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云”端贴“地”前行

来源 :新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BB_D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进入了崭新的智能时代,教育也因此正发生深刻变革。近年来,一系列推进智能技术应用和智慧教育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和行动规划陆续出台,标志着我国教育信息化步入了新时代。我校自2017年以来,以创建智慧校园为路径,直面信息化推进过程中的困惑,探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漫步“云”端到贴“地”前行,基本实现了信息化教学的常态化。
  一、 腾“云”驾雾,优化环境
  智慧校园是以物联网为基础,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构建融合教学、科研、管理、服务为一体的智慧化环境,形成智能化的应用与服务体系。建设智慧校园,首先必须创设智能的教育教学环境和生活环境。
  1. 建设互联、共享的校园网络环境。校园网络环境是智慧校园最基础的支撑和保障。近年来,我校大力加强信息化环境建设与管理运用,努力提升智慧校园基础环境建设。学校有光纤接入互联网,网络服务全覆盖,校园的无线网络能支持移动学习、移动办公等应用。学校网络互联互通,已形成泛在化的网络环境。
  2. 打造互动、生态的智慧教室。智慧教室是指为教学活动提供信息化应用服务的教室空间,是信息技术推动下的智慧学习环境的新形态。学校每间教室安装了HiTeach智慧教学平台,为每位学生配备IRS反馈器,实现“教师端+学生端”的系统运行,用于支持教师实施教学、测评、诊断、补救等教学行为。课堂上,教师借助智慧教室终端提供的数据,实时采集并分析学生的学情信息,做出基于学情的教学决策,形成了“课前学情数据采集—课中学情动态诊断、调整教学进度和内容—课后个性化补救”一体化教学过程及评价体系。
  3. 创建新型、前沿的特色教室。我校建有支持STEAM教育的科学探究实验室、虚拟创客教室、智能机器人工作坊等特色教室,以面向未来的姿态,开展学科融合性学习和实践活动,探索信息技术支撑下跨学科教学的新型模式。
  二、 天高“云”阔,服务助力
  在智慧校园建设中,学校不但更新了硬件设备,同时引进了多种应用服务平台,满足信息化环境中学校管理、教学及教研活动的需要。
  1. 智慧教学服务。我校教师在福建省教育公共资源服务平台开通实名制网络空间,进行资源管理和共享、开展线上教研、发布教学反思等。教育公共资源平台、希沃课件库平台等为教师提供丰富的学科工具、互动的授课模式和海量的课件资源,其强大的备授课功能帮助教师提升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2. 智慧学习服务。我校建立一对一数字化课堂实验班。一对一数字化设备能储备丰富的教学资源,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知识,教师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学生的薄弱环节,监控学生学习的发展过程,及时反馈,让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有机关联。
  3. 智慧评价服务。 我校自行研发了“福州市宁化小学学生综合评价”系统,以科学直观的数据统计,对学生进行多维度的学业水平分析,帮助教师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还通过“班级优化大师”记录学生日常行为表现,对学生行为进行跟踪、分析,为教师的决策提供辅助性支持。学校从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品德发展水平等多维度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
  4. 智慧管理服务。教师可以通过相关账号实现学籍管理、资源管理、财务与装备管理、家校互联。学校通过“希沃信鸽”,可动态收集教师课件制作、听课评课、互动教学、家校沟通等教学行为数据,为科学评定教师教学工作提供了依据。
  三、保障措施,拨“云”见日
  要更好地推进智慧校园建设,需要建立有效完善的保障机制,才能促进智慧校园建设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1. 合理规划。围绕智慧校园建设,我校制订了分年度目标。2017-2018年,建设校园环境网络化,学校管理智能化;2018-2019年,推进教学应用智慧化,教师培训远程化;2019-2020年,夯实教师教学精准化,学生学习智能化。
  2.  队伍建设。我校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较好的骨干教师,组建一支专兼结合、素质优良的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的教师队伍。定期选派骨干教师参观学习,包括信息化教学培训,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等,让骨干教师开阔眼界,提升格局。学校管理者每年至少参加1次教育信息化培训学习,提升管理者的信息素养和信息化领导力,促进学校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组织骨干教师积极参加“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全国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大赛”活动,搜集优秀典型案例,共建共享资源库。
  3. 经费、网络安全保障。学校在区教育局的关心支持下,智慧校园建设经费得到了保障。学校配备网站安全防护设备,实施等级保护备案,为智慧校园应用提供统一入口,具备防火墙、病毒防护、入侵检测、上网行为审计等功能,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达到一级。学校还制订网络安全的应急处置方案和维护网络安全的具体措施。
  四、 特色创新,“云”蒸霞蔚
  1. 科研引领,多学科融通。学校围绕智慧校园建设的核心目标——形成智慧教学、智慧学习、智慧应用、智慧管理、智慧服务、智慧生活等为共同体的智慧化新空间,开展研究和探索。2016年,福州市宁化小学成为了教育部重点课题“‘互联网+’促进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证研究”的实验校;2019年3月,我校语文组申请了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的“基于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的课题;2019年11月,我校申请了福州市电教馆“智慧课堂环境下小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实践研究”的课题;等等。学校努力以课题为抓手,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为途径,优化课堂教学,有序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现信息化教育的新常态。
  2. 以生为本,多样态呈现。随着研究和实践的不断深入,充满活力、多样化的教学生态正在形成。例如,学校构建了“基于HiTeach平台应用下的智慧教学模式”(简称“一四三模式”)。“一四三模式”即一个目标,以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为目标。四个流程,即运用数据分析学情,确定学习需求;选择合适策略,精准定位教学;展示分享经验,精致内化学习;诊断学习效果,提供协助补偿。三个策略,一是教师要设计具有挑战性且有助于知识概念获取的问题或任务让学生完成,从而了解学生的需求;二是课中教师应推动并关注师生及生生之间的互动,实时了解全体学生对于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据此调整教学内容;三是课后教师需精确诊断个别学生的学习困难,提供适当的协助,实现个性化的辅导,以提高学生的學习成效。再如,我校多学科联合探索的“基于信息化平台的融通式的实践性课堂”,这是一种不同学科融合教学的新课堂模式。
  智慧校园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需要借鉴国内外的经验和成果,从技术、制度、管理、安全等层面加强顶层设计,构建更加智能化、融合化的智慧校园环境,从而不断迈向教育现代化的新阶段。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州市宁化小学?摇责任编辑:刘贞辉)
其他文献
历史是教学的指南,数学史能够呈现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数学学科知识中有不少来源于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观察与实践总结。数学教师如果能够结合数学史料,精心设计一些探究活动或实验操作,那么学生便能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做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本文试以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为例,以圆面积计算在数学史上的发生发展来设计相关活动,从借鉴数学史教学价值的角度来谈谈如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期刊
现今美术学科教育已经进入了“核心素养”时代,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美术类非遗文化的传承可以突出时代精神和民族特色,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如能将美术类非遗文化融进美术课堂进行教学,把这些文化所蕴含的内在品质和深邃底蕴挖掘出来,去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加强审美教育,就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接下来以惠安县“三惠”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为例,进行初步探析。  一、惠安县美术类非遗文化进课堂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期刊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培养学生形成数感是小学数学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小学数的运算教学是培养、发展学生数感的主要途径。本文以运算练习课为例,探求小学生数感培养的策略,以期为教师提供可操作的教学参考。  一、聚焦辨析说理,敏锐感受数据特征  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是学生学习中的重要技能,学生在反复练习中对特定题型确
期刊
近年来,笔者所在的梧村小学积极探索“尊重教育”的办学模式,形成了一个核心、两个体现的特色文化,即尊重差异,让每一个生命都精彩;体现学生学习的开放性和探究性。在这一课堂基本理念的引领下,笔者对“尊重教育”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实践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尝试,坚持落实学生立场,让真实的学习在课堂中发生。  一、分析学情,把学生的学习需要装在心里  “尊重教育”课堂研究遵循教育的自然性原则,基于学生立场,满足
期刊
2016年,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联合颁布了《青少年法治大纲》,部署将法治大纲内容落实到教材中。这是针对目前在少年儿童中存在道德滑坡、法治观念不强、规则意识淡薄等问题而做出的一次重大举措,有助于促进小学生形成规则意识,并在学习生活中形成良好道德规范。而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是小学生树立法治观念的奠基工程。  一、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强化规则意识的必要  小学阶段是培养儿童各种规则意识和社会公德意
期刊
课前预习是课堂教学的前奏,是一种自我探究、自我发现的学,可以化“被动”为“主动”。学生只有做好了课前准备,在课堂上才能更加地自信,面對新知识不畏惧并能畅所欲言。教师通过预习也能了解学情,对提高教学效率有着事半功倍的作用。为了避免预习被架空,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预习单的设计尤为重要。  一、巧设预习单,充实课堂教学  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是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因此,教师课前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
期刊
统编教材习作单元是一个全新的单元,体现了阅读与表达并重的理念,它改变了多年来小学语文教学重阅读轻习作的状况,不仅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还关注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形成,让阅读与习作并驾齐驱。习作单元建构了一个系统有序、内容丰富的教学体系,总共安排了“精读课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习作例文”“习作”五个板块的内容,每个板块都承载着不同的功能。那么,习作单元精读课文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它与阅
期刊
对叱咤低学段小学语文教坛上的名师,我一直心存敬意——这么多调皮好动的孩子聚之于一个教室,他们却能轻而易举地将学生引入高效学习的殿堂。而被学生称为“糖果老师”的许嫣娜,更是其中的出乎其类,拔乎其萃者。笔者从其宏阔的教育教学天地里取几个片段,让读者可以管窥她那非凡的教学智慧。  灵动而有趣的“大小孩”  初见许嫣娜,如果不是已知其已到不惑之年,绝对认为她正处朝气蓬勃的而立之年;而在课堂上,她的手舞足蹈
期刊
为了确保儿童的身心健康,提高他们的道德品质,在小学阶段,特设置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那么作为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师,如何做才能促成学生的良好品德,帮助他们发展社会性能力?带着这样的思考,笔者审视了传统教学模式。考虑到说教方式难以契合儿童的特点,笔者将关注点放在自主活动中,改变课堂的结构思路,给儿童更多的体验机会,以让道德与法治教学贴近儿童的需求,得到学生的真心悦纳。与此同时,为了实现育人育心、提升品性目
期刊
生活性是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基础特征,统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延续了“生活性”这一特征。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体现这一基本特征?笔者尝试构建“生活情境行動训练,说做一体行为养成”的课堂,收到了较好的成效。  一、“生活行动学习”教育游戏设计原则  “生活情境行动训练,说做一体行为养成”的课堂,就是以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为目标,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立足儿童自身的生活经验,创造性地运用教材;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