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汉代鸟虫篆铜印是源于战国古玺,兴盛于汉,鸟虫篆铜印制作方法以铸造和凿刻。鸟虫篆铜印纹饰丰富多彩,主要有鸟形,龙形,虫形,鱼形等动物纹饰,方寸之间气象万千。汉代鸟虫篆印章的出现,是印章艺术形式美的深化,也创造了中国鸟虫篆印章的顶峰,为后世学习鸟虫篆印章的楷模。
关键词:汉代;鸟虫篆;铜印;纹饰
前言:汉代鸟虫篆铜印源于春秋战国的鸟虫篆,早期鸟虫篆多现于兵器,偶现于器皿和石器。汉代鸟虫篆铜印基数大,数量较古玺多,形式丰富,显示出成熟完备的气象,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查看现存的汉代鸟虫篆铜印,了解汉代鸟虫篆铜印的起源和发展、制作方法、艺术特色,传承其盘曲的面貌,缜密的作风,以及风姿绰约的线条美。
一、汉代鸟虫篆铜印的兴起
(一)鸟虫篆印的起源.兴盛
1.鸟虫篆铜印的起源
鸟虫篆铜印是指以铜坯为印材在篆字中加入鸟形,虫形,鱼形,龙形等纹饰为印文的印章。
虫书笔画故作蜿蜒盘曲之状,中部鼓起,首尾出尖,长脚下垂,犹如虫类身体之弯曲,故名。春秋晚期楚王子午鼎铭,除少数几个字近鸟书外,余多当属于虫书。吴王子于戈铭亦是鸟书与虫书。虫书不仅见于容器,兵器,亦见于战国古玺及两汉铜器、印章、瓦当,其名。
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序》中云:“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文,七曰殳书,八曰隶书。”虫书徐铉注释为:虫节即虫书,以书幅语,首象鸟形。
2.汉代鸟虫篆铜印的兴盛
鸟虫篆源于春秋战国,延续两百多年后逐渐消亡,鸟虫篆文多见于兵器,偶现于器皿,石器,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期,社会动荡,而且鸟虫篆主要流行于南方地区,而早期的玺印比较注重其实用性,对美得关注不及后世,这就致使战国鸟虫篆古玺产量稀少。
汉代为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社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经济的繁荣也促进了社会文明的进步和文化艺术的发展。印章作为人们的信物和权利的象征,随着经济的繁荣,文化艺术的进步,使汉代印章艺术发展达到顶峰。从出土的汉代历史文物可以得知,汉代人们对文字在做一方面简化的同时,对文字的美化也有很高的水平。
二、汉代鸟虫篆铜印的艺术特色
(一)汉代鸟虫篆铜印的文字特点
汉代鸟虫篆铜印纹饰主要以鸟形,龙形,虫形,鱼形为主,具有一下几个特点,一是以曲为直,极尽曲折,风姿绰约,错落有致,二是以方为圆,极尽婉转流畅,飞舞流动,三是化简为繁,以示印文呼应,四是添加花饰,点缀印文,令人回味无穷,五是线条的跌宕起伏,风姿摇曳,粗细穿插,俱有极强的透视感,犹如鸟禽栩栩如生翱翔高飞的美感。
(二)汉代鸟虫篆铜印的章法
汉代鸟虫篆铜印的精彩之处除了表现在纹饰上,更多的则表现在章法之中,汉代鸟虫篆铜印重在盘曲,通过对印文的盘曲来达到印面的整体平衡,汉代鸟虫篆铜印分为白文印和朱文印两类,从现存的历史文物来看,白文印的數量要远远多于朱文印。汉代鸟虫篆铜印中的白文印四字印较多,二三字较少,五字以上更为少见。在汉代鸟虫篆铜印中为达到印面均衡,一般采用盘曲和印文加粗的方法。
(三)汉代鸟虫篆铜印的制作方法
1.铸印法
元印学论著中最早记录铸印的是《学古篇.三十五举》,书中云:“超爵印文皆铸,盖择日拜封拜,可缓者也;军中印文多凿,盖急于行令,不可缓着也。”明代甘旸《印章集说》中记载:“铸印有二,曰翻砂,曰拔蜡。翻砂以木为印,覆于砂中,如铸钱之法;拔蜡以蜡为印,刻文制钮于上,以焦泥涂之,外加熟泥,留一孔令干,去其蜡,以铜熔化入之,其文法钮形制俱精妙。”“翻砂法”类似于现在工厂采用的翻砂铸造工件,制作印钮的铜质母范形如敞口方盒,在此母范内填以焦泥,焦泥脱离母范,即成空腹的“子范”再往子范中注入铜汁,冷却凝固,打碎子范,印钮便成,供凿刻印文之用,“拨蜡法”即先做蜡模,刻文制钮于上,再在蜡模上涂上焦泥,并留孔,再加热,使焦泥内蜡模熔化流出,经此后空腹焦泥壳称为母范,母范制成后再注入铜汁,待冷却凝固后打碎母范,印即铸成。古代铸印有印文和印坯一次铸成的,也有先铸印坯后凿印文于上的。
汉代鸟虫篆铜印中的铸印,做工精良,文字线条流畅婉丽,盘曲有序,极为缜密。
2.凿印法
凿印就是直接在铜坯上刻制印文的方法,凿印的难度要高于铸印,在坚硬的铜坯上刻出婉转秀丽,极尽曲折的线条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凿刻鸟虫篆铜印需印工用凿子一点一点凿刻而成,从而造成线条的动荡多姿,对称性不及铸印,但活泼的线条却有铸印无法比拟的生机和趣味。
凿印和铸印其线条有些很大的差异,凿印每方印的线条都有自己的个性,这是铸印无法比拟的。
结语
汉代鸟虫篆铜印在中国篆刻艺术史有着不可取缔的非凡地位,其形式极具特色,印文中加入飞禽走兽等纹饰,或栩栩如生,或端庄文雅,或风姿摇曳,将文字艺术发挥的淋漓尽致。汉代鸟虫篆铜印多为私印,表现出人们在注重实用性的同更加注重文字的美化工艺,才使得这一独具特色的印章艺术得以发展。汉代鸟虫篆铜印有着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使得在后来的历史发展中不断被延续传承,明清时期不断推陈出新,一直延续着旺盛的生命力。
汉代鸟虫篆铜印,无论是其端庄高雅,还是摇曳多姿,皆有别与一般印章的艺术情趣,印面中文字交相呼应,方圆中刚柔相济,笔画盘曲典雅繁复,拙中寓巧,华丽而又不失质朴。汉代鸟虫篆铜印是篆刻艺术形式美的深化,是中国篆刻艺术史上一座难以逾越高峰,也成为后世鸟虫篆学习者的一座丰富宝藏。
参考文献
[1] 谷松章.鸟虫篆印技法解析[M].重庆出版社,2006
[2] 许慎.说文解字[M].中华书局,2013(07)
[3] 印农.中国印[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01)
[4] 赵海明.篆刻知识与技法[M].文物出版社,2001
[5] 韩天衡.秦汉鸟虫篆印选[M].上海书店,1987
[6] 祝竹.汉印技法解析[M].重庆出版社,2006(05)
[7] 曹锦炎.鸟虫篆通考[M].上海书画出版社,1999
[8] 刘正成.中国书法全集先秦玺印[M].荣宝斋出版社,2003
[9] 马国全.鸟虫书论稿[M].中华书局,1983
[10] 李刚田.书印文丛[M].河南美术出版社,2004
[11] 孙慰祖.两汉官印汇考[M].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
[12] 陈振濂.书法美学[M].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
[13] 孙慰祖.中国印章—历史与艺术[M].外文出版社,2010
[14] 孙慰祖.中国篆刻全集.汉代[M].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11
[15] 孙慰祖.中国篆刻全集[M].上海书画出版社,1999年
[16] 王镇远.中国书法理论史.安徽黄山书社,1990
[17] 南编辑部.铸印[J].青少年书法.1988(11)
作者简介
崔洁康(1995-),男,聊城大学美术学院17级研究生,专业为书法,研究方向为书法。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美术学院)
关键词:汉代;鸟虫篆;铜印;纹饰
前言:汉代鸟虫篆铜印源于春秋战国的鸟虫篆,早期鸟虫篆多现于兵器,偶现于器皿和石器。汉代鸟虫篆铜印基数大,数量较古玺多,形式丰富,显示出成熟完备的气象,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查看现存的汉代鸟虫篆铜印,了解汉代鸟虫篆铜印的起源和发展、制作方法、艺术特色,传承其盘曲的面貌,缜密的作风,以及风姿绰约的线条美。
一、汉代鸟虫篆铜印的兴起
(一)鸟虫篆印的起源.兴盛
1.鸟虫篆铜印的起源
鸟虫篆铜印是指以铜坯为印材在篆字中加入鸟形,虫形,鱼形,龙形等纹饰为印文的印章。
虫书笔画故作蜿蜒盘曲之状,中部鼓起,首尾出尖,长脚下垂,犹如虫类身体之弯曲,故名。春秋晚期楚王子午鼎铭,除少数几个字近鸟书外,余多当属于虫书。吴王子于戈铭亦是鸟书与虫书。虫书不仅见于容器,兵器,亦见于战国古玺及两汉铜器、印章、瓦当,其名。
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序》中云:“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文,七曰殳书,八曰隶书。”虫书徐铉注释为:虫节即虫书,以书幅语,首象鸟形。
2.汉代鸟虫篆铜印的兴盛
鸟虫篆源于春秋战国,延续两百多年后逐渐消亡,鸟虫篆文多见于兵器,偶现于器皿,石器,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期,社会动荡,而且鸟虫篆主要流行于南方地区,而早期的玺印比较注重其实用性,对美得关注不及后世,这就致使战国鸟虫篆古玺产量稀少。
汉代为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社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经济的繁荣也促进了社会文明的进步和文化艺术的发展。印章作为人们的信物和权利的象征,随着经济的繁荣,文化艺术的进步,使汉代印章艺术发展达到顶峰。从出土的汉代历史文物可以得知,汉代人们对文字在做一方面简化的同时,对文字的美化也有很高的水平。
二、汉代鸟虫篆铜印的艺术特色
(一)汉代鸟虫篆铜印的文字特点
汉代鸟虫篆铜印纹饰主要以鸟形,龙形,虫形,鱼形为主,具有一下几个特点,一是以曲为直,极尽曲折,风姿绰约,错落有致,二是以方为圆,极尽婉转流畅,飞舞流动,三是化简为繁,以示印文呼应,四是添加花饰,点缀印文,令人回味无穷,五是线条的跌宕起伏,风姿摇曳,粗细穿插,俱有极强的透视感,犹如鸟禽栩栩如生翱翔高飞的美感。
(二)汉代鸟虫篆铜印的章法
汉代鸟虫篆铜印的精彩之处除了表现在纹饰上,更多的则表现在章法之中,汉代鸟虫篆铜印重在盘曲,通过对印文的盘曲来达到印面的整体平衡,汉代鸟虫篆铜印分为白文印和朱文印两类,从现存的历史文物来看,白文印的數量要远远多于朱文印。汉代鸟虫篆铜印中的白文印四字印较多,二三字较少,五字以上更为少见。在汉代鸟虫篆铜印中为达到印面均衡,一般采用盘曲和印文加粗的方法。
(三)汉代鸟虫篆铜印的制作方法
1.铸印法
元印学论著中最早记录铸印的是《学古篇.三十五举》,书中云:“超爵印文皆铸,盖择日拜封拜,可缓者也;军中印文多凿,盖急于行令,不可缓着也。”明代甘旸《印章集说》中记载:“铸印有二,曰翻砂,曰拔蜡。翻砂以木为印,覆于砂中,如铸钱之法;拔蜡以蜡为印,刻文制钮于上,以焦泥涂之,外加熟泥,留一孔令干,去其蜡,以铜熔化入之,其文法钮形制俱精妙。”“翻砂法”类似于现在工厂采用的翻砂铸造工件,制作印钮的铜质母范形如敞口方盒,在此母范内填以焦泥,焦泥脱离母范,即成空腹的“子范”再往子范中注入铜汁,冷却凝固,打碎子范,印钮便成,供凿刻印文之用,“拨蜡法”即先做蜡模,刻文制钮于上,再在蜡模上涂上焦泥,并留孔,再加热,使焦泥内蜡模熔化流出,经此后空腹焦泥壳称为母范,母范制成后再注入铜汁,待冷却凝固后打碎母范,印即铸成。古代铸印有印文和印坯一次铸成的,也有先铸印坯后凿印文于上的。
汉代鸟虫篆铜印中的铸印,做工精良,文字线条流畅婉丽,盘曲有序,极为缜密。
2.凿印法
凿印就是直接在铜坯上刻制印文的方法,凿印的难度要高于铸印,在坚硬的铜坯上刻出婉转秀丽,极尽曲折的线条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凿刻鸟虫篆铜印需印工用凿子一点一点凿刻而成,从而造成线条的动荡多姿,对称性不及铸印,但活泼的线条却有铸印无法比拟的生机和趣味。
凿印和铸印其线条有些很大的差异,凿印每方印的线条都有自己的个性,这是铸印无法比拟的。
结语
汉代鸟虫篆铜印在中国篆刻艺术史有着不可取缔的非凡地位,其形式极具特色,印文中加入飞禽走兽等纹饰,或栩栩如生,或端庄文雅,或风姿摇曳,将文字艺术发挥的淋漓尽致。汉代鸟虫篆铜印多为私印,表现出人们在注重实用性的同更加注重文字的美化工艺,才使得这一独具特色的印章艺术得以发展。汉代鸟虫篆铜印有着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使得在后来的历史发展中不断被延续传承,明清时期不断推陈出新,一直延续着旺盛的生命力。
汉代鸟虫篆铜印,无论是其端庄高雅,还是摇曳多姿,皆有别与一般印章的艺术情趣,印面中文字交相呼应,方圆中刚柔相济,笔画盘曲典雅繁复,拙中寓巧,华丽而又不失质朴。汉代鸟虫篆铜印是篆刻艺术形式美的深化,是中国篆刻艺术史上一座难以逾越高峰,也成为后世鸟虫篆学习者的一座丰富宝藏。
参考文献
[1] 谷松章.鸟虫篆印技法解析[M].重庆出版社,2006
[2] 许慎.说文解字[M].中华书局,2013(07)
[3] 印农.中国印[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01)
[4] 赵海明.篆刻知识与技法[M].文物出版社,2001
[5] 韩天衡.秦汉鸟虫篆印选[M].上海书店,1987
[6] 祝竹.汉印技法解析[M].重庆出版社,2006(05)
[7] 曹锦炎.鸟虫篆通考[M].上海书画出版社,1999
[8] 刘正成.中国书法全集先秦玺印[M].荣宝斋出版社,2003
[9] 马国全.鸟虫书论稿[M].中华书局,1983
[10] 李刚田.书印文丛[M].河南美术出版社,2004
[11] 孙慰祖.两汉官印汇考[M].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
[12] 陈振濂.书法美学[M].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
[13] 孙慰祖.中国印章—历史与艺术[M].外文出版社,2010
[14] 孙慰祖.中国篆刻全集.汉代[M].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11
[15] 孙慰祖.中国篆刻全集[M].上海书画出版社,1999年
[16] 王镇远.中国书法理论史.安徽黄山书社,1990
[17] 南编辑部.铸印[J].青少年书法.1988(11)
作者简介
崔洁康(1995-),男,聊城大学美术学院17级研究生,专业为书法,研究方向为书法。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