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真情抒写历史

来源 :人民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_ex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位于福建省长汀县东南的松毛岭南北绵延八十多华里,险峻的山峰和陡峭的岩壁使这里成为一道易守难攻的天然屏障。1933年,这里曾经历了中国工农红军的“第五次反围剿”战役,异常惨烈的松毛岭血战使万余名红军战士葬身于此,他们用生命换取了战略大转移的宝贵时间,也就此拉开了两万五千里长征的序幕。今天,战争的硝烟已然散尽,但英雄的光辉事迹依然被后人所铭记。2017年11月,民族歌剧《松毛岭之恋》在故事发生地闽西长汀县首演。同年12月底,作品再度呈现于“第三届中国歌剧节”,次年该剧在北京保利剧院展演,并从全国申报的147部歌剧中脱颖而出,成为入选文化部“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9部重点扶持剧目之一,2018年入选该工程全国3部滚动扶持剧目之一。2019年5月20日-21日,该剧又参加了在上海举办的第12届中国艺术节。这是对其艺术创作水准给予的充分肯定和松毛岭英魂的缅怀与礼敬,更是对松毛岭革命精神的有力传承。
  一、真实情惑和戏剧枨力的契合
  “无论古代、近现代历史上抑或是当代生活中的真实人物,都是歌剧音乐剧题材和灵感的重要源泉之一,都可以成为我们的表现对象”。闽西广袤的田野是艺术创作的“摇篮”。福建省歌舞剧院院长孙砾在实地探访长汀县南山镇中复村时,就听到了一个乡里流传已久的故事。军属30年的等待,三代人的默默奉献.虽无波澜壮阔的大开大合,却令人潸然泪下,感触良多。打动人心的真实故事没有刻意的雕琢和华丽的粉饰,但真情却在朴素的言语之间自然而然的叩击着心灵。进入创作进程后,主创团队又多次前往长汀县,瞻仰烈士纪念碑.参观松毛岭保卫战遗址和红军桥,听红军遗腹子讲述多年来他们的生活经历,体会其间的坚守、困难、歧视、挣扎、隐忍。万般感情汇集在一处时.歌剧创作的思维得到了拓展.戏剧线索与人物形象也逐渐清晰起来。
  《松毛岭之恋》主要是由编剧居其宏、王保卫,作曲卢荣昱,新锐导演靳苗苗联袂完成。全剧围绕真实性情感和戏剧性结构而展开。居其宏认为:“针对真人真事题材,‘减头绪’与‘立主脑’是主与次、轻与重、‘红花’与‘绿叶’关系处理中的一对辩证范畴。”该剧讲述闽西客家姑娘阿妹三十年坚守并等待当红军的丈夫阿根归来的历程.真实反映革命老区人民动人的爱情故事和不屈的革命精神。该剧的真实性情感凸显了“恋”的核心主题。在各种各样“恋”的语境中,当情景发生于革命年代时,则有了不同寻常的意义。一个客家女人,虽未冲锋陷阵,但却为革命事业坚守着自己的一方家园,解除了丈夫上阵杀敌的后顾之忧.又培养襁褓中的婴儿长大参军。但对于女人而言,最重要的当属家的温暖和夫妻之间的深情厚谊。30年的守望,是她对丈夫真挚爱情淋漓尽致的表达,也用忠情、深情、痴情将小爱化为荡气回肠的大爱。該剧的编剧牢牢抓住“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真实感人的故事,凸显特色鲜明的主题,以小见大的内涵,进而生发出歌剧戏剧性的张力结构。
  该剧编剧构建的戏剧性张力的层次化布局在剧中得到了丰富的诠释。其戏剧性张力结构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为“革命远行”:第二层为:“守望爱恋”;第三层为“噩耗传来”:第四层为“祭奠”。毋庸置疑,该剧创作依托于有血有肉的真实性人物情感.在纵向的时间线索推移中,蕴含着守望与“恋”的戏剧性张力。整个情节设置有紧张的节奏感.有朴实的生活情景,有温暖的人心爱意,也有溢于言表的苦辣酸甜。取材于真实故事和戏剧性的结构关系自然衔接.并不需要过分的装裱,深厚的内容积淀感触人心.催泪动情。
  二、宏观结构布局和微观主题呈现
  歌剧创作的重点在于“以歌而剧”.只是在创作素材配比中.宏观结构布局与微观结构的平衡则显得更为关键.这也是中国歌剧创作的最显著特色之一。无论在剧本创作和音乐主题的创作,或是演员的二度创作方式上,该剧基本践行与拓展了民族歌剧艺术的道路。完整的剧本结构框架和条理清晰的歌唱结构布局,使戏剧表演空间得到拓展,红色基因传承内涵也被深刻诠释出来。
  从音乐结构来看.该剧的歌唱主题音调融入了闽西客家山歌素材和龙岩汉剧和山歌戏的板腔体结构.音乐张力十足,动静相宜。该剧作曲卢荣昱告诉笔者,在该剧创作中.他是按照人物设计歌剧音乐结构.包括主题音乐。其中阿妹主题音乐来源于客家山歌《韭菜开花》.阿根和阿财主题音乐取材于另一首客家山歌《风吹竹叶》,由于这两个男主角为兄弟关系,阿根牺牲后.阿财继承遗愿,投身革命。因此,这两个人物属于继承的关系,在音调上也采用了同一主题及其结构变体。开场序曲《盼望前方早胜利》在雄浑中携带着人情的温暖,先声夺人。它主要是由《韭菜开花》和《风吹竹叶》两个主题组合而成,乐队音乐合力烘托下的《送我个红军上前线》爱意绵绵,复杂情绪交织汇集;《神圣的使命》气宇轩昂,意气风发。第六场尾声段落《不屈的松毛岭》是红色革命精神的凝聚,把爱恋、思念、牺牲、重生等体验历程融为一炉。
  该剧的音乐创作中还注重各种声乐结构形式的组合.并形成合唱、重唱、对唱和独唱的穿插结合。如序曲(谱例1)以气势雄浑的混声合唱作为开篇,先人为主地为全剧的英雄主义气概奠定了基调。唱段以四声部合唱为起点,“地动山摇树在颤”的声部形成交错感。咏叹性的歌唱之后,节奏变快.生动表达出后方群众对亲人凯旋的热切期盼。(谱例1)
  大量男女声对唱和双声部的重唱结构也将“恋”的主题音乐惟妙惟肖地解构。第二场(谱例2)“阿根与阿妹月夜惜别”的场景中,二人互诉衷肠,难舍难离。唱段从阿根与阿妹的对唱开始,民族六声羽调式营造出情感交流的静谧氛围,歌词用借景喻人的方式表达心声,在两轮对唱表达过后形成卡农模仿式的重唱结合,将声音力量和情感语境推向高潮。(谱例2)
  “月下送别”的情景是该剧中最为温存的画面。与战场上的喧嚣形成强烈对比的是,革命战士同样有着丰富的情感世界,大义当前,临别之际的挥别显得分外感人,也是当代红色题材歌剧创作中新的审美意蕴。在这一部分的音乐材料组织中,《韭菜开花》(谱例3)主题音调高度统一.又与其他材料互为补充。(谱例3)   此外,在该剧“阿财英勇就义”与“阿妹突闻噩耗”的段落中,紧张及悲壮的情绪均一气呵成,并将咏叹调、宣叙调等多种歌唱形式相互融合,在听感上营造出丰富的色彩。对于音乐节奏感和整体结构中起承转合的设计.该剧的作曲卢荣昱可谓精益求精,不遗余力,用艺术大局观纵览全局,使音乐主题与戏剧张力走向高度统一。
  三、人物形象典型塑造和个性演绎
  居其宏认为:“歌剧音乐创作的最高任务是创造音调独特、个性鲜明的人物音乐形象。因此,以“专曲专用”原则塑造与中外歌劇史上任何一个人物音乐形象均有明显不同、故而是独具特质的“这一个”,是历代歌剧作曲家孜孜不倦的追求。”而这种典型性的人物形象的塑造聚焦在表演者身上。如董狄所饰演的“阿妹”一角,她用空灵的音色和质朴的表演,使观众在观赏过程中感同身受。她所演唱的《阿根哥,你在哪》,也是剧中阿妹多次唱起的核心唱段,将观众带入到特殊的客家环境和情景中。字斟句酌的处理细腻准确,声情并茂的舞台表演别有一番山野情歌的质朴动人。为将“恋”的主题贯穿始终,阿妹的唱段在各种戏剧场景中保持一致和情绪递进。如阿根参加革命依依惜别之后,阿妹独坐门前,情绪充沛的唱起思念之情.体现出内心的焦虑和期许。而在抚育幼婴的时候,一首令人感怀的《摇篮曲》在安静之中流露出深情,体现出身为人母之后阿妹的角色转换与心理变化。尾声处,阿妹在祭奠阿根的英灵时,以一曲悲壮的咏叹调为全剧收尾,感人肺腑,也使全剧始终紧绷的期待感得到化解。各个唱段的创作设计与歌唱家的生动表演合二为一,成为这部歌剧人物形象典型性塑造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姚中译饰演的男主角阿根虽然在前半段结构中就英勇牺牲,但这一人物形象并未就此隐退,而是多次以隐性的方式出现。无论是阿妹的想念、呼唤、梦境,都有阿根的身影。他的声音特质兼具男中音的宽阔醇厚和男高音的高亢嘹亮。在该剧第一幕第二场,阿根在与阿妹诀别时,演唱了至真至切的唱段《叫声阿妹你莫愁》。出现在同一场中结束部的《一生一世唔忘情》虽都是表露情意,但在语气和情绪的处理方面存在着细微的差别。姚中译准确的把控和良好的声音塑造力,使此处的情感激荡真实且深刻,颇具感染力。他在演唱中与阿妹眼神的默契交流,完全投入其中.将这一生离死别的戏剧性诠释得绘声绘色。
  郑海兵饰演阿财的人物形象前后对比鲜明。在剧中,阿财少年时胆小怕事,不敢随阿根哥上前线。在历经家国苦难之后,青年时他却大义凛然,诱敌深入并与之同归于尽。他在剧中演唱咏叹调《阿财也是英雄汉》的声音时而在低音区徘徊,时而在高音区坚定有力。可以说,他对声音的把握游刃有余.把一个少年到青年的成长过程演绎得颇有层次感。此外.男中音周建坤饰演的反派白匪军把凶恶张狂的人物形象,通过宣叙调的方式亦演绎得淋漓尽致。
  余思
  从歌剧艺术的整体结构布局看.该作品可能还有提升和润色的空间。1.该剧的戏剧冲突结构和高潮结构布局存在冗多的问题。如各幕高潮迭起,群体演员舞台表演过于夸张等。第一幕第一场众人合唱《盼望红军都解放》.接踵而至的第二场开头又是众人合唱《梧桐树叶》,同一幕后半部分又出现众人合唱的《宗祠祭》等结构布局。2该剧艺术结构在频繁删改中,导致了整体结构和审美期待的失衡。经多次排演和总谱修改后.删除了一些原本非常出彩的选段。如删掉了“哥是岭中长年树,妹是树上百年藤。树高藤长缠到死,今生来世永难分。”歌词意象深远、旋律音调优美的选段(《哥是藤.妹是树》)。3.在部分唱段或段落结构中,需要以“静”的氛围烘托人物内心“动”的情绪节点.却出现乐队配器的打击乐音量过大.声部配比有短暂的失衡.造成唱词听不清的不适感:如剧中的阿财牺牲前的唱词过多,大段落的唱段和冗长的乐队伴奏.整体显得拖沓,略有“自我歌颂”之嫌。4.该剧中配角人物形象定位有偏失。如剧中的瞎婆婆在舞台上快速跑动.这不符合所属的年龄和身份特征,其在突然跌落后所唱《劝嫁》的大段唱词也有些拖沓。以及林思红的人物设置由始至终没有独立唱词,只有哑剧式的肢体表演。这些也显得有些遗憾。
  再则,该剧舞台呈现歌剧内涵的方式既有“得”也有”失”。首先,“得”在于舞蹈思维融入歌剧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由于该剧导演靳苗苗是舞蹈编导出身,她在导演该剧中力求以舞蹈思维的方式表达歌剧内涵。她认为:“以前看歌剧总觉得一板一眼.而这部歌剧完全可以把舞蹈的思维融进去,因为歌剧也可以诗化地表达。歌剧与舞蹈是有一种思维上的关联的。歌剧首先是音乐,舞蹈也首先要有音乐的解释。这两者有相通之处。”如该剧三幕一场中阿妹和阿根互诉衷肠的《月下》舞蹈段落与歌剧音乐融为一体,颇为打动人心。其次,“失”在于部分场次的舞台时空中.过多依赖舞台灯光的视觉冲击,弱化了观众视听融合的综合审美体验。该剧创作团队选取了红色、白色、蓝色为整部作品的灯光基色,采用顶光和侧光相结合的方式,使光线色彩变换与歌剧场景一一对照。从歌剧主题音乐而言,贯穿全剧的红色基因主题音调《韭菜开花》,原本就是一首闺西地区流传的革命歌曲。因此,导演等创作团队凸显出红色的视觉基调与之主题音调听觉体验相吻合。红色专属于红军在松毛岭浴血奋战的场景,红色由明转暗,随着舞台上升腾起的雾气,形成漫反射效果。蓝色主要用于描写松毛岭密林在暗夜中的气氛,该剧三幕一场中红军深夜《送别》的对唱段落时.都用蓝色光线铺满舞台,远处LED背景也形成蓝色底光的山景。白色主要用于表现阿妹的思恋和等待,始终投映在家园的场景中。正所谓“有得必有失”,笔者认为,舞美灯光过度的使用也会消减歌剧的表达功能。如该剧《三十年生死两茫茫》《衣冠冢》等选段,表达出焦虑、光明、希望等。在板腔体段落中,其表现功能本应凸显阿妹真实、质朴、自然地情感,而不是过多依赖舞美灯光的视觉填充。
  当然,瑕不掩瑜,该剧的实践和口碑有目共睹,笔者期待并坚信《松毛岭之恋》的明天会更好!
其他文献
摘要:在新课标精神指引下的语文教学追求的是一种本真的语文教学,它的出发点就是要进行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所以,在追求本真的语文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通过读与写积淀文字,让学生通过自主参与品读文字,在思想交锋中探究文字,这样,才能让我们的本真语文教学落到实处。  关键词:积淀文字;品读文字;探究文字  中图分类号:G623.2?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1-0077-
摘要:教师应利用精致的学习管理,实现英语教学效益的最大化。1.3.6教学模式是学习管理的基本流程,精致的教学设计是学习管理的中心环节,重视纪律管理、评价管理、家校联合的作用。  关键词:学习管理;1.3.6教学模式;纪律管理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0-0142-02  规范办学的条件下,学生在校时间少,英语课时量减少,如果按照老路子教
摘要:本文以独立学院机械专业实践教学为例,提出以学科竞赛为载体,丰富和完善实践教学的内容形式,推动实践课程体系的改革。将教学改革的成果贯彻到学科竞赛中,提升学科竞赛的水平。二者相辅相成、互为促进、共同提高,形成互动的具有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学科竞赛;实践教学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17
摘要: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发挥教学过程中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优化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各方面发展。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发掘、培养学生的良好情感是必不可少的。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情感”优化数学教学,让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积极交流,使他们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学习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并能从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快乐。  关键词:情感;优化教学;发展  中图分类号:G
摘要:在一个时间段内“销”得好的书我们把它称作畅销书,畅销书符合当下人们的阅读口味,但畅销书并不一定是好书,若它的实际价值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能引发思想的共鸣,能满足实用需求就可转化为长销书。随着各种新兴传播媒体的广泛应用,大学生阅读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阅读心理和阅读特点,探视大学生阅读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大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和途径,使其不断从书本中领悟科学的道理和人生的真谛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古诗教学也应该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激情引趣,读诵吟唱,悟境入情,拓展延伸,其乐无穷。古诗学习应成为学生的快乐之旅。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古诗学习;兴趣;快乐之旅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摇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0-0236-02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古诗词凝聚了中华民族最宝贵的人文精髓,
摘要:通过对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探讨,寻找培养符合企业发展的“准职业人”的方法,为职业学校培养合格技术工人找出路。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做了以下研究:探讨了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实施策略;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意义。  关键词:探索校企合作模式;培养“准职业人”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020-02  职业教育实际
摘要:高职院校土木类工程专业“123”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创建具有高职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探索。硅湖职业技术学院推行土木工程类专业“123”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摸索出土木工程类专业“123”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推行土木工程类专业“123”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和意义。其内容为优化课程体系,调整课程结构、重组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教学评价体系,逐步实现学生所学知识、技能和企业岗位需求“无缝
摘要:本文对目前甘南藏区民族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从新课程实施几个方面入手——课堂上学生的活动、教师的活动及学校的教学管理情况,来考查甘南藏区民族高中物理课堂上物理实验教学新课程实施的情况,得出了一些结论和建议。  关键词:民族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结论和建议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209-02  新课标
摘要:一个孩子只有一个童年,让孩子们拥有一个怎样的童年,是学校和父母最关注的问题。每个孩子就是一朵花,虽然我们改变不了花的品种,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花的生长状态,只要有父母和老师的辛勤浇灌,相信他们一定会茁壮成长。教育是为了让孩子能更好地成长,不仅仅是让孩子们学到知识,更应该给他们一个幸福而完整的生活。作为一名教师,我致力于给孩子创造一个幸福的大家庭——“快乐小猴子班”  关键词:快乐;勤劳;阅读;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