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的回声

来源 :丝绸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belHs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临夏是古生物种群繁衍生息的乐土。上世纪初,临夏境内的临夏、和政、广河、积石山、东乡、永靖等县,陆续发现了古脊椎动物化石,既有整体的头骨、下颌骨,也有分散零星的肢骨、趾骨、脊椎骨、牙齿等,当地老百姓把这些古生物化石笼统地称作“龙骨”,发现龙骨的地方多以“龙”字命名。临夏地区古生物化石的发现,引起了国内外古生物界学者、专家的高度重视,先后有中国科学院、美国哈佛大学、日本东京大学等知名教授多次赴临夏考察。他们惊奇地发现,在临夏州 8 16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古生物化石的分布面积竟达3 517平方公里,这在欧亚大陆地学及古脊椎动物学领域是一个重大的发现。仅和政地区从上个世纪70年代至今共收集化石5 000多件,经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员邱占祥教授及甘肃省博物馆有关专家鉴定,确认这批化石属于距今1 300万年的铲齿象动物群和距今约1 000万年的三趾马动物群。这批化石和欧洲地区发现的动物化石,承上启下,填补了我国哺乳动物化石群收藏、研究中的一处空白,它对于人类探索中华文明,研究气候变迁,地质演变及环境变化,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和收藏展览价值。
   为了更有效地收藏、保护和利用这些化石,和政县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研究所的支持下,先后集资150万元,广泛征集民间化石,投资1 525万元,于2000年11月奠基建设建筑面积达3 850平方米的和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
   临夏地区除铲齿象、三趾马动物群外,还发现了比这更为远古的史前生物化石和遗迹。1999年8月,甘肃省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生物开放中心的李大庆博士,带领地质工作者在永靖县盐锅峡老虎口一带的山中进行野外地质调查时,无意中发现了恐龙足印化石遗迹。
   这些恐龙足印化石集中深埋在地下约50米的岩层中,截止2002年底,揭露面积已达2 000多平方米,10类80组 1 600多个足印。同时还发现了国内首例翼龙和鸟脚类恐龙足印化石。其数量之大,分布之密集,保存之完好,清晰度之高,引起了国内外古生物界的高度重视。专家们考证后认为,这些恐龙足印,是生活在距今1.7亿年前的侏罗纪或旱白垩纪的十足恐龙所留,它们又分属于巨型蜥脚类恐龙足印、小型蜥脚类恐龙足印和虚骨龙足印三种不同类型。这些恐龙足印化石最引人注目的是巨型蜥脚类、巨型兽脚类和蜥蝎类脚印、鸟脚印化石的发现。在第一化石点的600平方米的发掘面上,发现了17组187个足印化石,其中有7组119个蜥脚类脚印化石,60个鸟脚类、兽脚类足印化石与8个蜥蝎类脚印化石,以及蜥脚类恐龙的尾痕和卧迹。在蜥脚类足印化石中,其中最大的一只前脚79×112厘米,后脚150×142厘米,两条后腿间的距离为345厘米,前后足距离为375厘米。专家分析,这只恐龙体长在20米以上,体重在50吨左右。赵喜进教授认为,这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恐龙足印。在第二化石点约80平方米的发掘面上发现17组52个脚 印,其中有10个巨型兽脚类脚印化石,此类脚印仅第三趾保存完好,趾印长达90厘米。
   以前,在永靖恐龙化石群1号点发现的一组13只足印,被我国学者认为是同一类恐龙的后肢足印,但具体类型一直未被确认。世界著名恐龙足迹专家马丁·罗克里教授在现场仔细考察后,将被人们忽略的另外13只前肢足印甄别出来,翼龙足印的发现才被确定。另外,在1号和6号化石点上,新识别出了翼龙和鸟脚类恐龙的足迹。在这之前国内只有翼龙骨骼的发现,还从没有发现过其足印化石,永靖翼龙和鸟脚类足印在中国还是首次发现。
   在同一地点发现种类如此多,保存如此完好的恐龙足印化石,这在世界上是极为罕见的。专家们经过认真细致地分析考证后发现,这些零乱的化石脚印,食素性的蜥脚类恐龙大足印都集中在中间,而凶残的食肉性兽脚类等恐龙,围绕在四周,并跟随着大足印走向远方。专家们猜测推想,17亿年前恐龙家族可能在这里发生过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搏斗。
   永靖恐龙足印化石群的发掘出土,与临夏盆地先后出露的铲齿象动物化石群和三趾马动物化石群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古脊椎动物繁衍生息的历史画卷。随着和政古生物化石博物馆的建成并开放,永靖恐龙足印化石遗迹,被国家地质公园评审委员会列为第二批国家地质公园,这必将促进临夏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为临夏走向全国,乃至世界打开了一条通途。
其他文献
黑河三峡位于丝绸古道高台县北麓黑河下游,名曰:正义峡、闫空峡、赵家峡。   黑河发源于祁连山,流经张掖、临泽、高台、金塔、额济纳旗入居延海,全长约820公里。现今又有新说,据中国科学院研究,发现古黑河是一条外流河,有一条明显的古河道在距今50万年的更新世与东北的黑龙江河相通,当时湖泊、河汊串珠连缀,长达6 500公里,是亚洲最长的“湖谷河”。   黑河三峡流域是历代兵家
期刊
相传古时候,在我国西域丝绸古道路驿安西桥湾一带,居住着40多户人家。他们早年游居此地,以种田放牧为生。这里四季干旱少雨,风大沙多,一年苦作到头收不了几成庄稼,常常是禾田早死,牛羊干瘦如柴,人们生活十分困苦。所以女人们很少能生育,村庄上的人便也越来越少。有一年立秋时节又是一个大旱年,地里的庄稼快要旱死了,村里的人纷纷聚集在一起上香磕头,拜佛求神,祈祷天公赐甘露来拯救凡间生灵。兴许是他们的祈求与哀号感
期刊
林则徐(1785~1850),侯官县(今福州市)人,中国近代史上抵御外侮的第一个民族英雄。在他谪戍新疆近三年的时光里,足迹遍布新疆大地,体现了这位深受人民爱戴的民族英雄关心民间疾苦、“唯民邦本”的伟大情怀。    西行路漫漫    天山万笏耸琼瑶,导我西行伴寂寥。  我与山灵相对笑,满头白雪共难消。   1841年6月28日,清朝道光皇帝下诏将此前中英失败的罪责全部归咎于林则徐,革去
期刊
积石山这个字眼闻名于世,跟大禹治水、彩陶之王等不无关系;但在当代,是自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有了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之后才渐渐为外人知道的。说人杰而后地灵或许也合乎逻辑,因为这一片土地养育着的保安、东乡、撒拉、回、土等各民族人民使它本身显得卓尔不群。我是积石山人,自然对此深有感受,尤其对勤劳善良、勇敢坚强、朴实尚义的保安人有良好的印象。   对保安人最早的印象来自于一个美丽善良
期刊
夏天以来,我接连四次到过故土东乡,且又是东、北、西、南四个方向,走过达板桥,渡过洮河;从刘家峡祁家渡口跨过水波浩淼的库区;从折桥穿过大夏河;从儿松口的小桥走过那勒斯溪,对故乡的桥梁和舟筏,突然有了一种新奇的感觉,由此不禁缅忆起东乡临依黄河、洮河、大夏河上的古渡……   东乡族主要聚居的山区———东乡,四面环河,中间是奇峰突起的连绵大山,在这里取道,必先要在波涛汹涌的河流之上,驯水驶舟
期刊
临夏地处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中原农区向高原牧区、中温带气候向寒带气候的“三过渡”地带,西南部广袤的藏区牧场,与东面的中原腹地,两者在经济类型、民族背景、文化特征、生产生活方式诸多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尤其在生产和生活方面,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因此,在历史上形成了以中原农产品与牧区畜产品相互交换为主的“茶马互市”。除这种区域间的民族贸易之外,临夏在历史上还曾扮演了古丝绸之路南道重镇的国际贸易角色,当时
期刊
1959年初赴甘南执行任务。路经临夏小住,初见蝴蝶楼。40多年后旧地重游,对修建始末作了进一步了解,感慨良多,特挥毫谴怀。     雕梁画栋曲水流,   人怨天怒遍河州。   无奈百姓离乡恨,   方有豪门笙歌稠。   乌云遮空当年马,   小岛亡命昔日侯。*   山河易主惊风雨,  
期刊
河湟人是西北汉族主要族群之一,主要分布在甘青黄河上游地区和湟水流域的29个县市,人口约313.6万。河湟人以秦陇语支的河(河州)湟(湟中)方言为基本特征。河湟地区是多元文化荟萃之地,是中原地区与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的过渡地带,是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接壤之地,农业文化与草原文化的结合部。在历史的演进中,河湟地区风云际会,各民族在这里演出过威武雄壮的活剧。费孝通称河湟之地是“中原同青藏高原的流通孔道”。丰
期刊
河州是临夏的古称,位于甘肃中部,境内有黄河支流大夏河、洮河穿行奔流,因其濒临大夏河水而得名“临夏”。   河州山高水远,大河奔流,河州人是山的子孙,河的子孙,是祖祖辈辈的脚户哥,是世世代代的筏子客。陇中贫瘠的黄土高原有限的川地不足以人人耕种,有限的草原绿坡不足以牛羊遍地。身上充盈着古阿拉伯、古波斯先民“善于经商”因子的河州穆斯林是一些“凭自己财产和生命而奋斗的人”,因为“真主准许买卖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