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王》导演潘文杰:愿用作品改变人心

来源 :青年心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venn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因被一部电影感动而走入导演的行业,却对自己执导的每一部戏都心存遗憾;
  他在作品中描绘着风起云涌的江湖人物,却在生活里更加向往着宁静安逸的田园人生;
  他是现实的悲观主义者,却仍在光影的世界里抱有最浪漫的梦想——愿用作品改变人心!
  
  生活本来就没有圆满
  
  《青年心理》:最新的作品《上海王》已经热播,颇受好评。之前也拍过很多旧上海的题材,是不是对此有所偏爱?
  潘文杰:是的,这是一个很复杂的时代,很多故事都可以发生。可以说,旧上海是一个英雄地,在这里很多人成功,也有许多人失败。但是,无论是成功者还是失意人,他们的内心都有着与时代息息相关的复杂特色,他们处于中西方文化的交融点,恰逢世界变迁之时,所以人物内心的冲突也就更加强烈,成长变革的轨迹比较明显。所以,我很钟爱这样的题材,喜欢风起云涌的江湖感。
  
  《青年心理》:你是怎样理解江湖的?
  潘文杰:江湖就是生存。
  有句话叫做“江湖弟子少年老,未尽三十故人稀”,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我心中的江湖人物讲究兄弟义气,懂得儿女情长,更加重礼义快恩仇,但是,最重要的还是怎样生存下来。
  大家不是都喜欢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事实就是这个道理。比如我拍电影,那么对我来说,电影圈就是一个江湖,我必须在其中求得生存权利,这是最低级的需求,然后才能满足礼义、梦想、自我实现等等更高级一些的心理需要。
  《青年心理》:感觉你心中的江湖更现实一些,而不是意气风发的浪漫。
  潘文杰:本来就是如此,有很多悲哀的地方。我们每个人都背负着社会规则,但同时,我们又有很多生存的本能,一旦规则与本能产生矛盾,那么内心必然起冲突。从这种意义上说,人心就是一个小小的江湖,我们得处理好内在的冲突关系,才能和谐地面对外在世界。
  你比如《上海王》里阿其这个角色,我非常喜欢,就是因为他有很多内心世界展现给观众,而这些心态又是非常真实的。他是农村长大的孤儿,为了生存而拼搏,就好像我们每一个渴望活得更好的普通人一样。在这个过程中,他的内心世界经历了打击、痛苦、蜕变、成熟的过程,也是我们每个人成长中都要经历的。但是,这里我就想提出一个问题:经历了、成熟了,于是就解决一切问题了吗?答案也许会让你感到悲哀:不是。
  
  《青年心理》:也就是说,未必事事都得圆满。
  潘文杰:我是悲观主义者,“圆满”一词在我看来,于现实生活中很难找到。比如我拍戏,每一部在重看的时候都觉得有很多缺憾,当初为什么不采用另外一种感觉,为什么不尝试另一种拍法呢?总之没有办法十全十美的。
  当然,这并不代表我就不向往、不追求圆满了,相反,我可以把这种心理诉求延伸到我的作品中去,把这份浪漫的精神体现在主人公的身上。
  
  不做导演就去做农夫
  
  《青年心理》:身边的人都是如何评价你的?
  潘文杰:淡泊、内向,不大爱讲话,这是很多人对我的评价。大家看到的我总是波澜不惊的,对很多事情不会表现出强烈的情绪反应。比如年轻时得金像奖最佳导演,很多人都特别兴奋,倒是我自己没什么感觉,也不想开party庆祝什么的。也许是我比较看得开,无论是快乐的事,还是难过的事,终究都会过去,不必太在意。
  
  《青年心理》:当你情绪不好的时候,你会用什么办法调节呢?
  潘文杰:一个人呆着冷静一下,想一想是什么事情让我心情不好,有什么办法能搞定这件事。我认为想办法解决问题,总比一味地陷在情绪中要好得多。
  
  《青年心理》:在你心中,工作与家庭哪个更重要一些?
  潘文杰:当然是家庭。如果能重新来过,我希望自己可以早一点结婚,早一点享受家庭的温暖。我非常喜欢居家生活,平常因为工作的关系不得不到处走,但是,每隔一两个星期我都必须回家一趟,这是一个心理惯性了。家是让人放松的地方,我回家甚至有种充电的感觉,让我可以更快乐地面对一切。
  另外,我觉得家庭生活对我的工作也有影响。做导演其实就是理解人物内心,并且把它展现出来。我如果能早一点体会家庭的感觉,那么就能加深对剧本的理解,在拍戏的整体把握上就能更加贴切一些。
  其实我觉得,家庭对每个人都至关重要,因为我们的许多心理需求都必须在这里满足。比如工作中受了委屈,就希望从家人那里获得安慰和鼓励。现在很多人为了工作而忽略了家庭,我并不赞赏这种精神。恰恰相反,我认为工作是为家庭服务的,我们工作的目的就是要有一个舒适幸福的家庭生活。
  
  《青年心理》:如果有一天你不做导演了,会去做什么?
  潘文杰:养猫养狗栽花种草,到与世无争的田园过农夫一样的生活。
  
  希望用作品改变人心
  
  《青年心理》:说一部你最喜欢的电影吧。
  潘文杰:日本电影《胡子》,是黑泽明执导的。故事的背景是日本经济衰退的时代,讲的是一个年轻医生的故事。这个年轻人家世很好,年纪轻轻就从日本最好的医学院毕业,所以非常高傲,整个世界都不在他的眼里。像他这样的高材生应该是给天皇、高官看病的,但他的父亲认为,他并不知道怎样做一个医生,或者说,他不懂得什么是医者所必需的“仁心”,于是就把他送到了一个很偏僻的地方,那里有一座非常穷的医疗所,让他在那里跟一个老医生学习行医。一段时间之后,这个年轻人慢慢体悟了人生的真谛,不再想回到东京去,而是决定留在那里给穷人们看病。
  
  《青年心理》:显然,这部电影打动了你。
  潘文杰:应该说,不仅仅是“打动”,应该用“改变”来形容更加贴切。确切地说,我就是看了这部电影,才决定走进导演这个行业的。
  这是一部非常感人的电影,我大概看了不下六七次,就在两个月前我还买了原著来看。其中所体现的人道主义精神令人动容,让我觉得电影是一个能够改变人心的行业,很伟大。于是,我下定决心要从事它。
  
  《青年心理》:在此之前,你还做过其他的什么行业呢?
  潘文杰:我曾经做过很多古灵精怪的行业,比如在生产油漆的工厂里做工人,在航空公司做一些很底层的工作等等。这些工作让我更深刻地了解人情世故,了解普通人的生活和心态,为我日后做导演奠定了基础。
  
  《青年心理》:入行二十多年,你拍了很多有影响力的作品,也得了很多奖。事实上,你最希望得到的肯定是怎样的?
  潘文杰:我希望别人说起潘文杰的时候,评价不是“知名导演”,而是“一个好人”。我一直希望能做一个温暖人心的人,也希望自己能拍出《胡子》那样的电影,影响人。如果能够做到,这将是我生命中最大的欣慰。
  编辑/张鸣
  minni1981@163.com
其他文献
2008年11月6日,重达170吨的半球壳状钢铁“大帽”精确地扣在了中核集团秦山核电二期扩建工程4号机组的反应堆厂房之上,标志着4号机组反应堆穹顶吊装胜利完工。自此,秦山二核4号机组土建工作顺利完成,设备安装全面开始。  作为国家“十一五”期间首个开工的核电项目,秦山二核3、4号机组不仅肩负着70%设备国产化的任务,同时也承载着自主创新的核电梦想。自2002年4月,秦山二期核电站1号机组正式投入商
期刊
冷漠让人心碎。每年都有几百万孤单寂寞的人,因不堪冷漠而早逝。温暖是生命的良药,我们必须学会付出热情、享受热情——因为,我们彼此需要,彼此依赖。    貌似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正变得日益冷漠,而证实这种说法的事情可谓俯拾即是:有人发病,在街上独自爬行挣扎十多个小时而无人拯救,最终悲惨地死去;有人落水,岸边满是围观者却无人施以援手,还说“让外地人去救吧”;有人要跳楼,围观者还嬉笑着鼓噪他往下跳,结果逼
期刊
很久以前听过一个故事,给我印象很深。  有位老师,她班里有个爱偷东西的学生。这个学生已不可以用顽皮来形容。他那种小偷小摸的习惯从最开始偷拿同学一支铅笔橡皮,渐渐发展成偷拿同学的钱财。甚至有一次,他把老师收的班费都偷了去。  班里的同学对此最开始是敢怒不敢言,后来就渐渐发展到忍无可忍。终于有一天,他们联名给老师写了一封信,要求老师把那个学生开除,至少也要调到另外的班去。  老师说:不,我不能把这个学
期刊
秦山二核最打动人心的不是自主建设的反应堆,不是缜密精细的操作规程,而是这里年轻人身上所特有的荣誉感、责任心和团队精神。    自豪感塑造责任心    对于一个人付出的努力而言,最丰厚的报偿无疑就是发自内心的自豪感。这种自豪感不仅回报我们的努力,同时也激发着“做得更好,更完美”的责任心。  相对于惩罚而言,自豪感的激励作用更大。这种激励可以分为两种:为自己感到自豪,以及让那些你所敬重仰慕的人为你感到
期刊
每当雪花飘来的时候,我们就仿佛听到了元旦的钟声,在神州大地已然是北国风光、万里雪飘的年头岁尾,也就到了该着说一声“辞旧迎新”的话语了,可是——2008,中国!我怎能似以往那样轻松地祈福、那样平静地祝愿……  从新年伊始冰霜雪冻之开篇,到来自全国那份未被冰冻的温暖;从拉萨打砸抢烧的暴乱,到各族人民志坚如磐的信念;从地动山摇的汶川,到全中国人民和友邻国家的支援;从“百年奥运”不再是梦想和期盼,到象征国
期刊
18岁到28岁,财富积累的基础“黄金十年”。在这里,我们将见证一个人的成功理财之路。本期,21岁的王小伟将告诉你,在毕业应聘时,如何做个省钱族。    大四尾声,毕业在即。  散伙饭,谢师宴,论文打印,应聘的行头……林林总总,花费一下子多了起来。王小伟该如何精打细算,让自己的“小金库”不至于流失严重呢?     PART1. 王小伟的应聘博客    11月19日  最近网店的生意不错,每个月有20
期刊
她是一名白衣天使,但在她男朋友眼里,她却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让男朋友承受着无尽的折磨。他们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内容提要:23岁的小倩,今年刚刚大学毕业,就在一家医院当上医生,在外人看来,成了白衣天使的小倩,不仅有不错的职业,还交了一个和她非常般配的男友王铮,也是一名医生。可不为人所知的是,男友却备受小倩的折磨。谈恋爱一年来,一直不被她信任。小倩总是怀疑男友会爱上别的女人,两人为此几乎天
期刊
我猜你第一眼看到这个题目,一定以为是“最重要的咨询者”。很抱歉,不是最重要,是最重。你可能要大吃一惊,说你们的心理咨询室里还设磅秤吗?每个来咨询的客人,都要量体重吗?  并没有人体秤,我也从来没有问过来访者的体重。只是这位来访者实在太胖了,不用任何器械,我也能断定他是我所接待过的来访者中体重第一。  他穿了一条肥大的牛仔裤,一看就是那种出口转内销的外贸尾单货,专供欧美等国特大号胖子装备的。上身是一
期刊
我是在部队工作的一名基层干部,感谢组织上的关怀给我们订阅了《青年心理》杂志,《青年心理》对我们广大年轻战士的心理成长以及我的带兵工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每期我都爱不释手,每篇文章我都百读不厌。    读了今年第八期《底子厚,就不怕黑》这篇文章,我很受启发。有一些刚入伍不久的新战士和一些刚从军校毕业的排长,都是带着远大的理想来到部队的,他们经常问我:“怎么样才能入党?怎么样才能提干?怎么样才能考上
期刊
【在这里,有这样一批人。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子承父业响应于“核电”的集结号下。他们称自己为“核工业子弟”。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将往何处去?这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这些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大版图上迁徙不止的“游民”,他们的归属感又将归于何方呢?  三个字——核工业。】    “小时候,父母在西北的某核军工厂工作。一进厂门就有块石碑写着:为核工业而奉献!献完青春献终身,献完终身献子孙。这是我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