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走班制”教学的利与弊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caijuan3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让小草和大树共享阳光雨露,我们要让飞机按照飞机的速度飞,让燕子按照燕子的速度飞,让蚯蚓按照蚯蚓的速度爬。初中学段是学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普遍具有求知欲强、精力充沛、兴趣广泛的特点,每个学生的数学程度也不同,因此数学“走班制”教学是针对学生数学发展的不平衡和差异性,为了在班级在授课制的教育背景下有效地解决学生数学个体差异问题,解决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矛盾,可以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班级,使数学水平接近或兴趣爱好相同的学生走到一起,不仅使学生之间竞争有了可比性,而且使老师上课的牵制面也少了,目的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创造条件,努力使新课程成为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和走向自立的平台。
  在经过一年半的教学后发现“走班制”教学模式也有它的利与弊,下面从几个方面介绍数学走班制教学的利与弊:
  (一)“走班制’的初步实施,存在诸多弊端,“走班制”当前的突出问题有:
  1、刚开始分班之前的宣传不到位,导致学生对“走班制”的理解产生误区,有些同学误认为老师是根据学生的成绩分成优差等级的,所以好多学习潜能生产生了不良的情绪,学习比较被动,因此,必需在分层走班之前做好思想工作并适当“铺垫”,让他们确实感觉到分层后,自己如鱼得水,有利于更好地提高和发展。
  2、“走班制”是学校每学期将为每个学生提供三次选班机会,分别是两次月考和期中考试后组织学生选班,每次流动均已微调为主,就趁这个机会我们有些B班不想学的学生往C班调,而C班同学原地不动,最终C班就是一些不学数学的学生,最终没有达到“走班制”的目的。所以,我们任课教师要多注意和学生交流沟通,关注对学生的指导。
  3、学生经常换班,师生感情联系淡薄了,沟通交流少。以前和几个任课老师聊聊天就能了解学生的情况,现在一个班的学生分散在四个班,很难了解情况。
  4、学生的课后辅导比较困难,例如老师想订正错题的话只能占用正课,那样又完不成当堂的教学任务;找课余时间辅导的话,好多学生辅导不了。
  (二)“走班”满足了学生的兴趣爱好,给了学生以充分的学习自主选择权,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赢得了学生普遍欢迎。增加学生自主学习性,起到很大作用。“走班制”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组织方式,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
  1. 学生主体地位彰显。实行“走班制”后,任课教师按照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接受能力,确定教活动。学生也可有的放矢地选择、安排自己的课程结构,学会了如何正确评价自己,正确估计自己的能力,并逐渐找到将来发展的方向。
  2.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走班制”学习组织方式充分赋予学生的主体地位,克服了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度几百名学生读同一本书,上同样的课,做同样的练习,忽略学生自身成长中发展的差异性和不平衡性等缺陷,最大限度地让不同兴趣爱好、不同学习基础、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获得与自己最相适宜的發展环境。
  3. 学生的自信心得以提升。“走班制”学习组织方式条件下,学生按自己的学习水平,自我发展的需要,进行选班,能增强其自信心和成就感,尝试到成功的快乐,减轻了思想压力,始终保持乐观的情绪和平衡的心态,从而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4.有利于增强同一层次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
  总之,“走班制”教学真正使每一位学生都在数学层面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真正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
其他文献
历史教学的本质与历史学科的特点密不可分。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历史教学的本质是人文素质教育,历史人文素养的形成离不开学生的体验和参与[1]。如何根据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历史学科的特点,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是中学历史教师普遍关注的课题之一。授课是历史教学的一种主要形式,教学应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的规律。教学设计是为了支持有效的学习而预先对教学所进行的规划与组织,是对学生学习业绩的
摘要:低年级学生年纪小,语文功底差,作文时经常无话可写,在教学时我尝试从以下五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一、从看图写话入手,培养孩子的写作兴趣;二、采取写日记的方式,帮助孩子积累写作素材;三、拓展课外阅读面,促使孩子多方位汲取营养;四、提供佳句或范文,提高孩子的写作能力;五、写作题材多元化,挖掘孩子的写作潜力。  关键词:看图写话;积累素材;拓展阅读;提高能力;挖掘潜力  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体
班主任个性不同,班级学生特点不同,班级的科任老师不同,所以,班主任工作没有固定的模式。作为年纪,我是这个高三年级最能倚老卖老的老师,但作为高中尤其是高三班主任,我算最年轻的,也是最没有经验的。所以,在这里,我不敢说自己的成就和成功,何况,结局还没有到成王败寇的时候,我只能就个人管理班级的主要思路和具体做法以及目前班级的大体状况,简单跟大家交流一下,望共勉!  一、勇敢面对自我批评  我是这个班高二
摘要:“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是人教版七年级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的起始课。从内容上看,这是一节概念课,是学生在初中阶段第一次用几何研究的方法研究几何体的课程,它为学生今后学习复杂的几何体奠定了基础。本文结合笔者观摩赛课的感受,从三个方面对这节课提出了教学建议。  关键词:立体图形;平面图形;几何;教学建议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9-0
摘 要:初三是学生首次接触系统的化学课程的时候,这一阶段不仅是学生学好化学入门、奠定化学基础的关键时期还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化学学习观念和学习方法的关键事情。在初三阶段的化学学习过程中教师以引导教学为主,不仅引导学生学习化学基础知识,还引导学生对化学进行自主学习。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引导;教学方法;研究探索  为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引导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正确学
初中古诗词阅读主要是对我们阅读古代诗词的能力进行评价,主要考查对诗词内容的理解。语文新大纲提出了对中学生诗词赏析要求:“要感受作品中的形象,欣赏精彩、优美的语言。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这就要求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古诗词赏析能力。  古代诗词,我们知道它是一种最集中地反映古代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是古代社会生活的缩影,是诗人情感的倾泻,也是诗人智慧的结晶。正如孔子所说:“
摘要:俗语说,一滴水也能看见大海的色彩。一颗露珠也可以闪烁太阳的光辉。要使学生懂得,小事不小,只要重视观察,善于观察,只要注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是可以“以小见大”的。帮助学生练就一副机敏的“鹰眼”,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是语文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孜孜以求的目标。  关键词:作文教学;培养观察能力;观察和分析的方法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会发现很多学生作文都有一个突出的毛病,那就是“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多媒体已经广泛的用于教学领域,学校的教师通过多媒体可以非常形象直观的讲述清楚过去很难描述的课程内容,而且学生可以更形象的去理解和掌握相应教学内容。学生还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自学,自考等。教学领域是最适合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领域。多媒体的辅助和参与将会使教学领域产生一场质的革命。下面就高中数学,谈谈我的看法。  一、目前高中数学多媒体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享受“说话乐,作文趣”,是学生敢于表达的动力。  一、说话表达,思维拔高尺度  教学对话是互动的、交往的,它强调师生、生生间的动态信息交流,使师生的认知、思想、情感在互动、交往中得到螺旋式的渐进与提升。其中表达是学生反映自我最强烈的声音。  1.学会倾听  教师要学会倾听学生,给学生信心和勇气,学会真诚的表达。一次,教研组在磨课后,推荐一位老师讲授《愚公移山》。完美的课堂活动在循序渐进,突然一个学
小学数学作为义务教育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除了应传授给学生一些初步的数学知识以外,还担负着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历史重任。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但在实际教学中低年级的小组合作学习存在太多的问题:低年级的孩子有着很强的表现欲,总是希望自己表现得更好,不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一般是老师给了孩子交谈的机会,但在更多的情况下,孩子们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