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

来源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x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语文教学中发挥情感教育的作用,是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最佳手段之一。语文教学必须寓情于教,在教学中强化情感的渗透,做到知识传授与情感陶冶浑然一体,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一、指导美读,以声传情
  学习语文,朗读是最基本的手段之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读是语文学习的感知过程,是积累的过程,也是创新的过程。字词的识记、文本内容的理解、深邃意境的感悟、丰富多彩的语言积淀等都可以通过读来使学生与作者的心灵相感相通,在美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情感。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文章主旨和情感宣泄的不同,指导学生运用好重音、停顿、语速、语调等多种朗读技巧,加强对语言的吟咏体味,披文入情,去历游作品的意境,感受作者的情怀。如《端午的鸭蛋》一文中:“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实在”这个词要读得稍重、稍慢些,有种不屑一顾的语气,要读出对家乡的热爱与自豪。“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这句中的几个动词,可以采用替换的方法读,把“挖、冒”分别替换成“夹、溢”来读,感受出那绘声绘色,活灵活现不同程度的快感和动感。又如《沁园春·雪》,上阕中的“望”与下阕中的“惜”字都要重读,才能表现出作者那种雄视古今、纵横捭阖的伟人胸襟。文学因美读而精彩,情感因美读而升华。美读文章要符合语文教学规律,注意讲究技巧,要读得朗朗上口,情真意切,变无声的文字为有声有情的语言,使学生受到强烈的艺术熏陶,激发审美的情感,受到情感教育。
  二、引导领悟,以思悟情
  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意境,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阅读的感悟,帮助学生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产生独特的体验和见解。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语文教学要积极践行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深入思考,大胆质疑,探究释疑。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师讲的课带有美育色彩,这是把精致的钥匙,它不仅能开启记忆的大门,而且能深入到大脑皮层最隐蔽的角落。”教学要引领学生进入作者描写的情境,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获得美的熏陶和体验。如教学《背影》一文,要引导学生结合课文中描述的家中祸不单行,父亲对远行儿子不放心的情景产生联想,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诱发学生的情感,回忆和亲人依依惜别的场景,进入课文意境,深刻的领悟到父爱的博大深邃,理解到作品的深蕴。又如王维《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词句被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誉称为“千古壮观”,这种恰切的描绘,就要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引导他们置身于大漠之中,在入情入境中受到感染,透彻地领悟大漠特有的壮丽奇观。
  三、创设情境,以境激情
  情境是人们对事物进行形象感受最为直接的方式和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设与课文内容相吻合的情境,恰当地运用录音、图片、摄影、幻灯、音乐、语言描述、动作演示、实验等方式,渲染情境气氛,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做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和点拨者,让学生入情入境,主动探究,尽情感悟,在情境再现中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如我在讲授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通过播放了《三国演义》的主题曲音乐,用那雄浑悲壮的音符震撼学生的心灵,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去遨游三国时叱咤风云的赤壁古战场,把学生带入作品的艺术境界中。又如教学小说《社戏》,可启发学生打开记忆的闸门,讲述自己的童年趣事,通过视频了解江浙一带的风土人情和鲁迅童年生活的逸闻趣事感受江南水乡的生活气息。这样,大家说得有劲,想的丰富,听得有味,阅读的兴趣油然而生,思维的触角伸向那迷人的水乡和亦真亦幻的月夜,与那些孩子一道去品味豆子的清香了。只要“境”创设得巧,情便激发得浓。教学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营造氛围,以情动情
  情感具有感染性,它能起到潜移默化、以情传情、以情动情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营造富有情感的教学氛围,有助于把学生从枯燥乏味的学习中解脱出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求知,有助于学生的形象思维、创新思维的发展。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能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呢?”教学中,教师要用自己的真实情感融为涓涓细雨去“无声”润物,实现情感的交融。教师入境入情,带来了学生的情由心动,起到了学生见作者之所见、思作者之所思和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的作用。教师还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创设一种民主、平等、真诚、信任的对话氛围,从学生的不同理解和独特体验中捕捉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给予他们认可与鼓励,让他们在广阔的思维空间中,多角度、多层面,甚至是有创意地去理解、欣赏作品。如教学《陈太丘与友期》一课时,教师创设了一个讨论的氛围,从“无礼”的表现及产生的后果让学生展开讨论,当讨论到“元方入门不顾”是否无礼时,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各抒己见,有学生说:并非无礼,元方年仅七岁,我们不应对其求全责备。也有学生说:元方失礼,一方面,要懂得宽容别人,原谅别人的知错就改;另一方面对长辈不应该失礼。元方的这一失礼行为,断送了陈太丘与朋友的友谊。学生对于失礼的理解,细细揣摩,也是有道理的,如果予以否定,学生创新的火花就会被浇灭。
  五、拓展延伸,以情移情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课堂拓展,设计续写、仿写、比较阅读、迁移阅读、写读后感、收集名言警句、即兴表演等拓展活动,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把学生的情感升华、能力训练迁移到课外,让拓展成为课堂教学的补充,成为学生情感深化和技能巩固的支撑,增强学生的人文底蕴,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在小说《孔乙己》的教学中,最后作者用句近于模糊的语句“——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来做结。真是“生不见人,死不见尸”,怎么去“结案”呢?于是,让学生发挥想象去续编故事的结尾,许多学生就结合上文孔乙己最后一次到店的情形,断定孔乙己是必死无疑,——饥寒过度,暴尸野外。而有部分学生却认为“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孔乙己在他最危难之际,遇到了好人,不但救了他一命,还支持他读书。孔乙己一改往日的风貌,刻苦学习,积极上进,最终取得功名,回到鲁镇任父母官等等。又如《我的叔叔于勒》结尾处的空白,可引导学生由此展开想象“如果于勒体面地回来了,结果会怎样。”让学生进行续写,并进行交流互动,也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通过续写活动,可以启发学生对课文内容作合情合理的推想,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总之,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是多渠道、多方面的。只有从学生的主体出发,科学地把握住情感教育的点与度,创设动人和谐的情境,注重课内外教育的结合,才能达到寓情的感染和美的熏陶于语文教学之中的目的。
  责任编辑:王天杰
其他文献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组教材安排了“献出我们的爱”专题,教科书所选课文都是发生在儿童生活中爱的故事。教学时,教师要让学生感受这种感情、体验这种感情,知道爱就在我们身边,每个人都能献出自己的爱。“语文园地八”中“口语交际”要求夸奖身边的同学来表达爱,“习作”则完全放开,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建议注意资源整合,围绕专题组织教学。  一、口语交际“夸夸我的同
期刊
习作分层指导,就是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对不同作文能力的学生进行分层指导。在教学实践中,笔者通过让学生进行自我目标分层,教师作必要的指导分层、评价分层,再辅以开展各种展示活动,激发了学生的习作兴趣,培养了他们的习作自信。  一、自我目标分层  传统的作文教学,指导学生习作,一般只关注中等水平的学生。这样,习作能力强的学生会觉得乏味,因为老师所要求的,他们早就已经学会;写作能力弱的学生又感到吃力,老师所
期刊
考试作为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手段,有着导向、激励、反馈和调控等多方面的功能。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学生论及考试,谈“虎”色变。针对这种情况,我对小数数学考试命题设计进行了研究,并做了些改革尝试,逐步形成“五性”,即:凸现人文性,渗透教育性,强调现实性,追求创新性,注意衔接性。  一、情感互动,凸现人文性  “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既然数学是
期刊
我有幸聆听骨干教师马琳老师上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观潮》一课,置身课堂中,有如沐浴春风,让我受益匪浅。特别是马老师引导学生朗读的精彩片段,让我记忆尤为深刻。  【实录】  (正在学习“潮水汹涌而来时是什么样子的”,老师请一名学生朗读第4自然段,读得干巴巴的,没什么感觉)  师:你是第一个读,基本能正确地读下来,很勇敢。奖励你推荐一位同学读。(该生读得很好)  师:你想听
期刊
踏着铃声,我一如往常地带着微笑走进教室。这节课,我将和孩子们一起学习《我们的生命》这篇课文。课堂上,我既结合文本,准确把握知识点,又尊重孩子的独特情感体验,引导他们从学习和生活的点滴细节发现母爱,感受母爱的伟大,使他们懂得珍爱生命,品味精彩。  孩子们一个个神采飞扬、津津乐道。岩温说:“我看见小姨怀孕了,挺着大肚子很辛苦,就明白了妈妈也很辛苦。”王玉婷说:“有一天放学下起了大雨,妈妈及时给我送伞过
期刊
教材分析:  《月光曲》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文章意境优美,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出《月光曲》的传奇故事。读后,我们也仿佛进入了乐曲描述的如梦似幻的美妙境界,对乐曲产生了无限向往,同时对贝多芬产生了深深的敬仰和爱戴之情。我们在体味作者用词精妙的同时,更为文中所流露出的兄妹之间的手足亲情、盲
期刊
“加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1~5的数、比大小、第几、几和几后进行的。本节课的教学要使学生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理解把两个数合起来用加法计算,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加法来解决。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充分感知加法的含义  《义务教育数
期刊
《酸的和甜的》是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材第四单元中的一篇富有生活哲理的童话故事,它以小狐狸、小松鼠、小兔子、小猴子对葡萄的不同态度展开故事:小狐狸吃不到葡萄,用“葡萄是酸的”安慰自己,却迷惑了小松鼠和小兔子。小猴子不听劝阻,吃到了甜葡萄。在他的带领下,小松鼠和小兔子也吃到了甜葡萄。为有效地展开教学,笔者发表如下浅见:  一、文本解读  1.主题思想。本文主题隐含于课题“酸的和甜的”之中:字面是味道
期刊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把外部知识直接输入学习主体的过程,而是学习主体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而主动建构新的理解、新的心理表征的过程。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主体的学习,也就是说,教师的作用不是直接向学生传授、灌输知识,而是帮助和促进学生主动建构所学知识的意义;学生并非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而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建构主义强调“合作
期刊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姥姥的剪纸》是一篇文质兼美,情感朴实而动人的文章。教学结束,文章中浓浓的亲情却依然留在心间,让人有一种缠绵、悠远、依恋而倍感亲切的情感。我想这可能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姥姥,都得到过姥姥关爱的缘故吧!  教学伊始,我向学生介绍剪纸是中国民间的一种艺术形式,并在古典民乐的伴奏声中,让同学欣赏我课前准备的剪纸作品。学生很快被美丽的剪纸图案所吸引,我就势导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