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教育事业的快速改革,在初中阶段对学生的教育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促使教师改革传统的教育模式,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育,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问题意识;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9-304
引言
历史学科一直被当作“副科”进行教学,从而使大部分学生对历史学科没有产生足够的重视,这对学生历史人文认知的培养十分不利。实际上,历史学科不仅包含着丰富的历史人文知识,还能促进学生独立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的提升,对其之后其它人文学科的学习亦能产生促进作用。为此,在初中历史学科教学工作中,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此来强化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1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重要作用
1.1有助于学生对历史学习兴趣的培养
在过去的初中历史课程中教师大多以灌输式教学为主,对学生进行各种历史知识的灌输讲解,让学生只能进行被动学习和记忆,或者为了应对考试而进行死记硬背。这种教学方式太过单调,再加上历史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距太远,使得学生根本不是有效理解这些内容,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利用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就可以利用各种教学创新,形成各种新型的教育方式,给学生一定的问题探索空间,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1.2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下,教师在历史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记忆各种历史知识点,还需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教育,锻炼学生的各种素质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改革传统的教育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学习探究,让学生通过有效的学习产生问题意识,对各种历史事件或者人物形成探索的欲望,从而有效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对相关知识进行分析探究,提高学生的问题探索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1.3有助于提高历史课程的教学效率
初中阶段的学生本身处于叛逆期,好奇心较强,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就需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考虑到学生的个性特点,从而实施有效的教学措施。在初中历史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让学生主动进行对各种知识的挖掘和研究,锻炼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学习能力,加深学生对各种历史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历史观念,促进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
2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策略
2.1完善课前预习工作,便于课堂教学针对性的保证
问题意识的培养能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历史知识,从而强化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然而,目前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往往将教材内部的知识点进行整合讲解,不仅缺乏教学内容的扩展,同时也忽视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从而对学生学习历史知识产生了一定的制约。此外,不少教师忽视了历史学科知识的预习工作,使得部分学生在课堂思考新知识时不够全面。为此,完善课前预习工作十分必要,做好学生的课前预习工作,可以让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背景产生更多的认知,从而在产生问题的同时也能够结合已知的事件背景进行思考,便于学生针对性地学习。例如,在《原始农耕生活》中,课本的重难点问题是关于半坡原始居民耕作生活,以及農业的发展水平提升。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预习中出现的模糊概念和难懂内容进行标识,在课上学习时通过标识进行对应的思考和分析。如此一来,学生不仅能更深入地了解知识点,也能解开预习中存在的困惑。
2.2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思考的积极性
问题意识的培养首先需要学生学会思考、主动思考。因此,初中历史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的意识,教师就应从激发学生自主思考的积极性入手,先去锻炼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结合教学内容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事项,首先就是问题的数量要在合理范围内,不要出现满堂提问的情况。教师要学会帮助学生进行概括和总结,因为过多的问题很容易让学生产生疲惫感,从而使学生不愿意再去深入思考,因此问题要求精。其次就是控制好问题的难度,过难的问题学生难以思考出来,当教师提问时学生无法回答出问题时,会严重打击到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初中阶段的学生自尊心极强并且心思敏感,出现这种情况,很容易让学生因为自尊心受打击而产生的厌学心理,那样不仅无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也十分不利。最后就是问题的顺序安排要合理,要先由简单问题入手,再去提出困难的问题,并且问题之间最好具有一定的联系,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学会深入思考的方法。
2.3组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除了上述方法,初中历史教师还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初中阶段的学生自主意识强,不喜欢被命令或者被要求做某事。而历史教学中关于历史现象产生的原因、影响、意义的难度都较大,这都需要学生认真思考,方能得出答案,才能让学生将知识内化于心,那么教师就要思考怎样才能让学生主动思考。此时,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思考历史。在分组时要保证人数合理、水平相等,每个小组的人数不宜过多,否则会导致部分学生没有思考的空间和余地,这会影响学生合作学习的自信心。同时要保持每组学生的水平一致,从而保证教学进度是合理的。教师可以组织小组合作竞赛,让每组学生经过探讨去设计一个学习问题,然后将问题写在纸上交给教师,然后再抽签完成不同的问题,并且请每组派代表上台将问题提出来,这样学生的问题意识就能被有效培养起来。
结语
综上所述,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独立分析能力的培养是当下新课程标准重点指出的教学目标,需要初中教育及时调整与创新教学方案,并将教学任务落实到位。历史学科具有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优势,但在具体学习中重点在于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通过问题意识来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欲望。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必须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作为教学重点。
参考文献
[1]丁世珍.浅议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9(5).
[2]杨玉楼.试论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当代教研论丛,2020(5).
[3]胡捷.问题意识,创新培养: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才智,2020(9).
黑龙江省绥化市第五中学 152000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问题意识;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9-304
引言
历史学科一直被当作“副科”进行教学,从而使大部分学生对历史学科没有产生足够的重视,这对学生历史人文认知的培养十分不利。实际上,历史学科不仅包含着丰富的历史人文知识,还能促进学生独立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的提升,对其之后其它人文学科的学习亦能产生促进作用。为此,在初中历史学科教学工作中,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此来强化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1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重要作用
1.1有助于学生对历史学习兴趣的培养
在过去的初中历史课程中教师大多以灌输式教学为主,对学生进行各种历史知识的灌输讲解,让学生只能进行被动学习和记忆,或者为了应对考试而进行死记硬背。这种教学方式太过单调,再加上历史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距太远,使得学生根本不是有效理解这些内容,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利用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就可以利用各种教学创新,形成各种新型的教育方式,给学生一定的问题探索空间,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1.2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下,教师在历史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记忆各种历史知识点,还需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教育,锻炼学生的各种素质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改革传统的教育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学习探究,让学生通过有效的学习产生问题意识,对各种历史事件或者人物形成探索的欲望,从而有效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对相关知识进行分析探究,提高学生的问题探索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1.3有助于提高历史课程的教学效率
初中阶段的学生本身处于叛逆期,好奇心较强,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就需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考虑到学生的个性特点,从而实施有效的教学措施。在初中历史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让学生主动进行对各种知识的挖掘和研究,锻炼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学习能力,加深学生对各种历史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历史观念,促进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
2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策略
2.1完善课前预习工作,便于课堂教学针对性的保证
问题意识的培养能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历史知识,从而强化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然而,目前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往往将教材内部的知识点进行整合讲解,不仅缺乏教学内容的扩展,同时也忽视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从而对学生学习历史知识产生了一定的制约。此外,不少教师忽视了历史学科知识的预习工作,使得部分学生在课堂思考新知识时不够全面。为此,完善课前预习工作十分必要,做好学生的课前预习工作,可以让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背景产生更多的认知,从而在产生问题的同时也能够结合已知的事件背景进行思考,便于学生针对性地学习。例如,在《原始农耕生活》中,课本的重难点问题是关于半坡原始居民耕作生活,以及農业的发展水平提升。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预习中出现的模糊概念和难懂内容进行标识,在课上学习时通过标识进行对应的思考和分析。如此一来,学生不仅能更深入地了解知识点,也能解开预习中存在的困惑。
2.2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思考的积极性
问题意识的培养首先需要学生学会思考、主动思考。因此,初中历史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的意识,教师就应从激发学生自主思考的积极性入手,先去锻炼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结合教学内容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事项,首先就是问题的数量要在合理范围内,不要出现满堂提问的情况。教师要学会帮助学生进行概括和总结,因为过多的问题很容易让学生产生疲惫感,从而使学生不愿意再去深入思考,因此问题要求精。其次就是控制好问题的难度,过难的问题学生难以思考出来,当教师提问时学生无法回答出问题时,会严重打击到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初中阶段的学生自尊心极强并且心思敏感,出现这种情况,很容易让学生因为自尊心受打击而产生的厌学心理,那样不仅无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也十分不利。最后就是问题的顺序安排要合理,要先由简单问题入手,再去提出困难的问题,并且问题之间最好具有一定的联系,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学会深入思考的方法。
2.3组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除了上述方法,初中历史教师还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初中阶段的学生自主意识强,不喜欢被命令或者被要求做某事。而历史教学中关于历史现象产生的原因、影响、意义的难度都较大,这都需要学生认真思考,方能得出答案,才能让学生将知识内化于心,那么教师就要思考怎样才能让学生主动思考。此时,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思考历史。在分组时要保证人数合理、水平相等,每个小组的人数不宜过多,否则会导致部分学生没有思考的空间和余地,这会影响学生合作学习的自信心。同时要保持每组学生的水平一致,从而保证教学进度是合理的。教师可以组织小组合作竞赛,让每组学生经过探讨去设计一个学习问题,然后将问题写在纸上交给教师,然后再抽签完成不同的问题,并且请每组派代表上台将问题提出来,这样学生的问题意识就能被有效培养起来。
结语
综上所述,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独立分析能力的培养是当下新课程标准重点指出的教学目标,需要初中教育及时调整与创新教学方案,并将教学任务落实到位。历史学科具有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优势,但在具体学习中重点在于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通过问题意识来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欲望。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必须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作为教学重点。
参考文献
[1]丁世珍.浅议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9(5).
[2]杨玉楼.试论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当代教研论丛,2020(5).
[3]胡捷.问题意识,创新培养: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才智,2020(9).
黑龙江省绥化市第五中学 15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