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参与决策的历史渊源

来源 :大观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sa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关于公共政策的决定问题上,历史上争论不休,有人主张应当由精英进行决策的,也有人主张应当由公众来决策……这一争论,至今还在继续。如今,人人生而平等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人们相信,与其利益相关的决定由其本人来做出,更符合其需要,因为最了解其需要的只有其本人,如果我们尊重其利益、视其为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主体的话,理当由民众对与其相关的公共事务进行决定。
  公众参与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当时的广场政治,可以说是公众参与的源头,它又直接得益于雅典人热衷于政治辩论的遗风。“关于公元前5世纪的雅典人热衷于政治辩论这一点可能无须赘言了。公众关注的问题以及公共事务的运作,都是雅典人极感兴趣的热门话题。雅典人生活在一种盛行口头辩论和对话的氛围之中……那些充满好奇心并具有追问精神的雅典公民都以积极的态度详尽探讨了各种令人关注的政治问题。”①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一书中指出,雅典有两大政治制度贯彻了公众参与原则:一是“公民大会”。该会具有通过法令、制定政策以及具体措施的落实等政治功能,其执行和运作由“五百人议事会”负责。二是由庞大民众任陪审团的法院。按当时雅典法律规定,任何一个年满30岁的雅典公民都可以被选为陪审员。“法院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机构,很少有少于201人的时候,通常有501人之多,有时还要更多。”①这些公民在讨论案件时把公众的价值取向、利益诉求贯彻到法院的判决中,使得每一个案件都能体现了公众的意志和利益。
  古希腊这种公众参与的政治风气,突显了公众才是政治共同体的主体的政治理念。正是这种政治辩论,使得古希腊城邦的各种治理活动得以有条不紊,他们认为,辩论不仅不是行动的障碍,反而是行动不可或缺的程序和成功的保障。
  柏拉图一贯主张由“哲学王”来统治国家(城邦),他总是怀疑普通劳动者的知识和智慧,甚至非常警惕民主制度,他认为城邦治理之事,应当是由有金质血统或身份的人才能成为城邦的统治者,而国王则应当由“哲学王”来担当,他反对具有铜铁质血统或身份的人参与国家治理。但是,柏拉图在如何获得公众的配合与支持方面,还是主张通过说服而不是通过强力来迫使公众臣服。要想使公众自愿合作、自愿臣服,充分听取公众的意见、让公众充分参与,自然是必不可少的手段。
  亚里士多德在城邦治理方面并没有完全继承他的老师的思想,亚里士多德认为,让公民积极参与城邦的治理并允许他们充分讨论城邦诸事,这样就能集思广益,把城邦治理得更好。他指出“由多数人执政胜过由少数最优秀的人执政……因为在多数人中,尽管并非人人都是贤良之士,他们聚集在一起也有可能优于少数人——当然不是就每一个人而论,而是就集合体而论……因为,众人中的每一个成员都部分地具有德性与明智,当他们聚到一起时,众人就仿佛成了一人,多手多足,兼具多种感觉,在习性和思想方面也是不拘一格。”①亚里士多德关于公众参与的思想主要集中在《政治学》和《雅典政制》里,他认为城邦最好的统治便是众人之治,让群众积极参与政事的讨论,全面听取群众的意见,是达成良好的社会治理的必由之路。因此,他主张应当让公民积极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此外,亚里士多德还提醒统治者,尽管公民中大多数人既无财产亦无值得一提的德性,“然而把他们撇在一边也会出很大的麻烦,一旦有过多的人被排斥于公职之外,城邦中就会遍地都是仇敌。唯一的解救办法是让他们参与议事和审判事务。”②因此,把公众排除在国家与社会公共事务之外的做法是极其危险的,统治者有可能与民众离心离德。“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梭伦以及其他的某些立法者委用群众选举官员和监督行政官员”③让公众选举并监督行政官员,就是让公众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决策与管理,鼓励公众把公共事务当作自家之事进行监督和管理,并允许公众随时向有关当局控告或者检举官员的不当行为。除了梭伦的这一政制改革之外,雅典的其他立法者在保护公众参与决策、管理方面更进一步——“皮索多律斯的决议案如下:‘任何别的人,只要愿意,也可以提出建议,以便他们可以从中选择最好的一种。’……而后,他们又废除了违法法案申诉、告密和传讯的程序,使雅典公民凡是愿意就可以对他们当前事件提出意见;他们又规定,如果有人因为别人这样做法而企图处罚或传唤他们,或是把他们拘入法庭,他就要被告发而马上拘捕到司令官面前,司令官应将他交给警吏处以死刑。”①为了确保更大范围内的民众参与,雅典增加了20个名额参与律草案的起草,而且还规定,任何有不同意见的人都可以提出建议。可见,当时公民参与立法的范围还是相当宽泛的。这是人类历史上保护公众参与公共事务决策与管理最为有力的规定,其保护公众参与的决绝态度,无疑让人看到了统治者尊重民意、倾听民意的意愿。
  除了以上古希腊关于公众参与的历史规定及思想家的论述之外,我国古代也流传很多谚语都说明了这个道理,比如:“众人拾柴火焰高”、“ 柴多火焰高,人多办法好”、“稻多打出米来,人多讲出理来”、“多一个铃铛多一声响,多一枝蜡烛多一分光”、“集体是力量的源泉,众人是智慧的摇篮”、“星多天空亮,人多智慧广”、“一人知识有限,众人智慧无穷”……等等,无不是对群众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的首肯。
  
  注释:
  ①[美]乔治﹒萨拜因著、邓正来译:《政治学说史》(第四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50-51页。
  ①[美]乔治﹒萨拜因著、邓正来译:《政治学说史》(第四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37页。
  ①[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颜一、秦典华译:《政治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92页。
  ②同上注,第93页。
  ③同上注。
  ①[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日知、力野译:《雅典政制》,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34—35页。
其他文献
“职业倦怠症”是一种由工作引发的心理枯竭现象,是上班族在工作的重压之下所体验到的身心俱疲、能量被耗尽的感觉,这和肉体的疲倦劳累是不一样的,而是缘自心理的疲乏。一个人长期从事某种职业,在日复一日重复机械的作业中,渐渐会产生一种疲惫、困乏,甚至厌倦的心理,在工作中难以提起兴致,打不起精神,只是依仗着一种惯性来工作。因此,加拿大著名心理大师克丽丝汀·马斯勒将职业倦怠症患者称之为“企业睡人”。据调查,人们
期刊
常听到有教师在感叹:我班有几个差生真是无可救药,上课也不听,作业也不做,真拿他们没办法!其实,在这些所谓的“差生”中,又有几个是真正的“弱智”?除了不爱学习以外,他们什么都正常。在当今时代,我们农村学校的学生,留守孩子居多,这些孩子的家庭教育大多不能够与学校教育同步,让他们养成了偏激、厌学等不良性格。关爱学困生、转化学困生就成了教师的重要任务。作为老师,我们不应该歧视他们,更不应该轻易放弃他们,而
期刊
高考前夕,每个学校都把高考迎考工作看成学校所有工作中的重中之重,都使出了自己的浑身解数,积极紧张地应战。方式林林种种,有些学校组织所谓专家讲座,名师“打”题;有的模拟高考试题,还有一些学校使用一些所谓的高考‘密卷’,有的干脆实施题海战术,,还有一些学校干脆放学生回家复习,有的甚至请家教老师在家里进行一对一的辅导。方法颇多,让人眼花缭乱!但我个人认为不管是实施题海战术,还是放任学生回家复习,或是不惜
期刊
一、深入剖析、挖掘问题  审视当前的词语教学,存在着弱化、简化、僵化的“三化”现象,具体表现为:1.浮光掠影,一读而过。出示词语,检查性地读几遍,难读的跟读,难写的字稍作提醒。这样的词语教学只停留在读音字形上,未涉及挖掘词语文化的内涵。2.形式单一,一问而已。“你了解哪些词语?哪些不了解?”然后让学生口头说说,就进入课文的学习。这种教学因词义、词韵没有得到应有的开掘,显得呆滞、缺乏活力。3.不闻不
期刊
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培养是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只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即学生学习的内部推动力,才能实现以学生为中心、全体学生参与的教学活动。  然而,由于在初中课程教学中,学生和教师都只过分重视语数外,而忽略对其他学科的学习,特别是在初一、初二阶段,到了初三阶段,历史课程安排时间就更少,因此,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历史教学的任务就变得更加的艰巨,而历史教师在设计课堂教
期刊
在高中化学新课程实施及上一轮高中化学新教材实施过程中,化学教育界积累了一定的研究落实新课程、推进新课程的经验,但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其中,对化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的教学存在着以下问题:部分教师不注重联系实际创设情境,教学内容缺少时代性、人文性和教育性,学生学习比较被动,思维层次低,学生觉得化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枯燥无味,难以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和发展。  沼气的生产实现了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彻底改
期刊
两千多年前,大教育家孔子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两千年后,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从自己丰富的教育经验出发,认为“学习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和乐不可分”。由此可见,在学习过程中,浓厚的兴趣会促使学生个体对学习产生积极的态度,推动他们兴致勃勃地去进行学习。在低年级阶段,为提高写作有效课堂、培养学生写日记的兴趣,教师必需独具匠心,让他们找到写日记的快乐。如何在低年级阶段引导
期刊
寫过文章的人都有种体会:有时搜肠刮肚挤不出一点“牙膏”;但有时却不用多想,而思泉涌、妙语连珠。学生习作,当然也是如此。这涉及到写作的“灵感”。而“灵感”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它是飘然而来,稍纵即逝,绝不是神妙莫测的东西。夏衍前辈曾说过:“所谓灵感只不过是作家从生活实践中长期积累起来的材料,从量到质的那一瞬间迸发出来的火花而已。”鉴于此,在指导学生的习作教学中,我们不应当让学生坐等灵感的到来,而应该
期刊
摘要:音乐课是传授音乐知识,培养音乐能力的学科。音乐刺激可以直接激起儿童进行各种活动的意向,是引导儿童发展的不可替代的因素,对于儿童认识情感、意志的发展都具有意义。音乐可以训练儿童的注意力,可以锻炼儿童的观察力;可以提高儿童的思维力,唱歌可以发展儿童的记忆力。可见音乐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性,音乐课的重要性就更不用说了。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孩子的兴趣,可以让音乐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键词:兴趣
期刊
4月19日,印度宣布从惠勒岛试验场成功试射一枚“烈火—5”型弹道导弹,弹头落入印度洋,其射程可覆盖亚洲和欧洲东部,导弹还可携带多核弹头。这表明印度继美国、法国、俄罗斯、英国、中国之后,成为第六个掌握洲际导弹技术的国家。众所周知,导弹发射需预先设置发射方向,那么,印度 “烈火—5”的战略指向将为谁呢?中国。这就迫使我们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一、“烈火—5”型弹道导弹之真相   “烈火—5”型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