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的教育机智

来源 :教育管理与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uwan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往往会出现一些突发状况。对这些突然其来的情况,如果我们处理得当,则会生成精彩的课堂;反之,则可能导致失败。而处理得好,就有赖于教师的教育机智。即教师能运用良好的心理素质去面对“意外”,用敏锐的观察力去分析判断,用灵活的思维敏捷地做出反应,将“意外”变成完成课堂教学目标的翅膀。
  如何发挥教育机智呢?下面笔者就借助于教学案例来探讨一下下。
  一位老师上《巩乃斯的马》一课,设计了这样的导语:你们喜欢马吗?请大家来谈谈你印象中的马。老师本想学生肯定会谈自己对马有怎样的好感。因为一般来说,中国人对马有一种特殊的情愫。他想借助于学生对马的这种情感导入课文,看看周涛如何写巩乃斯的马。
  这种预设本身是可行的,因为可以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课文联系起来,便于更深入地探究课文。
  可是,一个学生站起来说:“马是臭的,我不喜欢。”老师的脸刷地红了,因为他没料到有学生公然站起来说自己不喜欢马,这完全在他的预设之外。明明在导入的时候,想引导学生谈论如何喜欢马,而这位学生却逆着来,且在公开课上,他觉得这简直就是挑衅。他的心情糟透了,接下来,稀里糊涂地把课讲完了。而实际上,这个“意外”可以变为惊喜,如果老师能发挥教育机智的话。
  学生说马是臭的,不喜欢。老师可以借机说:如果近距离接触马,的确可以闻到马身上有股特殊的气味,不算好闻。可是为什么周涛却对马偏爱有加呢?让我们走进《巩乃斯的马》来探讨一下吧。这样就可以巧妙地借助于教育机智,有效地利用“意外”,让学生在对比中更好地聚焦课文。
  老师怎样才能更好地利用这个“意外”,发挥其教育机智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首先,心态要平和。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以应对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在心理上允许“意外”发生。这样当“意外”来临的时候,心态就会平和,就可能从容、幽默地去处理。反之,就会慌,一慌就会乱,就很难作出机智的反应。
  其次,心胸要宽阔。要尊重学生,容许学生发出不同的声音,尤其是和自己对立的声音。因为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肯定会有不同的声音出现。罗素说:“须知参差百态,乃是幸福之源。”在课堂上,只有学生发出不同的声音,才不至于让课堂变成“一言堂”;才不会让学生变成“应声虫”“跟屁虫”;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让师生的思维活跃起来、碰撞起来,迸射出智慧的火花。同时,老师尊重学生不同的声音,才能对意外作出积极的反应,而不会仅仅把它当作一种挑衅。
  再次,心中要有数。这里的数,是指课堂教学目标。老师要了然自己的目标,“咬定青山不放松”,并不断思索各种信息与目标的关系,机敏灵活地捕捉教育时机。面对“意外”,如果只单纯地把它当意外来看,就很难让其冲击自己的预设,生成精彩的课堂。而如果能将“意外”与课堂目标结合起来处理,思考它能怎样有效地为其服务,思路就变得豁然开朗,而不会陷入“意外”的泥淖。正如贺拉斯说:“无论风暴将我带到什么岸边,我都将以主人的身份上岸。”
  下面再举两个成功的案例。
  李镇西老师第一次上课时,上《孔乙己》。他本打算先和学生聊聊课外读物,进而引出小说“三要素”来导入课文。但当临到上课前,他发现学生刚刚学完《最后一次演讲》,并且学生的情感已经投入到闻一多演讲的凛然正气之中了,就临时决定改变导入方式。
  他决定以《最后一次演讲》和《孔乙己》的联系(都是“呐喊”)来导入课文。 他说:同学们刚才也上了一堂公开课,学的是《最后一次演说》。我感到闻一多的《最后一次演讲》和鲁迅的《孔乙己》有着某种联系——《最后一次讲演》是闻一多先生在本世纪中叶向全中国人民发出的摧毁旧中国的呐喊! 而这声“呐喊”,是本世纪初,鲁迅“呐喊”的延续。鲁迅为什么在本世纪初把他的第一本小说集取名叫《呐喊》呢? 这也许是同学们想知道的,今天,我们通过学习《呐喊》中的《孔乙已》,通过对“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的理解,也许会找到答案。
  从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出李镇西老师善于将突发情况和自己的课堂目标结合起来,思考其联系,从而有效利用了学生已有的心理背景和情绪基础。当然,这也得益于他平和的心态和宽阔的心胸。学生本来还沉浸在之前的课堂中,他能尊重学生的情绪,积极地引导学生。这样就自然地走进了学生的心灵,也自然地让学生进入了《孔乙己》的学习情境,让意外变成了惊喜。
  再来看一例。一位老师上《想北平》一课,为了让学生体会老舍语言的京味儿,就设计让学生用京味儿的语言来朗诵。可在课堂上,她发现学生对京味儿的语言很陌生,也没什么兴趣,就打算给学生范读一下。突然,她听到有学生用自己的家乡方言在说。于是灵机一动,不如让学生用不同的方言来朗读。老舍之所以用京味儿的语言来写,不就是想表达其对故土的眷恋和爱吗?她的学生大多也是离开家乡从祖国的四面八方聚到这里的,用方言读,不单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调动学生对故土的情感,从而更能深入作者的内心。于是,她果断地放弃原来的计划,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这位老师善于倾听,对学生发出的不同声音,能平和应对,且能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将“意外”和自己的教学目标联系起来。这样,她就有效地对“意外”做出了积极的反应,让“意外”变成了教育契机,让课堂变得精彩。
  以上的各个案例告诉我们,教育机智,就像一双隐形的翅膀,可以带我们在语文教学课堂上自如地飞翔。
其他文献
根据对我校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当前高中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不容乐观,完成质量较高的学生仅占30.4%,时常出现小错误的占31.4%,错误情况较重的占24.6%,完成情况较差的(不会做或只对一道题)占10.5%,长期不交作业的占3.1%。除了部分由于对所学知识不理解因而完成作业有困难的学生外,许多成绩不错的学生对待作业的态度,也不积极,他们虽然大多情况下能按时完成作业,但对作业的认识只停留在作业只是任
期刊
伴随着新课程的推进、新理念的普及,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也在不断地变革着。随之而涌现出的许多体现改革成果的“公开课”、“观摩课”、“评优课”,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就这些课而言,无论从教材的钻研、教案的设计、教法的选择还是教学氛围的营造等都比较考究,力争为学生、更多地为听课者奉献一顿丰盛的“教学大餐”。而伴随着下课的铃声,教师恰到好处地说着“谢谢大家”,成为一些人心目中课堂教学的“最
期刊
自信是学习的动力,方法是学习的风帆。刚入初中的学生,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懂得学习的方法,是必不可少的教育。这是培养七年级学生自信心的一堂动员课。下面是教学实录: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  我是初中阶段的语文老师。从今天起,我们将要在一起生活学习三年,希望在这三年里,我能在你们的生活、学习及身心健康发展上,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使同学们在这三年里,能够愉快的生活、开心的学习、快乐的成长。  这三年
期刊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工具学科,更是一门情感学科;从某种意义上讲,又是一门德育教育学科。要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学习、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受到情操的陶冶和品德的教育,除了教师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材料、善辩的口才和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以外,阅读教学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一、课堂阅读教学要充分形成师生互动,加强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本体地位和教师的引领指导作用  
期刊
一、迁移的概念  语言迁移通常指的是母语迁移现象。[H. Ellis(1965)]把迁移定义为“对任务A的学习会影响任务B的学习的一种假设。母语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当母语和目标语存在语言共性时,母语就会对目标语的学习产生促进作用,即正迁移;而当母语和目标语存在差异时,母语就会对目标语的学习产生阻碍作用,即负迁移。小学阶段形成了一定的母语思维习惯和语言知识系统,总会不可避免地受到母语的语音、词汇
期刊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起来。为了有效防治环境污染,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为了保护环境而制定的一部重要法律。近两年来,贵州省提出了在教学中有效渗透法制教育的教学思想,这使得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有了制度保障。  根据教育局的有关会议和文件的规定,笔者在从事初中语文和初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在对学校教学工作的管理中,对
期刊
一、误区:违背“以人为本”  在传统教育的体制下,我们注重知识的传承,把精力和注意力几乎都投向了知识学习和考试成绩上去。考试分数成了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于是教者为教而教,学生为学而学。教师与学生成了知识的传播机器与产品,成了知识的奴隶。知识成了主宰。及至近年的“学会学习”也仅仅是强调要主动去获取知识,改善教学方式,仍是以知识为中心。课堂教学似乎忘却了人学习知识的意义与目的,忘却学习知识对人生的
期刊
一个成功的英语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持久兴趣,激励学生不断处于较佳的学习状态之中,使他们对英语乐学、善学、会学,学而忘我,乐此不疲。因此,课堂教学手段必须不断更新,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夸张手法的特点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能从以下三方面激发学生产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一)能把握英语教学的特性  英语教学的特性表明,凡是对教学内容的表达比较强烈,对比明显,不断变化,带有新颖和刺激的艺术
期刊
口语交际,师当先卒!—口语交际是双方的、多方的活动,口语交际是为了表达自我的见解和交际的目的。只有运用“纯、明、启”的交际用语别人才能听得舒服,这样的交际才有效果。才能让别人容易接受你,理解你的观点,最终达到口语交际的目的。  对于小学一年级学生而言,一切都还是不那么明朗的世界,口语交际是他们认知世界万象的始发站,老师就是站长,要想让这列“小火车”顺利到达语文的大站,站长必须做好示范,学生才有目标
期刊
近几年来,由于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导致农村中学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来越差,而数学学科的表现尤为明显,因此要提高农村中学的数学教育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下面就自己在工作中的实践和认识提出几点关于农村中学数学教育的思考。  一、激发兴趣并强调责任  兴趣与责任是每一个人学习的最大内驱力。所以我们要设法让学生对数学有兴趣,这并不是简单的讲几个数学故事,或举几个和生活有关的东西就能做到的,而是要学生真正的弄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