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栽猴头菇

来源 :吉林农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pin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猴头菇有山珍之称,是一种高档的食、药两用菌。它对消化不良、胃溃疡及神经衰弱等疾病有一定疗效。瓶栽猴头菇污染率低,出菇整齐,从瓶口长出的菇形紧凑,朵形美观,畸形菇少,菇的质量好,商品率高。此外,管理较规范整洁,便于工厂化生产。尽管要购置玻璃瓶,一次性投入较高,但仍不失为猴头菇的一种重要栽培方式。
  【关键词】 猴头菇 瓶栽 栽培技术
  
  1.培养料配方
  猴头菇是一种木腐菌,能将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等高分子糖类物质分解为简单的葡萄糖后吸收利用。用于栽培的材料有木屑、木薯渣、甘蔗渣、棉籽壳、甘薯粉、金刚刺、玉米芯及酒糟等,其中以酒渣和棉籽壳为主的培养料栽培猴头菇产量最高。辅料中可添加麦麸、米糠、蔗糖等营养成分较高的物质。酒渣以50%为宜,木屑以60%~65%为宜,棉籽壳、甘蔗渣以70%为宜。
  2.选瓶装瓶
  采用口径3cm,容积为750ml的普通菌种瓶,装瓶不能装得太浅,否则会在瓶颈以下形成长柄猴头菇,使食用部分的比例下降。猴头菇只有裸露在空气中才能得到形态正常的子实体,并获得高产,所以培养料要装至瓶颈以上距瓶口2~2.5cm处。将培养料压平后,在中部打孔,直达瓶身中、下部,用双层牛皮纸封口。
  3.灭菌和接种
  培养料经高压或常压灭菌后,冷却至30℃以下,在无菌室接种,每瓶接种蚕豆大菌种一块。每瓶原种可接40~50瓶。猴头菇原基分化较早,有时菌丝刚长满1/4培养料时就能够现蕾。为使菌丝发菌快,最好采用两点接种法,即先将一小块菌种沿事先打好的接种穴送入培养料底部,然后再将另一块较大的菌种固定在接种孔上,以便上下同时发菌。
  4.发菌
  接种后把栽培瓶直立在架上培养3~5天,待菌丝定植后,拿出杂菌污染及破损的菌瓶,再卧倒在床架上继续培养。春栽时,自然气温较低,可将瓶子卧放堆积在床架上,堆高0.7~1m,5~6天翻堆一次,并在堆上覆盖纤维袋或旧麻袋,利用堆温加快菌丝的生长速度。栽培中室温控制在24℃~28℃,菌丝生长致密,30天发菌满瓶。温度太高,虽然发菌时间可缩短,但菌丝不致密,不利于高产。培养室空气相对湿度在发菌阶段要求控制在65%~70%之间,并定期通风,保持干燥。发菌期间最好遮光,以免过早形成原基。
  5.原基分化
  内培养料表面接种块上有白色幼蕾时,不要急于拔去封口材料,只有当瓶内菌丝全部长满(或单点接种的菌丝深入到2/3处),原基已有蚕豆或核桃大小时,才可除去封口材料。这时可把瓶子直立于床架上,瓶口盖报纸,经常喷水保湿,空气相对湿度增加到80%。如果场地不允许,也可将菌瓶瓶口交叉卧放于床架上,堆3~6层,这样促控结合,使其发育壮大。当幼菇从瓶口长出1~2cm时进入出菇期管理阶段。
  6.出菇管理
  出菇期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5%~90%之间,这时的猴头菇子实体生长迅速,颜色洁白。若过于干燥,子实体生长迟缓或停止,活力下降,在子实体和培养基表面会生长霉菌。幼菇对环境湿度很敏感,当湿度低于70%时,很快干缩发黄,并留下永久性斑痕,在湿度提高后仍可恢复生长,但畸形菇较多。菇房内空气相对湿度也不可太高,若高于90%,蒸腾作用下降,代谢活动减弱,生长缓慢,易发生病害导致烂菇,或颜色发红,形成肉刺变短的畸形菇。菇房内喷水时切忌让水珠落到菇体上,早期可在瓶上盖报纸,去纸后则可向空中或地面喷雾。出菇期间,室温以18℃~22℃最适,高于26℃或低于10℃时,子 实体生长减慢,质量降低。出菇期间要逐渐加大通风量和通风时间与次数,猴头菇对CO2十分敏感,CO2浓度超过0.1%时,就会刺激菌柄不断分枝,抑制中心部分发育,形成珊瑚状的“花菇”。但在通风时应避免室外风直接吹于菇体上。
  7.畸形猴头成因及防治
  7.1珊瑚型 子实体从基部开始分枝,在每个分枝上又不规则地多次分枝,呈珊瑚状丛集,基部有一条似根样的菌丝菇与培养基相连,以吸收营养。菌丝体培养阶段要注意通风换气。如果已形成珊瑚状子实体,可在其幼小时连同培养料一起铲除;培养料中不能含有松、柏树种的芳香族有机化合物;喷雾和配料要用水清洁,碱性水不能用。
  7.2光秃型 子实体呈块状分枝,系由各分枝生长发育而成。但子实体表面皱褶,粗糙无刺,菌肉松软,个体肥大,鲜时略带褐色。水分湿度管理不善会产生光秃无刺形猴头菇。猴头菇在生长过程中,温度越高,蒸发量越大。当气温高于25℃时要特别加强水分管理,要保持90%以上的空气相对湿度。此外,通风换气时要避免让风直接吹子实体,以减少其水分蒸发。
  7.3色泽异常型 菇体发黄,菌刺粗短,有时整个猴头菇带苦味,有的子实体从幼小到成熟一直呈粉红色,但香味不变。温、湿度过低是猴头菇子实体发红的主要原因。根据栽培实践,培养温度低于10℃时子实体开始发红,随着温度下降猴头菇子实体颜色加深。因此,出菇期间要保持适宜的温、湿度,有效防止子实体变红;,出菇期避免强光,光照度在1000lx以上子实体会变红。一旦发现病菌污染,应迅速同培养基一起铲除,并重新调整培养条件和抑制病菌,促进新的子实体发生。
其他文献
吉林省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又迈新步伐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现代农业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技术措施。为了增强吉林省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推广科技支撑能力,加快保护性耕作技术发展进程,吉林省政府成立了“吉林省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研究中心”。该中心挂靠在吉林大学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并由吉林大学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组成中心办事机构,开展日常工作。1月12日,“吉林省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研
期刊
2010年1月15日,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在长春召开。省委书记孙政才作了重要讲话。主要内容有:  一、始终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党委和政府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大局看,抓好粮食生产是我们所应承担的重大政治责任 粮食生产是我省的优势,在全国地位显要。多年来,我省始终坚持狠抓粮食生产不放松,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也为我省畜牧业、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原料,同时粮
期刊
近年来,省农委农机处高度重视农机化宣传工作,坚持正确的宣传导向,紧紧围绕促进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的中心任务,着眼于农业农村工作大局,精心组织宣传策划,把握重点宣传时机,选择多种新闻载体,大力宣传农机化发展的方针政策、发展亮点和工作进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农机化发展的社会环境不断优化。  2009年,吉林日报、吉林电视台、吉林广播电台和省政府网站等主流媒体宣传吉林农机化的新闻信息达100多篇(
期刊
农技推广是指农业科技工作者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多种渠道,将科技成果迅速的传播到农民群众中去,最广泛的应用到农业生产上,能动的转化为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达到高产、优质、低耗、少污染的目的,促使农业不断进步和发展。    目前,我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农业工作的着力点已转移到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努力增加农民收入上来。在这个由自给农业向商品
期刊
为了从根本上治理农村“脏、乱、差”的现象,我省从2006年新农村建设以来,坚持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进行要求和部署。经过四年多的努力,全省共启动试点(推进)村3331个、试点镇108个,其中省级试点(推进)村417个、试点镇52个,整县推进试点10个,累计完成以环境整治为主的各类项目投资266.45亿元,其中,各级财政投入25.37亿元,部门帮扶13.9亿元,企业及社会各方面捐助
期刊
【摘要】“三农”工作已经成为我国各项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本文通过对我国农业、农村、农民现状的分析,提出了新世纪开展“三农”工作存在的一些新问题、新变化,进而提出了新思路。   【关键词】三农 农业 农村 农民 新问题    农村是中国社会的落后区域,农业是中国经济的薄弱部分,农民是中国民众的弱势群体,解决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将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基本标志。没有农村社会的全面发展,没有农业结构的全面优
期刊
一、什么是鲜活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有哪些政策规定?  鲜活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是指为促进鲜活农产品顺畅流通,以现有国道网为基础,结合主要鲜活农产品的流量和流向,开通的鲜活农产品运输网络。鲜活农产品包括:新鲜蔬菜、水果,鲜活水产品,活的畜禽,新鲜的肉、蛋、奶。  “绿色通道”有关优惠政策  1.对在全国“五纵二横”、“绿色通道”上行驶的整车合法装载的鲜活农产品运输车辆,予以降低或免缴车辆通行费(注
期刊
梨树县位于吉林省西南部东辽河畔,地处黄金玉米带,是全国重点商品粮基地县,也是全省的“粮变肉”工程先进县。幅员面积420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18万亩,辖区有16.3万农户,61.7万农业人口。这个历史上有名的农业县,在2006年开展新农村建设以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县共确定省级试点村8个、市级试点村14个、县乡级试点村33个,2009年被省委确定为第二批整体推进试点县后,又新增推进村40个,
期刊
集安市大路镇大阳岔村位于吉林省与辽宁省交界处,全村共有290户农民,1100口人,农村劳动力420人,从事人参种植与加工的劳动力287人。十几年来,该村从事人参种植与加工的农户越来越多,人参种植面积上千亩。但是由于技术问题,人参的产量和质量一直徘徊不前。多数参农投入多,收入少,尤其是近年来参农为了提高质量在肥料和药物使用上没有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产后的人参“破肚子”和“铜锈”现象比较多,有的形态不够
期刊
12月5日,伊通县伊通镇容纳近300人的六楼会议室座无虚席,县园艺特产服务站阳光工程培训基地百合种植专业培训班在这里开班。原计划招生学员100人,到场人数却达如此之多。培训基地结合伊通镇的特殊情况,向县阳光工程办公室请示,将培训人数确定为200人,是2004年伊通县阳光工程培训实施以来最大的一个班。  通过对到场的农民了解得知,他们大多数是听说了该培训基地在其他乡镇办班的信息而来的。现在的“三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