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沥青路作为市政道路工程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技术关乎整个道路工程的效果.沥青路面在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中使用频率极高,但常常由于自然条件的特殊变化,如低温、高温、交通量急速增长等原因,致使沥青路面耐久性降低,难以达到设计年限,有的甚至在早期就已出现损坏。笔者结合实践的生产过程经验,针对市政道路工程中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的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混合料
沥青路面具有强度高、行车舒适、灰尘少、振动噪声小等诸多优点,已成为我国市政道路的主要路面形式,所以加强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是非常必要的。
1.施工准备
1.1人员配置
沥青路面施工时各工序相互联系非常紧密,而且往往是连续作业,所以人员配置都是双班制,在关键工序上要多配置几名责任心强、技术较好的人员。
1.2主要机械设备配备
1.2.1履带式沥青混凝土摊铺机、轮胎式沥青混凝土摊铺机。
1.2.2压实机械:6~14t双轮钢筒振动压路机,16~20t轮胎式压路机,1~2t手扶式小型振动压路机。
1.2.3其他机械:铣刨机、运输车、铲车、水车、加油车、路面切缝机。
1.3施工及检测工具的准备
1.3.1施工工具:平铁锨、耙子、小火车、浮动机准梁、筛子、墩锤、烙铁、手锤、测墩、铝合金导梁、钎子、绕线支架、紧线器、喷灯。
1.3.2检测工具:3m直尺、测平车、核子仪、取芯机、数显测温计、水准仪、经纬仪、钢尺、小线等。
1.4材料的准备
1.4.1沥青材料。选择国产还是进口沥青材料,可根据原材料试验、不同改性沥青试验加木质索纤维试验、掺抗剥剂试验的结果进行选择。原材料试验、不同改性沥青试验,可选用丁苯橡胶SBR、苯乙烯丁苯二烯SBS、SBR加3085(日本)、麦克改性粉(美国)。各项试验应选择苛刻的条件(高温、高压、加水、加荷)反复试验,观察其与石料(或混合料)结合的稳定性,最后确定采用何种沥青和改性外掺剂。
1.4.2集料要求。选择集料料场是十分重要的,对粗集料料场,重要是检查石料的技术标准能否满足要求,如石料等级、饱水抗压强度、磨耗率、压碎值、磨光值及石料与沥青的粘结力,以确定石料料场。
①不同规格的矿料应分别堆放,不得混杂,在有条件时宜加盖防雨顶棚。
②各种规格的矿料到达工地后,对其强度、形状、尺寸、级配、清洁度、潮湿度进行检查。如尺寸不符合规定要求时,应重新过筛,若有污染时,应用水冲洗干净,待干燥后方可使用。
2.沥青路面的施工过程
2.1沥青混合料生产
2.1.1搅拌站的选址。应根据方便混合料的运输、运离居民居住区、有水源、场地开阔等条件进行选址设立搅拌站。
2.1.2对拌和设备的要求。在正式生产前,应对拌和站设备进行全面的检修和校验,使其各部件处于良好状态。其中应重点对称量装置和温控系统进行检修和校验,以保证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和温度都符合设计要求,称量精度应达到±1%,温控精度应达到±2℃。根据试验室的配合比要求调整振动筛的规格,以满足生产要求。
2.1.3试拌。在正式生产前,应根据试验室提供的生产配合比进行试拌,为正式生产积累资料。每一个工地都进行了试拌,一是检查机械设备的运行情况,二是检验成品料的质量。试拌生产的混合料,可在适当的路段铺筑试验路,检验并确定摊铺厚度系数、最佳摊铺温度、碾压温度、碾压遍数及速度,以及人员组织的适用性等,然后进行总结,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
2.1.4集料和混合料的温度控制。依据沥青路面施工规范要求和试验室的要求严格控制集料和混合料温度。沥青的加热温度过高会使沥青老化,集料的加热温度是决定混合料温度的关键,一般较沥青温度稍高一些即可。
2.1.5拌和时间。所有的沥青搅拌站配备了完整的全自动化控制系统,采用了微机集中对混合料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量化控制,在拌和时间上设定为25s~28s,符合规定要求也符合我们工程技求要求。
2.2沥青混合料运输
混合料的运输采用较大吨位的自卸汽车运输。从拌和机向运料车上放料时,应每卸一斗混合料挪动一下汽车位置,以减少粗细集料的离析现象。运输过程中注意加盖蓬布,用以保温、防雨、防污染。注意卸料与摊铺机之间的距离,防止碰撞摊铺机或倒在摊铺机外,引起摊铺不均匀,影响路面的平整度。
2.3沥青混合料摊铺
摊铺机摊铺速度匀速行使不间断,借以减少波浪和施工缝,试验人员随时检测成品料的配比和沥青含量,及时反馈拌和厂,及时调整。设专人消除粗细集料离析现象,如发现粗集料窝应予铲除,并用新料填补。此项工作必须在碾压之前进行,严禁用薄层贴补法找平,以免贴补层在使用过程中脱落压碎,引起面层推移破裂。
2.4接缝
沥表路面的接缝,是直接影响路面平整度和稳定性的工序,必须由有经验的人员管量和操作,操要认真、仔细。摊铺前应对接缝的位置进行规划,力求将接缝的数量降到最低程度。接缝的形式有两种:冷接缝和热接缝。目前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纵缝一般采用冷接缝,横缝采用了两种形式相结合。
2.4.1热接缝。摊铺过程中因无法预见的原因被迫暂停摊铺时,应尽量缩短暂停时间,让接缝采用热接缝处理。如果暂停时间过长,混合料冷却到140℃以下时,则应设置为冷接缝。
2.4.2冷接缝。当天的摊铺作业结束后,铺层末端应设置冷接缝。采用切缝机将端部不合格的混合料切除掉,切缝应与路面垂直,按现行的规划要求进行施工。
2.4.3冷接缝的压实。采用钢轮压路机先横压几次,再纵向碾压,确保接缝两侧平整、坚实、表面构造均匀一致。
2.5碾压
2.5.1 碾压要求
排水沥青混合料面层的整个碾压过程须采用钢轮压路机配合轮胎压路机进行,要求碾压平整,不宜采用人工修整;同时钢轮压路机碾压过程中均不开振动,其目的为保持路面有(20±3)%的空隙率。
2.5.2压路机行驶速度及碾压温度根据排水沥青混合料的级配组成特征,确定了压路机的碾压工艺。初压用12 t 双钢轮压路机,紧跟摊铺机进行,温度控制在 150-165℃,碾压遍数 3-4遍;复压用轮胎压路机,温度严格控制在 70-90℃,碾压遍数 2 遍,两阶段的界限一般重叠 3-5 m;终压用 12 t 双钢轮压路机收迹,碾压遍数 1-2 遍,以不出现轮迹为原则。需要注意,排水沥青混合料的碾压必须控制碾压温度和碾压遍数,特别是轮胎压路机的碾压温度和遍数控制;否则,容易造成过压实,空隙率减小,影响排水效果。
3.养护
由于泥土、灰尘容易堵塞排水路面空隙,日常养护工作应加强路面清扫、冲洗管理,并经常维护雨水井,保证排水通畅,保持路面排水功能。
4.结语
沥青路面施工的关键是人员、材料、设备的合理配置。在施工过程中应不断总结,注意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并对整个施工过程中实施有效的动态管理,严格控制各种试验及检测,施工当中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只有加强管理,精心组织施工,才能铺筑出高质量、高水平的沥青混凝土。
参考文献:
[1]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O一2006),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2]李国辉.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
[3]徐皓.《排水性沥青混合料耐久性》,《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0,6(2):27-31.
关键词: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混合料
沥青路面具有强度高、行车舒适、灰尘少、振动噪声小等诸多优点,已成为我国市政道路的主要路面形式,所以加强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是非常必要的。
1.施工准备
1.1人员配置
沥青路面施工时各工序相互联系非常紧密,而且往往是连续作业,所以人员配置都是双班制,在关键工序上要多配置几名责任心强、技术较好的人员。
1.2主要机械设备配备
1.2.1履带式沥青混凝土摊铺机、轮胎式沥青混凝土摊铺机。
1.2.2压实机械:6~14t双轮钢筒振动压路机,16~20t轮胎式压路机,1~2t手扶式小型振动压路机。
1.2.3其他机械:铣刨机、运输车、铲车、水车、加油车、路面切缝机。
1.3施工及检测工具的准备
1.3.1施工工具:平铁锨、耙子、小火车、浮动机准梁、筛子、墩锤、烙铁、手锤、测墩、铝合金导梁、钎子、绕线支架、紧线器、喷灯。
1.3.2检测工具:3m直尺、测平车、核子仪、取芯机、数显测温计、水准仪、经纬仪、钢尺、小线等。
1.4材料的准备
1.4.1沥青材料。选择国产还是进口沥青材料,可根据原材料试验、不同改性沥青试验加木质索纤维试验、掺抗剥剂试验的结果进行选择。原材料试验、不同改性沥青试验,可选用丁苯橡胶SBR、苯乙烯丁苯二烯SBS、SBR加3085(日本)、麦克改性粉(美国)。各项试验应选择苛刻的条件(高温、高压、加水、加荷)反复试验,观察其与石料(或混合料)结合的稳定性,最后确定采用何种沥青和改性外掺剂。
1.4.2集料要求。选择集料料场是十分重要的,对粗集料料场,重要是检查石料的技术标准能否满足要求,如石料等级、饱水抗压强度、磨耗率、压碎值、磨光值及石料与沥青的粘结力,以确定石料料场。
①不同规格的矿料应分别堆放,不得混杂,在有条件时宜加盖防雨顶棚。
②各种规格的矿料到达工地后,对其强度、形状、尺寸、级配、清洁度、潮湿度进行检查。如尺寸不符合规定要求时,应重新过筛,若有污染时,应用水冲洗干净,待干燥后方可使用。
2.沥青路面的施工过程
2.1沥青混合料生产
2.1.1搅拌站的选址。应根据方便混合料的运输、运离居民居住区、有水源、场地开阔等条件进行选址设立搅拌站。
2.1.2对拌和设备的要求。在正式生产前,应对拌和站设备进行全面的检修和校验,使其各部件处于良好状态。其中应重点对称量装置和温控系统进行检修和校验,以保证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和温度都符合设计要求,称量精度应达到±1%,温控精度应达到±2℃。根据试验室的配合比要求调整振动筛的规格,以满足生产要求。
2.1.3试拌。在正式生产前,应根据试验室提供的生产配合比进行试拌,为正式生产积累资料。每一个工地都进行了试拌,一是检查机械设备的运行情况,二是检验成品料的质量。试拌生产的混合料,可在适当的路段铺筑试验路,检验并确定摊铺厚度系数、最佳摊铺温度、碾压温度、碾压遍数及速度,以及人员组织的适用性等,然后进行总结,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
2.1.4集料和混合料的温度控制。依据沥青路面施工规范要求和试验室的要求严格控制集料和混合料温度。沥青的加热温度过高会使沥青老化,集料的加热温度是决定混合料温度的关键,一般较沥青温度稍高一些即可。
2.1.5拌和时间。所有的沥青搅拌站配备了完整的全自动化控制系统,采用了微机集中对混合料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量化控制,在拌和时间上设定为25s~28s,符合规定要求也符合我们工程技求要求。
2.2沥青混合料运输
混合料的运输采用较大吨位的自卸汽车运输。从拌和机向运料车上放料时,应每卸一斗混合料挪动一下汽车位置,以减少粗细集料的离析现象。运输过程中注意加盖蓬布,用以保温、防雨、防污染。注意卸料与摊铺机之间的距离,防止碰撞摊铺机或倒在摊铺机外,引起摊铺不均匀,影响路面的平整度。
2.3沥青混合料摊铺
摊铺机摊铺速度匀速行使不间断,借以减少波浪和施工缝,试验人员随时检测成品料的配比和沥青含量,及时反馈拌和厂,及时调整。设专人消除粗细集料离析现象,如发现粗集料窝应予铲除,并用新料填补。此项工作必须在碾压之前进行,严禁用薄层贴补法找平,以免贴补层在使用过程中脱落压碎,引起面层推移破裂。
2.4接缝
沥表路面的接缝,是直接影响路面平整度和稳定性的工序,必须由有经验的人员管量和操作,操要认真、仔细。摊铺前应对接缝的位置进行规划,力求将接缝的数量降到最低程度。接缝的形式有两种:冷接缝和热接缝。目前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纵缝一般采用冷接缝,横缝采用了两种形式相结合。
2.4.1热接缝。摊铺过程中因无法预见的原因被迫暂停摊铺时,应尽量缩短暂停时间,让接缝采用热接缝处理。如果暂停时间过长,混合料冷却到140℃以下时,则应设置为冷接缝。
2.4.2冷接缝。当天的摊铺作业结束后,铺层末端应设置冷接缝。采用切缝机将端部不合格的混合料切除掉,切缝应与路面垂直,按现行的规划要求进行施工。
2.4.3冷接缝的压实。采用钢轮压路机先横压几次,再纵向碾压,确保接缝两侧平整、坚实、表面构造均匀一致。
2.5碾压
2.5.1 碾压要求
排水沥青混合料面层的整个碾压过程须采用钢轮压路机配合轮胎压路机进行,要求碾压平整,不宜采用人工修整;同时钢轮压路机碾压过程中均不开振动,其目的为保持路面有(20±3)%的空隙率。
2.5.2压路机行驶速度及碾压温度根据排水沥青混合料的级配组成特征,确定了压路机的碾压工艺。初压用12 t 双钢轮压路机,紧跟摊铺机进行,温度控制在 150-165℃,碾压遍数 3-4遍;复压用轮胎压路机,温度严格控制在 70-90℃,碾压遍数 2 遍,两阶段的界限一般重叠 3-5 m;终压用 12 t 双钢轮压路机收迹,碾压遍数 1-2 遍,以不出现轮迹为原则。需要注意,排水沥青混合料的碾压必须控制碾压温度和碾压遍数,特别是轮胎压路机的碾压温度和遍数控制;否则,容易造成过压实,空隙率减小,影响排水效果。
3.养护
由于泥土、灰尘容易堵塞排水路面空隙,日常养护工作应加强路面清扫、冲洗管理,并经常维护雨水井,保证排水通畅,保持路面排水功能。
4.结语
沥青路面施工的关键是人员、材料、设备的合理配置。在施工过程中应不断总结,注意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并对整个施工过程中实施有效的动态管理,严格控制各种试验及检测,施工当中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只有加强管理,精心组织施工,才能铺筑出高质量、高水平的沥青混凝土。
参考文献:
[1]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O一2006),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2]李国辉.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
[3]徐皓.《排水性沥青混合料耐久性》,《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0,6(2):27-31.