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一个老生常谈的“新话题”

来源 :河南教育·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xiangpiaox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切实做好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2010年11月19日教育部召开了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会议充分肯定了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分析了当前毕业生就业所面临的形势,安排部署了2011年毕业生就业工作。河南省委高校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副厅长訾新建,全省各普通高校书记(校长)及就业部门负责人,省教育厅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等在河南分会场收听、收看了会议。
  为贯彻落实全国会议精神,视频会议结束后,河南省教育厅立即举行了全省2011年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启动仪式,訾新建副厅长在仪式上作重要讲话,并宣布全面启动河南省2011年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
  
  回顾:2010年就业工作呈现六大亮点
  
  2010年,我省共有高校毕业生40.1万人,同比净增4万人,毕业生就业工作任务十分繁重。经过多方面共同努力,截至2010年9月1日,全省共有31.75万名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就业率达79.19%,许多方面的工作都取得了新的进展,全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呈现六大亮点。
  一是毕业生自主创业政策实现新突破。我省对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实行初创企业“试营业”、注册资金“零缴付”、经营场地“零成本”、行政服务“零收费”和首次违章“零罚款”等措施,为高校毕业生发放自主创业小额担保贷款7500多万元。
  二是基层成为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选择。2010年,我省70%以上的已就业毕业生选择到基层,特别是到非公有制单位就业,其中1万名高校毕业生充实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特设岗位,2万多名毕业生参加“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干部”“基层医疗卫生岗位”等项目,毕业生就业观念趋于理性,到基层就业的观念逐渐形成。
  三是市场信息服务就业的途径拓宽。全省深入开展“万企千场大学生招聘会”“千企百校岗位对接”活动,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服务。省教育厅积极搭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供需信息交流平台,不断完善毕业生就业网的功能,设立了“河南高校毕业生就业招聘网络专区”,开展网上招聘活动18次,提供有效就业岗位35万多个。各大中专学校举办各类“双选”会和专场招聘会400多场,提供就业岗位信息57万多条。2010年已就业的毕业生中有70%以上是通过离校前校园招聘或网络招聘实现就业的。
  四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扎实有效。我省把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作为2010年的工作重点,鼓励高校在充实创业指导队伍、深化创业指导与培训、场地孵化等方面对毕业生给予支持。全省高校创业教育示范校达到8所。同时,省教育厅联合有关部门开展《创事件2010》话剧巡演及大学生自主创业和基层就业先进典型巡回报告活动,在全省高校师生中引起强烈反响。
  五是全省就业指导队伍素质明显提升。省教育厅组织省内外专家精心编写《大学生就业指导》《大学生创业教育》等教材,目前共有4本省统编就业创业指导教材,就业指导体系更加完善;启动了第二轮培训,实施“311”培训工程,即用5年时间,全省培养就业指导专家30名,为每所高校培养1名就业指导学科带头人,使全省每一名就业指导人员都受到一次提高型培训。同时,继续推进全省高校就业指导专业职称评定工作,目前已评出高级职称14人和一大批具有中(初)级职称资格的就业指导人员。
  六是毕业生入伍预征工作获得全国先进。我省把引导毕业生参军入伍作为拓宽就业渠道、促进青年学生成长成才、改善兵源结构的重要举措,继续强化“省厅——高校——院(系)——辅导员——毕业生”的工作思路,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常超规推进工作。截至2010年7月底,全省共有3.3万名应届高校毕业生参加预征,总人数继2009年之后再次位居全国第一,我省被评为“全国高校毕业生预征工作先进集体”。
  訾新建指出,2010年我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突出成绩,主要得益于六个方面。一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把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就业工作首位。二是省教育厅把毕业生就业工作列入年度重点工作,采取多项措施以确保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三是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发改委、省工商局、团省委等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共同促进毕业生就业。四是各省辖市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政策,积极开发就业岗位,引导毕业生就业。五是各大中专院校带着深厚感情,发动全校教职员工,扎扎实实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六是各级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积极营造有利于毕业生就业的良好氛围。
  
  展望:2011年就业工作要把握八个重点
  
  2011年全省将有44万普通高校毕业生,虽然2010年我省毕业生需求总量有所回升,但是我国和我省劳动力总体供大于求的矛盾在一定时期内还将存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仍然面临着较大压力。尤其是今后几年,我省将进入劳动年龄人口增长的高峰期、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攻坚期、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加速期,各类需要就业的劳动力总量与社会每年能提供的有效岗位之间的缺口较大,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訾新建强调,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按照教育部的部署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2011年我省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基本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河南省教育工作会议及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全国及我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进一步完善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努力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深化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以健全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为抓手,大力加强思想教育与宣传引导,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自主创业,确保顺利实现“毕业生离校时初次就业率水平基本稳定,就业人数持续增加,到基层就业、自主创业人数明显增加”的工作目标。
  针对今年的就业工作,訾新建强调要做好以下八项重点工作。
  一要加强毕业生就业政策完善与落实。进一步推动健全毕业生自主创业基金、小额贷款担保以及就业困难群体帮扶、就业保障等有关政策,探索、开辟和拓宽毕业生到城市社区、社会组织、乡镇卫生院、农技一线就业的渠道,促进毕业生多渠道就业。制定和完善毕业生参加国家农技推广等新设项目的扶持政策,增强基层对毕业生的吸引力;优先安排国家免费师范生就业,确保他们到中小学任教有编制、有岗位;细化实施好参军入伍毕业生在学费补偿、助学贷款代偿以及退伍毕业生在就业、考学、升学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要推动有关部门尽快落实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税收减免政策,做好《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证》的审核发放工作,使高校毕业生充分享受到自主创业的各项优惠政策。
  二要不断加强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要认真研究,周密部署,统筹规划,持续不断地举办各种形式的毕业生就业“双选”会、网络信息服务、就业指导报告会等活动,尽可能多地为广大毕业生搭建“双选”平台、提供就业指导培训的机会。同时,要逐步完善就业网站功能,及时更新就业岗位信息,开展网络咨询、招聘、远程面试以及职业测评等相关服务。
  三要不断提高就业指导服务水平。一是切实加大毕业生就业工作投入。要进一步完善就业工作机制,确保机构、场地、人员、经费“四到位”,尤其是高职院校、民办高校和新办院校,要更加重视就业指导队伍建设,调集精兵强将充实就业工作队伍,在人、财、物等方面予以重点倾斜。二是深入开展毕业生就业指导教育。要进一步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把就业指导教育贯穿于学生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切实把就业指导课作为必修课,确保学时、学分。三是着力抓好就业指导人员培训。按照教育部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的要求,深入开展全省第二轮培训以及各类就业指导培训活动,鼓励就业指导人员申报就业指导专业职称和到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努力建设一支相对稳定、高素质、专业化、职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四是积极帮扶困难群体毕业生就业。要对就业困难毕业生摸清底数,建立专门档案,在提供就业信息及指导培训的过程中,本着“优先、优惠、优质”的原则,通过“一对一”帮扶、专人辅导、岗位推荐等方式,尽快帮助他们就业。
  四要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活动。要继续把高校创业教育作为工作重点,深入实施“创业引领计划”。积极协调有关部门推动大学生创业教育基地建设,设立创业教育专项资金,推广创业教育优秀成果。要继续组织“创业教育示范学校”评选,举办“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各大中专院校要开设相关课程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和教材建设,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参加创业培训和创业大赛等活动;要充实创业指导力量,建立创业导师专家库;要大力举办创业讲座、创业大赛等活动,丰富学生的创业知识和创业体验,提高学生的创业素质。要积极整合资源、创造条件,通过企业参与等多种方式建立创业实践基地,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支撑平台。
  五要积极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联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深入实施“教师特岗计划”,配合有关部门组织实施好“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等各类基层项目。2011年,国家将启动实施“基层农技推广特设岗位计划”,进一步拓宽毕业生基层就业渠道。我省要细化政策措施,增强基层农技岗位的吸引力。各大中专院校要把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列入重要工作日程,与其他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考核,精心组织、完善制度,扎实推进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工作的各个环节,努力营造“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基层就业大环境。
  六要继续做好高校毕业生入伍预征工作。2011年是国家大规模征集高校毕业生入伍的第三年,也是已入伍高校毕业生退役的第一年,各高校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学校预征工作机制,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在工作中要重点把握好政策讲解、教育引导、宣传动员、跟踪联系等环节,要开展政策“咨询周”“宣讲月”等活动,围绕毕业生和家长关心的学费补偿、助学贷款代偿等优惠政策进行详细解读,把政策讲深、讲透。
  七要建立和完善就业评价反馈体系。要站在为河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的高度,紧紧围绕我省构建中原经济区的战略,按照国家和我省“高等学校高层次创新人才计划”的要求,各大中专院校要认真统计毕业生就业状况,立足校情,科学定位,建立和完善“招生——培养——就业”的联动机制。
  八要加大毕业生就业宣传工作力度。各大中专院校要切实把就业宣传与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大力宣传党和国家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措施,宣传毕业生参军入伍、自主创业、扎根基层、建功立业的典型事迹,宣传各地各部门千方百计促进毕业生就业的好做法、好经验,宣传用人单位想方设法开辟岗位、接纳毕业生的举措,努力营造“人人关心就业,人人帮助就业”的舆论氛围,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
  
  行动:让更多的大学生到基层就业、自主创业
  
  据介绍,2011年全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启动后,省教育厅将举办全省规模的毕业生就业“双选”会20多场,各高校将举办100多场校园“双选”会,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也将举办一系列针对高校毕业生的“双选”活动。
  2010年11月17日,中原工学院召开2011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推进会。会议提出,要坚持两个“千方百计”(千方百计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和认知观念,千方百计谋求受毕业生欢迎的就业岗位和机会)的理念不放松,全方位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同年11月19日,中原工学院举行2011届毕业生首场招聘会,与会企业336家,提供就业信息8100条,达成求职意向3082人,现场签约388人。据了解,为方便毕业生就业,进入11月以来,中原工学院仅小型专场招聘会就举办了38场(次),不少毕业生通过专场招聘会找到了理想的工作。
  2010年11月20日,“河南省毕业生就业市场水利电力类分市场双向选择洽谈会暨华北水利水电学院2011届毕业生双向选择洽谈会”举行,来自全省大中专院校的近万名毕业生参加“双选”会。据了解,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积极拓宽就业渠道,截至2010年11月5日,到该校招聘的用人单位就有88家。其中,以中国中铁、中国建筑等大型国有企业为主。与往年相比,如此密集的“招聘潮”足足提前了3周。
  2010年12月25日,“2011年河南省畜牧兽医类大中专毕业生双向选择洽谈会暨郑州牧专2011届毕业生供需见面会”举行。参加本次供需见面会的用人单位650余家,提供需求岗位2.6万余个,平均供需比为1∶6.4。在供需见面会上,郑州牧专学生优良的综合素质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有60%的学生通过这次供需见面会达成了初步的就业意向。
  省就业办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推动2011届毕业生顺利就业,我省真正做到了“早准备、早行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力促大学生就业。
  一是组织大学生自主创业和基层就业先进典型巡回报告会。为弘扬先进、树立典型,启发带动更多的大学生扎根基层、自主创业,唱响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扎根基层的主旋律。2010年10月至11月,省委组织部、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团省委、省工商联联合组织“河南省大学生自主创业和基层就业先进典型巡回报告会”,分赴全省12个地市举办专题报告会。
  二是建设就业创业综合服务基地。2010年10月26日,集信息、指导、培训和创业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基地工程——河南省高中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综合服务基地开工兴建。服务基地建成后,将面向全省高校和中职学校开展就业指导人员培训,为毕业生特别是经济困难等特殊群体毕业生提供职业技能、就业能力提升等方面的培训;将开展综合性、分行业、分类别的公益性毕业生就业现场和网络“双选”活动,为毕业生提供全方位的就业信息服务;将承担教育部全国毕业生就业河南分市场和全国高校就业人员培训中心的部分任务。
  三是对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进行评估。目前,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评估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评估工作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结合、推动工作”的原则,通过全面、客观的评估,促进高校更加重视就业工作,逐步实现就业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全面提高;促进高校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形成招生、培养和就业的良性循环,最终实现促进毕业生顺利就业的目的。
  ……
  2009年河南省有37万高校毕业生,2010年有40.1万高校毕业生,2011年有44万高校毕业生。伴随着毕业生数量的不断增加,大学生的求职之路也更加崎岖。一届毕业生走了,又一届新生来了,对那些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毕业生来说,求职的艰辛正在渐渐远去,而对那些即将毕业或刚刚步入大学校园的学生而言,就业永远是一个“新话题”。
  责编:路 童
其他文献
“有的学生上课不带书,甚至逃课。”“有的课没有用,老师讲得也枯燥。”  “谈恋爱和学习一样,属于个人的私事,与学风无关。”“大学生谈恋爱要把握好度,处理好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的关系,让自己的私事暴露在公共场合就不太好。”  ……  老师话音刚落,就有学生举起“反对”牌发表自己的不同看法;学生刚发言完,老师就明确表态“不赞成”。这不是在吵架,而是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举行的“学风建设大家谈”活动现场,老
期刊
来,一起寻找乡间的文化遗产吧   杨 雪    作为一名民俗学专业的在读研究生,我常常为河南蕴涵着极其丰富、特色鲜明的民俗文化而感到欣喜。因此,我希望在未来的几年中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提高田野作业水平,去寻找散落在河南乡间的文化遗产,使它们在生存空间狭小的情况下也能够借助影音技术保留下来,供后代铭记,而不至于默默地在经济的高速发展中消失殆尽。  这些“土里土气”的民俗文化不是经济发展的“绊
期刊
2010年度国家基金项目评选结果日前揭晓。洛阳师范学院立项国家基金项目13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项,获批科研经费306万元,立项数量和资助经费在全国同类院校中均名列前茅。  洛阳师范学院的本科办学时间至今不过10年。2000年之前,国家级项目还是个空白,省(部)级项目也非常少。那么,短短10年间学校是凭着什么“法宝”使科研工作喜结硕果的呢?  洛阳师范学院主管科研
期刊
话题背景:  2010年,一句“我爸是李刚”成为最流行的网络语言之一。“李刚门”在激起人们声讨某些“官二代”的同时,也引起了人们对校园安全现状的关注。然而,在“李刚门”引发的“口水战”尚且酣战之余,媒体又爆出山东某大学威逼学生签订“生死状”,其中约定学生出现自杀、自伤等情况时,学校不承担法律责任。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负有管理学生、教育学生、保护学生的责任和义务。大学生虽然都是成年人,是有行为
期刊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全省教育工作会议都将提高质量作为发展高等教育的重中之重,而优化教育结构、强化办学特色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河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都将“优化结构办出特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5项目标之一予以明确。日前,围绕高等教育要“优化结构办出特色”这一问题,记者专访了中原工学院院长崔世忠
期刊
“‘瓦斯预测与治理’教育部创新团队完成了研究任务,实现了预期目标,同意通过结题验收,综合评议为‘优秀’。”日前,教育部科技司组织召开了河南首个教育部创新团队——河南理工大学“瓦斯预测与治理”教育部创新团队结题验收会议,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宋振骐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彭苏萍教授等组成的专家组对该团队进行了验收评审。  会上,专家组认真听取了创新团队成员、河南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高建良教授代表团队
期刊
郑邦山同志的著作《新建本科院校发展道路探索》付梓出版了,嘱我做序,我欣然应允。原因有二:一是这本书对于新建本科院校发展道路的探索具有积极的意义,二是我感动于邦山同志勤于思考、勤勉敬业的精神。  世纪之初,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改革、大发展,一大批专科学校通过合并组建等方式跨入本科院校的行列。在新的起点上,发展观念如何转变、发展理念如何更新、发展体制如何转轨、发展模式如何选择等,都是亟待研究的课题。
期刊
我认真读了郑邦山教授的新著《新建本科院校发展道路探索》(以下简称《探索》),感触颇深。书中所阐述的是安阳师范学院——一所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的生动实践,也是一位高校管理工作者对科学治校的执著追求。  《探索》彰显了鲜明的办学治校理念。先进的思想、科学的理念是一所大学的灵魂。宏观、中观、微观,教学、科研、管理,环境、文化、服务……都是办学思想与理念的展开与具体化。比如,作者提出新建本科院校要实现“由传统
期刊
话题背景:  眼下,很多大学新生走进大学校门的激动心情还没有消减,就已经有老师提醒他们要了解必须面对的就业现实,并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麦可思公司7月公布的调研报告显示,全国2009届本科毕业生专业对口率为67%,高职高专毕业生为57%,较上届均下降4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当前有三成以上本科毕业生、四成以上高职高专毕业生从事着与专业不对口的工作。有人说,这说明大学生开始跳出传统思维,逐渐转向选择“虽然
期刊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转型,高等教育发展的重心也正在从较多注重规模扩张转移到更多地注重质量提高上来。《河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强调,要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以人才培养为核心,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协调发展,支撑经济增长,引领社会进步,加快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步伐。《教育规划纲要》不仅对未来10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