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童年的生命之旅,应该是快乐、健全和灿烂的。作为老师无时无刻不陪伴着他们的成长,如何使学生在学习中快乐地成长,在成长中快乐地学习,是我们教师最基本的职责。而作为数学教师,如何使我们的数学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乐而忘返?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1.创设诱发学习动机的情境
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是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在教学中,我们创设诱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教学情境,把孩子的无意注意吸引到参与学习的学习兴趣上来,引导他们对数学问题积极动脑与思考,从而掌握知识,发展能力。
例如:在“简便运算”教学的环节中,一位老师在新授前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学生分组练习老师早已准备好的习题,比赛谁算得快。结果是第一组同学较第二组同学提前了两分钟的时间,怎么回事?连平时成绩最好的同学也落在后面了呢?原来题目有所不同:
第一组 第二组
(98+2)*35 98*35+2*35
(27+73)*30 27*30+73*30
(152+148)*8 152*8+148*8
(38+62)*92 (38+62)*92
(37+63)*5 37*5+63*5
这时,一位第二组的同学站起来说,“老师,你这样太不公平了,第一组做的题目括号里的都是整百数,他们算起来非常简单,所以他们做得快!”“你说得很对,你除了发现这个还有什么新发现吗?这两组题目有相似之处吗?”这样,学生的注意力马上就集中起来,激发起强烈的学习兴趣。这样,很自然解决了这一课的学习重点:乘法分配率。
2.创设应用的情境
数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大纲中明确规定:“应使学生初步学会应用所学知识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我们就可以创设一个虚拟的现实生活环境,引导学生对需要解决的问题展开思考,积极想出对策、确定方法,产生“身临其境”的效果,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上《简单的统计》这一课时,中间我设计了让学生走下座位采访听课老师的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我们刚才已对全班同学进行了荤菜口味的统计,大部分同学都喜欢吃炸鸡腿。可是我们老师的口味是不是和同学们的口味一样呢?大家说怎么办呢?”(学生马上建议去采访老师)。
出于对解决问题的需要而去进行调查统计,让学生在生活实际中进行练习,既有趣,学生又乐于参与,强化了练习效果。
二、实践操作,让学生充分感知学习的过程
1.实践操作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是把人类的知识成果转为个体认识的过程。科学家的认识过程是一种生产新知识的过程,而小学生的认识过程则是一种再生产知识的过程。如果教师能为他们创设一个实践操作的环境,让他们动手摆摆、弄弄,加大接受知识的信息量,使之在探索中对未知世界有所发现,找到规律,并能运用规律去解决新问题,这样使他们在获取新知识的同时,也学会了学习。
例如:“认识分数”这一课里,在第一个环节中学生已初步感知了把苹果、矿泉水、蛋糕平均分。其中,蛋糕每人分得它的1/2。然后引出我们的数学图形也可以平均分,教师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折一折、画一画、并涂上颜色表示出他的1/2。在此过程中我发现每一位同学都非常投入,而且方法各异。在表示正方形的1/2时:有同学是横折,有的是竖着折,还有的是沿对角线折,都取一份涂色表示出它的1/2。在此基础上,老师又顺势引入:“老师发现每位同学都很了不起,用不同的方法表示出了1/2,那么你还能用这种方法表示出一些新的分数,几分之一吗?”“可以的”……这时学生探究的热情很高,学习的主动性充分地显现出来。
通过这个数学活动,我们可以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猜想的能力,让他们掌握归纳、类比的思维方法,还可以促进他们对数学的好奇心,当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后,对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也大有好处
2.实践操作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
操作不是单纯的身体动作,而是与大脑的思维活动紧密联系着的。操作中学生不但要观察、分析,还要进行抽象、概括,从中发展思维。
例如,在学习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后,有这样一道判断题:用9个相同的正方体,正好可以拼成一个较大的正方体()。有的学生反应很快,都认为是正确的。于是,我就拿出了9个相同大小的小正方体,让一位同学试着把那个大正方体拼出来。结果,肯定是失败了,因为9个小正方体不可能拼成一个大正方体,只能拼成一个大长方体。这时,有的学生在说:拿掉一个,8个就可以了。于是,那个学生又试着重新组合,果然拼成了一个大的正方体。这时候,我注意到学生的热情很高,特别是提出8个小正方体的那几个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验证了他们的想法是正确的。在此基础上,我又顺势引导:除了8个可以,还有几个也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体呢?同学们开始互相讨论起来,也有同学在借着教具拼拼凑凑。最终,同学们讨论的结果是27个,我肯定了他们的答案。但是,光知道8个,27个,只是浮于知识表面的现象。为什么不是9、16,而恰恰是8和27个呢?通过一系列的反思,操作,和平时练习的经验,学生对这一知识逐步有了定论。那就是8是2的立方,27也是3的立方,这个正方体的长、宽、高各摆2个,3个,4个……依次就得到了需要8个,27个,64个……噢,原来如此!
这样学生在思维中操作,在动手中思维,并通过语言将操作过程“内化”为思维,使思维得到发展。
3.实践操作有助于学生创新
一个人的实践活动能力是其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既需要学生具有获取知识的能力,也需要学生具有应用知识的能力。而知识也只有在能够应用时才具有生命力,才是活的知识。数学教学要为学生提供摆、弄直观材料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现规律,概括特征,掌握方法,在体验中领悟数学,学会想象,学会创造。
如教学第一册“数学乐园”时,由于“起立游戏”和学生生活联系紧密,在帮助学生复习基数、序数等知识的同时,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周围的事物。又如,在“拼积木”活动中,让学生把几个相同的长方体或正方体拼成不同的长方体或正方体,学生对此颇感兴趣,学习小组通过合作、交流、讨论,拼成的形状各种各样。教师加以点拨和鼓励,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萌发了创新意识。在“随意拼”活动中,让学生利用各种实物和立体模型,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拼出自己喜欢的东西,学生在无拘无束的氛围中拼出了火车、大炮、卡车、坦克、长颈鹿、机器人等物体的形状。
这样的实践活动,较好地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实际”和“不同的人学习不同层次的数学”,从而培养了学生创造能力。
三、小组合作交流,强化学生的成功意识
1.学生的交流能够鼓励学生反思自己的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在开展交流之前,往往要对自己的认识作一番慎重的思考,在交流中又要以批判的态度与方法理解、接纳别人的观点或方法,因此交流鼓励反思,交流促进反思,积极的反思推动着交流向更加深入的方向发展。比如学习分数的意义时,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头脑中已经具有关于分数的直观和表象的认识。教师先组织学生利用手头的线段、正方形纸、小方块等学习材料自己创造出分数,在小组和全班交流。交流中,可以对自己已有的观念进行两个层面的反思:一是学生认识到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和许多物体组成的整体都可以被平均分,深化对单位“1”的内涵的认识;二是不同的单位“1”可以被平均分成不同的分数,表示的分数也可以不同,但是“平均分”是前提条件。这样的教学过程,在活动中交流,在交流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认识。
2.学生的交流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各自的观点和策略,从而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对相同的数学内容往往表现出个性化的认识和理解。要教学“已知两数的比和其中的一个数”的习题:商店运来电视机和卖出的台数比是7:3,卖出42台,商店运来电视机多少台?,因为这本身就属于练习的巩固题,所以我先讓学生自己思考,解决。没想到在交流时学生提出了4种不同的方法:①42÷3×7②7:3=(98):42③42×7/3 ④42÷3/7(或用方程解)。不同的方法反映了不同的解题策略,也反映出学生调用知识经验的不同。第①种方法是用归一法,先求出每份是多少,然后再求出这样的几份;第②种方法则是用了比的基本性质来解决,而且建立起了分数和具体的量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而③、④是利用了分数和比之间的关系,灵活地把比改成了分数应用题,再根据数量关系式列出相应的式子。
解决这一问题学生主要运用了迁移和转化的思考方法,不同策略的碰撞使数学的学习变得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取长补短,体会数学的独特魅力。交流不仅使学生互相了解到了自己所没有想到的方法和策略,在以后的学习中可以借鉴;也使自己的观点充分被肯定,和同学、老师一起分享。这时,学生的内心世界活跃着更多的是获得成功的喜悦感,以及对自己能力的一种自信感。
关注学生的成长,把学习的欢乐带给学生,必将给数学课的教学注入新鲜的血液,让课堂成为学生探究获得发展的乐园。同时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求教师以饱满的激情、丰富的表情、幽默的语言和得体的形态创造一种和谐的氛围,激发学生愉快的情感,使学生乐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让这欢乐愉快的情绪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
一、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1.创设诱发学习动机的情境
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是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在教学中,我们创设诱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教学情境,把孩子的无意注意吸引到参与学习的学习兴趣上来,引导他们对数学问题积极动脑与思考,从而掌握知识,发展能力。
例如:在“简便运算”教学的环节中,一位老师在新授前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学生分组练习老师早已准备好的习题,比赛谁算得快。结果是第一组同学较第二组同学提前了两分钟的时间,怎么回事?连平时成绩最好的同学也落在后面了呢?原来题目有所不同:
第一组 第二组
(98+2)*35 98*35+2*35
(27+73)*30 27*30+73*30
(152+148)*8 152*8+148*8
(38+62)*92 (38+62)*92
(37+63)*5 37*5+63*5
这时,一位第二组的同学站起来说,“老师,你这样太不公平了,第一组做的题目括号里的都是整百数,他们算起来非常简单,所以他们做得快!”“你说得很对,你除了发现这个还有什么新发现吗?这两组题目有相似之处吗?”这样,学生的注意力马上就集中起来,激发起强烈的学习兴趣。这样,很自然解决了这一课的学习重点:乘法分配率。
2.创设应用的情境
数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大纲中明确规定:“应使学生初步学会应用所学知识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我们就可以创设一个虚拟的现实生活环境,引导学生对需要解决的问题展开思考,积极想出对策、确定方法,产生“身临其境”的效果,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上《简单的统计》这一课时,中间我设计了让学生走下座位采访听课老师的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我们刚才已对全班同学进行了荤菜口味的统计,大部分同学都喜欢吃炸鸡腿。可是我们老师的口味是不是和同学们的口味一样呢?大家说怎么办呢?”(学生马上建议去采访老师)。
出于对解决问题的需要而去进行调查统计,让学生在生活实际中进行练习,既有趣,学生又乐于参与,强化了练习效果。
二、实践操作,让学生充分感知学习的过程
1.实践操作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是把人类的知识成果转为个体认识的过程。科学家的认识过程是一种生产新知识的过程,而小学生的认识过程则是一种再生产知识的过程。如果教师能为他们创设一个实践操作的环境,让他们动手摆摆、弄弄,加大接受知识的信息量,使之在探索中对未知世界有所发现,找到规律,并能运用规律去解决新问题,这样使他们在获取新知识的同时,也学会了学习。
例如:“认识分数”这一课里,在第一个环节中学生已初步感知了把苹果、矿泉水、蛋糕平均分。其中,蛋糕每人分得它的1/2。然后引出我们的数学图形也可以平均分,教师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折一折、画一画、并涂上颜色表示出他的1/2。在此过程中我发现每一位同学都非常投入,而且方法各异。在表示正方形的1/2时:有同学是横折,有的是竖着折,还有的是沿对角线折,都取一份涂色表示出它的1/2。在此基础上,老师又顺势引入:“老师发现每位同学都很了不起,用不同的方法表示出了1/2,那么你还能用这种方法表示出一些新的分数,几分之一吗?”“可以的”……这时学生探究的热情很高,学习的主动性充分地显现出来。
通过这个数学活动,我们可以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猜想的能力,让他们掌握归纳、类比的思维方法,还可以促进他们对数学的好奇心,当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后,对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也大有好处
2.实践操作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
操作不是单纯的身体动作,而是与大脑的思维活动紧密联系着的。操作中学生不但要观察、分析,还要进行抽象、概括,从中发展思维。
例如,在学习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后,有这样一道判断题:用9个相同的正方体,正好可以拼成一个较大的正方体()。有的学生反应很快,都认为是正确的。于是,我就拿出了9个相同大小的小正方体,让一位同学试着把那个大正方体拼出来。结果,肯定是失败了,因为9个小正方体不可能拼成一个大正方体,只能拼成一个大长方体。这时,有的学生在说:拿掉一个,8个就可以了。于是,那个学生又试着重新组合,果然拼成了一个大的正方体。这时候,我注意到学生的热情很高,特别是提出8个小正方体的那几个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验证了他们的想法是正确的。在此基础上,我又顺势引导:除了8个可以,还有几个也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体呢?同学们开始互相讨论起来,也有同学在借着教具拼拼凑凑。最终,同学们讨论的结果是27个,我肯定了他们的答案。但是,光知道8个,27个,只是浮于知识表面的现象。为什么不是9、16,而恰恰是8和27个呢?通过一系列的反思,操作,和平时练习的经验,学生对这一知识逐步有了定论。那就是8是2的立方,27也是3的立方,这个正方体的长、宽、高各摆2个,3个,4个……依次就得到了需要8个,27个,64个……噢,原来如此!
这样学生在思维中操作,在动手中思维,并通过语言将操作过程“内化”为思维,使思维得到发展。
3.实践操作有助于学生创新
一个人的实践活动能力是其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既需要学生具有获取知识的能力,也需要学生具有应用知识的能力。而知识也只有在能够应用时才具有生命力,才是活的知识。数学教学要为学生提供摆、弄直观材料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现规律,概括特征,掌握方法,在体验中领悟数学,学会想象,学会创造。
如教学第一册“数学乐园”时,由于“起立游戏”和学生生活联系紧密,在帮助学生复习基数、序数等知识的同时,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周围的事物。又如,在“拼积木”活动中,让学生把几个相同的长方体或正方体拼成不同的长方体或正方体,学生对此颇感兴趣,学习小组通过合作、交流、讨论,拼成的形状各种各样。教师加以点拨和鼓励,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萌发了创新意识。在“随意拼”活动中,让学生利用各种实物和立体模型,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拼出自己喜欢的东西,学生在无拘无束的氛围中拼出了火车、大炮、卡车、坦克、长颈鹿、机器人等物体的形状。
这样的实践活动,较好地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实际”和“不同的人学习不同层次的数学”,从而培养了学生创造能力。
三、小组合作交流,强化学生的成功意识
1.学生的交流能够鼓励学生反思自己的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在开展交流之前,往往要对自己的认识作一番慎重的思考,在交流中又要以批判的态度与方法理解、接纳别人的观点或方法,因此交流鼓励反思,交流促进反思,积极的反思推动着交流向更加深入的方向发展。比如学习分数的意义时,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头脑中已经具有关于分数的直观和表象的认识。教师先组织学生利用手头的线段、正方形纸、小方块等学习材料自己创造出分数,在小组和全班交流。交流中,可以对自己已有的观念进行两个层面的反思:一是学生认识到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和许多物体组成的整体都可以被平均分,深化对单位“1”的内涵的认识;二是不同的单位“1”可以被平均分成不同的分数,表示的分数也可以不同,但是“平均分”是前提条件。这样的教学过程,在活动中交流,在交流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认识。
2.学生的交流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各自的观点和策略,从而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对相同的数学内容往往表现出个性化的认识和理解。要教学“已知两数的比和其中的一个数”的习题:商店运来电视机和卖出的台数比是7:3,卖出42台,商店运来电视机多少台?,因为这本身就属于练习的巩固题,所以我先讓学生自己思考,解决。没想到在交流时学生提出了4种不同的方法:①42÷3×7②7:3=(98):42③42×7/3 ④42÷3/7(或用方程解)。不同的方法反映了不同的解题策略,也反映出学生调用知识经验的不同。第①种方法是用归一法,先求出每份是多少,然后再求出这样的几份;第②种方法则是用了比的基本性质来解决,而且建立起了分数和具体的量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而③、④是利用了分数和比之间的关系,灵活地把比改成了分数应用题,再根据数量关系式列出相应的式子。
解决这一问题学生主要运用了迁移和转化的思考方法,不同策略的碰撞使数学的学习变得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取长补短,体会数学的独特魅力。交流不仅使学生互相了解到了自己所没有想到的方法和策略,在以后的学习中可以借鉴;也使自己的观点充分被肯定,和同学、老师一起分享。这时,学生的内心世界活跃着更多的是获得成功的喜悦感,以及对自己能力的一种自信感。
关注学生的成长,把学习的欢乐带给学生,必将给数学课的教学注入新鲜的血液,让课堂成为学生探究获得发展的乐园。同时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求教师以饱满的激情、丰富的表情、幽默的语言和得体的形态创造一种和谐的氛围,激发学生愉快的情感,使学生乐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让这欢乐愉快的情绪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