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于友谊,终于智慧(创作谈)

来源 :星星·诗歌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ep3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首诗如何开始,仿佛有很多说法。年纪相对青春时,我们通常会觉得,一首诗只有始于青春的冲动,才没有辜负诗的激情。诗会始于激情吗?如果诗始于激情,那么,合理的期待就是,诗会终于理智。这一心理过程,至少看起来很春华秋实。诗的激情,近乎春花的绽放;而表达的理智,则对应于沉甸甸的金色果实。很多时候,我们甚至倾向于一种本质的辨认:没有激情,就没有诗歌。至于何为诗的激情,它能否全然呈现在诗人的生命激情之中,似乎来不及思量。如同被催眠,我们其实很愿意放纵我们的一种意愿,毕竟沉湎于诗和激情的神话般的关联,听起来很脱俗。它暗示了一种特殊的诗歌氛围,没有诗的激发,我们就不能通过诗歌在这复杂的世界里划出一条清晰的生命界限。诗的激情近乎一种审美指令,它促使我们加紧体会我们自身的生命情绪。
  很多时候,诗必须展示激情,不仅停留在观念的层面,它差不多是我们在年轻时遭遇到的最常见的最紧张的诗歌语境。如果一首诗在展示的过程中,被判定为缺乏激情——这听上去不像是指出我们在语言表达上的失误,而更像是一种包含着严厉的文学潜台词的审美审判。如果一位诗人提交的诗,涉嫌缺乏激情,这就意味着一种残酷的尺度:缺乏技巧,或许还有挽回的余地;缺乏激情,基本上等同于宣告缺乏创作诗歌的天才。我年轻的时候,偶尔将诗歌示人时,常常得到两种相反的评判:一种情形中,我提交的诗被认为激情有余,但超越激情、比激情更高的文学指标还十分匮乏;另一种情形中,它们有时又被诊断为缺乏激情,只停留在华丽的修辞的泥淖之中,自拔乏术。如此矛盾的反馈,有可能过早地促成了我对诗和激情的关系缺乏好感。渐渐地,这种好感的缺乏甚至发展成了一种顽固的排斥感。即使我从生命感受上依然同情诗与激情的神秘关联,但在文学自觉的意义上,我很早就自诩为瓦雷里主义者。文学上的瓦雷里主义者,究竟有何含义呢?瓦雷里说过,诗是一种工作。在现代世界的生存情境中,诗和激情的关系不再具有普遍性,它更像是一种残留的痕迹。要想成为现代意义上的诗人,一个人就必须抹去这些痕迹。诗人的使命就是设法克服对激情的依赖。换句话说,一个诗人必须彻底纠正他对诗歌灵感的膜拜情结。这是一种现代的局面:诗人必须与冷静为伍,必须学会给生命的激情降温。
  降温之后,会发生什么呢?我们会面对诗始于冷静这样的情形吗?如果从柏拉图那里开始溯源,确实可以这样认为:冷静是一种非常突出的现代品质。柏拉图诱导我们这样体会诗歌,诗始于迷狂。诗人的言说近乎神灵附体。就充当的角色而言,诗人是神谕的代言人。而诗的冷静,则意味着我们对柏拉图的告别。但诡异的是,一旦这种告别真的发生过,我又会在某些特殊的时刻意识到,我还是一个被压抑的柏拉图主义者。否则,就很难理解,为什么这么多年过去,很多美妙的激动人心的想法都已成过眼烟云,但我依然坚持一个原则——“诗就是不祛魅”。我依然对诗始于迷狂有很深的好感。庞德也承认,诗人的冷静几乎是现代书写的一个基本法则。或者如里尔克的一个自我修正:没有冷静,就没有真正的观察。对现代诗而言,更值得信赖的文学动机是诗始于观察。
  从诗歌传统的角度讲,学会观察世界,对诗人而言,其实是一种非常了不起的文学能力。观察不仅意味着诗人姿态的调整,从沉溺的幻想状态,转入充满警醒的对周遭处境的生命反应;也意味着诗人必须开始掌握描述性的修辞方式,使用精确的语言来协调游移的生命观感。
  在《诗歌替身学入门》中,我甚至想象过这样一种可能:诗始于洞察。换句话说,面对如此变化无常的现代世界,一个诗人只有努力锤炼他的洞察力,才能在混乱无序的时代情绪中把握到一种生命的从容。如果说诗还能有什么用,诗的无用之用就是帮我们获得一种这样的境界:通过诗歌语言独有的花序,将生命的豁达排列成一种经得起灵魂反复辨认的绚烂。
  《冬天的捷径入门》像是要宣告这样一种可能:诗始于日常体验。或者说,这首诗的文学动机带有一种强烈的反诘色彩:它认同诗必须关注日常现实,但关注的方式必须是建立在强劲的生命体验之上的。“走向对岸”,表明了这首诗的写实性。它基于真实发生的事件。北方平原尽头的某处,一个人试图穿越冰封的小湖走到对岸。他必须冒险,因為冰封的程度在暖冬越来越频繁的情况下,已无法再像以往那样凭常识来判断。所以,在本来的意义上,事情虽然是真实发生过的,但从文学表达的规约而言,它听起来依然几乎是一种寓言。而这首诗的意图,则基于这种寓言能发展出一种对称的隐喻指涉:在不太能确定结实程度的冰面上行走,和诗在语言的冰面上运行,是可以互换的。所以,写诗,最好意味着一个诗人有能力精确地去冒险。极端地说,诗的语言效果基本上取决于诗人没有冒过险。
  诗和冒险的关联在现代诗的写作境遇里如此彰显,但我们依然不能轻易妄言:诗始于冒险。冒险,意味着对本原的弃离。但诗的本质是通过诗,我们能更丰富、更强大地返回本原。诗,体现的是生命的返回能力。好诗,多半都在某种程度返回了生命的梦境。好的诗人,几乎无一例外地都在更高的生命层次上返回了生命的童年经验。《镜子入门》展示的就是一种返回的意愿。通过镜子,我们又回到了明亮的生命的自我世界。在这个自我的世界里,学会观看世界,就是学会观看自我和他者之间的关联。对诗人而言,学会观看,是一种基于神秘的友谊的自我提醒。如果还要总结点什么的话,我愿意援引罗伯特·费罗斯特的话,并修改如下:“诗始于神秘的意义,终于智慧。”
其他文献
诗歌是一个人的密室突围。这不是受之于肉身之困,而是灵魂的挣脱,向着诗人驰骋的草原及远方。诗人印子君,一个本该在马背上叱咤风云的蒙古汉子,却降生于川南才子之乡富顺,那里都是深丘浅丘,于是其人生高一脚矮一脚,颠簸出生存的诸多况味而积于心中不吐不快。也许诗人的诗集《身体里的故乡》便是他对现实世界客观和主观反映的体温表,“高烧”不退,持续二十余年,这既是故乡之魂,也是心灵之托。  一  如果说鹰隼是天空之
期刊
就像郑敏先生谈到的,现代汉语诗歌的创作“始终面对一个语言精炼与诗语表达强度的问题”,擅写架构复杂的长诗的诗人当然值得尊敬,但是若“昧于简洁之道”的为长而长,则不免有诗意注水、铺陈粘滞的弊病。散皮写过长诗,不过即便是他那些较长的诗歌,在每一文句的构设上也是简洁凝练,意象紧凑而密集,旨趣玄远又熔铸生命观照,常给人言尽而意无穷之感。当他把这种实践专心用于短诗的经营时,则更见其以小博大、方寸中显大千的功夫
期刊
老专家王忠祥曾指出:“绿原文学生涯有‘四重奏’——第一乐章,诗文创作;第二乐章,文艺评论;第三乐章,翻译著作;第四乐章,编辑出版。”著名诗人沙克认为:解读与传播绿原的文化价值,必将是中国文坛的一种需要和必然。  绿原(1922—2009)原名刘仁甫,另有译名刘半九,精通英、俄、德、法语,是一位多栖文学家。20岁时即出版了诗集《童话》,被誉为中国诗坛神童。绿原自小学习英语,其大哥刘孝甫(年长19岁)
期刊
胡言乱语     在诗歌里,一个“正常人”是没有价值的,越是正常,他的思绪越是郁结——变得理性。因此,伟大的诗歌往往出现在童稚和疯子之口(或者至少可以说一个优秀的诗人必然有异于常人)。  “胡言乱语”必然让惯常的诗歌系统崩溃。“胡言乱语”本身是就对固有的语言的一种解构,它必然带来语言的陌生化和诸种可能性。因此在一个诗人真正进入诗歌时,他不可能是思绪牵着语言走,而是语言在指引着诗人——来自另一个
期刊
中国现代诗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借鉴西方文学理论与文化资源来表达自我的尴尬处境。究其根本,则是西方中心论、殖民主义意识形态还在潜在地制约中国学者的观念,使许多受西方文学理论滋养成长起来的学人难以摆脱思维的桎梏,从而导致中国现代诗学因袭西方话语、套用西方理论。著名文艺理论家张江用“强制阐释”这个概念来形容西方文学理论的霸权,即背离文本话语,消解文学指征,以求在立场和模式对文本和文学作符合论者主观意
期刊
一百年前,一八四四年三月三十日,法國伟大的抒情诗人保尔·魏尔伦诞生于梅斯城。今天,在我们紧张忙碌的日子里,在我们郑重严肃的氛围中,从我们取得的令人震惊的胜利这一角度来看,他因何能引起我们的注意呢?  魏尔伦留下了关于其经历与见闻的笔记,这些笔记笔调鲜明,在主导精神和表达方式上,接近于勃洛克、里尔克、易卜生、契诃夫以及其他现代作家晚期的创作,同时也显示出,在它们与法国、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国家及俄国新兴
期刊
阳光中的向日葵  芒 克  你看到了吗  你看到阳光中的那棵向日葵了吗  你看它,它没有低下头  而是把头转向身后  就好像是为了一口咬断  那套在它脖子上的  那牵在太阳手中的绳索  你看到它了吗  你看到那棵昂着头  怒视着太阳的向日葵了吗  它的头几乎已把太阳遮住  它的头即使是在没有太阳的时候  也依然在闪耀着光芒  你看到那棵向日葵了吗  你应该走近它  你走近它便会发现  它脚下的那片
期刊
致影子  在诸佛村静寂的田园里,月亮独悬,星河沉默,我是安然的,静虚的,看得见自己,和自己的独影,也看得见头顶的独月或是群星。它们将光芒恩赐于我,而我并未能实现最大的空灵和澄明。  后来我离开诸佛村,去了城市。那些光芒驳杂变幻,不再单纯,不再像村里的任何一种光芒都是恩光,而是混杂着人造光和自然光,透出一些浮躁来。意外的是,我不止一次看到了自己的两个影子,在地面上浮动,带有一些惊惶。这是现实的我、心
期刊
蓟州集训营地。  一砍掉诗歌晦涩的枝杈,让文字的皮肤光滑并建议用水泊牌沐浴露  二脫掉流行歌曲俗气的衣服,露出五音高雅的肚脐眼  三拿下生辰纲,让一个人成为比尔盖茨  据G查证,因生辰纲失业的文艺界朋友,开始经营小刀什么的藏饰品  再就业繁荣了大宋经济  生辰纲内的东方之珠在一九九七年找回 历时百年  在这么长时间里,G呼风唤雨  也没能解决汉语在诺贝尔风刮来时节的旱情  推荐语  重构诗的疆域,
期刊
谈到新诗中“诗性”与“现实性”的问题,我们很容易联想到“纯诗”与“杂诗”的概念。的确,在中国新诗发展历程中,每当诗学追求游走于“纯诗”脉络之时,都是诗坛“诗味”最浓的时刻,而当推动文学发展的“内因”精致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时,作为诗歌发展的另一因素——“现实”,则成为新诗前进的“外部”推动力量。正是在这内因与外因的交互裹挾下,中国新诗走过了百年的沧桑历程。可以说,诗与现实、诗性与现实性的问题是解读新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