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声:让馒头更白,面条更有劲

来源 :瞭望东方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ey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2月27日,一年一度的国家科技奖励大会颁奖典礼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这一次,摘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是一位年过七旬的老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遗传学家、小麦育种专家李振声先生。
  李振声的研究对象是小麦,他不但让小麦的产量大大增加,而且还让馒头变得更白,面条更有劲儿。
  李振声主要从事小麦遗传与远缘杂交育种研究,把经过了两次和牧草杂交孕育而成的普通小麦,成功地与长穗偃麦草进行第三次杂交,从而培养了小偃6号新品种。这个新品种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开始推广,之后又与全国各地的当地品种杂交,育成了70多个衍生品种,推广面积在3亿亩以上,累计增产小麦150多亿斤。
  袁隆平在2001年被授予2000年度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此次李的获奖则使直接关系十多亿中国人吃饭问题的科学家二度问鼎我国科学界最高奖项。不过,这条“登顶”之路,李振声走了55年。
  
  
  以科学改造自然
  
  1931年,李振声出生于山东淄博,20岁时从山东农学院毕业,不久便开始了与小麦打交道的历程。如今的中国城乡居民可以很容易地吃上白面,但是上世纪50年代的时候,这对许多人来说还是一种奢望。那时候在我国的北方,人们的主食主要是玉米、土豆等,相比之下,小麦单产低,容易遭受病害。1956年,黄河流域流行了一个非常严重的小麦病害叫条锈病,使小麦每亩减产20%到30%,整个黄河流域就减产100多亿斤。
  为了提高我国小麦的抗病害能力,李振声选择了一种在当时很多人都不敢轻易涉及的“远缘杂交”这个研究方向,具体做法就是用小麦和一种具有很强抗病虫害能力的牧草进行杂交试验,因为牧草和小麦不是同一种植物,亲缘关系较远,所以这种杂交被称作“远缘杂交”试验。
  李振声的试验灵感得之于大自然。事实上,我们现在种植的普通小麦是由三种野生植物经过两次远缘杂交,经历了九千年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才形成了今天的小麦。
  九千年之前,在中东地区古墓里邊挖出来的小麦,一个小穗上只结一粒种子,产量极低。几千年以后,这个一粒小麦偶然遇到了一种叫拟斯卑尔脱山羊草的田间杂草,发生了天然杂交,也就是第一次远缘杂交,从此一粒小麦变成了二粒小麦,就是一个小穗上长出了两粒种子。再到公元前五千年左右的时候,二粒小麦又和另外一个山羊草相遇,发生了第二次远缘杂交。那次杂交产生了普通小麦,与之前的一粒小麦和二粒小麦有质的区别。因为,一粒小麦和二粒小麦做成的面粉是不能发面的,到了普通小麦才可以。今天人们能够吃到馒头、面包,就是由于第二次远缘杂交。
  不过,彼时的小麦仍有缺点,产量不够高,抗病性也较弱。但大自然促成的两次远缘杂交使李振声得到启发:能不能通过人工的办法,把另外的草好的基因加到小麦里边来呢?
  有了这个大胆的想法,李振声很快付诸实施。反复试验后,他发现将长穗偃麦草与小麦杂交效果最好,所以就集中来做长穗偃麦草,一做就做了20年,这才有了如今质量优良稳定的小偃系列小麦。
  
  破解粮食危机
  
  李振声的贡献不止于此。
  事实上,在上世纪我国四次粮食“危机”中,他均发挥了“科技脊梁”的重要作用。1985年至1987年,我国粮食生产出现了3年徘徊。李振声向中央政府提出了在黄淮海地区进行中低产田治理,打破粮食生产徘徊的建议,并带领中科院25个研究所的400名科技人员投入黄淮海平原农业综合开发主战场,对中低产田进行大规模的改造和治理。在国务院的统一领导下,与地方政府联合,经过为期6年的治理,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1991年至1994年,我国粮食生产出现4年徘徊。1995年,李振声率领中科院农业问题专家组进行调查研究,从国情出发,写出了《我国农业生产的问题、潜力与对策》报告,重点分析了新增1000亿斤(由9000亿斤增长到10000亿斤)粮食的潜力,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实现目标的建议。
  美国人莱斯特·布朗1995年曾写了一本名叫《谁来养活中国?》的畅销书,称将世界市场上销售的粮食买光也不够满足中国的需要,中国将成为粮食“无底洞”,让世界挨饿。此后,“中国粮食威胁论”不绝于耳,并成为中国威胁论的一个支撑依据。后来,李振声从人口、耕地等方面逐一对布朗的说法提出辩驳,并果敢地提出“中国人自己养活自己”的思路。有评论说,李振声以自己的实际贡献为中国的和平崛起做了一个强有力的注脚。
  
  几十年如一日
  
  获奖之后的李振声非常谦虚,他说不敢与袁隆平比名气。他还决定,将500万奖金捐给研究所,“因为我想对我来说,国家给予的待遇已经是很高了,一不愁吃,二不愁穿,三不愁用,你要那么多钱干什么呢?”
  家人和学生介绍说,李是一个默默无闻,不喜欢太多交际,坐冷板凳几十年如一日,最大的爱好是书法,“一有空就写”。研究过程中,也有人劝他放弃,但是他还是坚持了下来。
  获奖后,有记者问他:“您已经76岁了,您还准备继续在这个领域研究下去吗?”李振声回答:“那当然”。
其他文献
从2000年开始起草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草案)》,在1月17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获得原则通过。这部条例明确政府信息“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标志着政府掌控的信息向民间公开成为了一种制度。  政府信息需要公开,承认民间社会的知情权,打破了全能政府“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信条。信息与民共享,是信息时代政府由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跨出的关键一步。  从哈尔滨市民抢购矿泉水、广东西瓜注水事件,到最
日本荏原驻中国首席发言人酒井拓夫风趣地说:“你们党组织的目标任务与我们企业的目标任务是一致的”    退居二线的党员干部到企业担任党建工作指导员,退休后的党员干部到企业担任党组织书记,已成为今日温州普遍现象。  “党支部书记”在浙江私企越来越风光,已成为许多党员干部退休后发挥余热的首选平台。  温州“独创”的“民外合璧”企业,对想去做“书记”的干部更具诱惑力,他们的薪酬价位一般是企业高管待遇,有的
许江曾经提出中国城市化浪潮中的四大弊病;有绿化没有山水,有建筑没有栖居,有规划没有特色,有指标没有记忆  在这个凉意渐浓的秋天,当代艺术如一条锐利的直线横穿上海全城一“城市进行式·现代张江”大型艺术活动、以“超设计”为主题的第六届上海双年展,以及黄盒子·中国空间里的当代艺术展。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从东到西,当代艺术的综合展示,显现出上海城市建设极为生动的一面。”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教授对
罗伯特 A·瑞泽教授,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教育学院研究副院长、教育心理与学习系统系教学系统学专业负责人,曾获佛罗里达州立大学杰出教学奖,2004年荣任教育学院“罗伯特·摩根讲习教授”。出版过《设计有效教学》《教学设计与技术的趋势与问题》等书,后者修订过2次并获多个奖项。他曾担任“教育技术研究与开发杂志”(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
全球奢侈版市场正在出现有史以来最火的一次重心转移,即将销售的重点从欧美转移到亚洲,特别是中国市场。起码有三分之一的品牌,已经或者将在今年取消代理商。  “作为一家‘跨国企业老板’,我唯一不习惯的,就是要不分昼夜地应付全球各地的人。”程文婷调皮地向目瞪口呆的顾客挤了挤眼睛。  这是上海淮海西路某购物中心4楼一个十几平方米的“奢侈品专营店”,程文婷是这家店的老板。每年香港奢侈品有较大打折活动的时候,她
消费税调整对人们消费行为的影响是一个长远的、逐渐的过程    3月29日下午,北京某国企职员马先生专门请了半天假,将新买的实木地板运送到正在装修的新家。  “本来按计划五六月份才装地板,但现在消费税一调整,4月1日实木地板肯定要全线涨价,那时候再买我就亏大了!”马先生对《瞭望东方周刊》记者说。  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现在购买实木地板的价格是245元/平方米,4月1日后征收5%的消费税,“每平方米少
特别关注洗钱活动的新动向——这包括恐怖融资行为,要弄清楚恐怖分子的资金来源。另外包括国际汇款洗钱、地下钱庄新的运作模式和所谓“热钱”的渠道问题。    2008年,反洗钱风暴愈演愈烈。在破获了一连串地下钱庄大案之外,6起案件以“洗钱罪”定罪。而从1997年《刑法》规定洗钱罪到2007年上半年,全中国一共只有4个判例。  中国人民银行反洗钱局的官员并不愿意用“进入新阶段”来形容2008年的反洗钱工作
改革开放前,“国家利益”的概念曾经不容探讨,而今却成为不可缺少的政治坐标  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际问题研究在中国成为一门迅速拓展、吸引公众注意的显学。  国际问题趋热,一方面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加快融入世界,国际事务与我们的国家利益、甚至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日趋密切;另一方面也是解放思想的具体表现。国际问题学者王逸舟在书中提到,改革开放前,“国家利益”的概念曾经不容探讨,而今却成为不可缺少的政
他给国民政府的這些“祸国”建议很简单:与民争利。    直到死后46年,他对创建这个国家所做的真正贡献,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仍然是个谜。  1963年8月13日,副部级干部、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副主席冀朝鼎的追悼会,在北京首都剧场举行。周恩来、陈毅、李先念、康生、郭沫若等主祭,廖承志致悼词。这种规格显然超出惯例。  “原本只安排了一般追悼会,报告送到正在外地出差的周恩来手中,他批示说:第一要在治
30年前人家“见怪就怪”,对科学知识和各种奇异现象“饥不择食”,现在是见多识广,见怪不怪。    1979年的一天,一位貌不惊人的中学物理老师,抱着一叠厚厚的手稿,敲开了《自然杂志》编辑部的大门。  他叫张明生,30来岁。  手稿交到编辑李顺祺手里。几天后,在这本“学界内很有话语权”的杂志上登了出来。  一年后,这位中学物理老师直接被调入上海师范大学,成为物理学部的教授。  这样的“传奇”,似乎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