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润在地域诗文的深处

来源 :名作欣赏·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efanie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地方文学是地域文化的亮丽名片,在中国文学的浩瀚卷帙中,有不少描写宁夏的诗文作品,这些作品将宁夏自然风光的神奇、历史文化的厚重、回乡风韵的独特,形象而鲜明地呈现出来,深深浸润着我们的精神家园。从教育的角度去探索描写宁夏的诗文的价值,我们会发现,通过这些文学作品的学习,学生会形象感知宁夏的历史变迁,真切体验本土文化的独特魅力,生发对地域、民族文化的兴趣,进而发展热爱本土文化的感情,增强建设家乡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关键词:宁夏诗文 地域文化 课程资源
  发轫于20世纪末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于为了一切学生发展的目的,提出要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作为语文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强调,“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方面的语文课程资源,应积极利用和开发”①。于是,地域文化成为人们重新审视并进行教育探索的重要内容。
  地方文学是地域文化的亮丽名片,作家往往通过生动形象的笔触将生活环境、民俗风情、历史变迁等地域文化的独特风貌呈现在文学作品中。正因如此,我们在沈从文笔下触摸着湘西风情的神秘,在老舍笔下品悟着京腔京味的底蕴,在陈忠实文中体味着三秦大地的厚重,在莫言文中感受着山东高密的热烈。某一地域人民的生活变迁、风物民俗、文化精髓就这样流淌出来,浸润着人们的精神家园。而在中国文学的浩瀚卷帙中,也有不少与宁夏这片热土有关,尽管在祖国大西北广袤的土地上,宁夏的版图并不那么辽阔,然而,地域的狭小并不意味着文学空间的逼仄和狭窄。绵延不绝的贺兰山、六盘山,奔腾不息的九曲黄河,浩瀚无垠的沙漠,独具特色的回族风情,为历代文人提供了丰富的创作元素,尤其是那曲伴随着沙场烽烟的“踏破贺兰山阙”,在我们的民族精魂中也留下了几许悲壮与豪迈。身为宁夏人,不仅畅饮着黄河水,体味着回乡情,也应该被宁夏的诗文作品所滋养。但事实是我们离宁夏的诗文作品很远,因为这些诗文并没有引起教育者的青睐,并没有发挥文学感染人、滋养人、塑造人的作用,而这恰恰是我们研究地域文化课程资源时应该关注的问题。
  一、大漠长河中的宁夏
  说起宁夏,人们马上会想到大漠的粗犷、黄河的雄浑,这的确是宁夏最具地域特征的自然风貌,也是印象宁夏的自然名片。
  因为号称中国第四大沙漠的腾格里(蒙语为辽阔天空)沙漠就逶迤于宁夏的西部,宁夏就拥有了沙漠的浩瀚与广袤,但水与沙相映生辉才是宁夏地貌最突出的特征。难怪唐代大诗人王维在奉玄宗之旨到河西节度使治所凉州(今武威),途径腾格里沙漠时会感怀“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大漠与长河已然成为标示宁夏的印章。“万亩晴波接远天,荻芦千簇唱秋寒。滑沙板下涌黄浪,飞艇舷旁起白烟。”②宁夏的风景名胜沙湖又一次让我们震撼于水与沙的交融,那荡漾的碧波与起伏的沙海融为一体,塞上大漠的豪放与江南水乡的秀美相得益彰。
  宁夏也有水的浩荡与丰盈。“西来天堑隅遐荒,雪练横拖若沸汤。两岸浪花时喷薄,一行棹影远微茫。”③明代安塞王朱秩炅的《观黄河》以生动大气的笔触描摹了黄河激荡喷涌的壮阔气势。得益于黄河之利,银川平原沟渠纵横,湖泊众多,明代著名的“宁夏八景”有其中三景——“黄沙古渡”、“月湖夕照”、“汉渠春涨”与水有关,“神河浩浩来天际,别络分流号汉渠。万顷腴田凭灌溉,千家禾黍足耕锄。”④明代庆王朱的这首《汉渠春涨》即赞美了汉渠春水给宁夏农业带来的灌溉之利。是黄河水成就了宁夏塞北江南的美名,早在九世纪中叶,唐代诗人韦蟾就在《送卢潘尚书之灵武》云:“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⑤而清代诗人王三杰在《连湖渔歌》中对此进行了更生动具体的描摹:“澄波渺渺平湖里,一曲渔歌隔烟水。浮殴作伴自相亲,山翠扑人真可喜。有时罢钓不系舟,便枕渔蓑清昼眠。那知塞北江南地,总是芦花明月天”。⑥在此诗中,烟波渺渺,鸥戏清波,远树滴翠,渔者闲适的江南水乡风光跃然纸上。其实,若真正论起宁夏“塞上江南”的内涵来却还应该包含另一层意义,即这里南方的移民人数众多,风俗近于江南。宁夏塞上江南的魅力就是自然风貌与文化特征的双重体现。
  不过,在宁夏,除了大漠的浩瀚,黄河的雄浑,还有高山的壮阔与秀美。宁夏有两座名山,一为贺兰山,一为六盘山。因民族英雄岳飞《满江红》中的词句“踏破贺兰山阙”而闻名的贺兰山,耸立在宁夏的西端,在民间传说里,贺兰山原是一匹从远方奔来的骏马,于是当代诗人李瑛在其诗作《贺兰山》中咏道:“半浸于黄河晨曦,半裸于大漠落霞,贺兰山,这就是你,挟风雷奔腾的骏马。”⑦古代,贺兰山是阻挡匈奴进犯中原的边墙;今天,它是抵挡西伯利亚寒流和腾格里流沙的屏障。这里挥洒过岳飞的壮怀激烈,也成为历代诗人歌咏抒情的对象,“险设名山志贺兰,华夷界限势”⑧,“遥岭蜿蜒通紫塞,秀峰斗绝倚苍穹”⑨,“雪后银城作画图,云收玉立万峰殊”⑩,这些诗句仿佛让我们置身贺兰山下,赞叹于贺兰山的险要、高峻、蜿蜒、秀丽与千姿百态。六盘山固守于宁夏的南部,因山势巍峨,山路盘旋曲折而得名,清代诗人牛树海所作的《过六盘山》可谓描写贺兰山的名篇佳作,“陇山何高高,苍茫挟云起。会当绝顶巅,一目极千里。翠屏障西陲,气势雄三辅。绵亘树千峰,峰峰藏云雨”{11},六盘山的高大、雄伟、陡峭,千山绵延,万山叠翠,云遮雾罩,变化莫测就这样从诗人笔端流淌出来。六盘山闻名中华大地还在于这里有战国古长城,有汉代萧关,有唐代“魏徵梦斩泾河龙君”的老龙潭,有元代成吉思汗的避暑行宫遗址凉殿峡,更有毛泽东在《清平乐·六盘山》中抒写的“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的激情豪迈。
  宁夏独特的自然风光是启迪文人灵感的钥匙,把描写宁夏自然风光的诗文作品引入到学校教育中,不仅会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还会使学生感受到家乡山河的壮丽,从而培养学生热爱本土的美好情感。
  二、边塞战争中的宁夏
  说到边塞,我们自然会再次想起王维的名篇《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12}萧关就在现在的宁夏固原,是古诗中出现频率很高的宁夏地名,燕然即今银川下辖的灵武市。这首诗不仅呈现了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的边塞风光,也道出了宁夏边防要地的特征。宁夏自古就为西北边塞的军事要地,素有“关中屏蔽,河陇咽喉”之称,从战国到明代,宁夏作为边关的重要军事战略地位备受统治者重视,也使不少狂傲不羁的文人在这里尽情挥洒,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   《诗经·小雅》中《出车》一诗记载了西周时期周宣王派大将南仲率军征战西方游牧民族猃狁的全过程,诗中有云:“天子命我,城彼朔方。赫赫南仲,猃狁于襄。”{13}“朔方”是宁夏最早的古地名,具体指今宁夏的南部和东部地区,{14}由此诗可见,当时的宁夏已成为军事重地。汉朝最大的外患是北方的匈奴,为防止匈奴的侵扰,汉武帝除了武力征伐外,一边派遣张骞出使西域,一边加强北部的屯戍工作。《上之回》这首诗就以简洁、流畅的笔触记录了西汉元封四年汉武帝巡视回中一带,即今宁夏固原的历史。{15}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社会经历了秦汉大统一之后的又一次大分裂时期,宁夏亦处于北方游牧民族与地方割据势力的征战之中,三国时魏诗人左延年所作的乐府诗《从军行》就形象地反映了割据混战给包括宁夏在内的广大边地百姓带来的灾难。{16}李唐王朝建立以来,宁夏作为西北部屏障的军事地位依然十分重要,今宁夏地区的原州和灵武都曾是重要的军事基地和交通枢纽。这一时期,以反映西北戍边军旅生活的“边塞诗”异军突起,其中不乏以宁夏边地生活为题材的佳作。“朔风吹雪透刀瘢,饮马长城窟更寒。半夜火来知有敌,一时齐保贺兰山”{17},“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18},这些诗句通过朔风、大雪、长城、烽火、月夜、芦管等边塞意象的呈现,表达了保家卫国的将士们或激昂或深沉的悲壮情感。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宁夏自古就是边塞要地。通过对描写宁夏边塞战争诗文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宁夏在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战略地位,感受到战争的破坏性和残酷性,从而培养他们热爱家乡,热爱和平,珍惜美好生活的感情。
  三、西夏兴衰中的宁夏
  在闻名遐迩的贺兰山东麓,有一座座高大的黄土夯堆,这就是被誉为“东方金字塔”的西夏王陵。它就像整个西夏历史的一页残卷,见证着被毁坏的文明。“贺兰山下古冢稠,高下有如浮水沤。道逢古老向我告,云是昔时王与侯。”{19}明代诗人朱秩炅的《古冢谣》,写的就是西夏历代帝王的陵寝。1038年建国的元昊政权,与宋、金、辽抗衡189年,及至1227年,被横扫欧亚大陆的成吉思汗铁骑踏平,“白骨纵横似乱麻,几年桑梓变龙沙。只知河朔生灵尽,破屋疏烟却数家。”{20}曾经宫殿恢宏,寺观众多,商贾云集,文化繁荣的西夏大地却落得如此破败景象,白骨纵横,破屋疏烟,连同九座帝王陵寝,还有那如同天书般的西夏文字。对于西夏王朝的破灭,当代诗人李萌在《游西夏陵吊元昊》中慨叹道:“东征西讨拓疆土,岂料鲜血洒宫墙。若非功成沉酒色,纵有讹庞又何妨。”{21}功成名就的元昊因酒色而毁了江山,历史上能逃过这一劫的皇帝和英雄又有几人?反思历史,让人唏嘘不已。
  当年的西夏统治者笃信佛教,并讲究以佛法立国,“云锁空山夏寺多”{22}就是对西夏时期寺院繁盛景象的描述。而在众多的西夏寺院佛塔中,承天寺塔、拜寺口双塔最为著名。始建于1050年的承天寺塔既有希望年幼的皇帝上承天命,下治黎民之旨,也有祈祷与外族战争早日结束之意。“觚棱殿宇耸晴空,香火精岩祀大雄。蠡吼法筵闻梵呗,铃鸣古塔振天风。”{23}明代陈德武的这首《梵刹钟声》回眸承天寺塔,仿佛让我们看到了昔日高耸晴空的独立梵刹缭绕于缕缕不绝的香火之中;仿佛让我们听闻了寺内洪亮的诵经之声和古钟的震鸣。然而,“鸣钟长塔寺,不见昔年僧”{24},寺钟犹鸣,而僧人已消失在岁月的年轮中。这种物是人非的慨叹也出现在明代朱秩炅描写的西夏另一古塔——拜寺口双塔的诗歌中,“文殊有殿存遗址,拜寺无僧说旧游”{25}。西夏王国虽然消失了,关于这个神秘的民族,在后人编撰的史书中也不过寥寥数语,但是这些残破的西夏遗址,众多的西夏佛塔,都似在向人们无言地诉说着西夏王国的历史。
  西夏的历史是短暂的,这个神秘消失的古国给人们留下了太多的未解之谜。通过对描写西夏文化的诗文的学习,可以增强学生探究历史的兴趣,生发研究、传承地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意识。
  四、回乡风韵中的宁夏
  宁夏是我国回族最为集中的地区,回族人口约占全区人口总数的三分之一。回族并不是中华大地上土生土长的民族,它的形成经历了唐、宋、元、明四个朝代,在七百多年的沧桑巨变中,从中亚细亚来的阿拉伯人、波斯人和中国境内的突厥人、畏兀兀人、蒙古人,以及汉人等民族,经过多元融合,逐渐形成了以伊斯兰教为纽带的统一的民族——回族。{26}
  因为回族是笃信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宁夏又是回族最为集中的地区,因而表现回族的信仰、生活、习俗等内容的文学作品依然能呈现了宁夏回族的文化特征。回族民间文学是回族群众的口头创作,最能反映回族劳动人民的生活经验和精神追求。有一书为中国回族伊斯兰教历史传说读物,其宗旨是追溯回族的起源。讲述了回汉民族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热情歌颂了回汉民族的团结友爱。“前没有站口(驿站)后没有店,天黑了阿达站(住宿)哩?一没有尕牛二没有田,穷光阴阿门(怎么)者过哩”{27},“园子里长的绿韭菜,不要割,你叫它绿绿地长者;哥是阳沟妹是水,不要断,你叫它慢慢地淌着”{28},这些民间歌谣或是反映回族群众的苦难生活,或是表达回族百姓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回族的民间谚语是宝贵的民族语言艺术,在其内容、语汇上呈现了鲜明的民族特色,反映着回族社会生活的特征。“回族一年三大节:开斋、古尔邦和圣纪”,“回族家里三件宝,汤瓶盖碗白帽帽”,“宁夏回族有三宝,油香、酿皮、羊杂碎”,“不论贫,不论富,都是三丈六尺布”,这些民间谚语通过简练、质朴的语言呈现了回族的节日、服饰、饮食、丧葬等方面的习俗文化。回族作家文学是由一批不辱自己民族使命的回族作家,“扎根于本民族的生活厚土,以科学的态度和冷静的眼光,观察自己民族沸腾生活中的种种矛盾冲突和深刻变化,反思自己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审视自己民族的心理素质、风俗习惯和思维模式,感悟自己民族的优势和缺点、长处和短处、可贵的积极的精神和消极的落后的因素,以崇高的责任感和深沉的忧患意识,表现出回族作家对回回民族的真挚感情,以开放和发展的眼光,对回族生活做出的独特而深刻的表现”{29}。尤其是宁夏的回族作家,他们对宁夏回族群众的生活、文化描绘得生动、细腻而深刻。我们可以在马知遥的小说《古尔邦节》中感受回族人民的节日和宗教生活;我们可以在泾河的诗歌《塞上谣曲》中聆听“那是一种最简单的弦乐器,巴掌大的木块镶嵌一丝细线”{30}的口弦的韵律荡漾;我们更能在丁一波的散文集《悠悠回乡情》里全景式触碰宁夏回族群众的风俗人情。查舜的小说《穆斯林的儿女们》借助20世纪70年代末宁夏东部一个回族村落几个穆斯林家庭的矛盾冲突,反映回族的宗教精神以及回族人民的坎坷命运,尤其是他们顽强进取的民族性格和努力开创新生活的勇气。石舒清的小说《清水里的刀子》则关注人类普遍的命运,通过个人对生死问题的探索,呈现的是对生命本身所包含的带有地域性和回族特色的神秘、圣洁、虔诚的感悟。   古代的宁夏就是一个多民族相互交往和融合的地区,回族的形成又为这块美丽的土地赋予了新的民族色彩。通过对表现回族文化诗文的阅读与鉴赏,可以使学生形象感知回族的历史、民俗、独特的语言和精神文化生活,感受回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学会关注各类文化生活,学会尊重多样文化,从而促进民族团结,增强社会和谐。
  文学是生活的反映,描绘宁夏的诗文作品从多方面记录了几千年来宁夏社会、文化的发展与变迁,从中我们可以感触大漠长河的壮阔辽远,可以领略“塞上江南”的丰腴秀美,可以触摸西夏文化的厚重苍凉,可以体悟回乡风韵的浓郁独特。从教育的角度去探索描写宁夏诗文的价值,我们会发现,浸润在这些文学作品中,学生会形象感知宁夏的历史变迁,真切体验本土文化的独特魅力。宁夏壮美的山河、独具个性的民族文化必定会激起学生的自豪感和自信心,进一步激发起学生对地域、民族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本土文化,热爱家乡的感情,增强学生建设家乡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6页。
  ②{6}{7}{8}{9}{10}{11}{18}{21}{23}{24}{25} 唐骥:《诗话宁夏旅游风光》,宁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72页,第66页,第56页,第51页,第52页,第54页,第99页,第83页,第38页,第6页,第5页,第46页。
  ③{5}{12}{13}{15}{17} 唐骥、杨继国等:《宁夏古诗选注》,宁夏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17页,第36页,第21页,第1页,第6页,第68页。
  {4}{19}{22} 杨继国、胡迅雷:《宁夏历代诗词集》,黄河出版传媒集团·宁夏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306页,第524页,第607页。
  {14}{16}{20} 吴玲、张钟和:《宁夏地名与古代诗词》,黄河出版传媒集团·阳光出版社2011年版,第7页,第36页,第115页。
  {26} 李文华:《印象宁夏》,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8页。
  {27} 武宇林:《“花儿”综艺》,黄河出版传媒集团·阳光出版社2012年版,第4页。
  {28} 蔡国英:《宁夏花儿精粹》,黄河出版传媒集团·阳光出版社2012年版,第118页。
  {29}{30} 魏兰:《回族文学概观》,宁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89页,第92页。
  作 者:赵红,教育硕士,宁夏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民族文化教育;冯丽娟,文学学士,宁夏大学人文学院2013级课程与教学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编 辑:赵红玉 Email:zhaohongyu69@126.com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文学史上,以“灾难”为题材的作品屡见不鲜。灾难叙事以残酷的灾难事实为依据,采用文学的方式对事实进行选择性地创作表现,其源于事实又高于事实。作为当代文学史上灾难叙事的代表作品,《温故一九四二》重真相而轻温情;《黄河东流去》重理想却有失真实。真正优秀的灾难叙事作品须得以对事实的尊重为前提,在此基础上表现“作为人” 的真情实感,以感人的故事和真挚的情感动人。  关键词: 灾难叙事 《温故一九四
摘 要:梁惠娥、李坤元、邢乐所著的《中国传统佩饰·明清“帉帨”研究》,以明清服饰配件“帉帨”为研究对象,首先从其定名之考辨到历史中定位之闡释,其次详尽梳理各时期“帉帨”形制特点与结构特征,总结明清“帉帨”的影响因素与文化内涵。运用设计学、考古学等学科研究方法,结合作者博物馆调研等途径,以实物为依托,将“帉帨”“物”与“文”的特征相结合,为传统服饰研究的视角与方向提供了经验探寻。  关键词:《中国传
摘 要:《黄雀记》中的水塔意象有丰富的内在意蕴和象征色彩,可从荒寂沉睡的废墟、人性宣泄的密地、祈求平静的香火庙、灵魂流浪者的藏身所四个维度来解读。作为一个暗示性极强的意象,四次形象的转变也形成了其在《黄雀记》叙事结构上的独特作用。意象内涵和结构功能,使水塔和其他意象一起,构成了《黄雀记》的独特韵味,也因其悲剧命运轮回的典型意义,构成了苏童小说中的悲剧色彩。同时,水塔也从形式和内容两个层面,揭示苏童
摘 要:小说《有一个美丽的地方》与《大树还小》都在知青文学史上留下了较大的影响。《有一个美丽的地方》是早期知青文学作品,其主要以知青视角展现青春无悔的思想,而《大树还小》是在知青时代过去较久后以农民视角对知青上山下乡加以反思的作品,两者在很多方面构成了互文关系。通过农民与知青在观察与认识上的互相补充,可以得到农民与知青间的真实关系、知青生活深浅不同的群体记忆以及知青评价的美丑两极,从而对知青上山下
摘 要: 沈从文是具有浓厚宗教情感的现代作家,在他的宗教情绪集成中基督教文化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不可否认沈从文的文学创作和思想情感自始至终地受到了基督教文化的影响。而在理性支持下沈从文对基督教表现出来的显在二元对立的态度反映到其文学创作中则呈现出了两幅不同的基督教面孔,即在乡村文学作品中多是赞美、肯定的,在都市书写中则是批判、讽刺的。两种不同的审美世界和宗教情感的表达与沈从文本身的情感倾向和文学理
摘要:贾樟柯的电影向来不以跌宕起伏的情节、故事见长,却感人至深。这与其影片中深入挖掘的生活化的情感,绘画般的背景设置,以及全面、复杂的人性的展现是分不开的。他的故事喜欢旁敲侧击,展现一鳞半爪,仍有巨大的冰山埋在水里,他不会去说剩下的部分,但我们似乎已了然整个情节,能让观众窥一斑而知全豹,这需要有深厚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以及对整个时代精准的洞悉。  关键词:山河 静美 生活化 人性  电影《山河故人》里
摘 要:瑪雅·安吉罗生长于美国南方种族歧视盛行的时代,这给年幼的她留下了难以抚慰的创伤。玛雅·安吉罗作为一位非凡的女性在文学上继承了先辈们的传统,仍然将种族与压迫这一永恒的话题当作自己作品主题的重要部分。《我知道笼中鸟为何歌唱》作为美国黑人女性文学史上重要的里程碑,对于黑人女性文学有着一定的继承与发展。  关键词:黑人女性文学 玛雅·安吉罗 《我知道笼中鸟为何歌唱》  《我知道笼中鸟为何歌唱》的创
人生烦恼无数。  先贤说,把心沉静下来,什么也不去想,就没有烦恼了。先贤的话,像扔进水中的石头,芸芸众生在听得“咕咚”一声闷响之后,烦恼便又涟漪一般荡漾开来,层出不穷。  幸福总围绕在别人身边,烦恼总纠缠在自己J心里。这是大多数人对幸福和烦恼的理解。差学生以为考了高分就可以没有烦恼,贫穷的人以为有了钱就可以得到幸福。结果是,有烦恼的依旧难消烦恼,不幸福的仍然难得幸福。烦恼,永远是寻找幸福的人命中的
摘要:女性悲剧,在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中从始至终都以包合同情与怜悯为主的人文关怀来书写,但是由于女性宿命及社会现状,在无法脱离罪恶本身的背后给我们带来的是伦理社会下如童话般的湘西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巨大反差,女性悲剧意义反讽意味更强。男女性力量对比在家庭结构中的有意识忽略让《萧萧》以更加亲和的态度触发人性机制,而萧萧作为女性的正常人性所需要的纾解让《萧萧》更加贴近日常生活,作为家族关系媒介的儿子使得文
摘 要: 《野性的呼唤》是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经典小说之一。这部作品极具新意地以一位叫巴克的狗作为主角,讲述他传奇的经历。在《野》中,通过巴克在不同环境中的生存方式,反映生物为了适应环境表现出的强烈意志,同时也印证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存法则。本文主要对作品中所体现的生存法则、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动物的爱及德勒兹生成动物理论对巴克回归本性的分析和探究。以此来说明巴克的蜕变之路,进而反映出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