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预习单搭建教学桥

来源 :新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p1379072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前预习是课堂教学的前奏,是一种自我探究、自我发现的学,可以化“被动”为“主动”。学生只有做好了课前准备,在课堂上才能更加地自信,面對新知识不畏惧并能畅所欲言。教师通过预习也能了解学情,对提高教学效率有着事半功倍的作用。为了避免预习被架空,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预习单的设计尤为重要。
  一、巧设预习单,充实课堂教学
  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是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因此,教师课前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及学生特点创设生活情境,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实践,从而获得相应的情感体验,充实课堂教学。
  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生命最宝贵》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来之不易,懂得在成长中爸爸妈妈所付出的艰辛与爱,笔者在课前设计了预习单。
  1. 活动名称:护蛋行动我最棒。2. 活动准备:自备一个生鸡蛋,为它“取名”(取个有意思的名字)、“化妆”(给它画上脸蛋)。3. 活动要求:两天之内无论学生上课、活动、睡觉,“蛋宝宝”都要完好无损。
  在体验活动时,学生为了保护好“蛋宝宝”,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把海绵垫在茶叶盒里的,有包上层层纸巾后套上水果网套的,有裹着棉布用胶带固定好后放在铺着枯草的矿泉水瓶底的……在这两天中,大部分学生寝食不安,累得够呛。在亲身体验后,学生上这一课时感受颇深,懂得了爸爸妈妈养育自己的不容易,同时也体会到生命的来之不易,应珍惜。可见,创设情境是一种换位体验,能有效地提高课堂实效,充实课堂教学。
  又如,在执教四年级上册《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从自己了解到的具体现象中,认识到环境污染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危害,从而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笔者设计了以下预习单。
  1. 看看我们身边的小区、公园、街道、市场等地方,是否有污染环境的情况。(拍照或拍视频)2. 在家长的陪同下,到垃圾处理站走一走,了解所在城市环境污染问题及处理情况,然后做好记录。从多角度多层面引导学生去发现、去认知。3. 在“自学反馈”环节,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由学生直接汇报或展示照片、视频。
  实践证明,让学生课前参与生活体验,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引导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生活,获得真实感受,他们能学会在生活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这也遵循了道德与法治教育“生活—教学—生活”的规律。
  二、巧设预习单,提高课堂效率
  课前调查访问活动是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一种常用方法,是使小学生参与生活的一种极其有效的方式,能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带动他们主动投入学习活动中,使需要掌握的知识更为根深蒂固地植于脑中,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例如,笔者在执教三年级上册《请到我的家乡来》一课前,依据教材,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将笼统的调查访问内容进行细化,从家乡的地理位置、自然景观、人文环境、饮食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四方面——特产、景点、名人、风俗,巧设了这一课的预习单。
  课前让学生锁定目标,明确调查访问的对象,并指导学生如何进行调查访问,搜集相关资料,从而降低他们调查访问的难度,提高有效性。课中把汇报主持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把学生放在活动的中心,使之深刻感受到对家乡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
  又如,笔者在执教四年级下册的《生活离不开他们》这课前,明确这一主题活动的教学目标:1. 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体会他们给生活带来的便利;2. 尊重并感谢不同行业的劳动者,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树立从小爱劳动的意识。围绕这一教学目标,设计了这样一份预习单。
  预习问题的设计至关重要,必须按照课标要求,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不求大,只求实。要让学生明确做什么、怎么做,有技巧、有目的地去采访搜集资料。
  三、巧设预习单,丰富教学内容
  由于道德与法治学科教材都是一单元一主题,要搜集的材料多,范围广,再加上学生的年龄小,活动能力弱,所以在学生搜集资料前,教师需进行搜集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搜集相关的文字、图片或视频。学生在搜集中遇到困难时可以请求家人的帮助。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设计内容详实的预习单,将教学内容从教科书延伸到学生生活的每个方面,将课堂从教室延伸到家庭、社区等学生的生活空间,把学生的预习行为落到实处。
  如笔者在执教三年级上册的《生活离不开规则》这课前,在布置学生搜集有关规则的资料时提出明确要求,把主动权交给他们。笔者列举了一些场景让他们自主选择寻找规则,并教给他们寻找规则的方法。
  1. 从以下的场景中选择一两个寻找规则:(1)学校,(2)马路,(3)超市,(4)电影院,(5)图书馆,(6)公园 ……我选择的场景:2. 我寻找到的规则:3. 寻找规则的方法:(1)上网查阅,(2)向人请教,(3)实地考察 ……我选择的方法
  总之,巧设预习单能体现教师教学的智慧,只有真正根据教材特点,把握儿童特性,考虑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与内容,才能让预习单发挥最大作用,从而让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收获知识,提高自学等能力,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安市韩城第一中心小学?责任编辑:黄晓夏)
其他文献
在当下语文教学中,有的教师常常侧重于让学生多看、多读、多背、多写、多积累,而忽略了学生敢疑、敢问、善思、乐思等发展思维的核心能力训练。笔者立足课例,从小古文教学的角度,简要谈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把思维能力培养和思维品质训练有机结合,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推动阅读转型,架设思维阶梯  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是有阶梯性的,是语文学科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既
期刊
阅读是学习的基础,是终身发展的灵魂。然而,农村小学的阅读环境极大制约着学生阅读素养的提升,笔者以学校所在农村区域的小学为例,探究了农村小学课外阅读环境的现状,进行了一些思考和实践。我们结合学校实际,从帮助学生找好书、打造空间、规划时间、搭建交流平台、阅读引领几个层面来构建学校的阅读环境,做一个儿童阅读的有力协助者。  一、帮助学生遇见好书  “帮助学生遇到他自己的那本书,这是需要教育艺术的。”(《
期刊
探究世界、在游戏和实践中获得学习和成长是儿童与生俱来的能力。儿童之间具有独特性、阶段性、多元性以及发展的不平衡性。教育工作者要顺应儿童的天性,遵循教育和社会发展的规律与需求,不断找准儿童最近发展区,唤醒儿童的成长自觉,才能使儿童实现自我的完善和超越,最终成长为适应社会发展的有用之才。学校教育唯有怀抱“成全孩子差异”之心,才能成就每个个体不同的精彩人生。而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毕生的使命便是“涵泳童心
期刊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有许多途径和方法。在具体教学中,可以借助思维可视化的理论,采取相应的策略,助力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训练。让思维可视化,展现“看得见”的思维过程,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理解和记忆,可以有效提高信息加工及信息傳递的效能;对于教师,可以更好地把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可以更加清楚地了解学生获得知识的思路,有利于教师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调整,从而促进教学实效。在“数的
期刊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与“五维度”的检索、理解、运用、评鉴、创新五个层次的阅读能力的培养不谋而合。因此,加强“五维度”阅读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提高阅读教学实效。  一、引导检索,提高感受力  所谓“检索”,就是能通过简单推断,获取一个或多个显性或隐含着的有用信息和细节。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文本表达的思想内容和文本表现形
期刊
历史是教学的指南,数学史能够呈现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数学学科知识中有不少来源于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观察与实践总结。数学教师如果能够结合数学史料,精心设计一些探究活动或实验操作,那么学生便能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做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本文试以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为例,以圆面积计算在数学史上的发生发展来设计相关活动,从借鉴数学史教学价值的角度来谈谈如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期刊
现今美术学科教育已经进入了“核心素养”时代,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美术类非遗文化的传承可以突出时代精神和民族特色,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如能将美术类非遗文化融进美术课堂进行教学,把这些文化所蕴含的内在品质和深邃底蕴挖掘出来,去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加强审美教育,就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接下来以惠安县“三惠”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为例,进行初步探析。  一、惠安县美术类非遗文化进课堂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期刊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培养学生形成数感是小学数学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小学数的运算教学是培养、发展学生数感的主要途径。本文以运算练习课为例,探求小学生数感培养的策略,以期为教师提供可操作的教学参考。  一、聚焦辨析说理,敏锐感受数据特征  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是学生学习中的重要技能,学生在反复练习中对特定题型确
期刊
近年来,笔者所在的梧村小学积极探索“尊重教育”的办学模式,形成了一个核心、两个体现的特色文化,即尊重差异,让每一个生命都精彩;体现学生学习的开放性和探究性。在这一课堂基本理念的引领下,笔者对“尊重教育”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实践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尝试,坚持落实学生立场,让真实的学习在课堂中发生。  一、分析学情,把学生的学习需要装在心里  “尊重教育”课堂研究遵循教育的自然性原则,基于学生立场,满足
期刊
2016年,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联合颁布了《青少年法治大纲》,部署将法治大纲内容落实到教材中。这是针对目前在少年儿童中存在道德滑坡、法治观念不强、规则意识淡薄等问题而做出的一次重大举措,有助于促进小学生形成规则意识,并在学习生活中形成良好道德规范。而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是小学生树立法治观念的奠基工程。  一、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强化规则意识的必要  小学阶段是培养儿童各种规则意识和社会公德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