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风物

来源 :延河·绿色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stsinin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漫步子午道
  在穿越秦岭的六条古道中,子午道是最具浪漫和温情的。它北起繁华的长安,中越吉祥的陕南安康、汉中,南至富庶的四川,一条逶迤的山径在崇山峻岭云遮雾绕中,把北的豪情与南的秀丽绾接起来。因“北山是子,南山是午”,故而称子午道,因曾在历史上运过荔枝、丝茶,又被称为荔枝道和丝茶道。
  这条始建于中国汉代至明清通行的子午道,是当时的商道和官道,向南的路线依次为:子午镇(豆角村)——子午谷——清华山——秦岭梁——宁陕……道路经过多次改道和维修,以碥路(石板路、蹬道)和局部栈道组成,保留完整时,最宽处为3米,窄处为1米。
  这年夏天,我重走了这条古道。
  如今这条道已大多损毁,但在崇山峻岭小溪宛转中,仍可见到多处遗迹。特别是其中的栈道遗址,可谓惊险!当地人把栈道叫“石桥”,顾名思义就是在石头上凿孔搭桥。在河边靠水很近的石岸上有排列整齐的方形石孔,是旱季水量较小时的通道;而在几十米高的陡峭绝壁上又是一排参差不齐的石榫,垂直插进了石壁,这是水量大时的通道。很难想象古人如何在半空修建出这样令人胆战心惊的栈道,也只有这样石质的栈道才能保存至今。而想象中即使在石榫上铺好石条或木板,要想从上面通过也需要过人的胆量。
  沿途经过的一些地名很容易让人想象当年曾在这里发生过的故事——江西营、武关驿、青桥驿、马道无不让人联想到“火烧栈道”、“寒溪夜涨”、“萧何月下追韩信”等典故。
  陷身在幻想中,我开始穿越安康宁陕。车在清新蜿蜒的山间公路上奔驰,当走过月河坪一带以后,突然,道路急转直下,不再沿国道,而是返身进入了一条林间便道。道路甚为狭窄,路面坑坑洼洼,基本是没经过整修的土路。
  8月的中国城市,很多地方还在高温预警,我所在宁陕小城的乡下,空气却很清新。清凉的风从窗外一路灌下,我终于禁不住冷,给手臂带上了袖套。从便道下来,人家越来越少,行进在平凹地带,有房舍及路边种植的少许蔬菜,渐渐又一直上到山顶,完全进入了林区。
  沿子午道的旧址,这是在汉代走的老路(南北朝时期改道别处),现代沿老路修的林间公路,多数与老路重合,少数交叉相离,因而可以凝视到美丽触目的古栈道遗址。在那高高往下盘旋的山路上,在清澈美丽奔流的溪水边,古人登攀的遗址一不小心跟我们猝然而遇,确有惊艳之举!它们静静凝望,似乎已经在那里等了几千年,山石上幽深栈洞的遗址周正方圆、古老神秘,而身下的河流清如处子,它们在明媚阳光下,在宁陕八月清凉的山林间,在溪水对面,透过斑驳林间的空隙,被我们清晰地看见。
  远处静静的村庄,淡定而清远。想起我们在路间的一次停留,那时,已经走到整个行程秦岭梁的中段,可以看见山顶略微的平地,还有一个很小的水库,水从桥下轻缓流过,绿叶和红叶的倒影缓缓印在波上。我们终于走到了路途的下游,快要到了……
  子午古道带给我们无尽的遐想,也许只有亲自丈量才能知道它的崎岖和味道。
  子午道也被称为传说中的荔枝道,盛唐时期,一首杜牧所做的诗广为流传:“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很多文化学者认为,这是杨贵妃过于奢侈,从岭南快马加鞭,往长安调运南方的水果荔枝。不过当你到达子午道之后才知道,浪漫的荔枝,运输的来源并不需要那样遥远。古代交通不便,保鲜技术落后,如果从岭南运来荔枝,早已色香味尽去矣!而子午古道全长仅400多公里,四川盛产荔枝,有杜甫诗为证:“忆过泸州摘荔枝,青枫隐映石迤逦。”而杨贵妃从小在四川长大,想运送家乡的食物实属情理之中,穿越子午道,不过两日行程而已……
  让子午道更加有名的是居住在陕西子午道边,西汉时著名的外交家和探险家张骞了。张骞开辟的闻名中外的“丝绸之路”搭建了东、西方交流的重要桥梁,载入了人类的文明史。他曾两次出使西域,前后二十多年,行程万里,把中国的先进文化、特产、养蚕缫丝、冶炼、造纸及先进的农业技术传播到了西域,又把西域的葡萄、苜蓿、石榴、大蒜、西瓜、核桃等土产带回中国。这位伟大的人物死后回葬故里汉中,巨大的坟丘前至今仍耸立着两尊汉代的石兽。
  与官道的热闹相比,民间的商道发挥着道路更主要的作用。明清时期,子午道上常年奔波着贩丝、采药以及运茶的“茶工”。为了抢价钱,各方客商四方云集,肩挑背扛,将漫漫的古道,走成了一条温暖着民生的向往之道。
  今日漫步子午道,但见一路有驾车的山地探险族,有农家丰硕的院落果树,还有那些隐居在秦岭终南山的神秘者,他们在林子里影影绰绰地存在着,见证这盛世繁华里多元化的选择!
  三沈纪念馆
  戊子年秋,我第一次去陕西汉阴县的三沈纪念馆。之前对于这个纪念馆,我的认识,仅止于各种各样的传闻。
  那些传闻是新鲜、弥远、悠久、耐人寻味的,也是时传时新的,这在我的心里,形成了一种期待。这种期待渐渐散化开来,仿佛“三沈”就成了陕西汉阴的一个代名词。而这一年的秋天,真实的三沈纪念馆以及轶事,就这样扑面而来了。
  汉阴县三沈纪念馆是为了纪念曾在北大任教的沈氏三兄弟而建:沈士远、沈伊默、沈兼士,他们对新文化运动做出过贡献,曾被称为学术界的“北大三沈”。童年和少年时期,三兄弟的父亲任职汉阴县通判,所以祖籍浙江的他们有的在汉阴县出生,有的在这里完成了最初的教育……走进这样的深深庭院,立即被芳草和红花绿叶弥漫的气息所吸引——这个园子,太安静了。安静的温暖,安静的闲适,安静的娴雅,安静得那样充满书卷气、充满理想。
  谈到理想,我觉得这是最需要强化和重申的地方。
  在一个那样的乱世,一个文化人,他要保持自己的品格就要先学习,学贯中西,有所专长,不要用知识误人,然后不要以虚假的道德误人。那么,他将如何体现一个知识分子的品格和价值呢?那就是在一所大学教书,中国最知名的文科学校,然后,以一己清俊缱绻的身体和思想,做一个文科教授更應该从事的事业,以知识传播人,以思维引导人,以品格影响人,温暖、坚韧、正直地生活着。   沈伊默先生祖籍浙江,1883年,他出生于陕西汉阴。1919年,著名的“五四”运动爆发,恰逢他和兄弟们在北大教书。这或者只是历史的一种偶然,但是在这种偶然之中,却有着深刻的必然。那个时代,当民主主义的进程已经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当中西开化已经到了一定的时候,整个世界都在发生深刻的变革,而中国恰好赶上,沈先生兄弟恰好赶上。那种深刻的乱世,留下的不仅是中国人民深重的苦难,却也考验了几乎每一个中国人民的品格:“世界飘摇如斯,而我独善其中”。
  在一个秋日的下午,我站在汉阴县三沈纪念馆一片青石和芳草铺就的路基之中——阳光极其明媚,小鸟深啼悠长,不怕冷,喜欢铺陈的山花和菊色艳丽地开着,我竟有些迷惑了。忘记了和谁同来,忘记了此行的目的,忘记了各种各样的写作任务,忘记了那时人情倾轧带给我的哀伤。
  我思虑那样一个有理想的年代,尽管生命短暂物资匮乏,但是,总会有那些像温暖的阳光、像深秋的橡树、像无尽的稻浪般的希望辉映七彩锦缎一样的光芒,深深地浸进了某些新青年的心中。那些新青年啊,他们有着自己的方向。
  我会是那样一个新青年吗?如果在那样的时代。而此刻,我的心灵像是复苏了,我看到墙画上三沈肖像似乎正款款地向我走来。
  尽管在那样的乱世,他们或不可以带给我保暖的衣服,丰裕的口食,但是他们一定会听我诉说吧,听凭我给《新青年》写个稿子,将所谓时代的苦闷通过一个青年激烈的口吻表述出来。那些苦闷是那样的明晰,有清晰的代表性、指向性,有强烈的时代烙印,有传之四海而皆准的对道义和真理的索求。
  而此刻——我只是孤单地站着,我觉得这时候我的孤单或可以说是苦闷吧,它有时候似乎是没有办法说的,它是一种混沌的暧昧。
  而如果是三沈昆仲呢?这几个几乎是从我家乡一样的汉阴走出来的青年,他们是否一定会更加的客观,让他们用国学的思维来分析一下,当代的青年,我们所面对的新问题,譬如生的庸碌与现实的困境?
  归根结底,就是在这样的秋天,我再一次地想到了理想的问题……
  他们,三沈,这儒雅的昆仲,就在我的面前,真正地幻化成了那几个身着朴素长衫和略显洋化的新青年的身影。
  猝不及防的,在汉阴,我再一次想到了关于理想的问题。
  这恐怕在这个时代,在这些城市更是应该被许多青年考虑到和重新思慕接受传承与影响的一种精神诉求吧。
  漫步在那些,三沈殿堂另一个庭院被称为“稿园”的地方,一些青年在这里的《汉阴文艺》当编辑。或许起步是晚的,是迟疑的。但是,我最希望能真正从这里走出几个学贯中西恰如三沈昆仲一样的学子。如果当作家呢,也一定应该是漫长的,那种有着恒定创造力和决断力的高尚人品的作家。那么,汉阴是有福了,中国是有福了,毕竟对一个文化人来说——有自己的阵地,而他也只能在自己的阵地上坚持,这便已足够了。
  深山里飘荡的国旗故事
  曾在那年开始,历时三年整,全国各地按照国务院的统一安排部署,开展了声势浩大的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的文物调查,共投入人员五万余人……
  我作为普查队员中的一名随行记者只身参与,那些来自民间的田野调查,或许也可以真正从一个侧面看到历史与当下中国民间的一种生活状态。
  去看凤堰梯田那天,清晨六点多钟就出门了,汽车行进在如画的滨江地带,路过长满扬花的玉米,种满各色蔬菜的遗址之后,我们的汽车向一个山巅开去。
  夏天清晨的田野闪耀着翡翠般的光芒,一眼看去,一切是那样的茁壮热闹。鸟在树梢上吟诗,露在草叶上作赋,虫在洞穴外高唱,翻过一个山巅后,我们终于看到了传说中的堰坪梯田。
  堰坪梯田是个非常大的缓坡,有山体河水、小屋古树、袅袅炊烟,有姑娘的歌声、甚至还有隐隐的舂米声。这样听着,我才觉得自己是入迷了,幻想进入陶渊明的桃花源世界,体验身边消失已久的农耕文明。
  文物专家很仔细地看了梯田的堰层,他们说,一般用土坎建的,多是古梯田,而解放后所建,多用石头垒就。与此相连,还有个凤江梯田,查看这两处梯田是对陕南清代移民做一个研究,以了解当时的文化地理……
  行进过堰坪梯田后,我们又开车前往凤江梯田。
  车子在陡峭的山道上盘旋,越来越进入深山了。文物专家说,现在走的山,叫赛凤凰山。这县最高的山,是非常美丽的凤凰山,而另有一座山,由于它越长越高,竟然起了名字叫赛凤凰山。赛凤凰山能否长高,只有地质学家才能告诉我们,但是,赛凤凰山这名字却起得太有趣了!
  到了凤江梯田,我们开车门走了下去。
  凤江梯田,一道一道,一眼望不到边,仲夏时节,蓬勃生长的绿色,仿佛为地球铺上了一层锦绣的绿毯。房间零星,有着童话传说中那种神奇的云顶,红色的,青色的,仿佛蘑菇云。
  文物专家介绍,堰坪和凤江古梯田,合称凤堰梯田,这几面望不到边的万亩梯田,源自清朝嘉庆年间。那时,陆续有大群先民涌进这片土地,是时汉江安康段航运发达,各处都建有多省会馆。人们在会馆听戏、交流物资,那种可以想象的繁荣,氤氲至今。
  在堰坪和凤江梯田之间,靠近山顶,居住着一位精神健朗、思想前卫的半百居士。这位不算老的一家之主吴先生,和他的家人们坐拥一个叫“太白山庄”的院子。院子驻地足亩,有房舍七八间,有繁茂桂花树,长满精致睡莲的池塘,还有广袤的青山背景。
  而吴先生最愿意宣扬给我们的是他房后的山崖,这片山崖上,坐落旧时吴姓家族们躲土匪的碉堡——太平堡。堡子很大,能容纳数百人。山道险阻,但走上去就是另外一片天。在那里,可以看到整个凤堰梯田的场景,田舍耕牛仿佛画儿一般。就在这样的光景里,百年前,吴氏的先民從湖南等地迁徙而来,看到如此丰茂的自然条件和美景,于是就买了耕牛,开垦田地,建了房子,娶了佳人,就这样一族族,一代代定居繁衍。也由此,给陕南带来了湖南等地优良的稻种种植以及异地大户人家的精致装饰。清代“湖广填四川”,也惠泽陕南一带的移民,关于这段时期的历史,研究出来就是繁轶的大书了……
  我站在山顶,想象当年众人在这儿躲土匪的情景。吴氏在这里修建碉堡,立下石碑,还在小山洞的罅隙处,刻下了珍贵堪称史料的记事资料。
  太白山庄的吴先生很为他的祖先自豪,他修建了一条逶迤的小路,日夜守候着祖先开创的地方,他还将祖先记事碑上的字印成拓片,用各种影像记录着那唯恐消失的历史纪念。
  吴先生找出吴氏家谱给大家看,近代家谱记录详尽,记述了他们迁来的年月,发迹于乾隆二十七年,还有祖上造田的历史。
  吴先生找出他收藏的画给我们看,还要放录音机给我们听,至于为什么要放录音机呢?这里面有个有趣的故事。
  每个星期一的早晨和每个星期五的下午,吴先生都要在自己的家里放国歌,在院子里升降国旗。他说,他家是从湖南迁来的,距离领袖毛泽东老人家的老家韶山冲不过八十余里,而现在生活好了,理应要感谢国家……虽然在国家的偏远地区,但此种仪式犹可感觉好像在国家的怀抱中。他这种执着乐观、独特的方式真让我们感动。
  当我们离开山庄,离开那广阔而又美丽的青山绿水,我的眼前似乎总荡漾着那鲜艳夺目的五星红旗,它飘啊飘,在高高而丰裕的山顶,和蓝天白云融为了一体。
其他文献
1  天很低  云还要很低  好在我的个头不高  可以随意走动  2  几缕阳光  从云缝里插下来  吸管似的  吸吮明亮的溪水  3  绿的是草原  白的是雪山  牦牛,一片一片的黑  但不妨碍蓝天的蓝  水洗过的一样明净  4  哦,一片儿孤云  一片儿舒心的荫凉--  阳光把一枚奖章  戴在草原的胸膛  5  青海很大  但青海的青  却不裸一座山头  似乎一波一波的草浪  都是为绿的激情活
期刊
我是三月的清洁工     玉兰放梦,说"千千万蕊,不叶而花"  而我始终觉得,玉兰  怒放闹季是失宠的  如我今日在一片松林边  偶遇的这株白兰  闻其淡香与风雨之间  一朵玉兰落地,靠足而卧  高贵的花朵总是睡得如此安然  从开放至滴落坦坦荡荡  看来,玉兰不妥协  也拒悄无声息  她选择爱恨直白  玉兰花一直年轻气盛  落地铿锵  枝条时时展劲,伸过阳光  玉兰花被定性为"感恩"之意  延至奉
期刊
旋黄旋割鸟,在半个月前就叫了。  六月,强悍的骄阳,给大地使了个眼神,麦子就黄了。  麦子一黄,粮农的心,就跟着黄了。麦子黄的时节,最怕下雨了。因为过多的雨水,会迫使麦苗提前“流产”。  可偏巧,今年天公不作美。隔三岔五阴雨绵绵的天气,搅黄了农事,搅黄了粮农的心。他们出不了远门,田里的活又不能干,只能在家里闲待着。可是闲又闲不住,眼看着辛苦了一年的庄稼马上就要收割了,却又被雨水搅了。此刻,他们焦急
期刊
北风吹落了深红的残叶,有几片阔叶确实是残损得不成样子了,除了茎边些许锯子形状的痕迹,俨然是一副残骨的样子。空气干燥得很,不小心大吸一口气鼻子都觉得发酸。林大奶奶想着是该走远点去街头的小药房买包棉口罩了。  转入街角,往里走去,眼前是一片断壁残垣的景象。她被吓了一跳,这几天下雨她一直没出小区门,这一转眼的工夫,最后一栋画着圆圈写着“拆”的楼也倒了,被打碎的白墙砖上还印着几条“办证”的电话号码。棉口罩
期刊
众生相  陌生又熟悉的人,像雾里的树  推理剧,悬疑剧磨亮了叶子  我不是令你好奇的,不过是剧中弄丢自己   的小人物。  “本来,你的死活与我何干?”  这句子,和半夜的闪电一样干脆  窗外有棵树,落叶埋在根部,  雨水把它洗了又洗,埋了又埋  我脸上,众生相  你说,叫你如何将它洗了又洗  城堡  门框拿掉吧  卑微的虫子早已爬不出四月  精致的个人主义正在狂欢  泡过的酒,喝醉月亮  月亮见
期刊
故乡  春风按照季节  把去年的河水涨到今年的位置  洗衣的女子打着赤脚  汗湿的衣襟卷到肚脐以上  阳光掀开柔软的秘密  她们互相打趣,但不揭短  一只只蜜蜂飞过来  因为抑制不住内心的蜜汁  它们呻吟成一千台雷达  柴垛撑起干净的衣衫  枇杷树下,母亲摘掉多余的青果  云朵排起长队走了  頭顶上的天空豁然开朗  天空  已经不知道如何去写这蓝了  在春天高低不一的韵脚里  词语失去翕动的唇舌 
期刊
说实话,对于咚咚锵锵地敲打、红红绿绿地晃荡古戏,至今我都没有正正经经地看过一回。虽然家乡就有这样的一支戏班,而且如今挑梁的都是我儿时的伙伴,自己也曾为进戏班哭过闹过挨打过,但是终究是没有如愿。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一天,正在疯耍的我们惊奇地发现大人们从房椽上,屋梁里,夹壁中拆下、抬出一根根、一箱箱黑漆漆挂着蛛丝烟尘的竹竿与木箱,打开来里面全是一丈多长的野鸡毛、花花绿绿的绫缎衣服、挂满珠宝的大帽子;
期刊
孙琳,国家二级作家,著有长篇小说、散文集、长篇纪实文学等十部。作品散见《大家》《诗刊》《鸭绿江》《芒种》等期刊。现居辽宁葫芦岛。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顾城  凝眸敦煌,雕刻了心灵国度的火焰  世界上有历经千年的营造,一代又一代人,前仆后继,把一片土地打造成繁华的文化和佛教圣殿的吗?  回答是肯定的:有!位于甘肃省西部的敦煌,就是千年营造的佛教圣地。  多少年过去了,神
期刊
关彻在夏天捡到第一只蝉褪下的骨骼,在太阳尚未升起时还带露华的青草尖。那个六月于林治生捡到他之前,他把蝉蜕放上自己嶙峋的骨,枯萎的四肢百骸抓住他的皮囊,有刺痛感,有活著的感觉。他小心翼翼保留那只蝉的蝉蜕,似是指望林治生也那么对他一般,把它搁藏在木质桌面的皱纹圈里面,佐以呈现黄昏色的俳句和小调,与日月星辰相伴分秒。关彻再忆不起几年之前捕蝉的经历,他并非喜爱它们,他仅仅愿意执着于快要忘记的过往。现如今只
期刊
我常常在想,河堤那一排柳树伸展着柳条是不是在和我打招呼,漫天的柳絮又是寄予谁的思念,花开时节动京城的牡丹像极了唐朝描着花钿的贵妇……我喜爱这世上的万物,更喜爱这万物中那不言不语的花草树木。  梧 桐  每次路過这条路,我都会看一眼那棵已经枯萎一半不知道还能撑多久的老树,看到他现如今凋残的样子总能想到往年那郁郁葱葱的茂密景象和孩童时期在这棵树下的欢声笑语。  从记事起,有腰粗的老树就在这里了,家人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