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兴趣,快乐成长

来源 :新时代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fu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结合课本内容设计恰当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学会知识、锻炼能力、培养良好的品德,在求知中成长,在快乐中生活。
  【关键词】激发兴趣,培养品德,快乐生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品德与社会课作为一门新的课程,如何让学生喜爱它,进而产生浓厚的兴趣呢?我认为要根据学生年龄小、爱玩好动、模仿能力强的特点和具体的课文内容,依托学生现实生活,搭建生活平台,在课堂上创设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活动,在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中,对学生实施品德教育,培养道德情感,深化道德认识,指导道德行为,提高道德能力。
  1.活动中调动学习兴趣
  新课程中教师的角色应是学生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合作者。品德与社会教材采取以图为主的形式,体裁多样,内容丰富、针对性强,富有启发性,课文中设置了许多学生广泛参与的活动环节,其目的是着眼于学生道德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作为教师在课堂上要根据课文内容,利用多种活动,对学生放心、放手、放权,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活动的主人,激发学生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微笑》一课,为了让同学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在集体中生活的快乐,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真切切地在活动中接受教育。在课堂中,我设计了“师生自我介绍”、“找朋友”、“网小鱼”、“请你记住我,我想和你交朋友”的教学环节,让师生、生生在活动中互相了解,在互相叫名字、特长展示、游戏等活动中体验生活的快乐。
  2.实际中激发学习兴趣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就如泉水,文章就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文章是学生思想成熟的体现,是他们品德真切的流露。学生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感受、认知、体验和感悟,他们对生活过程体验的越充分、越细腻,感悟的就会越到位、越深刻。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找准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充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在回顾生活过程中,深化道德认识,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学《迟到》一课时,课前教师通过问卷调查学生的家长,了解孩子迟到的原因。课中我不是一味地讲教材中“迟到”一事,而是结合学生的实际,让学生“实话实说”,让学生自己讲一讲迟到的经历,特别是让学生描述一下迟到后是物心理活动。在学生的积极参与及教师的帮助下,学生自己很容易就找到了解决迟到的办法。通过“实话实说”活动的开展,端正了学生惜时、守时、做事认真,求上进的生活态度,激发了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的良好情感。
  3.情境中引发学习兴趣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道德寓于学生生活中,学生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学生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道德存在于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创设生活情境,尽量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明辨是非,提高认识,指导行为,培养能力,从而引发学习兴趣。
  如教《我换牙了》一课,如何检验学生是否掌握了正确的刷牙方法呢?在课堂中教师先出示牙模型,请同学上来表演自己平时刷牙的方法与过程,其他同学朗诵儿歌“小牙刷,手中拿,顺着牙缝上下刷。里里外外都刷到,牙齿洁白我欢笑!”这样学生在活动中不但掌握了刷牙的正确方法,而且增强了趣味性。
  4.体验中巩固学习兴趣
  美国休斯敦的一家学生博物馆里有一句醒目的话:“我听过了,就忘了;我见过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这句话告诉我们实践对掌握知识是何其重要。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体验实践活动是巩固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之一。
  汶川地震,惊人心魄!抓住这个时机,让学生结合新闻报道了解灾区情况,救援人员的勇敢、牺牲、奉献,受灾人员对生命的坚韧与顽强,自发地倾诉于学生口中,这是他们心灵的真实体验!趁热打铁,结合学校组织的为灾区捐款活动,让学生在热心助人的同时真切体验:大灾面前有大爱!在接下来的地震防护演练中,让学生学会灾难中的自救,更加感受生命的脆弱与珍贵!又如在《春天来了》一课,我给学生设计的“找春天”活动,让学生从身上找、在家里找、在学校的花园里找、去大自然中找,学生通过看、听、闻、画、想等方式发现了春天的主要特征,在活动中体会到了亲近大自然的乐趣,培养了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实践证明,兴趣是教育活动的基础。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以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用新鲜活泼的教学语言和生动传神的体态语来唤起学生视觉、听觉和心理美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兴趣真正成为学生求知的源泉。
  孔子曰:“知之者莫如好知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 总之,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在所有的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多样性的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尽量用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觉主动的去认识生活,体验生活,发展能力,形成良好的品德。让同学们,让老师,让我们大家一起在求知中成长,在成长中快乐地生活!
  参考文献
  [1] 《创新教育文荟》,远方出版社.
  [2] 《爱的教育》,南远出版社.
  [3] 《小学教学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
其他文献
随着素质教学的不断推进,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习作要求有了一定的改变和提高,要求学生把自己耳闻目睹、亲身经历的事情,以及内心思想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强调“亲历”和“真实”,这就要求学生善于主动挖掘生活、乐于积极表达思想、勤于自觉动笔习作。然而农村小学却出现这样的情况,一谈到写作文由如谈虎色变,这个说我不会写,那个说我也不会写,更有什者说:我从来没写过作文,不知作文为何物?往往一节作文课下来,有的
期刊
1.语文朗读教学现状分析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朗读是一种最重要、最经常的训练手段。是培养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能力的基础训练,也是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认识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学习语文,学习一篇课文首先是读。不管是默读还是朗读,是速读还是慢读,是粗读还是精读,总之是先要读。可以说,没
期刊
【摘要】要上好一堂作文讲评课,应重视讲评的策略。在教师批阅评价的基础上,让学生人人参与,学会自读自评,听读听评,互读互评,逐渐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真正提高学生写作技能的关键。  【关键词】讲评主体,个性化语言,情感体验  讲评学生作文,是指导学生写好作文,提高作文写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如何最有效地讲评学生作文,是真正做到提高学生写作技能的关键。虽然我们经常在课堂上评讲学生的作文,指出其优点和不
期刊
【摘要】情趣是阅读的重要内驱动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情感世界,注重情趣引导,使学生在趣味中求知,在求知中得趣,达到情与知的统一。  【关键词】阅读,教学,情趣,引导,方法  阅读是语文教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高度关注学生的情感世界,注重情趣引导,使学生能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学习,在趣味中求知,在求知中得趣,达到情与知的统一。  1.要挖掘教材的情趣,让学生喜欢阅读 
期刊
【摘要】文题的作用或者概述文章内容、统领全文,或者突出文章重点、贯穿全文,或者暗示写作方法,或者流露作者的情感倾向等等,抓住文题则“举纲张目”。  【关键词】文题入手,有效教学  文题,即文章的题目,它是文章的眼睛、“窗户”,是学生理解文章、把握文章深层内容的第一级台阶。它的作用或者概述文章内容、统领全文,或者突出文章重点、贯穿全文,或者暗示写作方法,或者流露作者的情感倾向等等,抓住文题则“举纲张
期刊
【摘要】都说教育工作者是阳光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为党和国家塑造人才,为每一个家庭培植希望。因此,教育工作者也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育工作者在教坛中无私奉献,勤劳付出得到了党和人民的尊重,“人民教师”由此而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多数教育工作者默默耕耘、辛勤奉献,为国家培养无数栋梁之才,但也有部分教育工作者师德败坏的利用手中职权去谋取利益,违背教育廉洁,无视党“反腐倡廉”的号
期刊
在社会生活中,口语交际历来是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具备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为他们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因此《语文课程标准》为小学的口语交际提出明确的目标: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  口语交际教学是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总结听话、说话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确定的语文课程的重要教学内容,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途径之一。但是,在实际教学
期刊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千百年来它伴随着一代一代中国人走过沧海桑田,经历雪霜磨砺,最终沉淀为民族的精髓。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我们教育中最根本的就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接班人,最重要的是培养具有高尚品德的人。目前,小学生诚信品质的现状,社会环境的利诱已成为诚信教育最大的困难。因此对小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应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科学扎实有效地进行
期刊
最近,我对教师的课前准备工作作了一些观察和研究,在某日的一个上午,预备铃响后我发现:有几个教师已经夹着课本端庄地站在教室门前,注视着教室里的动静,等待着上课的铃声;有几个教师在预备铃敲响后,开始离开办公室,慢慢向教室踱去,他们估计在上课铃打响前一定能够“提前”到达教室,所以显得“从容不迫”;两分钟的预备铃结束了,上课铃刚响,还有几个教师突然冲出办公室,大步流星地赶向教室,似乎也能踏着铃声的“尾巴”
期刊
在教育教学中,为人师者经常会遇到差生。究竟什么是差生?一般情况下,差生是指那些在正常生理状况下品德差,或品学俱差的学生,是指在教育过程中呈现偏态的学生。在思想品德和学业成绩这两个方面,着重于思想品德。要教育转化差生,首先,就是应当了解差生形成的原因。形成差生的原因既有外部因素,也有内部根据。只有全面、深刻地认识差生心理状态及产生不良行为的原因,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差生转化工作并收到实效。  1.差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