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班主任走进学生心灵的法宝

来源 :信息教研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b392743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毕业后,一部分学生通过自身努力考入普通高中,另一部分学生因为中考分数低,被普高拒之门外,为了能继续读书,一些家庭并不富裕的学生不得不选择就读于中职学校。昔日朝夕相处的同学,就此出现了等级分化,其直接后果就是引起中职学生心理的自卑感。而社会上一些人,往往认为,读中职学校的学生各方面都较差,是“垃圾”,是“渣滓”,只有问题学生才会去读中职学校。绝大部分中职学生在初中时,学习成绩和行为习惯都较差,是老师批评教育的重点对象。这些来自社会的不公正的评价,更进一步加强深了中职学生的自卑心理,于是有些学生就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生活在自我封闭或半封闭状态,戒备心重,交际范围狭窄,沟通缺乏技巧,不能接受他人或被他人接受,性格孤僻,不合群,情感体验多为阴郁、冷漠、憎恶等。
  还有一些单亲家庭子女和留守儿童,由于缺少来自家庭的关爱,也不懂得如何去爱。他们冷漠、叛逆,仇视自己的父母,仇视社会。他们易冲动、不理智且不计后果,一些学生情绪经常躁动不安,处于一种无名的烦恼中,稍遇刺激,就会出现情绪失控和偏激的行为方式。他们经常找茬与同学、朋友争吵、口吐脏话,课堂上有意与老师起冲突,扰乱课堂。他们喜怒无常,有时候会没来由地情绪低落、沮丧、忧郁,但又找不到合适的发泄渠道。他们渴望得到别人的注意、认可和关心,但却表现出躲避或不屑一顾,像个刺猬一样,不愿让人靠近。 他们习惯用这样的方式来发泄对社会的不满,掩盖自己的脆弱,保护自己。还有一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期望值很高。面对只能就读中职学校的子女,在极度失望伤心后,就产生了放任自流的心态,对子女不闻不问,并把这种心态传染给孩子。更有的家长过分溺爱孩子,唯恐孩子受到什么挫折,即使学生在校犯了错误或有不良行为,就一味责怪老师教育不当,甚至有的家长当着孩子的面就对老师说:我自己的孩子,好不好轮不到你说!你没权力批评他。这种行为助长了学生产生依赖、孤僻、任性,恣意妄为等不良心理素质。
  以上各方面的原因给中职学生的心理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导致他们出现很多不健康的心理现象,由此可见,要想做好中职班级管理工作,首先要走进学生心灵。我认为“倾听”是走进学生心灵的重要法宝。
  倾听是指咨询者通过自己的语言和非语言行为向来访者传达一个信息,我正在很有兴趣地听着你的叙述,我表示理解和接纳。在中医诊断中,大夫往往通过倾听病人对病况的自述来了解病情;在心理咨询工作中,咨询师能否倾听,是否具备较好的倾听能力,是决定心理咨询效果的重要因素;在班主任工作中,“倾听”同样也是老师充分了解学生情况的有效手段。
  我班有个学生叫林豪,他学习成绩落后,行为习惯较差,读初中时在校表现也不好,在老师眼中是被忽略的对象,但他的特长是喜欢打篮球。刚到我班不久,他就和其他同学发生了打架事件,我知道这对于中职学生来说很正常。我把他叫到办公室,没有批评他,也没有责备他,我以非常和蔼的态度说:“林豪同学,在这一个多月里,你给我的印象一直都很好,其实我很欣赏你,对你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因为在我眼中,你有很多优点,最明显的就是打篮球的技术超过了我们学校其他同学,以你的智慧,只要你自觉遵守本班纪律要求,老师相信你三年后一定会取得辉煌的成绩,而且还能干出一番事业。”说到这里,我发现他低下了头,脸也红了,于是我停止了说话,只是用一种期待的眼神望着他,突然,我看到了他的眼泪,“刘老师,我确实没有想到还有老师会这样看我,在初中时,我经常打架、上网、逃学,班主任对我恨之入骨。关于我的家庭背景,从没有告诉过任何人,从小父母离异,我跟随母亲重建了家庭,因为是继父,他从不关心我,母亲因为我在学校不好的表现,也彻底失望了,希望老师不要将这次打架的事告诉我母亲,我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我用点头和微笑的方式回应了他。从那以后,他有很明显的变化,以前的懒惰不见了,自暴自弃的态度也丢掉了。
  作为班主任,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倾听是实施有效的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在学生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渴望别人尊重的愿望,作为班主任,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就必须尊重学生,倾听学生的呼声,了解学生的疾苦,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做什么有什么高兴的事有什么忧愁的事他们学习中有什么成功的地方有什么困感对这些问题有比较清楚的认识,就可以对症下药,有的放矢。班主任找学生谈心的时候,就要放下老师的架子,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使学生感到老师对他们的尊重和关怀。他们就愿意把自己的想法,愿望,要求,困感告诉你,求得老师的关怀和尊重,求得老师的宽容和理解,求得老师的帮助和解释,有时感觉是一位心理咨询老师,特别地欣慰。
  我们常说班主任应是学生的良师益友,良师易做,益友难当。作为班主任不仅要传道授业,还应像朋友一样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随时随地的同学生“心理换位”,想其所想,再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并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这样才能真正成为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中的益友。
其他文献
动力是最好的老师。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而教之道,贵在启发潜能。因此,如果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能激发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动力,就能激活学习的主体,那么,如何点燃学生对语文教学的学习动力呢?  一、激发学习动力  取得学习成功学生学习动力分为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两个方面。内部动力是指人们对活动本身的兴趣所引起的动力,是一种指向学习任务的动力。激发学习动力,从而运用语文这一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进行交际。教师的主要
期刊
在教学中该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通过一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应该从学生倾听能力、学生独立思考学习能力、学生合作交流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这次我先从培养学生倾听能力谈起。  在课堂上,有时候会发现,对于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部分学生在课堂上时常做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如做小动作、回头说话等,对老师和同学的发言置之不理,老师讲一会儿课就要组织纪律,一些孩子在回答问题时,总是所答非所问,你问东,
期刊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特别重视学校教育中的美术教育,他认为:“ 没有审美教育就不会有任何教育。”可见,美术课是中学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所设置的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部分,其目标是以审美教育为主线,以学生的智力和才能培养为核心。  中学美术课堂教学方法具有它的整体性和特殊性,其任务不是重受教育者的短期行为和局部把握,而是注重在对受教育者的人格塑造,使其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个体品质高尚的世纪新人。这里足见美术课堂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激发学生想象和幻想,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 爱因斯坦也曾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进步,它是知识进步的源泉。”神话中的奔月、补天、插上翅膀飞翔、脚踏风火轮穿行等等,几乎都成为现实。语文教学要学会发现学生合理的想法,尊重学生合理的想法,激励和鼓舞学生展开大胆想象。不仅要积极保护教学过程中这种“创新”火苗的出现,更
期刊
一、由七年级阅读教学产生的问题引发的思考  本人多次担任七年级英语老师,在第一学期期中考后,我会给学生发一个调查问卷,目的是了解学生,调整教学,内容主要概括为以下几点:  如表所示。  几次调查的反馈竟然都较一致:50%左右的学生都表示还不能很快适应初中的英语课程,在学习过程中,有约60%的学生表示跟不上老师的进度,关键问题是觉得老师没有把课文讲透,很多学生提议老师最好能把阅读课文讲详细一点,这样
期刊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只有努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让学生在迫切要求下接受知识,才能使学生由“要学”到“愿学”,再到“会学”和“乐学”。那么,如何在化学课堂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借助各类实验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乐学  化学是初三才开设的一门新课,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生都充满好奇心,因此我们可以充分挖掘实验的
期刊
初中生语文学习中用时最多的是文言文,化工夫最多的是文言文,背得头脑发涨的是文言文,可考试时出错最多的仍是文言文,应用起来最难的是文言文。  《语文课程标准》中谈到: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在教学实践中,以《课程》为蓝本,以考试为纲,以自主学习为经线,以诵读拓展激趣为纬线,竟然收到良好的效果。激趣的方法如下:  一、诵
期刊
对于语文来说,作文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不仅体现着一个学生语文的综合能力,在考试分数上也占据着半壁江山。因此,对于每个语文教师而言,都不能忽视作文的教学,对于每个学生来说,都不能忽视作文的训练。但在现实中,作文能力又是许多学生的弱项,学生感到作文难,“没意思”,每次作文不是草草了事,就是东拼西凑,作文水平总是提不高。面对作文,师生往往是望而生畏。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真正提高学生的素质,我
期刊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自动地调动全部感官,积极主动地参与教与学的全过程。在数学课中培养学生的兴趣至关重要。如果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便会使大脑产生优势兴奋,表现为注意集中,记忆深刻,思维敏锐。数学教学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一旦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不会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
期刊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而新课导入则是教学艺术的第一个闪光点,是敲响课堂教学的第一锤,是课堂教学的前奏。好的导入犹如一把开启学生兴趣大门的金钥匙,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它对整堂课的教学效果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一段生动形象的导语,会像一股伴随美妙音律的涓涓甘泉,流进学生的心田,潜入他们的记忆深处,对学生的思想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