文性使学生“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使学生从性情陶冶、思想建构上体验到了丰厚的“文本人生”,使学生丰富了自己的精神世界。
  
  三、 操作与实践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关键,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爱护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他们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引导的任务还是归于教师,我们应想尽一切办法带领学生更好地进入文本,以期完成教学目标。
  (一)读中入文,催动探究
  1. 初读,明确任务与目标。我们都知道,熟读深思,书还没读熟,学生能真正进入文本,理解文本吗?本着这样的想法,我采用这样的做法:鉴于学生已有一定的预习能力,对于字词的教学,我一般不特别拎出来检查交流,而是将检测蕴涵于朗读、理解的环节之中。因此,我把大量的时间让学生用来读书。
  A.有明确要求。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正确,读流利。首先做到正确,然后是读流利,即不添字、不漏字、不打隔顿、不回读,停顿自然恰当,不读破句子。
  B.有确定时间。在时间的安排上,一般遵循难易程度和时间的下放成正比的原则,特别是文言文。
  C.有指向性问题。在初读一篇文章时,应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这个问题就是指向性问题。指向性问题指的就是能引导学生阅读文本,贯穿全文教学过程的问题。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大脑就会活跃,就会促进思维。
  D.采用多种朗读方式。在学生充分自读的基础上,抽取一两个重点小节指名读一读,相互讨论评议;然后同桌互读,由一方抽取其中一段让对方读,互相提醒、帮助、检查。这样做是为了面向全体,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联系的机会,便于发现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及时纠正。接着,我们选取学生最感兴趣的一段齐声朗读,进一步激发朗读兴趣。
  2. 再读,刺激探究欲望。学生在初读一篇文章之后,既不会一无所知,也不会全知全能,他们往往处于半懂不懂的状态。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巧妙设计一些有启发性的问题,刺激学生的探究欲望,引领学生再读文本以深入学习,把握文章的精髓。
  那么什么样的问题更有启发性,能更好地指导学生研读文本呢?
  A.关键性问题。教师在把握一篇文章的主旨和整体后,针对学生学习过程,设计能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主旨的问题。为了理解《范进中举》的主题,提出这样的问题:“你认为范进身上有哪些地方是可悲的?”这个关键性的问题就促使学生再一次深入研读课文,从字里行间寻找和把握他之所以“悲”的表面原因和实质问题,突破这一重点。
  B.迷惑性问题。教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准确地捕捉学生认识上的模糊点,设计迷惑性问题,使学生带着问题研读文本,辨别争论。学习《石壕吏》时,钱梦龙老师问道:有人认为《石壕吏》不是一首好诗,因为诗人杜甫在这首诗里始终是一个冷漠的旁观者,你同意这个观点吗?问题一出,学生即通过品读诗句的感情,正确理解了诗人同情弱者的立场和情感,给了诗人正确的评价。
  课堂上的启发性问题的提出,促使学生通过诵读、研读、品读来学习语文,使语文课多一些语文的味道,使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二)激活思维,唤醒期待
  1. 吟唱——激发兴趣。古典诗词很多都可以用来歌唱,而中学生大都喜欢唱歌,这样“投其所好”,教学自然就会事半功倍。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有意识地收集一些古典诗词的旋律,来服务于我们的阅读教学。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王菲和邓丽君都曾演绎过。音乐旋律一起,学生个个动情,人人陶醉。现在同学们不仅会唱,而且还因此记住了词的内容。这样,在课内外的大量歌唱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很容易让古典诗词走进学生的生活,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尽快地进入文本,为下一步“知人论世”打好基础。
  2. 共鸣——唤醒期待。编入新教材的美文中,有着深厚的情感底蕴,潜在的情感力量,因此充分利用文本优势,构建文学教学情感体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利用自己原有的生活经验和情感积蓄,在优秀的文学作品内在情感因素的驱动下,加大情感熏陶,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因此学生进入文本,是建立在学生读——作者的情感有所体会的基础上的,这样才能做到深层次的理解(与文本的对话与交流),这是毋庸置疑的。
  3. 感悟——深入体味。生活对待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也就是说你我都会遇到同一种情况,而就是这种情况使我们在阅读文本时感悟了作者的情感,明白了作者的遭遇,深感作者的感慨也是这时我们所需要发出的。因此可以通过学生对生活的感悟进入文本。
  (三)放飞想象,潜心揣摩
  1. 透视语言,在想象中感受作品意蕴。语文教材出现在学生眼前的仅仅是一行行文字,如果不展开想象,不懂得进行再创造,那么出现在头脑中的可能只是词语所代表的抽象感念,而无表象组成的生动画面。这样,就不能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不仅无欣赏乐趣可言,而且难以理解作品的意蕴。科林伍德在《艺术原理》中指出:“真正艺术的作品不是看见的,也不是听到的,而是想象中的某种东西。”因此,为了进入文本,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驰骋想象,跳出文字看到图画,透过语言看待生活,美美地置身于作品之中。
  如魏书生老师在教《渔歌子》时,要求学生闭上眼睛,在头脑中陆续想象下列景物:西塞山、白鹭、桃花、流水、鳜鱼、青蓑笠、绿蓑衣、斜风细雨等等。这样,一系列景物富有动感地营造了一幅清新秀丽的美好图画。
  这些想象与课文内容紧密相关,把学生引入这一情景,既诱发了学生积极的情感感受与体验,又激发了学生进入文本的愿望,走进作者的心灵世界。
  2. 架设桥梁,在想象中揣摩作者感情。文本的作者与学生,他们的人生阅历、文化底蕴、思考背景、语言修养都不可能在一个层面上,这中间的距离有时简直难以逾越。因此,在此时的教学中,就需要运用想象和联想,在中间架设心灵的桥梁,缩短距离,让学生走近作者,走近文本,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沟通和共鸣。
  如教授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有这样一段话:“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那些村童居然对这面带愠怒的老头公然做贼,抱起稻草,嘻嘻哈哈,大摇大摆地走入竹林。如果不细想,不想象,就会感到杜甫真会幽默,描写出这么好笑的场面。若发问一句:“一根稻草都要,而且是‘群童’,这说明什么?”学生马上想到贫困,再一点拨,学生一联想时代背景,就会知道安史之乱后民不聊生、天下贫困的整个局面。想到群童正是因为家境贫困,才会“当面为盗贼”,抱走那些今天视作垃圾的茅草。因而才能走进文本,走进作者当时的心境,作者正是通过描写自己的痛苦来表达“天下寒士”的痛苦,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进而被杜甫这种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怀所感动。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因而,只有让学生真正的“进入文本”,才能更好地对话、碰撞和交流。唯其如此,我们语文教学的天地才更加宽广和迷人。
  
  参考文献:
  [1] 教学现场与教学细节.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6).
  [2] 洪俊.阅读教学中想象能力的培养.语文教学与研究,2006(10).
  [3] 金亦挺.让“勾连生活”成为阅读教学的激活因子.中学语文,2006(2).
其他文献
摘要:《成本会计》课程一直被学生认为是会计专业课中方法体系相对复杂且应用性突出的比较难学的专业课程,在成本计算教学过程中涉及大量的表格和计算公式,现有的教学手段使得该课程的教和学都很累且效果差。本文结合作者的教学实践及体会,阐述了如何用T型账户帮助《成本会计》中关于“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教学,并引申说明《成本会计》教学中很多相关内容都能借助T型账户来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成本会计;辅助生产费用
系统论、控制论可以成为历史研究者的工具    我和刘青峰在探讨中国封建社会结构及其长期停滞原因的研究中深深感到,把控制论、系统论的方法运用到历史研究中来,是很有意义的。  过去历史研究的方法基本上还是停留在运用“单纯因果分析”和“归纳法”的阶段。这种方法虽然取得了很大成果,但在进行整体研究,特别是剖析各种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和互为因果的历史现象时,就会发生困难。  就拿中国封建社会停滞原因分析为例。
〔摘要〕当前校园欺凌事件频发,受欺凌者年龄层次不断降低,欺凌性质不断恶性发展。初中是校园欺凌的高发阶段,调查了解特区初中生校园欺凌现状,欺凌者和被欺凌者特质,主要欺凌行为以及初中生对欺凌的认识、态度等,有助于建立防范机制,预防和减少欺凌现象的发生。为此,对厦门特区发祥地——湖里区的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  〔关键词〕校园欺凌;初中生;特区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
一、适当的文理分科有其必要性   高中文理分科由来已久,它与高校招生分科考试密切相关。自清末引入近代学校教育制度后,我国开始接受西方知识分类系统,将其纳入系统化、学科化的教学之中,逐渐形成高校分科招生考试及中学文理分科制度。文理分科是高中课程分科教学的典型代表,它在一定 程度上反映了人才培养的个性化要求与客观需要。适当的文理分科,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效率,发挥学生学习自主权。这里的“适当”,一是指时
从古至今,哲学上的论争经久不衰。大凡历史上的著名哲学家,几乎无一不想以自己精心构筑的理论体系一举结束这种局面,但结果非但未能如愿,反而使争论变本加厉。十七世纪的哲学家莱布尼茨,目睹自然科学和数学结束争端的明快办法,即按某公式计算一下双方论题所依据的数据,就此一决胜负,颇为向往。他期待着有一天,当怀有善良意愿的人们发现相互之间的意见发生冲突时,他们会说:这里是纸和笔,让我们来算一算吧。莱布尼茨认为,
〔关键词〕消极自我标签;初中生;活动设计  【活动理念】  这节课的设计灵感来源于绘本故事《你很特别》。书中讲述了一群被称作微美克人的小木头人,他们每天只做一件事情:互相贴贴纸,金星星代表赞扬,灰点点代表批评。故事里的主角胖哥被贴满了灰点点,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在各方努力之下他找到了木匠伊莱,发现了自己的价值,成功撕掉了身上的所有灰点点。读完这个故事,我想到了自己辅导过的一位学生,一个总是表情灰暗、
摘要:目前,学校教育面临新的危机与挑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儿童、青少年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与现实意义。从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业人员分工主要有学校专职教师、学校心理学家、专业咨询师、精神卫生工作者、社会工作者和各种从事青少年保护的科学专业人员等,多学科、多专业的合作互动是今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运用“三层次介入”的理论来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统合的学校心
“逍遥”一词,有“安闲自得”之意。字亦写作“消摇”。如《礼记·檀弓》下:“孔子蚤作,负手曳杖,消摇于门”。又《世说新语·赏誉》下“王大将军与丞相书”注引荀绰《冀州记》:“(杨)淮见王纲不振,遂纵酒不以官事规意,消摇卒岁而已。”明焦《焦氏笔乘》引黄几复语:“消者如阳动而冰消,虽耗而不竭其本,摇者如舟行水摇,虽动而不伤其内。游于世如此,唯体道者能之。”望文生义,实不足训。  余意“逍遥”(“消摇”)一
〔关键词〕游戏;认知发展;儿童;心理实验  一、引言  《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描述了孔子在孩提时代做学习礼节的游戏。清代文人高鼎所写“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的诗句也表现了儿童在野外尽情游戏的情景。可见自古以来爱玩就是儿童的天性,游戏为儿童天性的施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但有的家长认为“玩物丧志”,过多的游戏荒废了大好的时光,由此限制孩子游戏的时间,
〔关键词〕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家庭治疗  一、个案资料  此案例的来访者为一位妈妈,妈妈电话求助,自诉:儿子初二,目前网络成瘾,常常通宵达旦上网,日夜颠倒,且经常随心所欲地上学、早退、做或者不做作业。之前孩子因上网学习成绩有所下降,妈妈因此与孩子发生争执,孩子承诺不上网,认真学习,但是要求妈妈不能把这件事告诉班主任,妈妈当时答应,后来却一意孤行找了班主任,当孩子知道这件事后便彻底不去上学。在家庭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