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服务区经营管理模式转型探索与思考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qianlow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高速公路服务区面临着产业转型、经营管理模式创新的压力。文章通过借鉴国外高速公路服务区经营管理经验,分析我国高速公路服务区发展现状和趋势,并以江苏苏通大桥服务区的转型实践为例,尝试从经营模式、管理模式等方面提出实施举措,探索下一步服务区转型发展的路径,从而丰富了我国高速公路服务区经营管理模式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成果。
  关键词:高速公路服务区;经营管理;转型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长足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整体经济形势进入“新常态”的态势,经济发展增速逐渐放缓,第二产业发展速度受到较大影响。在此背景下,经济呈现服务化趋势,公共性服务、消费性服务和生产性服务得以巨大发展空间,从而为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产业结构的水平从低端、中端逐步走向中高端,这就要求在产业上,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近年来,高速公路通行费收入逐渐饱和,收入结构呈现单一化,部门经济效益下滑,建设边际效益降低。作为高速公路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同样面临着产业转型、模式创新的压力。国外欧美主要发达国家在高速公路服务区的经营管理模式上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本文通过借鉴国外高速公路服务区经营管理经验,分析我国高速公路服务区发展现状和趋势,探索下一步服务区转型发展的路径。在探索研究过程中,以江苏苏通大桥服务区的转型实践为例,尝试从经营模式、管理模式等方面提出实施举措,以丰富我国高速公路服务区经营管理模式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成果。
   一、 发达国家高速公路服务区经营管理经验借鉴
   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高速公路发展迅速,欧美等发达国家高速公路服务设施一般由政府负责建成实施,之后以租赁的形式再出租给私人经营,有着成熟的经营管理模式。与之配套的高速公路服务区比较完善,免费向公众开放,拥有多个进出口。有停车场、宾馆、咖啡店、餐饮中心、休闲广场、商业中心、医疗中心、汽车维修等基本配套设施。在较大的服务区还设置有气象站,向过往的车辆通报高速公路沿线天气变化情况。高速公路服务区同时为附近居民提供购物、餐饮、休闲等便利服务。连锁品牌化的管理模式有助于统一服务标准,提高服务质量,也有利于将资源优势转化为效益,同时也便于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安排经营管理模式,满足公众各种需求。因地制宜的设计以及非同质化的经营管理,充分挖掘各种商业设施的潜力,体现服务人性化、多样化、精细化和标准化。
   可以看出,发达国家高速公路服务区管理的主要特征如下:一是商业化水平较高,规划开发由政府统筹,而运营管理基本市场化,实现专业化发展;二是经营连锁产业化,依托规模化效应实现发展;三是服务高度人性化、多元化,重视因地制宜,提供具有地方特征的服务;四是综合化发展,兼顾公益性和经营性。
   二、 我国高速公路服务区经营管理模式现状
   我国高速公路与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截至2018年末,全国高速公路总里程已经突破14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我国高速公路服务区经营管理模式现状主要表现为:
   1. 服务定位受传统观念制约。长期以来受“重建设轻管理、重主线轻附属”的传统观念影响,服务区定位停留于“道路附属设施”和“高速公路服务保障提供者”的状态。
   2. 潜在经营规模较大。根据《高速公路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设计通用规范》中关于高速公路上设置的服务区平均间距不宜大于50km的规定要求,服务区从间距已经基本达到了欧美发达国家的建设水平。目前随着高速路网的不断完善,全国服务区数量规模约2 400对(含停车区),年均潜在市场消费规模达2 000亿元以上。
   3. 经营管理多样化。由于高速公路投资运营主体的不同,服务区的投资运营主体存在地区性差异,既有分散化投资、多元化经营模式,又有集中统一的管理模式。管理主体有高速公路管理局、各道路投资建设方、专业运营公司等等不同,但基本都是以行政性管理为主导。经营模式上采取自营、委托管理或租赁等多种方式。
   4. 硬件設施不完备。服务区硬件主要围绕停车、维修、加油、餐饮等基本服务,但大多设施简陋、内设布局合理性差,没有在满足功能的基础上营造一个舒适的休憩、消费的空间。信息化程度较低,更多的是显示高速公路实时路况和广告功能,信息化集成体现的商业价值或社会服务价值低。
   5. 服务难以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大多数服务区缺乏标准化、规范化的服务,经营局限于传统服务项目而缺乏特色,市场化程度不足,业态重复单一且因垄断经营造成价格较高,对司乘人员的吸引力不足。客单消费水平低,约2/3的服务区只能维持盈亏平衡或处于亏损状态,社会满意度不高。
   6. 商业价值没有充分发挥。绝大部分服务区处于封闭和垄断的状态,没有真正利用自身优势,打造品牌,从而获得经济效益提升,也很少有服务区利用所在区域市场、环境带动周边经济发展,与高速公路急剧增长的车流、人流和物流相比,错失很多的商业机会。
   三、 我国高速公路服务区发展趋势分析
   结合欧美发达国家的经验以及我国高速公路服务区经营管理的现状,我国高速公路服务区经营管理将呈以下发展趋势:在经营方式上,由传统的零碎化经营走向规模化集约式发展;在经营主体上,引入市场化、专业化、品质化的管理公司和运营平台;在服务功能上,按照服务区需要主体和消费需求的变化,拓展服务区发展的空间,实现多元化、个性化;在管理方式上,改变传统封闭式管理,一方面依托当下互联网技术实现服务区信息化和智慧化,另一方面与地方区域经济更加开放融合。
   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高速公路服务区顺应新时代的发展顺利转型,2015年出台了《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服务质量等级评定办法》,第一次评出了全国百佳示范服务区;2017年又提出了绿色服务区、智慧服务区与交旅融合的理念,标志着服务区逐渐向人性化、休闲化、多元化发展。高速公路服务区的管理和服务实现了快速发展,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提升,对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进作用。
其他文献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绿色铸造特色小镇建设为载体的,在分析农民合作社性质的基础上,剖析了农民合作社通过规模经济实现特色小镇的“聚而合”、通过信息对称实现特色小镇的“精而美”、通过议价能力实现特色小镇的“特而强”、通过深加工实现了特色小镇的 “新而活”及通过助贫扶贫实现了特色小镇的“裕而健”。以青岛沙北头蔬菜专业合作社情况为例,通过分析其在党委和带头人引领的组织保障、“买全
摘要: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城镇化建设不断加快,城市公共项目的需求与日俱增,政府面临着巨大的财政压力。目前来看,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PPP模式,主要是政府和国有企业合作在“搭台唱戏”,民间资本参与PPP项目的意愿并不强烈。文章首先简要阐述PPP模式的相关理论,随后深入分析了PPP模式在福建泉州刺桐大桥项目应用中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进而以案例项目运营实况为基础和支撑,深入挖掘民间资
摘要:文章从创新投入和信息通信技术(ICT,包括数据湖、区块链、云技术、窄带物联网等)能力两个视角出发,深入分析两者影响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机理,并研究提出我国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路径。关键词: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创新投入;ICT能力经济学界将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TFP)视为提高要素配置效率,促进经济增长的内源动力。但是,我国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模式导致经济
摘要:文章以开放式创新过程中企业的知识转化为研究对象,从知识资产管理的视角对长三角地区民营企业的知识转化进行分析,进一步丰富对企业知识转化的理解,以便帮助管理者制定更有效的知识转化策略。文章阐述了开放式创新过程中知识转化的内涵,并依据知识资产的分类,探究不同类型知识的转化过程。研究表明,尽管开放式创新为企业获取知识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获取更多的知识并不意味着企业自身的创新水平就能实现提升,企业管理
摘要:长三角地区物产丰富,生鲜农产品众多,随着互联网 、移动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和国家“精准扶贫”战略的支持,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迅速崛起。在生鲜农产品物流过程中存在着成本高、配送范围有限、损耗大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冷链供应链管理系统的应用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损耗,降低物流成本;实时监控生鲜农产品,便于追溯和召回,保证质量安全;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和客户服务水平。希望冷链供应链管理系统的应用能够推动
摘要:改革开放40年,我国金融在理论与实践层面结出了丰硕的成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我国金融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如何,当前宏观经济如何影响国有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我国金融体系未来将往何处去?文章尝试对这些问题做了一些思考。关键词:金融理论;金融实践;资本市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体系经历了1978年到1992年的初步建立阶段、1992年到2001年的市场化改革阶段、2001年到2017
摘要:文章共发放问卷450份,探讨了社会排斥对外来人口的社会距离感知和社区归属感的影响,并研究社会距离在社会排斥与社区归属感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社会排斥消极影响社会距离和社区归属感;社会距离积极影响社区归属感;社会距离在社会排斥对社区归属感的影响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关键词:社会排斥;社区归属感;社会距离一、 引言我國目前正处于城市化大发展的时期,流动人口大量涌入大中城市冲击了当地的社会生态,
摘要: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成为当前背景下的必然选择,企业如何保持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成为业界与学术界共同关注的焦点。基于自然资源基础观指出绿色创新战略的实施有助于企业实现双赢发展。在此背景下,文章首先从不同视角对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演进脉络进行了梳理总结,然后基于资源与能力视角对两者关系的研究了进行系统的归纳,剖析了现有研究所存在的问题,构
摘要:文章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角度出发,实证分析了长三角地区金融发展对企业投资的促进作用,考察金融为企业服务的效果。基于长三角地区2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长三角地区的金融发展对企业投资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表明长三角的金融部门起到了服务企业,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最后,对长三角金融如何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提出政策建议。关键词:金融;服务;企业投资;经济增长一、 引言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年
摘要:文章通过引力模型结合复杂网络理论分析浙江省区域创新能力空间联系,并以此为参考深入研究浙江省四大建设的理论依据及其与“三生共赢”之间的内部联系。研究表明,(1)浙江省在区域创新能力方面形成了以环杭州湾大湾区为核心的创新集聚区;(2)2005年、2010年、2015年各区县区域创新能力联系量与浙江省联系总量均增加,但是区域创新联系分布不均现象依据存在,核心—边缘空间结构明显;(3)环杭州湾地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