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童生游戏达成知行融合

来源 :新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me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性是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基础特征,统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延续了“生活性”这一特征。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体现这一基本特征?笔者尝试构建“生活情境行動训练,说做一体行为养成”的课堂,收到了较好的成效。
  一、“生活行动学习”教育游戏设计原则
  “生活情境行动训练,说做一体行为养成”的课堂,就是以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为目标,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立足儿童自身的生活经验,创造性地运用教材;以“生活行动学习”教育游戏为主要活动方式,使学生在“课前初识”“活动体验”“课中感悟”“自我照镜”的过程中感受、认知,激发学生反思、建构自己的生活,在知行融合中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一)立足“文本”原则。教师对教材要进行深入的分析、理解、研究,要根据教材的不同话题结合社会生活情境和学生的接受能力,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立足教本,发挥“文本”效力,从教材的“小”话题、“多”画面、“真”生活出发,以典型生活实例为诱因,再现或模拟日常生活场景,设计与安排生活行动学习游戏。
  (二)立足“生本”原则。教师课前充分搜集学生生活素材,安排多种多样、与教材文本相关联的生活情境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每个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教师还应立足“生本”课堂,设计与安排生活行动学习游戏,从“如何教”转向“如何学”,从“教授什么”转向“训练什么”,突出学生的自主发展,让学生在游戏中达成道德认知与行为实践的知行融合。
  (三)立足“学本”原则。教师应通过典型的适合的巧妙的教育游戏安排,让学生成为做、说、演、练、比等游戏的参与者,帮助学生逐步在游戏活动中形成发现认知与道德意义的敏感与能力。
  二、“生活行动学习”教育游戏大致类型
  (一)棋牌式游戏(chess and car)。“生活行动学习”之“棋牌式游戏”就是在课堂的“微生活”情境中,把棋牌的游戏规则结合行为训练目标来创新设计游戏玩法,由生活实物或图示卡片、生活情境问题棋盘(操演台)、游戏操作规则组成的游戏。类似“飞行棋”“连连看”“拼图”等小游戏模式,采用纸质卡片或实物道具、答卡器,小组合作分一分、连一连、摆一摆。可以采用信息技术电子游戏的方式,如希沃软件中“超级分类、对错判断”等课堂游戏,也可以购买如“学会垃圾分类” 等游戏玩具,或者让学生用自带日常废旧物品进行实物分类游戏等。
  “棋牌式游戏”,使生活行动训练与适当的生活学习情境相叠加,让学生在课堂中既认知又行为。它还可以规避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从而有效转换成为实践课堂的补充。
  例如,教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2课《我的环保小搭档》的第一话题“环保有搭档”时,可在课末设计小组合作的棋牌式游戏——“环保小搭档 践行大挑战”。1. 一张棋牌底板。把周末的一天,和爸爸妈妈郊游植树,综合(出门时、购物、前往、植树、午餐、结束等)组合成一张生活场景底板。2. 棋牌小图卡。如水桶、爸妈、纸巾等十多种。3. 小组讨论合作。在生活场景底板中,如购物中选择小搭档“环保布袋”的小图卡并粘贴在购物中的位置上并说明理由。这样将环保教育生活化、具体化,达到知识巩固的作用,能让学生在具体事例中实现对抽象概念的理解与应用。
  游戏过程中包含的训练有:整理、辨别、选择、建议、判定。关注学生的已知经验,寻找道德学习的生长点,在微缩的多样生活场景和事件组合的游戏中,可以检验学生对本课道德认知与行动的学习效果。
  (二)扮演式游戏(play a role)。每个个体在不同生活环境下会产生不同的道德情感体验,很多道德情感往往微妙地交织,为了让学生获得正确积极的道德情感,帮助学生亲历、判辨、体验、感悟非常重要。
  “生活行动学习”之“扮演式游戏”就是根据文本中的行为目标或道德情感要求,针对学生受年龄影响可能会忽视、会错过或无措的问题,让学生在创设的特定的生活微情境中扮演不同角色,从而在实践中认知事物,用亲身经历获得充分的感受,并感悟内化。
  比如,针对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做个“开心果”》的第二话题“这时我要怎么办”可以设计扮演式游戏“试着关心一下”情景剧续编。根据教材,教师慎重筛选了学生身边常发生的5个生活情境(体贴父母等)由学生进行表演,让学生凭借自己的情感经验,把会怎样做演出来,再让多个学生进行补充扮演,最后说说自己这么做的用意。学生单一或片面的行为方式会在群体的补充与评价描述中得到完善与丰满。
  “扮演式游戏”很好地发挥了角色扮演的优势。学生在体悟过程中,回望生活,自主反思,通过再经历生活细节,实现情感的自我表达,得到情感的挥发与正确态度的形成,并进一步指导日常生活。
  (三)行动式游戏(act)。实践是学生获取道德认知与品质的重要手段,是学生获取经验最直接的方式。“行动式游戏”就是创造微生活情境,准备行动道具,设计道德行动养成、道德情感培养、道德思维创新等直接训练活动,把行动训练提炼整合成行动游戏,让学生明确并掌握正确的道德行为方式。
  “总体把握教材内容,厘清其中的正显性和潜隐性游戏资源,进而进行合理的游戏化处理,才能充分激活游戏教学的价值。”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们好好玩”的文本素材就是很典型的正显性游戏资源,使行动在课堂成为可能,教室或操场就是孩子的游戏场,可以顺理成章地设计和安排行动式游戏。“生活行动学习”之“行动式游戏”素材也可来源于学生身边的实际现象,针对生活展开解问的游戏之旅。
  例如,可在教学一年级上册《我们爱整洁》一课时,安排“书包整理大比拼”游戏活动。又如在教学二年级上册《大家排好队》时,在“课前初识”阶段通过无提醒的抢礼品和有要求的领奖品,让每个学生感受排队与否的不同。再在“活动体验”环节安排“我是电梯文明乘客”游戏:一组12个同学参加游戏,两个组员担任电梯控制员,其他组员乘坐电梯。[①“门要关了”,乘客进入轿厢(关注怎么进入、怎么站位);②“电梯上行”(关注乘客在轿厢内应该是什么状态);③“电梯门要开了”(关注到达楼层的乘客应该如何出轿厢)。]其他同学观察并记住“乘客”的行为是否正确,评选出“最美乘客”。
  总之,道德与法治是以立足服务生活为主体的综合性活动课程。教师要对教材进行深入的分析理解研究,根据教材的不同话题结合学生社会生活和学生的接受能力,充分搜集学生生活素材,创设恰当的生活情境,设计与安排生活行动学习教育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让学生在游戏中达成道德认知与行为实践的知行融合。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鼎市桐南小学?摇?摇?摇?摇责任编辑:黄晓夏)
其他文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与“五维度”的检索、理解、运用、评鉴、创新五个层次的阅读能力的培养不谋而合。因此,加强“五维度”阅读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提高阅读教学实效。  一、引导检索,提高感受力  所谓“检索”,就是能通过简单推断,获取一个或多个显性或隐含着的有用信息和细节。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文本表达的思想内容和文本表现形
期刊
历史是教学的指南,数学史能够呈现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数学学科知识中有不少来源于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观察与实践总结。数学教师如果能够结合数学史料,精心设计一些探究活动或实验操作,那么学生便能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做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本文试以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为例,以圆面积计算在数学史上的发生发展来设计相关活动,从借鉴数学史教学价值的角度来谈谈如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期刊
现今美术学科教育已经进入了“核心素养”时代,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美术类非遗文化的传承可以突出时代精神和民族特色,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如能将美术类非遗文化融进美术课堂进行教学,把这些文化所蕴含的内在品质和深邃底蕴挖掘出来,去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加强审美教育,就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接下来以惠安县“三惠”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为例,进行初步探析。  一、惠安县美术类非遗文化进课堂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期刊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培养学生形成数感是小学数学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小学数的运算教学是培养、发展学生数感的主要途径。本文以运算练习课为例,探求小学生数感培养的策略,以期为教师提供可操作的教学参考。  一、聚焦辨析说理,敏锐感受数据特征  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是学生学习中的重要技能,学生在反复练习中对特定题型确
期刊
近年来,笔者所在的梧村小学积极探索“尊重教育”的办学模式,形成了一个核心、两个体现的特色文化,即尊重差异,让每一个生命都精彩;体现学生学习的开放性和探究性。在这一课堂基本理念的引领下,笔者对“尊重教育”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实践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尝试,坚持落实学生立场,让真实的学习在课堂中发生。  一、分析学情,把学生的学习需要装在心里  “尊重教育”课堂研究遵循教育的自然性原则,基于学生立场,满足
期刊
2016年,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联合颁布了《青少年法治大纲》,部署将法治大纲内容落实到教材中。这是针对目前在少年儿童中存在道德滑坡、法治观念不强、规则意识淡薄等问题而做出的一次重大举措,有助于促进小学生形成规则意识,并在学习生活中形成良好道德规范。而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是小学生树立法治观念的奠基工程。  一、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强化规则意识的必要  小学阶段是培养儿童各种规则意识和社会公德意
期刊
课前预习是课堂教学的前奏,是一种自我探究、自我发现的学,可以化“被动”为“主动”。学生只有做好了课前准备,在课堂上才能更加地自信,面對新知识不畏惧并能畅所欲言。教师通过预习也能了解学情,对提高教学效率有着事半功倍的作用。为了避免预习被架空,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预习单的设计尤为重要。  一、巧设预习单,充实课堂教学  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是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因此,教师课前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
期刊
统编教材习作单元是一个全新的单元,体现了阅读与表达并重的理念,它改变了多年来小学语文教学重阅读轻习作的状况,不仅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还关注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形成,让阅读与习作并驾齐驱。习作单元建构了一个系统有序、内容丰富的教学体系,总共安排了“精读课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习作例文”“习作”五个板块的内容,每个板块都承载着不同的功能。那么,习作单元精读课文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它与阅
期刊
对叱咤低学段小学语文教坛上的名师,我一直心存敬意——这么多调皮好动的孩子聚之于一个教室,他们却能轻而易举地将学生引入高效学习的殿堂。而被学生称为“糖果老师”的许嫣娜,更是其中的出乎其类,拔乎其萃者。笔者从其宏阔的教育教学天地里取几个片段,让读者可以管窥她那非凡的教学智慧。  灵动而有趣的“大小孩”  初见许嫣娜,如果不是已知其已到不惑之年,绝对认为她正处朝气蓬勃的而立之年;而在课堂上,她的手舞足蹈
期刊
为了确保儿童的身心健康,提高他们的道德品质,在小学阶段,特设置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那么作为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师,如何做才能促成学生的良好品德,帮助他们发展社会性能力?带着这样的思考,笔者审视了传统教学模式。考虑到说教方式难以契合儿童的特点,笔者将关注点放在自主活动中,改变课堂的结构思路,给儿童更多的体验机会,以让道德与法治教学贴近儿童的需求,得到学生的真心悦纳。与此同时,为了实现育人育心、提升品性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