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社会发展的高速度、快节奏、多变化给人带来了更强烈的情绪冲击,更大的心理、社会压力。有学者甚至指出,人类已由“躯体疾病的时代”悄然进入“精神疾病的时代”。随之而来的有心理问题及各种精神活动异常的个体必然增多。因此,在护理及其相关医学专业开展精神医学知识的教育;结合全方位、多元化的临床医疗及护理工作经验,总结精神护理的重要性。
关键词:现代人;精神护理;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R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8-0030-01
心理学家阿诺兴说:“人类进入了情绪重负的时代”。因此,只有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及社会适应良好的人,才能接受时代前进的挑战,适应社会环境的变革,成为新世纪市场竞争的强者。随着压力的增大有心理问题及各种精神活动异常的个体必然增多,在此对现代人精神护理的重要性做相应论述,希望对相关工作人员有所帮助。
1. 在教学中认识到精神护理的重要躯体的健康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对生活质量的高标准、高需求。在经济、文化、价值观等社会因素急剧变化的时代,人们所面对的精神方面的问题也愈来愈突出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所以,深入开展精神科护理十分必要,势在必行。
1.1 全面理解健康的概念强调健康的身体加健康的心理才等于完美的人生。心理活动又称精神活动,而精神健康与身体健康关系密切,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身体健康是精神健康的前提,精神健康是身体健康的条件和动力。因此,要让学生理解,既要学好为别人服务的本领,又要在这其中发展自己。
1.2 正确认识精神科护理的对象精神科护理的对象不仅是指患有疾病的病人,而且还包括健康的人和有心理问题、适应不良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讲,每一个人都是精神科护理的对象。
精神健康和精神疾病为人类精神活动动态连续过程的两端,两者之间同样存在着亚健康状态,它没有达到疾病的严重程度,却处于疾病的边缘。因此,必须注重人们的精神世界,对亚健康的人群开展优质的护理,从而向健康发展。
2. 从自杀现象看精神护理的重要性
2.1 自杀的流行病学资料现代社会中,自杀已成为人类的十大死因之一。WHO新近的统计数据表明,世界上每年有80万人死于自杀,是第5位的死亡原因,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和意外死亡。据统计,有企图自杀者的人数是自杀身亡的8倍~10倍,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数字。在自杀死亡人数中又以青少年居多,青少年因躯体疾病的发生率低,从而使自杀成为主要的死因之一,同时也是18岁~30岁人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关于自杀相关的因素十分复杂,有的是有重大负性应激事件的触发,有的是因为患有抑郁症、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也有神经生化和遗传方面的因素。自杀对社会和家庭均带来巨大的影响,每个自杀或自杀未遂者至少有5位亲近的人受到牵连,使他们为此悲痛和烦恼。
2.2 自杀的动机及行为干预自杀是有意的自我伤害导致的死亡,但同时也是可以预防的。为了挽救这些人的生命,精神护理极为重要。心理学家们经过长期的观察研究,发现自杀者的内心世界除了有要死的一面,也有要存活的一面。实施自杀通常有一个心理过程:挫折v无用感v厌世v绝望v自杀强迫意念v产生自杀行为。在临床工作中发现,有自杀企图的病人往往不是立即采取行动,大多数人都有一个复杂的心理矛盾过程。在他们“要死与要活”犹豫不决时,常常向亲友、同事、医务人员或在日记中流露出消极、悲观的情绪,表现过自杀的意愿,如言语方面时不时提到“死”字、和有医学知识的朋友讨论自杀的方法;行为方面开始反复整理自己身边的东西,无缘无故地把自己心爱的物品送给朋友作纪念;情绪方面变得忧郁消沉、精神恍惚、哭笑无常等等。企图自杀者表达这种矛盾心理正是以恳求帮助的一种心理表露。因此,重视、宣传、普及精神卫生知识,积极主动地进行心理咨询,提高综合医院医务人员对精神疾病的识别能力,已刻不容缓。因而,家庭、学校及社会各界重视“心理美容”“心理按摩”,关注并及时发现有自杀企图者的迹象,给予精神上的呵护,进行心理疏导、支持、帮助以及必要的药物治疗。同时教育青年人感受坚强,珍爱生命,乐观地迎接生活的挑战。
3. 进行自我精神护理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精神疾病的病人,因此,一旦出现情绪非常低落时,要把自己的情感和精力转移到事业上去,使自己无暇沉浸在这种情绪之中。如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结婚只有两年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爱妻就不幸去世,海克尔十分痛苦,他说:“只有工作才能使我免于发狂”。于是他每天忘我的工作,一年之内,就写出一本巨著《生物形态学概论》。这种能善于把不良情绪升华到有利于个人和社会的高度,是保持精神健康的最有效方法。
总之,面对挫折,消極悲观,只会有损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在挫折面前,要学会自我护理。冷静的分析,审慎的考虑,善于用理智驾驭挫折而带来的不良心境,始终保持自信、乐观、进取的精神,才能促进身心健康和事业成功。
参考文献:
[1] 王述彭.精神科护理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24.
[2] 刘晨.精神科护理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2.
[3] 郝伟.精神病学[M].第4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75.
关键词:现代人;精神护理;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R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8-0030-01
心理学家阿诺兴说:“人类进入了情绪重负的时代”。因此,只有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及社会适应良好的人,才能接受时代前进的挑战,适应社会环境的变革,成为新世纪市场竞争的强者。随着压力的增大有心理问题及各种精神活动异常的个体必然增多,在此对现代人精神护理的重要性做相应论述,希望对相关工作人员有所帮助。
1. 在教学中认识到精神护理的重要躯体的健康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对生活质量的高标准、高需求。在经济、文化、价值观等社会因素急剧变化的时代,人们所面对的精神方面的问题也愈来愈突出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所以,深入开展精神科护理十分必要,势在必行。
1.1 全面理解健康的概念强调健康的身体加健康的心理才等于完美的人生。心理活动又称精神活动,而精神健康与身体健康关系密切,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身体健康是精神健康的前提,精神健康是身体健康的条件和动力。因此,要让学生理解,既要学好为别人服务的本领,又要在这其中发展自己。
1.2 正确认识精神科护理的对象精神科护理的对象不仅是指患有疾病的病人,而且还包括健康的人和有心理问题、适应不良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讲,每一个人都是精神科护理的对象。
精神健康和精神疾病为人类精神活动动态连续过程的两端,两者之间同样存在着亚健康状态,它没有达到疾病的严重程度,却处于疾病的边缘。因此,必须注重人们的精神世界,对亚健康的人群开展优质的护理,从而向健康发展。
2. 从自杀现象看精神护理的重要性
2.1 自杀的流行病学资料现代社会中,自杀已成为人类的十大死因之一。WHO新近的统计数据表明,世界上每年有80万人死于自杀,是第5位的死亡原因,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和意外死亡。据统计,有企图自杀者的人数是自杀身亡的8倍~10倍,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数字。在自杀死亡人数中又以青少年居多,青少年因躯体疾病的发生率低,从而使自杀成为主要的死因之一,同时也是18岁~30岁人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关于自杀相关的因素十分复杂,有的是有重大负性应激事件的触发,有的是因为患有抑郁症、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也有神经生化和遗传方面的因素。自杀对社会和家庭均带来巨大的影响,每个自杀或自杀未遂者至少有5位亲近的人受到牵连,使他们为此悲痛和烦恼。
2.2 自杀的动机及行为干预自杀是有意的自我伤害导致的死亡,但同时也是可以预防的。为了挽救这些人的生命,精神护理极为重要。心理学家们经过长期的观察研究,发现自杀者的内心世界除了有要死的一面,也有要存活的一面。实施自杀通常有一个心理过程:挫折v无用感v厌世v绝望v自杀强迫意念v产生自杀行为。在临床工作中发现,有自杀企图的病人往往不是立即采取行动,大多数人都有一个复杂的心理矛盾过程。在他们“要死与要活”犹豫不决时,常常向亲友、同事、医务人员或在日记中流露出消极、悲观的情绪,表现过自杀的意愿,如言语方面时不时提到“死”字、和有医学知识的朋友讨论自杀的方法;行为方面开始反复整理自己身边的东西,无缘无故地把自己心爱的物品送给朋友作纪念;情绪方面变得忧郁消沉、精神恍惚、哭笑无常等等。企图自杀者表达这种矛盾心理正是以恳求帮助的一种心理表露。因此,重视、宣传、普及精神卫生知识,积极主动地进行心理咨询,提高综合医院医务人员对精神疾病的识别能力,已刻不容缓。因而,家庭、学校及社会各界重视“心理美容”“心理按摩”,关注并及时发现有自杀企图者的迹象,给予精神上的呵护,进行心理疏导、支持、帮助以及必要的药物治疗。同时教育青年人感受坚强,珍爱生命,乐观地迎接生活的挑战。
3. 进行自我精神护理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精神疾病的病人,因此,一旦出现情绪非常低落时,要把自己的情感和精力转移到事业上去,使自己无暇沉浸在这种情绪之中。如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结婚只有两年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爱妻就不幸去世,海克尔十分痛苦,他说:“只有工作才能使我免于发狂”。于是他每天忘我的工作,一年之内,就写出一本巨著《生物形态学概论》。这种能善于把不良情绪升华到有利于个人和社会的高度,是保持精神健康的最有效方法。
总之,面对挫折,消極悲观,只会有损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在挫折面前,要学会自我护理。冷静的分析,审慎的考虑,善于用理智驾驭挫折而带来的不良心境,始终保持自信、乐观、进取的精神,才能促进身心健康和事业成功。
参考文献:
[1] 王述彭.精神科护理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24.
[2] 刘晨.精神科护理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2.
[3] 郝伟.精神病学[M].第4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